我国政务信息资源研究热点主题领域与趋势_第1页
我国政务信息资源研究热点主题领域与趋势_第2页
我国政务信息资源研究热点主题领域与趋势_第3页
我国政务信息资源研究热点主题领域与趋势_第4页
我国政务信息资源研究热点主题领域与趋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政务信息资源研究热点主题领域与趋势

袁冰洁+罗贤春+李伶思+姚明〔摘要〕通过政务信息资源研究的Key共现图谱发现,近年来国内政务信息资源研究热点主题有基础理论、政务信息管理模式、开发利用、共建共享与信息资源整合、投入-效益分析、数据格式与系统标准、制度政策与知识产权等七方面。通过Key时间序列分析发现,国内政务信息资源研究的趋势主要有动态采纳、云计算、政府转型、舆情引导、开放数据等。〔Key〕电子政务;政务信息资源;热点主题;发展趋势;知识图谱〔〕G203〔〕A〔〕1008-0821(2016)12-0133-06〔Abstract〕Throughkeywordsco-occurrencepatternsofgovernmentinformationresourcesresearch,thepaperfoundthatthehottopicsofdomesticgovernmentinformationresourcesresearchinrecentyearsaremainlyinsevenareas,includingbasictheory,governmentinformationmanagementmode,developmentandutilization,sharingandintegrationofinformationresources,investment-benefitanalysis,dataformatandsystemstandard,institutionalpolicyandintellectualpropertyright.Byanalyzingkeywordstimeseris,trendsofdomesticgovernmentinformationresourcesresearchmainlycontaineddynamicadoption,cloudcomputing,governmenttransition,publicopinionguidance,opendata,etc.〔Keywords〕e-government;governmentinformationresources;hottopics;trends;knowledgemap政务信息资源的研究由来已久,从作为政务活动的附属产物发展为独立的资源形态,从基于数量的分类组织发展到基于效益的价值拓展。在理论探讨和实践进展中形成了多维主题,主题的深化和演变显示出政务信息资源的研究趋势。1政务信息资源研究主题领域分析2016年2月15日选择在中国知网(CNKI)中利用检索式:主题=“政务信息资源”or“政府信息资源”,检索时间=“2005-2014”10年数据,共检索到相关研究论文2229篇。我国政府信息资源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通过考察与梳理最早的研究文献,发现最初的研究只是简单的介绍国外的理论与实践现状,并未有十分系统的理论体系与研究框架,这种情况持续了将近十年时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学界才开始有系统的理论研究,经过近20年的研究,到2009年达到了一个研究的高峰。其中行政学及国家行政管理、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和政治学5个学科领域对政务信息资源和政府信息资源研究最为关注,分别发表论文1432篇、258篇、156篇、198篇和96篇。可以看到相关文献数量到2009年达到最高峰,政务信息资源研究以2009年为研究最高潮,当时以政务信息公开条例等相关极大推动电子政务发展的法律法规在多年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得以完成并发布,对此的研究构成研究热点。2009年之后,研究呈现下降趋势,研究热度有所下降,可见政务信息资源研究经过全面研究后,研究内容进入深化阶段,这种“欲扬先抑”的态势正在酝酿新一轮研究高潮的到来。同时可以发现核心期刊发表数量与总的期刊论文数量在分布趋势呈现出一致趋势,即研究的总体状况与高水平研究状况的趋势一致,如图1所示。将相关数据导入CiteSpaceⅡ软件进行进一步分析,并绘制Key共现图谱,如图2所示。1.1基础理论研究基础理论研究是政务信息资源研究的基础,主要是关于基本概念与研究理念的阐释,Key的代表为电子政务、政府信息资源、政务信息化、信息分类等范畴较为宽泛的Key,这些Key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本研究领域最具代表性的主流与主体概念,是基础理论研究的代表性主题。周晓英等[1]基于情报学基本原理指出政务信息的目标导向是以公开为渠道的社会使用,要将“面向公开”转向“面向使用”,从而使政务信息的语法层次深入到语用层次。朱晓峰、王忠军[2]援引各国对政府文件与信息资源的认定与界定性阐述,分析了政务信息资源的内涵与外延,并且引入谱系原理将基本概念分解为层次表现维度、职能发挥维度、技术接受维度和价值导向维度,并在此基础上对现有的政务信息资源类型进行了划分。商晓帆[3]系统梳理了政府信息资源这一概念的生成与演变历程,分析了其形成的内在机理,并主张不能单独局限于信息本身,应该将与信息相关的因素也纳入资源范畴并加以管理和开发。罗贤春等[4]从信息链信息的不同层级结合行政管理经典原理,可以将整个电子政务的发展划分为5个承前启后过渡期的阶段,认为现阶段正处在“信息-知识”阶段,并认为未来的电子政务信息服务将提供智慧-情报层次的解决方案与行动指引。在这一阶段主要着重于政务信息资源价值的实现机理,就也是政务信息资源与社会服务的融合关系与程度。1.2政务信息管理模式研究政务信息资源从广义上说是信息管理学科的分支,在武汉大学的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博士招生目录中在信息资源管理专业设置了政务信息资源管理方向,并且中国科学院专门以“电子政务”为刊名主办了专业期刊,而狭义上说则是从档案学科延伸而来,成为档案学科的重要研究增长点,其中云南大学在档案学科下属设置电子政务方向。鲜明的信息资源学科价值与研究取向催生了信息资源管理与电子政务的结合,使得政务信息资源管理模式的研究成为研究重点,如何通过合理的信息资源管理使得政务信息资源的价值得以充分实现,是现有研究的侧重点。宋恩梅[5]基于价值链视角,从情报空间角度以政务信息资源管理者为主体分析了网络环境下政府信息资源的发展阶段与分布结构,指出基于信息资源整合视角的电子政务功能与流程的集成、公共—私人合作的管理方式将成为未来政务信息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吴鹏等[6]将语义互操作引入政务信息资源管理研究,分析了语义互操作技术模型与政务信息资源管理的结构性对应关系与应用的可行性分析,提出在现有框架内的政务信息资源元数据操作框架内进行异构信息语义解析和整合的必要性,提出政务信息资源语义互操作模型,并在国家土地资源土管理系统中进行了实证性实验。肖卫兵[7]通过对SSCI对政务信息管理模式的研究现状,总结出了国际上较为流行的政府信息开发与利用模式,认为私营部门主导模式符合市场经济环境,具有更高的效率与可操作性,政府应作为管理者而不是市场经济的参与者,政府应该通过立法推动私营部门对政务信息资源进行开发,法律应填补政策盲区,尤其是著作权方面与反垄断方面的修改与制定。1.3开发利用研究政务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不是将原有的载体分散、内容不一的信息通过组织和排列,形成有效的内容供用户获取的。夏立新等[8]着眼于个性化推送服务的崭新的信息服务理念,通过社会学实证方法获取电子政务环境下用户需求,建立了基于需求的政务信息资源个性化服务框架体系。赖茂生等[9]从机制维度、国家维度、技术维度等方面梳理了我国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发展现状,认为市场开发、政府主导、政府垄断3种模式是主流模式,并分析了3种模式的利弊,并从宏观管理机制、中观技术体系建设和微观个体服务理念构建等3个方面讨论了以上3种模式的创新方向与发展趋势。陆颖隽[10]着眼于亚洲尤其是东北亚地区政务信息公开实践,选择与我国国情民情较为相似的践行较早的日本国的情况,着重对比了中日两国在此方面的差异,提出了可以借鉴和学习的部分措施。夏义[11]以公共图书馆纳入政务信息公开查询场所为契机,认为公共图书馆应该主动担负起信息传递者的责任,并且应该利用自身优势对政务信息资源进行进序化和开发,指出政务信息资源的加工序化、政府网站的公共进入、信息资源的增值开发、个性化服务以及用户信息素养教育是图书馆参与政府信息资源管与开发的重要扩展途径。1.4共建共享与信息资源整合政务信息资源的生产流程与利用过程往往涉及多个相关部门,尤其是在电子政务刚刚起步的时候,部门之间条块分割严重,政务信息资源的完整性难以保证,且由于分布不规律而导致获取较为困难,如何实现政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成为政务信息资源社会价值提升的重要着力点。王锐等[12]认为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将颠覆现有政务信息资源建设的相关理论与实践,能够更加有效的实现信息资源集中存储、互联互通和信息资源的充分有效共享,基于云计算技术,提出了一种应用于政务信息共享领域的“共享云”,将共享云的共享模式与现行共享模式进行了比较,设计了共享云的应用体系架构,并提出了共享云的共建共享策略。罗贤春[13]认为“数字城市”政策与理念推行下的实践建设背景下,政务信息资源对城市数字化进程的潜在推进作用,认为政务信息资源价值的深度挖掘与广泛共享将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数字城市建设最为重要的信息资源来源之一。杨秀平、张玉珍[14]着眼于欧美发达国家电子政务实践,介绍了美国政府实施委托图书馆计划等多种措施推动政府信息资源的全社会共享的实践,在经验借鉴的基础上提出我国政府公共信息资源共享模式的基本运作模式。1.5投入-效益分析研究电子政务是国家主导的全国范围内的信息化进程,国家投入的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与人力资源培训方面的费用十分巨大,其收益如何,是评价电子政务效果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政务信息资源价值定量化价格估算的重要指标。何振、周伟[15]应用成本收益方法分析了我国政务信息共享过程中的效率问题,认为在特定的共同建设与共同享用的基本面维度内,共建共享总收益与总成本的差值是计算其效率的基本数值,提出在现阶段的政务资源建设中的技术创新问题是重中之重,尤其是新型“下一代”智能搜索引擎技术的研制和应用,正在大大降低信息资源使用与应用者的时间成本,进而逐渐逼近信息资源共享的帕累托最优状态。王芳[16]着眼于政府信息资源采集、组织、集合、发布等信息生命周期过程中的资金来源,并结合我国传统文化在民众思想意识形态方面的影响,认为在我国当前的政务信息资源承载着权力象征、政绩表现、权威保障、市场垄断等因素,并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计算并实证了政务信息资源获取与共享的资金消耗情况,得出政府信息资源的获取与共享的障碍在于利益博弈的结论,具体表现指标为“信息租金”。1.6数据格式与系统标准这是在大数据背景下政务信息资源实现全国范围内传播与存储的主要方式,同时也标志着政务信息资源实现了标准化生产,这将大大促进政务信息资源参与社会化公共服务[17]。曾荷[18]描述了GILS的生成、应用、完善、成熟的历程,梳理了元数据理论与技术在政务信息资源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的转变,认为以元数据为代表的数据标准与系统规范研究是政务信息资源在信息层面的研究核心,与之相适应与配套的制度层面的框架搭建与维度设计都是以此为基础的,创造性的提出了元数据为构建线索的政务信息资源登记体系与管理规范,并做了初步的理论探讨与设计构想。王红霞、苏新宁[19]分析了现有的复杂的政务信息收集与获取环境现状,这些都对信息采集的系统与体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采集系统不但要适应动态性与高速度的处理求与抓取稍纵即逝的政务信息,还需要应用智能化的处理手段去将采集都政务信息进行智能处理,在此基础上提出动态信息采集政务信息采集系统应有的应用模式,是建立科学政务决策系统的基础,并按照相应理念进行了理论建模。刘家真、王瞡璇[20]基于电子文件管理视角,通过梳理与对比以国家档案局为代表的现代档案和以中央档案馆为代表的历史文化档案在电子化方面的实践,关于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规范,以及对已有的文件与文档元数据标准的分析,指出我国政务信息资源管理元数据管理与应用的设计缺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与提升对策。1.7制度政策与知识产权在最初的政务信息资源建设与开发利用中,由于政务信息资源的公共性与开放性等特点,似乎不存在知识产权问题,随着政务信息资源数量的增加与内容的扩展,包含丰富信息内容与具备良好逻辑表达的政务信息资源不断涌现,加上发布主体的多样化,制度政策与知识产权问题开始得到关注,对宏观政策构建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关注是电子政务信息发布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标志。刘焕成、邱均平[21]认为随着政务信息资源的社会化应用的开展,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日益凸显,其电深入分析了政务信息资源知识产权的内涵和权利义务关系,论述了了政务信息资源知识产权的保护的伦理基础与具体策略。蔡祖国[22]认为政务信息资源符合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描述,是与农业品与工业品具有同等地位与价值的创造性劳动产品,同时也认为政务信息资源知识产权保护与其他知识产权保护案例的特殊性,提出制定因地制宜的、充分尊重信息特性的专门法律史知识产权保护的关键。马海群、宗诚[23]认为电子商务实践中的电子签名同样适用于电子政务实践,政务信息资源立法应以推动政府信息公开、推进政务信息化建设、提高政务办公效率为目标与宗旨,并简要介绍了现有立法中的立法流程不规范、立法层次较低下、立法效力难以实现等问题产生的原因。2政务信息资源研究趋势分析为了考查研究的年度变化,将Key按年份排列,并绘制Key时间序列图,如图3所示。Key时间序列谱图显示出了Key的年度变化趋势,从Key的变化来看,研究主题正在发生变化,原有的重点与热点不断为新兴热点所取代,呈现出了政务信息资源研究的最新趋势。2.1信息发布与在线政府为电子政务动态采纳过程取代在个体信息采纳方面的研究逐步深入用户认知意识,研究着眼点可以说是不断细化与深化,研究的扩展方向逐渐明确。此前研究主要集中在政府通过官方网站发布信息过程中如何通过合理与恰当的信息组织方式让民众更好接受政务信息资源的获取流程与内容,也就是信息技术方面软件系统与硬件装置的接受,这种范式的研究经历了较长的时间,大量技术与理论模型被引进,研究从社会学实证逐渐过渡到心理学和生物科学研究。经过近10年的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技术与设备经历了跨越式的大建设与大发展,原有的PC终端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与此用时,以移动互联网为基础的崭新的信息交流平台不断发展与完善,民众与政府的实时交流得以实现。杨雅芬、李广建[24]从概念界定、研究数量分布、理论/模型使用、研究方法及内容等方面对当前电子政务公民采纳研究进行了回顾与梳理,认为未来研究应当不断发掘出不同公民群体采纳电子政务的各种潜在影响因素,构建符合电子政务特定情境的实证研究模型,在建模过程中应该尽可能选择最合适的样本,并在不同情境下进行实证检验,同时扩大样本量,提高研究的普适性。2.2资源共享为云保存与云计算取代传统的信息资源共享模式在大数据环境中逐步为云保存与云计算所取代。徐晓林、李卫东[25]简述世界各主要国家对云计算的战略部署情况,着眼于政务信息资源管理领域,论述了的到来对云计算对政务信息资源管理与电子政务领域的框架与体系、发展模式和战略部署将产生的深刻影响,并结合云计算特点提出了“政府云”平台构建的相关因素与不同层级的构成。吕元智[26]则结合云计算的超强的计算力和低成本等特点,从理论深度、技术程度、实践厚度等方面论述了云计算应用于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可行性,预测了云计算对电子政务领域产生“颠覆性”影响的趋势。赵晖[27]认为以云计算促进信息资源整合、业务协同和系统集成应用是政务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并提出促进电子政务云部署的对策建议。2.3管理过程重塑与管理流程再造促进下的电子政府为政府转型取代政务信息资源管理最初被认为具有提升政府工作效率的工具性意义,是对政府管理流程的信息化塑造,而随着技术的发展与研究的深入,其工具性意义逐渐淡化,而成为政府改革的方向与政府管理范式革新的主导力量。杜治洲、汪玉凯[28]认为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中国社会的诸多方面,其中一个重要体现就是人民群众民主意识与参与政府管理意识的提高,民众的需求形成对原有政府管理模式的冲击,对政府转型为服务型政府形成“倒逼”机制,公共政务与公共服务需求的日益增长与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相对不足间的矛盾十分突出,在理念上率先突破原有“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理念,进入公共服务推进阶段。王益民等[29]探讨了电子政务推动下的公共服务升级与转型,深入分析了电子政务推动下的转型政府的内涵,从整体政府的视角、跨部门协同和增强公众权能的角度研究了电子政务环境下的公共服务转型,构建了转型政府的框架。2.4信息互动与交流为舆情引导所取代作为政府发布信息的主要渠道,政府网站在网民激增的情况下,信息发布与在线交流等基本职能依然发挥,但是通过后数据的分析获取舆情走向趋势,进而应对网络信息危机成为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的领域。张芳源、陆和建[30]认为随着网络社交媒体的兴起,政务信息资源在政府与民众间的传递方式日益便捷,为此其着眼于政府决策过程的信息行为特征,认为构建基于信息资源类型与功能分类的舆情采集、基于文献与数字资源参考咨询的舆情定题生成与分析、基于信息计量的服务过程评估的决策生成与交流、数字资源长期利用与便利提取的舆情信息保存是将舆情信息这一重要政务信息资源纳入全程管理的重要步骤。梅松[31]着眼于虚拟社会云社区管理现状,认为网络舆情对现实社会的影响力因为互联网的广泛覆盖与迅速传播而扩大,同时,社会事件通过网络转化为网络舆情危机的事件频频爆发,严重挑战了政府公信力与治理能力,根据网络突发事件的周期特点,结合相关“小世界”、“导数原理”、“对数原理”等情报学经典理论分析了负面网络舆情的危害。2.5政务公开与透明为开放数据所取代政府过程利用大数据的使用大数据技术整合政府信息资源、行政组织和业务流程再造,提高操作效率在部门内和跨部门。同时,大数据公开数据,数据共享和数据重塑行政决策思维的想法。通过大量基本的数据挖掘和多维度的深度分析主动识别公共需求,找到社会热点,基于顾客导向的服务创新过程,集成服务、电子政务从而提高治理能力。政务信息公开是电子政务建设的初衷之一,相关的实践和研究一直是该领域中的热点。近年来,对于信息公开和透明政府建设渐渐从量转到质,形式上的没有信息质量的公开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和反思。郑磊[32]认为开放政府数据国内外近年来之状况与电子政务和信息管理领域的热门研究方向,政府收集和保存的数据与生产密切相关的社会公共生活,在大数据时代,政府保持对公众开放政府事务数据,申请增值利用和社会创新,将创建一个巨大的公共价值。陈涛、李明阳[33]认为政府数据开放对扩大信息公开、改善政府治理、促进社会创新和经济增长都具有重要意义,对武汉市正在建设中的数据开放平台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武汉市政府数据开放平台建设的政策环境、建设目标、内容以及面临的挑战,并从数据开放范围、数据质量、协调力度和用户需求四个方面提出了应对策略。丁念、夏义[34]介绍了印度、巴西、肯尼亚等发展中国家开放政府数据战略实施背景、战略实施举措和内容以及战略实施效果的多维度分析,归纳发展中国家开放政府数据战略实施特点与实施路径,总结其经验与不足,为中国开放政府数据战略的推进提供指导和借鉴。3结语可见,现有的关于政务信息资源的研究逐步呈现出系统科学趋势,多学科协同研究已经是常态,研究成果涉及广泛。通过研究热点与研究重点的的迁移分析,可以发现,政务信息资源研究对象不断泛化,载体形式多样化,传播方式多元化,利用效果多维化。无论是开放数据还是智能推送,亦或是知识管理与移动政务。总之,都是围绕政务信息资源价值实现展开的,实现政务信息资源价值测度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Reference[1]周晓英,刘莎,张萍,等.情报学视角的政府信息公开——面向使用的政府信息公开[J].情报资料工作,2013,(2):5-10.[2]朱晓峰,王忠军.政府信息资源基本理论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5,(1):10-12,5.[3]商晓帆.从政府信息公开的角度看政府信息资源建设[J].图书馆学研究,2006,(11):61-62,77.[4]罗贤春,余波,姚明.信息链视角的电子政务发展阶段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14,(6):35-40.[5]宋恩梅.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结构及发展趋势[J].图书情报知识,2010,(3):45-50.[6]吴鹏,高升,甘利人.电子政务信息资源语义互操作模型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0,(2):77-82,122.[7]肖卫兵.论政府信息开发利用的商业模式[J].图书情报工作,2011,(7):122-125.[8]夏立新,翟姗姗,李冠楠.面向用户需求的个性化政务信息服务模式[J].图书情报工作,2010,(8):21-24,9.[9]赖茂生,麦晓华,曹雨佳.我国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创新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4,(6):25-31.[10]陆颖隽.日本政府信息公开与开发利用对我国的启示[J].图书与情报,2010,(6):9-13,28.[11]夏义.图书馆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功能的定位与实施[J].情报资料工作,2011,(1):72-75.[12]王锐,白庆华,刘华玲.政务信息“共享云”及其建设策略研究[J].情报科学,2013,(2):78-82.[13]罗贤春.数字化城市建设中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J].情报资料工作,2004,(6):36-39.[14]杨秀平,张玉珍.政府公共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研究[J].现代情报,2011,(7):55-57,61.[15]何振,周伟.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经济特性及其效率分析[J].情报杂志,2005,(4):10-13.[16]王芳.政府信息共享障碍及一个微观解释[J].情报科学,2006,(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