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球菌脑膜炎1课件_第1页
隐球菌脑膜炎1课件_第2页
隐球菌脑膜炎1课件_第3页
隐球菌脑膜炎1课件_第4页
隐球菌脑膜炎1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隐球菌脑膜炎

1隐球菌脑膜炎(Crytococcalminingitis)

早在一百年前就发现了隐球菌,以后被认为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病原菌之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隐球菌性脑膜炎发病率随艾滋病的流行而上升。2发病机制

新型隐球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如水果、土壤、一些植物及动物体表、粘膜、组织或排泄物,都能找到新型隐球菌。存在于动物体表、黏膜、组织和排泄物中的隐球菌并不一定致病,但鸽子粪便中隐球菌多为致病菌,人感染新型隐球菌主要来源于接触鸽子的排泄物,有人统计,鸽子饲养者患新型隐球菌感染比一般人高几倍。隐球菌在体外无荚膜,而进入组织内的隐球菌很快就被荚膜包裹,呈圆形或卵圆形,直径为4~20μm。带荚膜的隐球菌有致病力,侵入体内的隐球菌是否致病与隐球菌的致病因子及抗体的免疫功能有直接关系。3机体发挥抗隐球菌作用有特异性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而细胞免疫是抵抗隐球菌最重要的防御机制。研究发现,血清中CD+4与CD+8细胞在消除人体内隐球菌发挥重要作用,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星形细胞是构成血——脑屏障、脑—脑脊液屏障的主要组成部分,能阻止隐球菌进入颅内,起到关键性作用并能产生大量的细胞因子和NO,抑制隐球菌的生长。脑血管周围小神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能阻止隐球菌扩散颅内,但隐球菌仍容易侵犯中枢神经系统,这可能与脑脊液缺乏血清中存在的可溶性抗隐球菌抗体;脑脊液缺乏补体激活系统等原因,可引起颅内感染。近几年来,隐球菌发病率随爱滋病患者人数增加而上升。另外,亦常见于淋巴肉瘤、网状细胞肉瘤、白血病、何杰金病、多发性骨髓瘤及大量激素治疗的疾病等。5病理

隐球菌脑膜炎的病理肉眼可见脑膜广泛增厚,特别颅底的脑膜较显著,脑膜血管充血,脑组织水肿,脑回变平,脑沟和脑池内可见到小的肉芽肿,蛛网膜下腔有胶样渗出物。早期镜检可见到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及隐球菌,病情严重者可见到局部脑组织缺血和坏死,脑实质可形成肉芽肿和隐球菌性囊肿。6临床表现

本病起病常隐袭,缓慢进展,多数病人起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肺部感染史。早期可有不规则低热,阵发性头痛,以后呈持续性头痛,头痛逐渐加重,伴有恶心、呕吐,一般体温在38℃左右,亦有达40℃以上,多数病人脑膜刺激征阳性。7少数病人出现意识障碍、烦躁不安、人格改变、记忆力衰退、癫痫发作、瘫痪,体征有颈项强直、克氏征与布氏征阳性,眼底视乳头水肿、出血和渗出。亦可出现颅神经麻痹,包括视力减退、失明、眼球外展受限、面瘫、听力减退,甚至耳聋等。少数病人急性起病,多数患免疫抑制或免疫缺陷病的病人,死亡率高,约2周左右死亡,部分病人反复缓解和加重,预后不良,只有极少病人能自愈。82、免疫学检查:

隐球菌的荚膜内含特异性抗原性的多糖体,约90%隐球菌脑膜炎患者的血清和脑脊液中可检出这种抗原和相应的抗体。10诊断和鉴别诊断

诊断:根据临床上亚急性或慢性起病,具有脑膜炎症状和乳头水肿、视神经损害,脑脊液压力升高的患者,应警惕隐球菌脑膜炎的可能,尤其是具有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和养鸽子的或与鸽粪接触的患者更应该高度怀疑此病。确诊此病有赖于实验室检查,如脑脊液找隐球菌培养、隐球菌特异性抗体等可以确诊。HJKgHJ122、病毒性脑膜炎各种病毒引起脑膜炎临床症状相似,根据起病急,多数病人病前有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史,随之出现头痛、发热和脑膜刺激征,可考虑本病。特殊的病因诊断有赖于实验室病毒分离和血清及脑脊液抗病毒抗体的测定。143、急性化脓性脑膜炎①急性起病,高热,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②急性化脓性脑膜炎皮肤瘀点:由脑膜炎球菌和流感杆菌及肺炎双球菌所致脑膜炎,几乎都有皮肤瘀点,而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脑膜炎则少见。③脑功能障碍:主要颅内压增高,精神改变和意识障碍,可以累及颅神经麻痹。④脑脊液检查:压力升高,细胞数和蛋白明显升高,以中性细胞增高明显,发病初期80%以多核白细胞为主,蛋白升高可达5.55mmol/L以上,糖含量降低;脑脊液染色70~80%能找到病原菌,培养80~90%病人能找到病原菌。15治疗

1、对症支持治疗①降颅压治疗:本病确诊后2~4周死亡率高,与颅内压增高有密切关系,可用20%甘露醇和白蛋白脱水,如颅内压>300mmHg,应考虑行脑室引流术。②

纠正电解质紊乱和支持疗法。162、抗真菌药物治疗

两性霉素B:常作为首选药物,可抑制隐球菌生长,最终杀死隐球菌,与真菌细胞膜上的麦角甾固醇结合,使细胞膜通透性增加,造成细胞内钾和核苷酸氨基酸外渗,使隐球菌死亡;成人用量首次1~2mg/d+5%~10%葡萄糖500mL,以后每日增加2~5mg,直至1mg/kg/d,总量为2~3g,避光静脉缓慢滴注,持续6~8h。该药副作用大,可加地塞米松减少发热、寒战、恶心、呕吐副作用;另外副作用有肝肾、心肌损害,血栓性静脉炎,电解质紊乱和贫血等。17

5-氟脲嘧啶:口服血清浓度达75%,是通过抑制真菌细胞内嘧啶合成而杀菌。由于真菌对本药易产生耐药性,故很少单用本药治疗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