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唐诗宋词选修《将进酒》教案2_第1页
苏教版唐诗宋词选修《将进酒》教案2_第2页
苏教版唐诗宋词选修《将进酒》教案2_第3页
苏教版唐诗宋词选修《将进酒》教案2_第4页
苏教版唐诗宋词选修《将进酒》教案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将进酒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理清诗歌情感变化线索,理解貌似消极行乐实则渴望用世的复杂情感。(2)背诵全诗。能力目标:体味诗歌颇具特色的起兴和夸张手法的运用,领会李白淋漓畅快的浪漫主义诗风。情感目标:了解相关的咏酒诗篇及酒文化。教学重点:探究诗歌的艺术手法。教学难点:体味诗人感情的跌宕起伏。教学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在中国文学史上,“酒”与诗。比如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曹孟德横槊赋诗“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惟有杜康”,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范仲淹的“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等等。那么,李白是如何使他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又有怎样的感情倾注于其中呢?今天我们就通过一首诗来走近李白。这就是他的《将进酒》二、背景简介这首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长安已达八年之久。当时,他跟好朋友岑勋应邀住在嵩山的另一位友人元丹丘家做客。三个好朋友登高饮宴,借酒放歌,抒发情怀。三、解题将,读qiāng,的意思。“将进酒”意即“劝酒歌”,多以饮酒放歌为内容。李白的这首诗是借用乐府旧题,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四、朗读课文。五、诗歌鉴赏:请同学们依据诗歌的内容作一个大胆的推测:宴饮后的李白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激动的、豪放的、悲壮的、自信的、愤慨的、狂放的、愁苦的。“君不见,黄河之水一开始就将我们拉到了奔腾咆哮的黄河岸边,黄河之水一泻千里,大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气魄。同学们,当大家看到这么气势磅礴的黄河的时候会感到心情怎么样?——激动几乎所有的文人面对着兴勃发,比如《论语》上的“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曹操的“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他们在面对着滚滚东逝的江水时往往会想到一种感情,那就是人生的短暂和无常。李白也一样。正所谓“百川东到海,何日复西归?”这从天而降的黄河之水还有回头的一刻吗?——没有,他只能像作者说的一样——奔流到海不复回那么接下来,李白从这一片浩浩汤汤的江水联想到了什么呢?——人生“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作者为什么从江水想到了人生?——人生和江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江水的流逝正像一个人生命在时间的轨迹上慢慢流逝一样,一去不返。人生是短促的,那么李白又把这种原本就短促的人生写得更加不可把握了,“朝如青丝暮成雪”。早上还是“青丝”,傍晚就青丝成雪,如果说前一句将我大的空间中,那么这一句就让我们在时间的一去不返中体味人生。实际上,这一句中有一个字明确的表达了作者的感情,那就是——悲。提到悲,很多同学马多诗句,比如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那么,李白的悲是这样柔婉的悲吗?——不是。古人有一个词评说的好——悲而不伤,悲而愈壮,就是说不仅是“悲”的,而且还有一种“壮”的感情融于胸中。所以,李白这时候的感情是悲壮。由对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由衷赞叹变成了对人生苦短的悲壮情怀。人生真是么如何面对这种短暂的人生呢?李白选择的方法是纵酒狂歌。李白毕竟是一位豪放的诗人,在下文他用一句话就把这种悲的感情逆转过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读完这一句,我们会发现作者用其中两个字明确的表达了他的感情:“欢”和“乐”。在这里有一种心态让诗人感到欢乐这种心态是——自信。哪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读着这仿佛看到了那个狂傲不羁的李白在明月之下与朋友推杯换盏、把酒言欢。人生高兴的时候就应当及时行乐,不要辜负了清风明月,金樽美酒,不要时时刻刻都想着功名呀、事业呀、理想呀,有才干总会得到老天给予的使命,该来的总有一天会到来,就像金钱一样,千金散尽还复来。这就是本诗的第一次感情变化,由原来的悲壮转成了欢快。李白在酒中渐渐的找回了自我,际,他呼朋唤友侃侃而谈“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他不仅自己喝,还劝他的朋友喝。这里也就点明了“将进酒”的这个题目的意思,劝酒歌。在这里作者连续用了四个“三字句”,那么这四个三字句起到了什么作用呢?使得诗歌的节奏不单调,富了诗歌的节奏,甚至有一些咄咄逼人的感觉,那么这就使得诗歌的旋律加快了,旋律的加快实际上就反映出作者这个时候的心情是非常激动地,他的情感由原来的欢乐变得狂放起来。这就是诗歌中的第二次感情变化:由欢快转为狂放。(多媒体)行文至此,诗人的狂放甚至是在写诗,“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这样的生活化的诗句非但没有让我们感觉到粗俗,相反,我们仿佛从这里见到了一个生活中实实在在的人。那么李白的这一去劝酒歌里谈到了什么呢?“钟鼓馔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李白刚刚展露头角时就曾写下“事成拂衣去,深藏身与名”,作为一个儒生,他有着强烈的实现理想和抱负的愿望,然而,这首诗写成之时他却已经被唐玄宗赐金放还,李白只能借古人酒杯,浇自己胸中块垒,他说“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这分明是得不到重用的一种——愤慨。接下来,“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作者在愤慨之余,想到了陈王曹植,想到在陈王的宴席上,那些圣贤之才放怀壮饮的豪情,。自己就像曹植一样备受排挤,有志难展,所以他说“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既是对陈王昔时宴饮的倾慕,更是对现实遭遇的愤恨与控诉。这就出现了本首诗中的第三次感情变化:由狂放转为愤恨。然而愤恨之情人又回到了酒中。“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这些很多人苦苦追求的东西到了李白这里却抵不过一碗美酒,在李白的眼中充满着鄙视之情。“呼儿将出换美酒”正是的再一次彰显。这种彰显使我们又看到了那个高唱着“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的李白,看到了那个“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的李白,看到了那个“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李白,看到了一个用激情和豪放的浓墨重彩写成的大写的李白。这就出现了本首诗中的第四次感情变化:由愤恨再转回到狂放,而这种狂放比刚才的还要狂,是一种癫狂。然而,“抽刀断水水更流更愁”,所以他在诗歌的最后一句写道“与尔同销万古愁”。这种“愁”不再是一时一刻的,而是“万古愁”。“酒尽兴来”,原本是应,然而这种愁为什么不消反长了呢?刚才说过“五花马,千金裘,呼尔将出换美酒”是诗人的欢快的弦紧紧地绷了起来,然而这种欢快却只能用酒来麻醉,甚至这种短暂的欢乐也被“愁”这股力量一触即断,在恣酒欢乐中诗人猛然发现,“愁”就像一个影子一样无时无刻不在跟随着他。这就出现了本首诗中的第五次感情变化:由癫狂转回到愁苦。从悲壮到欢快到狂放到愤恨再到癫狂再回到愁苦,这就是本诗的情感脉络。全诗紧紧围绕,感情跌宕起伏:悲壮——欢乐——狂放——愤恨——癫狂——愁苦,而这所有的情感又都是基于一个“愁”字,作者因愁而悲叹时光易逝,因愁而纵酒作乐,因愁而慷慨愤激,也因愁而狂放失态。这万古的愁从何而来呢?请同学们结合背景,结合你所了解的李白1、政治遭遇(诗人李白的政治梦想与诗人的秉性、情趣、个性的人格)2、人生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李白的身上浸透着儒,“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李白毕生的追求,是李白的一个梦,然而,当无法企及的现实无情地摆在李白面前时,他的梦碎了,于是,他开始纵酒,他开始狂歌,开始了永远没有尽头的愁苦。文中他以圣贤自称,以喝酒排解内心的苦闷,以纵酒来对抗现实的龌龊,以精神的旷达来张扬自己的个性。因为他是谪仙人,所以他必定拥有恣情傲物的权利。酒是引子,愁是血液,狂是脊梁。3.、对绝对自由的向往与现实性的矛盾他内心深处所期世规则之下对他人的控制,而是扔掉规则对宇宙万物的掌握。或者说,他最想做的不是可做之事,而是不可完成之事。他因“不可完成”而豪情万丈,也由于相同的缘故而倍受打击。李白是诗人,是酒维是穿越今古的罗盘,承前一千年,启后一千年。诗人摇摆的身躯不羁于长安城内的莺歌曼舞,犀利的目光明亮于唐代以后悠悠千载。诗人放荡的思绪飘荡于崇山峻岭之间,游弋于碧波万倾之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