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入厂职工三级安全教育培训ppt(“生产”文档)共70张_第1页
新入厂职工三级安全教育培训ppt(“生产”文档)共70张_第2页
新入厂职工三级安全教育培训ppt(“生产”文档)共70张_第3页
新入厂职工三级安全教育培训ppt(“生产”文档)共70张_第4页
新入厂职工三级安全教育培训ppt(“生产”文档)共70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本单位生产概况、生产性质、生产任务、生产工艺、机电设备的特点、生产危险区域及安全标志

联合站基本情况简述曙一联属于稀油联合站,位于曙采二区生活基地西侧,于1975年10月建站,1976年6月投产,占地面积10万m²,设有原油脱水、输油、加热、污水深度处理、注水,供水、化验、卸油台等8个生产岗位,现有员工73人,负责采油二区、四区的稀油处理。曙四联属于稠油联合站,位于欢曙公路以南、曙一区采油中心部位。于1985年1月建站,1985年10月投产,占地面积17.6万m²,设有原油脱水、输油、加热、污水深度气浮选处理、供水、化验、卸油台等11个生产岗位,现有员工94人,负责采油一区、六区的稠油处理。曙五联属于稠油联合站,位于欢曙公路以北、绕阳河以西部位。于1988年2月建站,1988年11月投产,占地面积11.2万m²,设有原油脱水、输油、加热、污水深度处理、供水、化验、卸油台等10个生产岗位,现有员工80人,负责采油三区、五区、七区的稠油处理。另外,曙二联不担负原油处理任务,属于转油站只负责四区原油中间加热和厂区供水任务。主要生产设备及分布曙一联:5000m3储油罐6座、油管线10公里长、大型加热炉4座、100KW以上的大型电机10台曙二联:高压注水泵2台、150万大卡加热炉4台、2000m3储油罐2座、2000m3污水罐2座、1000m3清水罐2座曙四联:5000m3储油罐8座、3000m3储油罐2座、压力容器17台(其中大型加热炉11座)、100KW以上的大型机泵10台曙五联:5000m3储油罐9座、3000m3储油罐1座、压力容器14台(其中大型加热炉10座)、100KW以上的大型机泵10台安全设备、设施曙一联:修建消防650堤米,泡沫消防管线550米,消防水管线1300米,有500m3消防水罐一座,消防用泡沫由隔墙相邻的首站泡沫消防罐提供,消防箱、枪、泵、报警器、灭火器等设施齐全,完全具备控制初起火灾的能力;在输油岗、化验室、加热炉、油泵房安装自动报警器18套,能够实时监控油气区危险指标;安全自动巡检仪5套;在重要压力、管线、容器处安装了压力表、安全阀,有效地监控了各部位的安全状况。安全设备、设施曙二联:65Kg干粉灭火机8个、8Kg干粉灭火机16个、35Kg干粉灭火机1个、消防带8盘,其中油罐区配备的有消防箱2个、消防带Φ65mm的4盘、消防栓6个Φ100mm,大罐呼吸阀67Q-1200的4个,阻火器26B-1200的4个、泡沫发生器150升/秒的4个。安全设备、设施曙四联:已修建消防堤1490米,泡沫消防管线1000米,消防水管线1800米,有1000m3消防水池1座、75KW消防泵4台、消防箱、枪、泵、报警器、灭火器等设施齐全,燃煤加热炉系统设有氮气灭火系统,在脱水进站计量间、脱水操作间、掺油泵房、掺油计量间、外输泵房、化验岗、1#卸油台、2#脱水岗安装自动报警器12套,完全具备实时控制初起火灾及油气区危险指标。安全设备、设施曙五联:可燃气体报警器30路,罐区配置泡沫发生器37个、呼吸阀20个、阻火器46个、液压安全阀56个、消防井19口、喷淋井18口、消防泡4门、消防栓1个、数字温度压力报警器显示仪10台、智能式火焰监视装置1套、氮气灭火装置1套、消防泡沫罐1座、消防冷却泵5台、液位报警装置3套、消防报警器2套、语言报警器2套。第二章有毒有害作业安全防范和注意事项

石油生产火灾爆炸危险性及主要原因从介质上看,石油生产中所接触到的介质(包括原材料、中间产物及商品)大多数易燃易爆。这些可燃气体(蒸气)与空气混合,可燃粉尘呈悬浮状态,若达到一定尝试,遇火源发生爆炸时其破坏程度不亚于某些烈性炸药的威力。此外,许多介质电阻率高,介电常数低,在输送、放空、泄漏、采样等情况下易造成静电起火。从生产方式上看,石油化工企业具有高度集中化、自动化、连续化的特点,能量贮存也集中。一旦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易于波及蔓延,造成巨大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火灾爆炸事故的主要原因为了防止生产过程爆炸事故,必须先弄清火灾或爆炸事故发生的可能原因,只有这样,主有可能有的放矢地采取各种防火防爆,及时地消除火险隐患,确保生产安全。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石油企业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原因也越来越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火灾爆炸事故的主要原因思想麻痹,用火不慎;生产中的加热、烘烤、维修等作业大都离不开用水,由于用火不慎造成的火灾事故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制度不健全或不执行制度;为保证生产单位的安全生产,必须制定一套完整的安全管理制度,如果制度不全、不细、不实或违反制度常常会引起火灾、爆炸事故。例如不执行明火作业有关安全制度,违章动火等造成火灾事故。违反安全操作规程;作业安全操作规程一般规定有安全操作程序、安全要求、异常情况处理等。规程是保证生产工艺安全的“宪章”,任何违反规程的行为都可能带来不良后果。例如:不按规定控制操作压力和温度;加热炉点火时,不按规定程序作业等,都可能引发事故设备缺陷火灾爆炸事故的主要原因工艺设计和技术缺陷;生产设备的缺陷有的能造成泄漏事故,有的经作业带来巨大的危害,有的成了火势扩展的重要途径。对于火灾或爆炸危险性很大的生产设备不设置安全装置和必要的仪表或者一旦出现异常,缺乏应急保安全的第二道防事故扩大的技术措施。缺乏防火防爆技术知识;由于操作人员不了解、不掌握防火防爆技术知识,因对物质的燃烧、爆炸性质不了解,使用中易发生着火事故等,出现事故往往不知所措,造成不可想象的损失。缺乏检查和维修保养化学危险品处理不当玩火和放火;

集输大队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全员性的安全管理,每个人都重视安全,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努力搞好安全生产,创造出互爱、互助、互保、互查的融洽气氛和文明舒适的作业环境,特制订安全事故隐患举报奖励制度:长庆石油勘探局副局长蒲建中作了《庆阳长庆盛源公司“3.30”CO中毒事故案例分析》;2、塔里木油田公司总经理孙龙德作了《克拉2气田中央处理厂“6.3”爆炸事故分析》;3、大港集团公司总经理秦永和作了《“10.12”硫化氢中毒事故案例分析》;4、塔里木油田公司副总经理安文华作了《塔中823井井喷事故分析》;5、西南油气田公司副总经理师春元作了《富加输气站“1.20”天然气爆炸着火事故分析》;6、大庆石油管理局副局长曲广学作了《化工集团甲醇分公司“2.20”氮气窒息事故案例分析》;7、四川石油管理局局长胥永杰作了《罗家2井井漏事故工程技术分析》。季节性的变化给生产带来很多不便,为了进一步的认识季节的变化在生产运行中的不利因素,保证管理和操作人员能果断地解决生产中的困难,深刻领会“隐患险于明火,防范重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的重要指示,集输大队制定春季“七防”、雨季“十防”、冬季“八防”及各类事故应急预案。典型事故安全、发生事故的原因及教训,易发生事故的岗位和设备以及防范措施;防火灾“三田”防火(稻田、苇田、油田)工作是防火重要内容之一,火灾事故将严重影响正常生产秩序和生活秩序,容易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影响面大,后果不堪设想。事故案例:兰州石化分公司一原油储罐(直径46米,高19.3米,总容量为3万立方米)于1995年投入使用一直未检修,2002年10月22日将罐内原油倒空停用,准备进行大修,26日22:10分左右,进行停泵操作。随之就在木制配电盘的附近发生爆燃,火势顺势到人孔处,致使人孔处着火。现场负责人当场被烧死。认真执行防火制度,罐区等易燃区域必须严禁烟火,如有违章应严肃处理。加强监护,严禁用汽油清洗衣物和擦洗设备,要对消防工作做到“三懂、三会、三能”(懂性能、懂结构、懂原理;会报警、会使用消防器材、会扑灭初期火灾;能宣传、能检查、能及时排除故障)防爆炸加热炉炉膛爆炸着火事故每年都有发生,必须深刻吸取教训。事故案例(一):1992年9月1日14:50分,某采油厂某联合站掺油加热炉岗的一台170KW陶纤毡加热炉,因雨天大气压力变低,岗长在点火前误认为炉内余气已排净,造成点火爆炸,张某受爆炸冲击伤害致死。事故案例(二)2000年11月3日,吉林油田分公司某采油厂联合站锅炉由于燃料油供油压力不足,准确安装一台备用供油泵。安装完毕恢复正常供油后,由于司炉工第一次点火没点着,通风时间不够进行第二次点炉,即刻炉膛爆炸,炉口封板和风室前板被崩掉,将司炉工击倒,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来锅炉房询问燃料油含水情况的脱水班班长被爆炸冲击波冲倒,造成轻伤。事故案例(三):1998年2月22日7:00,某采油厂作业公司某油罐车要某井装油时,按项目组有关人员的要求先装一吨多污水,致使罐内形成可燃气体,装油工未穿防静电服,进行装油操作时油罐爆炸,该项目组一名外雇采油工和该公司外雇装油工受重伤,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防工伤加强新工人的技术培训工作,搞好三级教育,签定师徒合同,对达不到操作标准人员一律不许上岗操作,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加强对新工人及重点岗位工人的自我保护意识教育和遵章守纪教育,提高员工自身安全素质,做到“三不伤害”(不伤害他人、不伤害自己、不被他人伤害)上岗人员必须正确穿戴劳动保护用品和用具。防中毒、窒息有可能产生毒害气体且密封条件好的封闭场所必须采取通风措施。要加强有毒有害气体存放管理和案例检查,并保证可燃气体报警器的好用,气瓶附件必须齐全完好。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必须按规定办理《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票)》,否则严禁作业。事故案例(一)2000年7月24日15:40分,辽阳石化分公司某炼油厂污水车间进行清洁泥作业,用泵往外抽污泥,当二班班长转身准备从梯子往上上时,由于梯子有油污,不慎滑跌落入沉淀池内(池内污泥水深约1.5米)经过抢救无效死亡。防高空坠落当出现大风、暴雨天气时禁止上罐量油,避免在大风天进行高空作业,冬季高空作业要防止发生因登攀处有冰雪,未抓牢而滑脱,站立不稳而滑落造成的事故。防倒塌冬季经常出现七、八级有大风天气,从而引起各种设备及建筑设施倒塌事故,不仅造成物资财产的损失,还会造成人员伤亡。要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生产措施,加强巡回检查,重点要害部位应加密检查。防冻防冻是油田冬季生产的重要内容,冻结会造成全部或部分功能损失,不但影响生产正常进行,而且还可能造成人身伤亡事故的发生。第三章预防事故的基本原则

预防事故发生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以下四条事故可以预防。在这种原则基础上,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和过程,研究防止事故发生的理论及方法。防患于未然。事故与后果存在着偶然性关系,积极有效的预防办法是防患于未然。只有避免了事故,才能避免事故造成的损失。根除可能的事故原因。事故与其发生的原因是必然性关系。任何事故的出现,总是有原因的。事故与原因之间存在着必然性的因果关系。为了使预防事故的措施有效,首先应当对事故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准确地找出直接原因、间接原因以及基础原因。所以,有效的事故预防措施,来源于深入的原因分析。全面治理的原则。这是指在引起事故的各种原因之中,技术原因、教育原因以及管理原因是三种最重要的原因,必须全面考虑、缺一不可。第四章职工的安全生产职责

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思想自学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不违章作业,并要随时制止他人违章作业;遵守有关设备的维修保养制度中职工应做到的条款,为设备安全与正常运转尽到责任;爱护和正确使用机器设备、工具及个人防护用品,经常关心自己周围的安全生产情况,向有关领导或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或意见;发现事故隐患和不安全因素要及时向班组长或有关部门汇报情况,发生工伤事故,要及时抢救伤员、保护现场,报告领导,同时要协助有关调查人员做好调查工作;努力学习和掌握安全知识和技能、熟练掌握本工种操作程序和安全操作规程,积极参加各种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评比、竞赛、管理活动,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思想和自我保护意识,遵章守纪,有权拒绝违章指挥。第五章《安全合同》教育

员工安全生产合同乙方的权利有权对安全管理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或改进意见。对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有权拒绝执行;对因此产生的打击报复行为,有权向上级或有关部门举报。对危及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生产作业条件或环境,有权提出整改建议或拒绝上岗工作。在发生严重危及作业人员生命安全的不可抗拒紧急情况时,有权采取必要避险措施并立即向管理人员报告。有权享受国家、股份公司和本单位规定的劳动保护。根据有关规定有权享受工伤保险。员工安全生产合同乙方的义务熟悉并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接受安全教育培训,具备识别、控制与本岗位工作有关危险点源的能力,熟练掌握事故防范措施和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对于国家规定需要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方能上岗的,应事先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认真履行安全职责,按照有关规定做好所在岗位职责要求的安全检查和巡回检查,发现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隐患、重大险情,应及时报告,并采取有效措施。熟悉与本岗位有关的安全、卫生和消防设施、设备及器材部位,掌握其使用方法,并按规定进行维护。当发生事故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事故进一步扩大,并及时报告,保护事故现场及有关记录等资料。服从甲方管理。乙方之间有互相监督的责任,对违法、违规、违章的行为,应及时劝阻、制止和上报。对于外来施工作业危及到甲方员工、财产安全的行为乙方应及时进行制止和纠正。从事生产经营管理岗位的乙方,除应履行以上条款外,还应按照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中有关管理岗位的安全职责要求,承担相应的义务。乙方(机动车辆驾驶员)严禁酒后驾车、跑私车等违章驾驶行为,严禁私自将车辆交予他人驾驶。第六章法律法规教育

贯彻《安全生产法》,要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安全生产事关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历来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就安全生产作出重要批示和指示。作为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从讲政治、讲团结、保稳定、促发展的高度,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深刻认识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和“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抓好安全工作,搞好安全生产。

贯彻《安全生产法》,首先要做到学法、知法、懂法。生产经营单位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法》的学习,把学习《安全生产法》作为当前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摆在突出位置,抓紧、抓实、抓好。生产经营单位各级领导不仅要自己学,还要组织本单位员工学习,让员工知道《安全生产法》,了解《安全生产法》,使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形成人人“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浓厚氛围,为《安全生产法》的施行打下坚实的基础。贯彻《安全生产法》,增强安全生产法治意识。首先要增强生产经营单位领导的法治意识,认识到安全生产是法定的义务和责任,要依法治企,依法管企,防止和避免那种只要经济效益,忽视和不要安全生产的做法。其次要增强企业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树立“关注安全,人人有责”的理念。安全生产既是从业人员的权利,又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安全生产法》在赋予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权利的同时,还明确规定了员工必须履行遵章守制、服从管理、接受培训、提高安全技能以及及时发现、处理、报告事故隐患和不安全因素等法定义务。员工在各项生产经营活动中要逐步形成重视安全,保证安全,自觉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培养自我保护、关心他人和保障安全的意识。贯彻《安全生产法》,目的是确保安全生产。生产经营单位要按照《安全生产法》规定的要求,对本单位过去的各项安全工作进行重新审视,对不符合《安全生产法》规定要求的,要及时纠正。物探局依照《安全生产法》,结合本局的实际情况,重新审视七个方面的安全工作:重新审视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机构建设情况,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管理监督网络,理顺关系,使安全工作落到实处;重新审视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将安全生产责任分解落实到各个层次和每个岗位,形成完整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重新审视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制定和落实情况,按照《安全生产法》的规定要求,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安全生产标准和规定,建立安全管理程序,有效地搞好安全生产;重新审视安全生产资金投入使用情况,按照生产工作的实际需求,保证各项生产工作达到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实现安全生产;重新审视生产作业现场管理情况,对作业现场、重点要害部位等进行重点检查,使其符合安全生产的规定要求,保证现场作业安全;重新审视安全培训教育情况,安全培训要使每一个员工的技术业务素质和安全技能符合安全工作的需要;重新审视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实施和制定情况,建立自上而下的应急组织,有针对性地制定各项应急预案,在意外事件发生时能及时、有效地实施现场抢救和其他各项救援工作。安全生产事关国家的稳定与发展,《安全生产法》的施行,为企业的安全生产提供了法律保障。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一定会强化和规范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形成良好的安全生产法制氛围,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保证安全生产工作稳定健康的发展,使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呈现出一个崭新的局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消防工作主要以防火灾、防爆炸工作为主。火场上,火势发展大体经历四个阶段,即初起阶段、发展阶段、猛烈阶段和熄灭阶段。在初起阶段,火灾比较易于扑救和控制,据调查,约有45%以上的初起火灾是由当事人或义务消防队员扑灭的。消防知识的普及是成功扑灭初起火灾的基本条件单位、部门以及每个家庭成员应不断提高消防知识的学习训练意识,增强自防自救能力,如参加各类消防培训、参观消防站(我省各市、县消防站均已对外开放)、订阅消防科普书刊、点击消防网站等。通过形式多样的学习训练,具备一定的灭火知识和技能,是成功扑救初起火灾的基本条件。2002年8月26日晚,因爸爸、妈妈陪爷爷在医院看病,宿迁市实验小学一名四年级学生独自一人在家。当时停电,他点燃蜡烛躺在床上看书,不慎在其进入梦乡时蜡烛燃尽,引燃了凉席,也烤醒了他。见到火起,他没有慌张,而是沉着冷静地跑去洗漱间取来用于擦地板的湿枕巾,往火苗上一盖,火被扑灭了。这名学生成功处置初起火灾的本领就来自江苏省消防总队向小学生赠阅的《小学消防课本》。及时准确的报警是控制火势蔓延的关键无论何时何地发生火灾都要立即报警,一方面要向周围人员发出火警信号,如单位失火要向周围人员发出呼救信号,通知单位领导和有关部门等,另一方面要向“119”消防指挥中心报警。不管火势大小,只要发现起火就应向消防指挥中心报警,即使有能力扑灭火灾,一般也应当报警。因为火势发展往往是难以预料的,如扑救方法不当,或对起火物质的性质了解不够,或灭火器材的效用所限等,都可能控制不了火势而酿成火灾。疏散与抢救被困人员是火灾初起时的首要任务火灾发生时,义务消防队员和其他在场人员必须坚持救人重于救火的原则,尤其是人员集中场所,更要采取稳妥可靠的措施,积极组织人员疏散,要通过喊话引导,稳定被困人员情绪,及时打开疏散通道等方法措施,积极抢救被烟火围困的人员。只要方法得当,绝大多数火灾现场的被困人员是可以安全疏散或通过自救而脱离险境的。掌握正确的灭火方法是成功扑灭初起火灾的保证面对初起火灾,必须掌握正确的灭火方法,科学合理使用灭火器材和灭火剂。掌握正确的灭火方法是成功扑灭初起火灾的保证冷却灭火法是将灭火剂直接喷洒在可燃物上,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燃点以下,从而使燃烧停止。除用冷却法直接灭火外,还可用水冷却尚未燃烧的可燃物质,防止其达到燃点而着火;也可用水冷却受火势威胁的生产装置或容器,防止其受热变形或爆炸。

隔离灭火法是将燃烧物与附近可燃物隔离开,从而使燃烧停止。如将火源附近的易燃易爆物品移到安全地点;采取措施阻拦、疏散易燃可燃液体或可燃气体扩散;拆除与火源相毗邻的易燃建筑物,造成阻止火势蔓延的空间地带等。

窒息灭火法是采取适当的措施,阻止空气进入燃烧区,或用惰性气体稀释空气中的含氧量,使燃烧物质缺乏或断绝氧气而熄灭。采用湿棉被、湿麻袋、沙土、泡沫等不燃难燃材料覆盖燃烧物或封闭着火孔洞、桶口等,都是窒息灭火法。另外,居民油锅起火,将锅盖盖上即可灭火,如果液化石油气器具发生火灾,在关闭阀门无效或没有条件关闭阀门断绝气源的情况下,可用浸湿的棉被覆盖燃烧器具使火窒息,灭火以后打开门窗驱散室内气体。

抑制灭火法是将化学灭火剂喷入燃烧区参与燃烧反应,终止链反应而使燃烧停止。采用这种方法可使用的灭火剂有干粉、泡沫和卤代烷灭火剂等。《职业卫生》所谓职业卫生,是指对劳动者健康状况可能产生影响的劳动条件及其影响因素。确切的说,职业卫生是建立在劳动条件中对健康影响因素的质和量的评价基础上,为保护劳动者健康、提高作业能力、改善劳动条件所应采取的措施及卫生要求。而劳动条件包括生产工艺过程、劳动操作过程及生产环境因素,其中的生产工艺过程对职业卫生具有决定性意义。不同的生产工艺过程要求不同的劳动操作过程,形成不同的特有生产环境。长期在此劳动条件下从事生产劳动,对工人健康可能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在对职业卫生的解决措施上,首先是彻底改革工艺,其次是进行预防,包括采取降低危害因素的措施和相应的防护措施。职业卫生和职业病的知识相当广泛,作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不可能也不需要全部掌握,最为主要的是了解职业卫生和重点职业病的基本常识及与本企业有关的职业性危害预防措施及其管理。认真履行安全职责,按照有关规定做好所在岗位职责要求的安全检查和巡回检查,发现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隐患、重大险情,应及时报告,并采取有效措施。采用这种方法可使用的灭火剂有干粉、泡沫和卤代烷灭火剂等。曙五联:5000m3储油罐9座、3000m3储油罐1座、压力容器14台(其中大型加热炉10座)、100KW以上的大型机泵10台常见职业病危害及其防护当发生事故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事故进一步扩大,并及时报告,保护事故现场及有关记录等资料。重新审视生产作业现场管理情况,对作业现场、重点要害部位等进行重点检查,使其符合安全生产的规定要求,保证现场作业安全;消防知识的普及是成功扑灭初起火灾的基本条件贯彻《安全生产法》,首先要做到学法、知法、懂法。长期注视微细部分和凝视近距离微小物体的视力紧张作业,易出现眼内疼痛感、头痛;对上级公安机关来站检查工作,要求必须有效证件,并及时通知大队调度室。6、大庆石油管理局副局长曲广学作了《化工集团甲醇分公司“2.从生产方式上看,石油化工企业具有高度集中化、自动化、连续化的特点,能量贮存也集中。加强监护,严禁用汽油清洗衣物和擦洗设备,要对消防工作做到“三懂、三会、三能”(懂性能、懂结构、懂原理;“三田”防火(稻田、苇田、油田)工作是防火重要内容之一,火灾事故将严重影响正常生产秩序和生活秩序,容易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影响面大,后果不堪设想。凡呈气体、蒸气和气溶胶形态的毒物都可经呼吸道进人人体。曙一联属于稀油联合站,位于曙采二区生活基地西侧,于1975年10月建站,1976年6月投产,占地面积10万m²,设有原油脱水、输油、加热、污水深度处理、注水,供水、化验、卸油台等8个生产岗位,现有员工73人,负责采油二区、四区的稀油处理。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指存在于工作场所或者与特定职业相伴随,对从事该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有造成健康损害或者产生健康影响的各种化学、物理、放射、生物因素以及其他职业有害因素。职业病危害按其来源可分为以下几类:生产工艺过程中的有毒有害因素。主要有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和生物因素。化学因素生产性化学毒物:常见的生产性毒物有:金属、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有机溶剂,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刺激性气体,窒息性气体,高分子化合物及农药等。重要的化学性毒物有苯、甲苯、二甲苯,一氧化碳、氰化物、氮氧化物、氯气、氨气、硫化氢气体、光气、二氧化硫、硫酸本甲酯等有毒气体,有机磷农药。生产性粉尘:可分为无机粉尘、有机粉尘以及混合性粉尘,重要的粉尘有矽尘、煤尘、石棉尘、水泥尘、电焊尘等。物理因素异常气象条件:生产场所的气温、气湿、气流及热辐射构成生产环境的气象条件。高温、强热辐射,特别是与高湿相结合;低温,、高湿,特别是于高气流相结合,均可对健康造成程度不同的损害。异常气压:在高气压环境下工作一定时间后,在转向正常气压时,如不遵守减压规程,减压过快或降压幅度过大,可使溶解在人体组织和血液中的空气形成气泡而阻塞血管和压迫组织,引起减压病。非电离辐射:系指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激光和射频辐射(包括高频电磁场和微波)等。电离辐射:能引起物质电离的辐射称为电离辐射,例如X射线、丁射线、p粒子、中子等。噪声与振动。生物因素有些生产过程接触某些传染病病原体的机会较多,如处理动物尸体、兽毛、皮革等作业,可受到炭疽杆菌、布氏杆菌、森林脑炎病毒等传染性病原体。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劳动组织和劳动过程不合理、劳动强度过大、过度精神或心理紧张、劳动时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长时间不良体位、劳动工具不合理等。如某些作业迫使人体长时间处于固定不变的姿势(强迫体位),可导致扁平足、下肢静脉曲张、脊柱变形等;运动系统长期处于过度紧张状态,可引起肩周炎、滑囊炎、神经肌痛、肌肉痉挛等;长期注视微细部分和凝视近距离微小物体的视力紧张作业,易出现眼内疼痛感、头痛;视力障碍等;脑力劳动过度紧张,可引起失眠、神经衰弱等。生产环境中的有毒有害因素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因素、厂房建筑或布局不合理、来自其他生产过程散发的有害因素造成韵生产环境污染。由于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这一特点,其往往在不同时期、不同发展阶段、不同企业和工种之间其种类、危害严重性等等都有较大差射i及时认识和了解本企业、本阶段、最需要解决的职业危害因素,是从根本上达到预防控制职业病的重要基础。·在实际工作场所,往往同时存在多种有害因素,对劳动者的健康产生联合或协同作用,其职业病危害的影响会更大,如在清砂和翻砂车间,除粉尘以外,还有高温、潮湿、噪音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常见职业病危害及其防护毒物和职业中毒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存在着的可能对人体产生有害影响的化学物,称为生产性或职业性毒物。职业性毒物可能是原料、辅助材料,也可能是生产过程中新形成的半成品、成品、副产品或废弃物。它可能是液体、气体、蒸气、固体微粒或烟雾等,而以气体、蒸气、粉尘和烟雾等形式污染生产场所空气最为常见。毒物是最重要的.一种职业性有害因素,接触机会很广泛。生产毒物进人人体的途径,与毒物的形态、污染环境的方式以及生产者的操作方式有关。由于毒物以气态、烟雾、粉尘等污染空气比较多见,故其进人人体的途径以呼吸道晕为重要,皮肤次之,消化道极少见。呼吸道。凡呈气体、蒸气和气溶胶形态的毒物都可经呼吸道进人人体。皮肤。有些生产性毒物可通过无损伤的皮肤进入人体。如有机磷、苯胺、硝基苯等脂溶性液体,可通过皮肤进入血液。汞、砷等无机鼓类可与皮脂中脂肪酸结合,能经毛囊、皮脂腺和汗腺吸收。有些气态毒物如氰化氢(H(工1)等,也可经皮肤吸收。因屏障的完整性被破坏,有利于毒物通过皮肤。消化道。吸入并粘着在鼻咽部、口腔中的粉尘状态的毒物,可被吞人消化道;不遵守卫生制度及不注意个人卫生,也可因污染食物、饮水而进入消化道。小步前冲、不易停步、更不易转弯。全身肌肉张力增高,明显的粗大震颤,使生活难以自理。语言障碍,表情呆板,智力低下,情绪极不稳定。常见职业病危害及其防护合理使用个体防护用具这是一项辅助措施。在生产设备的防护和通风措施不够完善,特别是在设备抢修或进入设备内检修时,个体防护用具有重要作用。个体防护用具主要包括防毒面具、防护服装及防护油膏等。防毒面具:根据其作用原理可分为过滤式和隔离式两大类。过滤式防毒面具由面罩、滤毒药罐和连接两者的蛇形管三部分组成。含有毒气的空气经滤毒药罐中的试剂反应,滤除其中的毒气后,不含毒空气进入工人呼吸带。因此,必须根据毒物的性质选用适合该毒物用的滤毒药物。我国已有多种适用于不同毒物的防毒面具,可根据有关部门指令和生产厂家说明选用相应的过滤式防毒面具。防毒面具必须有专人管理,定期和经常性检查维修,按有关部门指令及使用说明的要求正确选用面具型号、及时更换滤料、准确掌握适用范围和使用时间等,以防发生故障。防护服装:主要用于防止酸、碱等对皮肤的刺激或腐蚀作用以及田物的经皮吸收。常用的防护服装包括工作服、手套、围裙、长筒靴等。应根据其防护目的选用相应的质料和式样制作防护服装。防护服应当经常清洗,必要时进行化学处理。应禁止穿戴工作服等去食堂或宿舍,以免污染生活环境。·防护油膏:主要用于露出皮肤的防护。防护油膏应对皮肤无刺激和致敏作用,防护效果要好,且易于清掉。谢谢!新入厂员工人事管理制度培训教材曙光采油厂集输大队联合站门卫必须严守警卫目标,着装上岗,恪尽职守,严格执行《进出联合站要害部位的管理规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指存在于工作场所或者与特定职业相伴随,对从事该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有造成健康损害或者产生健康影响的各种化学、物理、放射、生物因素以及其他职业有害因素。采用这种方法可使用的灭火剂有干粉、泡沫和卤代烷灭火剂等。重新审视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将安全生产责任分解落实到各个层次和每个岗位,形成完整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贯彻《安全生产法》,首先要做到学法、知法、懂法。一旦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易于波及蔓延,造成巨大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本单位生产概况、生产性质、生产任务、生产工艺、机电设备的特点、生产危险区域及安全标志长期注视微细部分和凝视近距离微小物体的视力紧张作业,易出现眼内疼痛感、头痛;对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有权拒绝执行;从生产方式上看,石油化工企业具有高度集中化、自动化、连续化的特点,能量贮存也集中。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石油企业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原因也越来越多。运动系统长期处于过度紧张状态,可引起肩周炎、滑囊炎、神经肌痛、肌肉痉挛等;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因素、厂房建筑或布局不合理、来自其他生产过程散发的有害因素造成韵生产环境污染。日常管理每个岗位有专人负责考勤,并及时填写考勤表,考勤不得涂改,涂改一人次扣20元员工有事、有病必须提前(上岗前4小时)履行请假手续(与本站指导员),并办理《职工请假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