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文体知识课件最新终版_第1页
说明文文体知识课件最新终版_第2页
说明文文体知识课件最新终版_第3页
说明文文体知识课件最新终版_第4页
说明文文体知识课件最新终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说明文文体特点及阅读方法精选说明文文体特点及阅读方法精选说明文知识小解一、定义: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或介绍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目的是给人以知,教人以用。说明文的范围比较广泛,如科普读物、科学小品、解说词、说明书等均属于说明文。

精选说明文知识小解一、定义: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二、说明文的特点:说明文三要素:内容的科学性、说明的条理性和语言的准确性。1.内容的科学性: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把握事物的特征、本质和规律,给读者以正确无误的认识。2.说明的条理性:按时间顺序写和记叙文相似;按空间顺序写需注意观察点,注意事物的表里、大小、上下、前后、左右、东南西北等的位置和方向;按逻辑顺序写要注意摸清各部分的内在联系,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3.语言的准确性: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都要求准确无误。语言简明,说明严密。精选二、说明文的特点:说明文三要素:内容的科学性、说明的条理性和说明文的语言特点1.语言的准确性。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都要求无准确无误。如《中国石拱桥》中的一段:“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这一段话语言的准确性表现在选用确切的词语和词组来表达上。如“永定河上”不能说成“永定河中”;“石砌桥墩”不能说成“石堆桥墩”;“路面平坦”不能说成“道路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不能说成“与河面平行”。2.语言的平实性。是用明白、平实的语言对事物进行客观的反映。一是一、二是二,不夸大,不缩小,毫不含糊,清楚明白,只求“辞达而已”,不求雕琢粉饰。3.语言的简洁性。是指简练、明确、不含糊,用最少的文字把意思说明白。可说可不说的话一律不说,以尽可能少的语言来承载尽可能多的信息。精选说明文的语言特点1.语言的准确性。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三、说明文的分类:1.以说明对象为标准可划分为: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2.以表达方式和语言风格为标准可划分为平实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1)说明对象是具体事物,说明目的是使读者了解、认识这个或这类事物的特征,叫事物说明文。(2)说明对象是某个抽象事理,说明目的是使读者明白这个事理,我们称之为事理说明文。精选三、说明文的分类:1.以说明对象为标准可划分为:2.以表达方四、说明文的要素:1.说明方法;2.说明顺序。(一)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画图表、引用资料(诗文)作诠释、摹状貌。任何说明方法都是为说明对象服务的,因此说明方法的作用必须和说明对象及特征联系起来分析。精选四、说明文的要素:1.说明方法;(一)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分析的常用答题格式:“本句用了

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具体直观、深入浅出(科学准确)地说明了(说明内容),使读者

”答题技巧:1、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2、列数字——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3、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4、作比较——把×和×做对比,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5、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精选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分析的常用答题格式:“本句用了的6、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7、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8、列图表——直观性强,一目了然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9、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10、作引用——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精选6、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举例子如:《向沙漠进军》中举天山南北建立国营农场,不毛之地变绿洲的事例,说明了我们向沙漠进军取得的成绩。又如:《中国石拱桥》中举赵州桥、卢沟桥的例子来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举出典型的事例来进行说明。就是列举一些有代表性的例子,变抽象为具体,变陌生为形象。精选举例子举出典型的事例来进行列数字数字说明有确数说明和约数说明两种。如:《赵州桥》中“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是运用确数来进行说明的.又如:《苏州园林》中“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也不过十多处。”就是运用约数来进行说明的。

从数量上运用准确的数字来突出事物或事物的特征的说明方法。精选列数字从数量上运用准确的数字来作比较如《苏州园林》第9段中“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又如《向沙漠进军》中第12段中“三地日照时间长度的比较”。

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同类的或相关的事物来进行比较,从而突出事物的特点。精选作比较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同类打比方如:《看云识天气》中把云的形态比喻成各种各样的事物,让人对云的形态有较清楚的了解。又如:《中国石拱桥》中将石拱桥比喻成虹。让人对石拱桥的外形有深刻的印象,并能突出石拱桥形式优美这一特点。

运用比喻的方法来说明一些难明白的事物或事理,增加文章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精选打比方如:《看云识天气》中把云的分类别如:《向沙漠进军》中将风沙进攻的方式分为两类,然后逐类进行说明。

是根据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方面的异同,将事物分成若干类,逐类进行说明。精选分类别如:《向沙漠进军》中将风沙进作诠释对事物或事理的某些性质或特点作适当的分析说明。如《中国石拱桥》中介绍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时,诠释了这样设计的作用(好处)。又如《向沙漠进军》中第四段对“游击战”、“阵地战”的诠释。精选作诠释对事物或事理的某些性质或特点作下定义如“食物是一种能够构成躯体和供应能量的物质”又如《食物从何处来》中对“自养”,“异养”的解释。

就是用简洁明确的语言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属性(通俗点说接近于解释概念)。精选下定义就是用简洁明确的语言揭摹状貌如《中国石拱桥》中对卢沟桥上石狮子形态的描绘。又如《苏州园林》中对古老藤萝的描绘。

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修辞手法来具体描摹事物的外貌,形态等来说明事物。精选摹状貌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引用引用有关资料来作说明的依据或充实说明的内容,引起读者的兴趣。引用有引古诗词句、古名著中的名句、名人名言、谚语、俗语、神话传说等。举例略。精选引用引用有关资料来作说明的依据或充实说明的内容,

下定义VS作诠释这两种方法都以通俗简洁的语言说明事物的特点,但它们的表现形式、说明概念的严密程度有区别。从形式上看,下定义在说明事物本质特征时,常用判断句式来表述概念;而作诠释可用多种句式表述。从严密程度来看,下定义要求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说明的内涵和外延与事物相等,说明的对象与说明的内容可交换位置,意义不变;而作诠释对说明对象的解说则往往侧重事物某一方面的特征,或者解说它的构造、成因、功用等非本质的因素,因而说明的内容不能与被说明的对象变换位置。

说明方法的辨析

二者的区别可用图示表示。下定义:甲是乙,乙是甲;作诠释:甲是乙,乙是甲。√×精选下定义VS作诠释说明方法的辨析二者的区别可用a.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下定义)

b.激光是一种颜色单纯的光。(作诠释)

c.另一种叫异养,所有的动物和大部分微生物都是这一类,它们自己不能制造食物,靠植物来生活。(作诠释)例题解析

a、b两句都是判断句,a句使用了下定义的方法说明统筹方法的概念,可以变为: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就是统筹方法。b句用作诠释的方法从颜色上解说激光,如变为“一种颜色单纯的光就是激光”,那就是谬误了,因为并不是所有“颜色单纯的光”都是激光。c句不是判断句,说明内容没有解说“异养”的本质特征,只说明部分范围,因而是作诠释。精选a.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下定义)例题解a.蚕的小小身躯是一座非常奇妙的“加工厂”。(打比方)

b.别的动物都吃生的,只有人类才会烧熟了吃。(作比较)

a句中被说明的对象与喻体这两种事物在功能上相似,从而构成比喻。b句将“别的动物”和“人类”两者在对待“食物”上比较,构成比较说明。例题解析

一般来说,作比较与打比方在表述方式上有所不同,作用各异。作比较常常通过叙述或说明的方式将两事物进行比较,在比较中鉴别,把被说明对象的特征显示出来;而打比方则是通过描写的方式将被说明对象的特征形象地表现出来,给人以形象的感受,从而了解被说明对象的特征。精选a.蚕的小小身躯是一座非常奇妙的“加工厂”。(打比方)例题练一练

松鼠不敢下水。有人说,松鼠过水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作船,用自己的尾巴当作帆和舵。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稍微在树根上触动一下,它们就从窝里跑出来,躲在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松鼠跑跳轻快极了,总是跑跳着前进,有时也连蹦带跳。下面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摹状貌精选练一练松鼠不敢下水。有人说,松鼠过水的时候,用练一练辨别划线句子说明方法、“左右”是否能删去

早在1860年至1890年,美国由于不合理的过度开发西部处女地9000万公顷,大片焚烧草原,盲目垦茺导致发生了1934年5月震惊世界的沙尘暴。这场沙尘暴从土地破坏严重的西部刮起来,很快就发展成一条长2400千米、宽1500千米、高3千米的一个巨大黄色尘土带,连续3天,横扫了美国三分之二土地。当时大气含尘量每立方公里高达40吨左右,3亿多吨土壤被卷入大西洋。这一年美国毁掉耕地4500亩,16万农民倾家荡产,逃离了西部大平原。1.举例子:用美国1934年发生的沙尘暴通俗易懂的说明了沙尘暴的严重危害。2.列数字:运用数字具体说明美国1934年发生的沙尘暴给人们带来的危害之大,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3.不能删掉,“左右”表示估计,删掉后就成了“每立方公里高达40吨”与事实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精选练一练辨别划线句子说明方法、“左右”是否能删去练一练

“生命在于运动”,这是生物界的一个普遍规律。人的机体,用则灵,不用则衰;脑子用得勤的人,肯定聪明。因为这些勤于用脑的人,脑血管经常处于舒展状态,脑神经细胞会得到很好的保养,从而使大脑更加发达,避免了大脑的早衰。相反,那些懒于用脑思考的人,由于大脑受到的信息刺激较少,甚至没有,大脑很可能就会早衰。这跟一架机器一样,搁在那里不用就要生锈,经常运转就很润滑。外国有过这样的研究,科学家观察了一定数量的20-70岁的人,发现长期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到了60岁时仍能保持敏捷的思维能力,而在那些终日无所事事、得过且过的懒人当中,大脑早衰者的比例大大高于前者。1.作比较:把“勤于用脑的人”和“懒于用脑的人”进行比较,突出说明了“脑子用得勤的人肯定聪明”。2.打比方:把“脑子”比作“机器”,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脑子用得勤的人肯定聪明”。精选练一练“生命在于运动”,这是生物界的一个普遍规律。人

在具体说明中,多种说明方法常常综合、交叉运用,阅读时要注意区分。例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一文,在比较说明了自然选择进程缓慢,人工选择大大加快了它的进程后说“再如大丽花,原产墨西哥,只有八个红色花瓣,人工栽培的历史仅仅二三百年,却已有上千种形状、颜色不同的品种”。这句话,从上下文看,它使用了举例子的方法,说明自然选择进程缓慢,而人工选择加快了花的演变进程;从这个例子本身来看,采用了作比较的方法,通过比较,说明人工选择加快了花的演变进程;从作比较的构成看,通过列数字进行比较,说明了花的演变过程。由此看来,举例子可用比较的方式,比较的构成可用数字说明,多种说明方法并不是互相排斥的。说明方法的辨析

精选在具体说明中,多种说明方法常常综合、交叉运用,说明文特别强调言之有序。常用的顺序大致有以下几种:

1、时间顺序,即按事物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写,事物的发展变化常用这种顺序。

2、空间顺序,说明某种事物的形状构造或建筑物的构造特征,用空间的转换顺序介绍。往往是按照从外到内、由上到下、由左到右、从前到后、由远到近等依次介绍。诸如园林、建筑物、工艺品等,多用这种顺序。3、逻辑顺序,即按事物的内部联系来解说。具体表现在:①从现象到本质(或从本质到现象);②从原因到结果(或从结果到原因);③从特点到用途(或从用途到特点);④从整体到部分(或从部分到整体);⑤从概括到具体(或从具体到概括);⑥从主要到次要(或从次要到主要)等。(二)说明顺序精选说明文特别强调言之有序。常用的顺序大致有以下几种:1、时间理清说明顺序及结构☆空间顺序:近→远、前→后、左→右、南→北、低→高……

(表方位、立足点、行踪变化等词语)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结果→原因)☆逻辑顺序

概括→具体主要→次要整体→局部……☆时间顺序:年代:古→今;季节:春→冬;……精选理清说明顺序及结构☆空间顺序:近→远、前→后、左→右、南→北举例分析:1、旅人桥(282年)→赵州桥(605年)→卢沟桥(1189年)→长虹大桥(1961年)2、(中国)石拱桥→赵州桥、卢沟桥3、光辉成就→首先—其次—再其次4、船头坐三人→东坡—鲁直—佛印5、介绍三人:东坡(中)→鲁直(左)→佛印(右)6、右边、往上、眼前、左右两边、左边、外面、屋顶上……;往……走去、出了、来到、一进去、出了、路过、从……爬上去,走近、从……(时间顺序)(一般→个别)(结果→原因;主要—次要)(概括→具体)(空间顺序)(空间顺序)精选举例分析:2、(中国)石拱桥→赵州桥、卢沟桥3、光辉成就→首五、说明文语言特点——准确简明类型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或好在哪里)?

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激发读者兴趣(符合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答题格式:

类型2:加点词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答题格式:(1)不可以。(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4)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与不符合实际。精选五、说明文语言特点——准确简明类型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或好

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都要求准确无误。所谓准确,就是符合客观实际。例如:

分析说明文的语言特点A、抓住起限制作用的词语:(表估计、程度、限制等)B、仔细辨析同义词语:如: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如: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技术而不仅是艺术。精选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表示如何理解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呢?

1、把话说得恰如其分是准确的一种体现。例如《向沙漠进军》中说,经过治理,已有一部分沙丘长出了草皮和灌木,对于这种固定的沙丘,只要能妥善保护草皮和灌木,“防止过度砍伐和任意放牧,就可以固定下来。”这里,“过度”、“任意”均用得非常有分寸,意思是说,不是不能砍伐,而是砍伐不能“过度”,不是不能放牧,而是放牧不能“任意”。五、分析说明文的语言特点精选如何理解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呢?

1、把话说得恰如其分是准理解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2、恰当的使用表示程度、范围的词,是语言准确的另一种体现。

例如《莺》中说:“莺生性胆小,在它同样弱小的鸟类面前都常常躲避,尤其害怕遇到最危险的敌人——伯劳”。

“常常”表明不是唯一的情况,而是大多数情况下如此,莺鸟在同样弱小的鸟类面前居然“常常”躲避,足见其生性胆小到了什么程度。

精选理解说明语言的准确性2、恰当的使用表示程度、范围的词,是

有时把话说得肯定是准确,有时说得不肯定也是准确。到底该怎样说?得用客观实际这把尺子量量才好。

例如,《中国石拱桥》中说:“《水经注》里提到‘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二八二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这里的“大约”、“可能”表示估计,说得不肯定但很准确,为什么?因为这是据目前手头现有的资料写成的,占有资料可信度还不够高,所以这样写。

理解说明语言的准确性精选有时把话说得肯定是准确,有时说得不肯定也是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多体现在一些修饰、限制语上,词性上常是副词如:表程度:比较、几乎、相当……表估计:大约、可能、左右、可算……表时间:当时……理解说明语言的准确性精选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多体现在一些修饰、限制语上,词性上常是副词类型3、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答题格式:(1)表态(删还是不删)。(2)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大约”“可能”“左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4)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和周密性。精选类型3、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答题格式:(1)表态(删还是试题讲析

“在我国福建、台湾、广东、海南部分沿海滩涂地区,生长着一片片常绿灌木和小乔木。”“部分”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答:不能。“部分”一词是从范围上加以限制,指的是局部,说明不是所有的沿海滩涂地区都能生长红树林,删去不符合实际,表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精选试题讲析“在我国福建、台湾、广东、海南部分沿海滩六、说明文结构方式的划分一般结构方式有:并列式递进式总分式(总分、分总、总分总)。精选六、说明文结构方式的划分一般结构方式有:精选说明文文体特点及阅读方法精选说明文文体特点及阅读方法精选说明文知识小解一、定义: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或介绍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目的是给人以知,教人以用。说明文的范围比较广泛,如科普读物、科学小品、解说词、说明书等均属于说明文。

精选说明文知识小解一、定义: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二、说明文的特点:说明文三要素:内容的科学性、说明的条理性和语言的准确性。1.内容的科学性: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把握事物的特征、本质和规律,给读者以正确无误的认识。2.说明的条理性:按时间顺序写和记叙文相似;按空间顺序写需注意观察点,注意事物的表里、大小、上下、前后、左右、东南西北等的位置和方向;按逻辑顺序写要注意摸清各部分的内在联系,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3.语言的准确性: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都要求准确无误。语言简明,说明严密。精选二、说明文的特点:说明文三要素:内容的科学性、说明的条理性和说明文的语言特点1.语言的准确性。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都要求无准确无误。如《中国石拱桥》中的一段:“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这一段话语言的准确性表现在选用确切的词语和词组来表达上。如“永定河上”不能说成“永定河中”;“石砌桥墩”不能说成“石堆桥墩”;“路面平坦”不能说成“道路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不能说成“与河面平行”。2.语言的平实性。是用明白、平实的语言对事物进行客观的反映。一是一、二是二,不夸大,不缩小,毫不含糊,清楚明白,只求“辞达而已”,不求雕琢粉饰。3.语言的简洁性。是指简练、明确、不含糊,用最少的文字把意思说明白。可说可不说的话一律不说,以尽可能少的语言来承载尽可能多的信息。精选说明文的语言特点1.语言的准确性。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三、说明文的分类:1.以说明对象为标准可划分为: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2.以表达方式和语言风格为标准可划分为平实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1)说明对象是具体事物,说明目的是使读者了解、认识这个或这类事物的特征,叫事物说明文。(2)说明对象是某个抽象事理,说明目的是使读者明白这个事理,我们称之为事理说明文。精选三、说明文的分类:1.以说明对象为标准可划分为:2.以表达方四、说明文的要素:1.说明方法;2.说明顺序。(一)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画图表、引用资料(诗文)作诠释、摹状貌。任何说明方法都是为说明对象服务的,因此说明方法的作用必须和说明对象及特征联系起来分析。精选四、说明文的要素:1.说明方法;(一)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分析的常用答题格式:“本句用了

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具体直观、深入浅出(科学准确)地说明了(说明内容),使读者

”答题技巧:1、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2、列数字——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3、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4、作比较——把×和×做对比,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5、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精选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分析的常用答题格式:“本句用了的6、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7、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8、列图表——直观性强,一目了然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9、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10、作引用——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精选6、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举例子如:《向沙漠进军》中举天山南北建立国营农场,不毛之地变绿洲的事例,说明了我们向沙漠进军取得的成绩。又如:《中国石拱桥》中举赵州桥、卢沟桥的例子来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举出典型的事例来进行说明。就是列举一些有代表性的例子,变抽象为具体,变陌生为形象。精选举例子举出典型的事例来进行列数字数字说明有确数说明和约数说明两种。如:《赵州桥》中“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是运用确数来进行说明的.又如:《苏州园林》中“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也不过十多处。”就是运用约数来进行说明的。

从数量上运用准确的数字来突出事物或事物的特征的说明方法。精选列数字从数量上运用准确的数字来作比较如《苏州园林》第9段中“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又如《向沙漠进军》中第12段中“三地日照时间长度的比较”。

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同类的或相关的事物来进行比较,从而突出事物的特点。精选作比较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同类打比方如:《看云识天气》中把云的形态比喻成各种各样的事物,让人对云的形态有较清楚的了解。又如:《中国石拱桥》中将石拱桥比喻成虹。让人对石拱桥的外形有深刻的印象,并能突出石拱桥形式优美这一特点。

运用比喻的方法来说明一些难明白的事物或事理,增加文章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精选打比方如:《看云识天气》中把云的分类别如:《向沙漠进军》中将风沙进攻的方式分为两类,然后逐类进行说明。

是根据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方面的异同,将事物分成若干类,逐类进行说明。精选分类别如:《向沙漠进军》中将风沙进作诠释对事物或事理的某些性质或特点作适当的分析说明。如《中国石拱桥》中介绍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时,诠释了这样设计的作用(好处)。又如《向沙漠进军》中第四段对“游击战”、“阵地战”的诠释。精选作诠释对事物或事理的某些性质或特点作下定义如“食物是一种能够构成躯体和供应能量的物质”又如《食物从何处来》中对“自养”,“异养”的解释。

就是用简洁明确的语言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属性(通俗点说接近于解释概念)。精选下定义就是用简洁明确的语言揭摹状貌如《中国石拱桥》中对卢沟桥上石狮子形态的描绘。又如《苏州园林》中对古老藤萝的描绘。

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修辞手法来具体描摹事物的外貌,形态等来说明事物。精选摹状貌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引用引用有关资料来作说明的依据或充实说明的内容,引起读者的兴趣。引用有引古诗词句、古名著中的名句、名人名言、谚语、俗语、神话传说等。举例略。精选引用引用有关资料来作说明的依据或充实说明的内容,

下定义VS作诠释这两种方法都以通俗简洁的语言说明事物的特点,但它们的表现形式、说明概念的严密程度有区别。从形式上看,下定义在说明事物本质特征时,常用判断句式来表述概念;而作诠释可用多种句式表述。从严密程度来看,下定义要求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说明的内涵和外延与事物相等,说明的对象与说明的内容可交换位置,意义不变;而作诠释对说明对象的解说则往往侧重事物某一方面的特征,或者解说它的构造、成因、功用等非本质的因素,因而说明的内容不能与被说明的对象变换位置。

说明方法的辨析

二者的区别可用图示表示。下定义:甲是乙,乙是甲;作诠释:甲是乙,乙是甲。√×精选下定义VS作诠释说明方法的辨析二者的区别可用a.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下定义)

b.激光是一种颜色单纯的光。(作诠释)

c.另一种叫异养,所有的动物和大部分微生物都是这一类,它们自己不能制造食物,靠植物来生活。(作诠释)例题解析

a、b两句都是判断句,a句使用了下定义的方法说明统筹方法的概念,可以变为: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就是统筹方法。b句用作诠释的方法从颜色上解说激光,如变为“一种颜色单纯的光就是激光”,那就是谬误了,因为并不是所有“颜色单纯的光”都是激光。c句不是判断句,说明内容没有解说“异养”的本质特征,只说明部分范围,因而是作诠释。精选a.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下定义)例题解a.蚕的小小身躯是一座非常奇妙的“加工厂”。(打比方)

b.别的动物都吃生的,只有人类才会烧熟了吃。(作比较)

a句中被说明的对象与喻体这两种事物在功能上相似,从而构成比喻。b句将“别的动物”和“人类”两者在对待“食物”上比较,构成比较说明。例题解析

一般来说,作比较与打比方在表述方式上有所不同,作用各异。作比较常常通过叙述或说明的方式将两事物进行比较,在比较中鉴别,把被说明对象的特征显示出来;而打比方则是通过描写的方式将被说明对象的特征形象地表现出来,给人以形象的感受,从而了解被说明对象的特征。精选a.蚕的小小身躯是一座非常奇妙的“加工厂”。(打比方)例题练一练

松鼠不敢下水。有人说,松鼠过水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作船,用自己的尾巴当作帆和舵。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稍微在树根上触动一下,它们就从窝里跑出来,躲在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松鼠跑跳轻快极了,总是跑跳着前进,有时也连蹦带跳。下面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摹状貌精选练一练松鼠不敢下水。有人说,松鼠过水的时候,用练一练辨别划线句子说明方法、“左右”是否能删去

早在1860年至1890年,美国由于不合理的过度开发西部处女地9000万公顷,大片焚烧草原,盲目垦茺导致发生了1934年5月震惊世界的沙尘暴。这场沙尘暴从土地破坏严重的西部刮起来,很快就发展成一条长2400千米、宽1500千米、高3千米的一个巨大黄色尘土带,连续3天,横扫了美国三分之二土地。当时大气含尘量每立方公里高达40吨左右,3亿多吨土壤被卷入大西洋。这一年美国毁掉耕地4500亩,16万农民倾家荡产,逃离了西部大平原。1.举例子:用美国1934年发生的沙尘暴通俗易懂的说明了沙尘暴的严重危害。2.列数字:运用数字具体说明美国1934年发生的沙尘暴给人们带来的危害之大,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3.不能删掉,“左右”表示估计,删掉后就成了“每立方公里高达40吨”与事实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精选练一练辨别划线句子说明方法、“左右”是否能删去练一练

“生命在于运动”,这是生物界的一个普遍规律。人的机体,用则灵,不用则衰;脑子用得勤的人,肯定聪明。因为这些勤于用脑的人,脑血管经常处于舒展状态,脑神经细胞会得到很好的保养,从而使大脑更加发达,避免了大脑的早衰。相反,那些懒于用脑思考的人,由于大脑受到的信息刺激较少,甚至没有,大脑很可能就会早衰。这跟一架机器一样,搁在那里不用就要生锈,经常运转就很润滑。外国有过这样的研究,科学家观察了一定数量的20-70岁的人,发现长期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到了60岁时仍能保持敏捷的思维能力,而在那些终日无所事事、得过且过的懒人当中,大脑早衰者的比例大大高于前者。1.作比较:把“勤于用脑的人”和“懒于用脑的人”进行比较,突出说明了“脑子用得勤的人肯定聪明”。2.打比方:把“脑子”比作“机器”,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脑子用得勤的人肯定聪明”。精选练一练“生命在于运动”,这是生物界的一个普遍规律。人

在具体说明中,多种说明方法常常综合、交叉运用,阅读时要注意区分。例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一文,在比较说明了自然选择进程缓慢,人工选择大大加快了它的进程后说“再如大丽花,原产墨西哥,只有八个红色花瓣,人工栽培的历史仅仅二三百年,却已有上千种形状、颜色不同的品种”。这句话,从上下文看,它使用了举例子的方法,说明自然选择进程缓慢,而人工选择加快了花的演变进程;从这个例子本身来看,采用了作比较的方法,通过比较,说明人工选择加快了花的演变进程;从作比较的构成看,通过列数字进行比较,说明了花的演变过程。由此看来,举例子可用比较的方式,比较的构成可用数字说明,多种说明方法并不是互相排斥的。说明方法的辨析

精选在具体说明中,多种说明方法常常综合、交叉运用,说明文特别强调言之有序。常用的顺序大致有以下几种:

1、时间顺序,即按事物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写,事物的发展变化常用这种顺序。

2、空间顺序,说明某种事物的形状构造或建筑物的构造特征,用空间的转换顺序介绍。往往是按照从外到内、由上到下、由左到右、从前到后、由远到近等依次介绍。诸如园林、建筑物、工艺品等,多用这种顺序。3、逻辑顺序,即按事物的内部联系来解说。具体表现在:①从现象到本质(或从本质到现象);②从原因到结果(或从结果到原因);③从特点到用途(或从用途到特点);④从整体到部分(或从部分到整体);⑤从概括到具体(或从具体到概括);⑥从主要到次要(或从次要到主要)等。(二)说明顺序精选说明文特别强调言之有序。常用的顺序大致有以下几种:1、时间理清说明顺序及结构☆空间顺序:近→远、前→后、左→右、南→北、低→高……

(表方位、立足点、行踪变化等词语)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结果→原因)☆逻辑顺序

概括→具体主要→次要整体→局部……☆时间顺序:年代:古→今;季节:春→冬;……精选理清说明顺序及结构☆空间顺序:近→远、前→后、左→右、南→北举例分析:1、旅人桥(282年)→赵州桥(605年)→卢沟桥(1189年)→长虹大桥(1961年)2、(中国)石拱桥→赵州桥、卢沟桥3、光辉成就→首先—其次—再其次4、船头坐三人→东坡—鲁直—佛印5、介绍三人:东坡(中)→鲁直(左)→佛印(右)6、右边、往上、眼前、左右两边、左边、外面、屋顶上……;往……走去、出了、来到、一进去、出了、路过、从……爬上去,走近、从……(时间顺序)(一般→个别)(结果→原因;主要—次要)(概括→具体)(空间顺序)(空间顺序)精选举例分析:2、(中国)石拱桥→赵州桥、卢沟桥3、光辉成就→首五、说明文语言特点——准确简明类型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或好在哪里)?

准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