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写作备考:德与才 素材运用及写作指导_第1页
高考作文写作备考:德与才 素材运用及写作指导_第2页
高考作文写作备考:德与才 素材运用及写作指导_第3页
高考作文写作备考:德与才 素材运用及写作指导_第4页
高考作文写作备考:德与才 素材运用及写作指导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作文写作备考:德与才素材运用及写作指导今天,我们常听一句话:“始于颜值,陷于才华,忠于人品”,从这12个字中可以发现,人品要高于才华,即德优于才。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将人分成了四类:“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其中,君子与小人之分就是对德与才关系的最好阐释。在数千年中华传统文化中,德行永远位列才华之前,亦可以说,中华民族的价值观是以德为先。在古时,一个人若是没有诸多的才华,通常不会招致无妄的嘲讽,毕竟,普通人永远占据社会组成部分的大多数。然而,一个人如果不讲德行,则无论是身居高位还是处于底层,都不会得到社会的尊重。或者说,平庸之人只要德行较好,同样可以堂堂正正做人;但是,一个人一旦德行有亏,则很难见容于主流社会。其中,若是一个人颇具才华,则需要更加修炼自己的德行,唯此,方可安身立命。01以德为本01人人都希望自己可以德才兼备,然而,此乃是圣人方才具备的优势。对大多数人而言,占据其一已属不易。那么,这里就涉及到一个问题,二者当择哪一个?有的人会选择“德”,但也有人会选择“才”。不过,从华夏文明主流价值观来讲,德为先。1、德乃人立身于世之根本记得小时候,社会中辱骂一个人时常用“缺德”二字,这两个字一旦向对方说出,则羞辱之味甚重。德,代表一个人为人处世的基本态度和逻辑,代表一个人内心是否善良有爱。同时,德还代表一个人是否忠诚敬业,比如职业道德。人生最大的失败是道德的沦丧。一个人无论获得多高的成就或声誉,如果忽视了自身的道德修养,终究会名誉扫地、身败名裂。只有保持良知与理性,洁身自好,才不会因为欲望的躁动而放弃道德上的约束。道德不能沦丧,人格不容亵渎。我们不能让世俗的尘埃掩蔽了人格的光辉,不能让低俗的杂念沾染了道德的圣洁。做人要清清白白、堂堂正正,任何时候都要保持自己高尚的人格操守,无论有多大的诱惑,都不能做出违背道德的事情来。人活着,就必须用道德的力量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一举一动,光明磊落地活着。我们要将高尚作为一种精神操守,将真诚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拒绝所有的丑陋与邪恶。人无德而不立,厚德才能载物。道德,犹如人生的顶梁柱,有了它,人生的大厦才能顶天立地;道德,也是一个人的脊梁骨,有了它,才能挺起腰杆做人。意大利诗人但丁说过:“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德是做人的根本。缺乏道德的人,知识再多,本领再大,也是靠不住的,反而有可能对社会造成更大的危害。道德,不仅彰显着一个人的气质和魅力,还体现着一个人的内在学识和修养。大方的仪表、优雅的举止是一个人道德水平的外在表现。一个人要想成功,就要塑造自己良好的形象,就要不断提高自己道德修养。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1古人把“修身”作为人生的第一要务,摆在“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面,是很有道理的。的确,“良好的个人修养是成就事业的前提。一个人如果没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做底子,是干不了大事的。一个品行不端的人,即使能做成一些事,也还是经不起时间的考验,迟早要栽跟头”。对于一个人来说,提高自身的修养是非常重要的。然而,“修养”二字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很难。我们要使自己的道德修养达到较高层次,需要日积月累、持之以恒,需要用一辈子的时间去修炼、去追求!“生命最让人感动的地方在于一一虽然渺小,但却不忘对蓝天、对阳光的憧憬,不忘对真善美的追求。”1我们的生命尽管渺小,我们的人生尽管平凡,但也要在这看似平凡的生活中,始终保持崇高的道德操守,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持中,用朴实无华的行动,书写人生的华彩乐章,让道德的光芒,永远照耀在生命的天空!德,是一个人基本素质的总结,有德之人往往意味着有福气,反之,德行有亏之人则更容易让福气溜走。在华夏历史传承中,这方面的例子数不胜数,历朝历代也都会树立道德榜样,以教化人心。比如千里送鹅毛、雪中送炭、泰伯采药等。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搜寻一些这方面的典型故事,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下。2、德也是社会发展之基石德,还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一个讲究道德的社会是一个有序、有爱的社会。社会发展需要“才”,这里的才可物化为可视性的物质条件,然而,若是没有“德”来引导,则极容易演变成物欲横流的金钱世界。我国传统社会一向将德放在首位,素来极为重视社会道德建设。可以说,古时,从皇帝到庶民皆对道德有着高标准严要求,一旦踩踏了德之底线,则将会备受社会苛责,无分身份地位。正是这份对道德的重视,才确保了华夏文明的传承与发展。02才为德辅02对于才,古人同样很重视。但是,这份重视建立在德基础之上。纵观古代历史,在选拔人才时,先看德行,再看才学。若是前者过关,后者不足,很多时候,统治阶层亦愿意花费代价来培养。不过,若是才华满满却德行有亏,除了少数情况外,很难为主流社会所接纳。1、“才”是一把双刃剑古往今来,人们都希望自己可以成为有才学之人,故勤学苦练成为了一项高尚的道德品质。然而,客观的讲,才华是一个中性词,运用得当可以造福社会,若是滥用,则伤人伤己。历史上,有一些才华颇高但品德低劣之人位居高位,他们给国家和社会造成了极大的灾难。比如,书法文章皆上佳的严嵩,却是祸国殃民的奸佞;创造宋体字的蔡京才华横溢,却严重祸害了北宋王朝。再比如:多年来几近掏空国库的大贪官和珅。2、“才”需要德来约束有才是好事,但无道德约束的才却是存在严重危机。因为,才是实践性能力,需要在社会实践中运用到具体事物上,一旦滥用,则很可能会遭受反噬。德之价值就在于确保才可以用在恰当的地方,确保才不会被用来作奸犯科。才,是一个社会发展的动力,是社会进步的力量支柱,社会的有序运行离不开才的帮助。同样,才也是主观性较强的一类事物,容易受才之所有者的主观操控,故,德不可或缺。保和学士聊典籍总结:君子与小人,德与才,如何取舍?中华民族历代先人早已给出了答案。人生在世,才华重要,德行更重要。才华有所欠缺乃是常态,因为“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无需妄自菲薄;可是,德行有亏却会毁掉一个人甚至是一个家庭。故,培养品德永远是一个人的首要任务,要用道德约束好才华,让才华发挥其正当的价值。(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道出了才能和品德的密切关系。才能是德行的凭借,德行是才能的统帅。对于“才和德”的关系,你有什么看法?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认识。要求:结合材料,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涤心静灵,养韵提品,修养是个人魅力的基础。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修身列在了首位,说明良好的个人修养是成就事业的前提。在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里,修养不高的人比比皆是,缺乏修养的人还有很多。修养不够,对社会无益。唯才是举,在才不在德。“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以宽广的胸襟收纳各种人才,多次发布“求贤令”,不拘一格降人才。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素材准备】在选拔任用干部上,现在有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在教育方面,现在倡导: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关于“德”与“才”的辩证关系,是眼下的一个热点话题,这方面的作文我们应当有所准备。【名言警句】01.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一一《周易》(君子应效法大地,以宽厚的品德承载万物。)02.开国承家,小人勿用。——《周易》03.子欲为事,先为人圣。一一孔子(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首先要提高自己的品德修为。)04.德若水之源,才若水之波。一一孔子(品德就像水的源头,才能就像水的波纹。)05.德不孤,必有邻。一一《论语》(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和他相伴。)06.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一一东汉•王充《论衡》(品德不优秀的人,不会胸怀远大理想;才能不大的人,不会拥有渊博的见识。)07.惟贤惟德,能服于人。一一刘备(只有贤明、高尚的人,才能让人信服。)08.百行以德为首。一一《世说新语》09.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一一《资治通鉴》(才能,是德行的辅助和资本;德行,是才能的前提和统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惹得愚人。一一《资治通鉴》.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一一《资治通鉴》(君子凭着才能做好事,小人仗着才能做坏事。).德者事业之基,未有基不固而栋宇坚久者。一一《菜根谭》(美好的品德是一切事业的基础,正如盖房子一样,如果没有坚实的地基,就不可能修建坚固而耐用的房屋。).国家用人,当以德为本,才艺为末。一一康熙.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但丁[意大利诗人].有才有德,破格录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限制录用;无才无德,坚决不用。一一牛根生[蒙牛创始人].有才无德是小人,有德无才是君子,德才兼备乃圣人也。中国俗语.立业先立德,做事先做人。一一中国俗语.小赢靠智,大赢靠德。一一中国俗语

19.19.智慧和德行,有如一辆车的两个轮子。19.智慧和德行,有如一辆车的两个轮子。19.智慧和德行,有如一辆车的两个轮子。日本俗语精彩语段01.成功之道,以德而不以术,以道而不以谋,以礼而不以权。02.“德”必须驭“才”,“才”必须从“德”,绝不能舍本逐末。03.一个人的成功,始于学历,成于能力,终于品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古往今来,凡欲成事者,无不以做人为本。04.所谓“立业先立德,做事先做人",无论什么情况下,我们都应努力做到一一上不负苍天,下不负厚土,中间不负自己的良心。人物素材01.智伯春秋时期,智氏家族是晋国的名门望族,势力很大。大夫智宣子准备立智伯为家族的继承人,族人智果不同意。智果分析说:智伯能文、能武、有才艺,确实有大本事,但是有一项缺点,没有仁爱之心。以他出众的才能再加上低劣的品德,一定会给家族带来大灾难。智宣子不听劝告,依然立了智伯。智果到太史那里给自己全家改了姓,脱离了智氏家族。后来,智氏在智伯的统领下全族灭亡,只有智果一家得以幸存。聪明的智果之所以能够幸免于难,就是因为他明白一个道理:一个人如果德行不好,他的才能越高,作起恶来就越厉害,招致的祸患就越大。02.刘备三国时期的刘备以宽厚仁爱闻名于世,他教育儿子“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三国志》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东汉末年,刘备因平黄巾之乱和征讨袁绍有功,被任命为平原县令。当地有一个叫刘平的富户,和刘备有私怨,就雇了一名刺客去刺杀刘备。刺客潜伏在刘备身边好几天,准备伺机下手。然而,通过几天的观察,他发现刘备并非刘平所说的坏人,他既不贪污钱财,也不欺压百姓,是一个爱民如子的好官。当他终于有机会进入刘备的卧室行刺时,却实在不忍下手,于是抛下匕首,对刘备讲出实情。刘备因为自己的仁德而躲过一劫,正所谓“惟贤惟德,能服于人。”03.宋之间写下“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的宋之问是唐代大诗人,律诗的奠基人之一。从古至今,没人能否认宋之问是一位大才子。然而,这位大才子的品行却实在令人不敢恭维。“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一千古名句是宋之问的外甥刘希夷所写,为了抢夺诗句的冠名权,宋之间竟然派人把外甥杀了。在仕途上,宋之问也是个见风使舵的投机者,他凭借歌功颂德的诗词来巴结权贵,有时甚至不惜卖友求荣。最后,唐玄宗李隆基获悉了宋之问的这些劣迹,对他深恶痛绝,直接下令赐死。这位德行卑劣的才子得到了他应有的下场。04.王勃“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是震铢古今的大才子,他的那句“落霞与孤鹫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被赞为千古绝唱。然而,相对于过人的才华来说,王勃的品德修养却有致命的缺陷。在给沛王做文书时,王勃曾写下《斗鸡檄》为这位皇子的娱乐活动助兴。这篇文章助长了皇子的玩乐习气,王勃因此被皇帝免官。还有一次,一个和王勃有私交的人犯了罪,王勃先是把他藏匿在家中,后来害怕遭到连累,就把这个人杀了,王勃因此被判刑入狱。“虽有才华,却浮躁浅露”,唐人裴行俭对王勃的评价可谓一针见血。王勃一生命运多舛,才华出众却成就有限,这与他的品德修养不到位大有关系。05.胡兰成胡兰成因为与张爱玲的那场旷世奇恋而为国人所熟知。张爱玲一生清高孤傲,能被她看上的人自然不是平庸之辈。事实上,作为汪伪政府的第一才子,胡兰成的文学功底确实了得,他的文学作品至今仍有不少读者。然而,无论其文学才华多出众,加在胡兰成身上的标签,首先就是背叛民族的“大汉奸”,他已被无可辩驳地钉上了历史耻辱柱。大节有亏,则众长难掩。无论何时,品德才是一个人立世的根基。【写作指导】写作时可选任意一方立意,只要言之成理,分析透彻即可。也可辩证说理,综合分析,整体立意。【参考立意】(1)提高修养是每个人的必修课(2)修身才能齐家,平天下(3)好的修养会让自己受益也会让他人受益(1)不拘一格用人才才能成就大业(2)唯才是举会毁坏事业(3)才能突出是立足社会的祛码(1)既要追求才华横溢又必须修养身心(2)才华与修养是人的两个必备素质(3)培养才华的同时注意加强道德修养【范文】道德如红日,照耀着生命的天空“世界上有两样东西能深深地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头顶灿烂的星空,另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信仰。”道德如心中的红日,照亮着生命的天空,也照亮着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