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里的生存与生活_第1页
大学里的生存与生活_第2页
大学里的生存与生活_第3页
大学里的生存与生活_第4页
大学里的生存与生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学里的生存与生活我们今天讨论的话题是大学里的生存与生活,大家都知道大学是社会的缩影,所以大学里的生存与生活方式无疑地会深深影响将来我们在社会上的生存与生活。首先正式讲课之前我提三个希望,一.我觉得一个人承认自己愚昧无知,要比假装有知有识要强得多。因为我们所受到的教育以及所拥有的知识都是不完整的,还有许多更根本的知识可能是我们从未听过和学习过的。我们都没有拥有真理的大海,就像牛顿说的我们至多是在海边捡到一个贝壳而已,或者像庄子里所讲的那样,我们都是井底之蛙。二,我们不应该毫不质疑的将我们以前在课本上学到的知识或自己心里形成的见解当成是真理,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内在追求真理的火焰一定会熄灭,因为我们自以为已经知道了答案。其实我们并不知道真理是什么,即使自认为知道,解答往往也是别人的,而借由别人的解答来慰藉自己,那只会助长我们的惰性。如果总是假定课本或老师所说的话就是真理那么将来我们每一门课的成绩都是我们变得更加愚痴的奖赏,我们获得的每一张证书都是我们更加僵化更加愚昧的证明。因此当我们心中在思索一个炽热的问题时,千万不要立刻以道听途说的答案来熄灭这团火焰。例如我们来到世上是否仅仅是为了生存、工作、吃饭、爱、恨、生小孩及死亡?除了这些我们有没有其他的事可做?我们到这个世上来究竟是为了什么?对于这些问题我并没有一个要你们必须接受的答案,我只是希望你们每一个人心中追求真理的火焰不要熄灭,永远燃烧。三.另外我希望你们慢慢学会不用眼睛看,不用耳朵听,用心看,用心听,用心感受一切,用心拥抱一切,用心去爱一切。好了,现在开始进入正题。我想我们几乎所有的人都是希望自己能快乐幸福,而并不希望自己痛苦烦恼。在做任何抉择的时候,我们总是认为现在自己所做的选择是正确的,起码对自己是最有利的。但我们的心并不总是快乐,过后看看自己所做的选择也并不总是正确。原因是我们的认知出了问题,因为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根植于我们的认知。不仅是人生问题,我发现学生考试不及格大多数也不是因为他的能力问题,而是一个对大学学习的认知问题。因此我们讨论大学里的生存与生活首先要明确什么是生存,什么又是生活。生存与生活半个多世纪前,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常用来教育学生的一句名言是:“假使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其实两块面包所代表的意义大家都知道,一块代表生存,一块代表生活。生存是为了活着,活着是本能,是任何动物都会的,不需要教。而生活和生存是不一样的并不是生下来就会的,是需要去学习的。总的来说生存偏重于肉体和物质方面的需求,而生活偏重于精神、灵魂方面的追求,生活是生存的高级形式。生存,更多的偏向于一种本能,一种感官的需求。而生活应该是一种“享受”,但这种“享受”非感官的享受,而是心灵深处因为生存及生存之外的很多东西带来的幸福感受。生活不是庸庸碌碌地过一生,而是一种追求,一种对于真理的追求,对精神家园的追求。因为有了追求,我们才会努力过好每一天,享受不断追求带来的快乐。生活的最终目的是幸福,自己幸福,给别人幸福。有人说:宁静的午后,倚窗而坐,静看蓝天白云,手捧香茶,看一本好书,这就叫生活了吧?还有人说:欣赏着美妙的音乐,内心十分的惬意和陶醉,这算是生活了吧?另有人说:坐在网吧里或躺在舒适的被窝里用p4或手机看自己喜欢的东东,感觉很满足很刺激,心中的烦恼暂时都忘了,这算是生活了吧?其实,这不是生活,虽然许多人会认为这就是生活,但严格意义上这不是生活,要算也只能算是一种低级世俗的生活。什麽叫作世俗的生活呢?就是为满足自己眼耳鼻舌身意等感官的一些欲求而活着,其实这不属于人应该具有的高尚生活,因为造黠连有些动物也能到I做到。如果说生活就是眼、耳的享受,那么每天看美女、看爱看的电影、看带颜色的东东或听爱听的音乐就是生活了。如果说生活就是鼻、舌的享受,那每天嗅香气,吃山珍海味就是生活了。如果说生活就是身、意的享受,那每天拥抱、接吻或抱着自己喜欢的东西或整天想好事就是生活了。如果说生活就是眼耳鼻舌身意等感官的享受,那不管好人坏人“鸡啊”“鸭啊”甚至动物都会生活了。高尚的生活不应该是感官的(愉悦),而应该是心灵的(幸福)。(愉悦)指感官的享受,而(幸福)归根到底还是精神上的,是内心深处、灵魂深处的一种感受。我们总以为快乐就是感官的享乐(愉悦),其实心灵的幸福(喜悦)才是真正的快乐。在《西游记》第十四回《心猿归正六贼无踪》中,有这么一段,悟空问那六贼:“列位有甚么缘故,阻我贫僧的去路?”那人道:“我等是剪径的大王,行好心的山主。大名久播,你量不知。早早的留下东西,放你过去;若道半个不字,教你碎尸粉骨!”行者道:“我也是祖传的大王,积年的山主,却不曾闻得列位有甚大名那人道:“你是不知,我说与你听:一个唤作眼看喜,一个唤作耳听怒,一个唤作鼻嗅爱,一个唤作舌尝思,一个唤作意见欲,一个唤作身本忧。”悟空道:“原来是六个毛贼!你却不认得我这出家人是你的主人公,你倒来挡路。把那打劫的珍宝拿出来,我与你作七分儿均分,饶了你罢!”那贼闻言,喜的喜,怒的怒,爱的爱,思的思,欲的欲,忧的忧,一齐上前来打。孙悟空从耳中拔出金箍棒,把那六贼一个个全都打死。这六个贼是真正打劫的山贼吗?不,这六个贼不是打劫的贼,而是象征着人类感官的六种欲望,六种欲望就是六个贼。悟空象征我们的心,所以悟空说:我是你的主人公,因为人类感官的六种欲望都出自我们的心,都是由我们的心管着的。人的一般见识就是,眼睛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就想要(眼看喜),就要拿来;耳朵只想听好听的,听到骂人的话,就会发怒(耳听怒);鼻子嗅到香的东西就迷恋(鼻嗅爱);舌头尝着好吃就想再吃(舌尝思);身体接触到柔软的东西就迷醉(身本忧);人还有思想意念,整天想“好事”,而且还希望这“好事”有一天能实现(意见欲)。其结局就像一个谚语所说的那样:眼识贪执于色故,飞蛾亡于灯火中;耳识贪执于声故,野兽死于猎枪下(野兽酷爱听琵琶的声音,猎人从旁边射毒箭也不觉知);鼻识贪执于味故,蜜蜂缠死花丛中;舌识贪于香味故,鱼儿钓于铁钩上;身识贪于所触故,大象陷于淤泥中。感官的享乐就像是舔利刃上的蜂蜜一般,开始很甜,最后一定很痛苦,因为舌头轻则伤了,重则没了。其实人生有许多灾难、不幸,就是因为人类感官的欲望太重,且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就像喝盐水一样,越喝越渴,越喝越痛苦,但还停不下来。其实对感官欲望无限的追逐是我们人类一切痛苦的总根源。现在社会上许多人的腐败,就是因为要满足自己感官的欲望。现代人心的焦虑和压抑,也是因为自己的欲望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而且现代社会利用网络、媒体从每一个角度来袭击引诱我们的感官,并在我们四周建立一个几乎无法攻破的耽溺环境。我们越想逃避,似乎就越陷入那些为我们精心设计的陷井。(电视、网络、手机)让我们无止尽地迷失在感官欲望的轮回流转中。迷惑在虚假的希望、梦想和野心当中,感官好象开始是带给我们快乐,实际上最终只会带给我们痛苦。许多人可能会接受这一点,沉迷于感官的享受最终是没有幸福的,因此他们不会沉迷于其中。但他们认为他们现在所进行的拼搏和努力将会给自己带来幸福和生命的意义,因此他们会制订出各式各样的目标,希望借由这些目标实现生命的意义。例如想有更多的钱,有个更漂亮更善解人意的伴侣,更健康的体魄,更好的专业,更好的工作,或接受更好的教育。但是当他们达到自己的目标时,往往是仍然感到不幸福,感到很空虚。当然随着外在环境、条件的改变我们会获得一定的满足感,但这种满足感是短暂的。使我们产生不满的根源会伴随我们一起来到新的环境,在新的环境新的条件下,新的不满又会产生。很快我们又再次陷入希望与恐惧的痛苦折磨中。许多人虽然富裕了但内心并没有感到幸福,找到了新的伴侣过段时间仍旧会令我们不满意,身体终究会老,新的专业、工作也会变得越来越索然无味。其实努力、拼搏,想成家、想立业,实现自己的理想,这些事都没什么错,只是他们并不能帮助我们解决生命意义的问题,并不能给我们的心灵深处带来真正的幸福。她们只是填满你的胃,温暖你的床,让你有事情可做。其实我们许多人成家立业的目的最终也是为了满足自己感官的欲望和享受。有人会说人生如果没有眼耳鼻舌等感官的享受那还有什么?问题的关键就在这里,在这世间,还有比金钱、比存在这世上的一切物质以及感官享受更重要的东西存在,还有一些使人生更有价值的因素存在,还有比感官的享受更幸福更永恒的生命感受。认识自己,认识生命的实相,享受心性的欢愉,追求真理,实现人生的价值,使自己幸福,同时又给别人带来幸福,这是比感官的享受更深层更高尚的生活。当然认识自己,认识生命的实相这是千古以来最难的命题之一,因为人心在感官的各种欲望和各种迷乱信息的冲击下,迷失了自己,从而无法看清自己生命的实相。如果我们现在还看不清自己生命的实相,能做到下面这一点基本上也算是生活了,就像一位名人说的那样:奉献即生活。因为奉献是所有高尚灵魂的生活信仰。事实上,看一个人是不是在生活着,并不是看他的地位有多高,手里的金钱有多少,而是看他的心,有一颗奉献的心就是生活,是富翁,是精神贵族。有一颗索取的心,无论他多么富有,也无论他的地位有多高,也只能算是在生存而已。因为他是一个可怜乞丐,只知道索取,他也不可能幸福。但在这个世风日下的社会里,很多人心灵都已经被金钱腐蚀,变成了金钱的奴隶。他们生存的目的只是为了钱,不择手段地赚钱,每天用钱来掩饰心灵的空虚。他们的心只是关注物质,从来没有好好地享受过生活。他们不知道天是蓝的,云是白的,盛开的花儿有多美丽,因此说生存着的人很悲哀很可怜。有人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是不是生活着的人就不用感官了,他们眼不看,耳不听,不吃也不喝。错!错!错!生活着的人不是不用感官,而是不沉溺于感官的享受,生活着的人不仅可以“享受”当下感官的愉悦,而且在“享受”感官的愉悦之外还可以获得心灵深处的幸福快乐。生存着的人好像流淌在干枯土地上的水,立刻渗入(沉迷于感官),结果必然是痛苦。而生活着的人就像水银,水银流过地面时只是流过而已,而并不渗入(不沉迷于感官)。就像禅宗的一句禅语: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所以请为生活而活吧,它会告诉我们,这个世界有多美,活着有多好。请为生活而活吧,它会让我们知道世间究竟的快乐是什么,永恒的幸福又是什么。最后希望当我们临终的时候,我们能自豪的告诉别人,这辈子我们生活了,而并非仅仅是生存着。总结:放不下自己是没有智慧,放不下别人是没有慈悲。生活有两个特点,智慧与慈悲,不沉迷于感官才能有智慧,有爱心奉献之心,不仅仅是为自己活着是慈悲。讲到这里许多人可能觉着自己已经懂得了什么是生活,但还有一些人可能还是不懂什么是生活,其实不懂就对了,认为自己懂了反而错了。一位哲学家曾经这样说过:生活的意义不是思想可以解决的一个问题,他不是靠头脑就能找到答案的,因为究竟说来这个问题的答案与头脑无关,也就是说这不是一种逻辑上的推论,而是一种经验,一种体悟。所以真正的生活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学会的,因此生活问题我们先讲到这里,下面再来谈谈相对生活来说比较简单的生存问题。生存问题比较简单是因为你只要让自己不要成为垃圾或是人渣,只要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就行了。如果你是人才是钻石则人人爱戴,被人捧在手心里,藏在心窝里。如果你是垃圾是人渣不是被人踩在脚底下,就是被仍到垃圾箱里去,就没有生存的权利。因此没有人会说我愿意成为人渣不愿意成为人才,但是许多人仍然在不知不觉间稀里糊涂地成为了垃圾。这说明我们许多人还是不知道在大学里怎样做才能成为钻石,怎样做会成为垃圾,那些行为会导致痛苦,那些行为会带来幸福。以前上课时学生经常问怎样才能考及格,我说要想考试及格先要知道怎样做才能考不及格。同样要想成为人才先要知道怎样才能成为人渣。上学期在网上看到过一篇文章叫做:《一位老师写给大学生的一封信》,你们许多人也看过这篇文章,我做了一些修改我们一起再来看看。文章这样写道:在大学里已经度过了一段时间的你们,是否想过自己毕业以后会是人才还是人渣,还是我既不想是人才也不想成为人渣,只要做个普普通通活着的人就行了。如果你只是希望自己将来做个普普通通的人,那你可能慢慢就会变成人渣。即使你现在不是人渣,走向社会后很容易成为人渣。(附近1)人渣在大学里的特点:一.不想学习浪费人生相信这句话你们在很多地方见过或是很多人对你们讲过:大学,不是你们梦想的终点,而是你们展翅高飞的起点。但自己想一想在上了大学这段时间当中,你有多少时间是不知道该干什么,有多少时间是坐在教室发呆,有多少时间是用手机或电脑在QQ上闲聊,有多少时间是在网吧里无聊的打发。本来是学习用的电脑是不是已经成了你的影碟机或游戏机o一学期快过去了,自己认真听过几节课;虽然图书馆有很多的藏书,你认真读过几本书;虽然大学里有很多可以学习的东西,但自己又学到些什么。你现在是不是正在为期末考试过关而发愁,是不是正在盘算着不挂科的各种方法:突击学习,考试作弊。二.逃避责任不要说上课讲的太快听不懂,不要说教师不关心你,不要说对专业不感兴趣,不要说大学和高中的学习状况差不多没意思,堕落是不需要理由的,只需要借口。世界有两个,一个是现实的世界,一个是你内心的世界。虽说世界是客观的,但实际情况往往是你心里的世界是什么样的,现实世界就是什么样的。如果你心存责任、感恩、珍惜、奉献,您的现实世界是美好的,倘若心中有埋怨、依靠、烦躁、逃避,那你的世界是灰暗的。没有什么是完美的,在大学也一样,关键是你必须有正确的心态和成熟的思想。你们都说自己长大了,都说自己成熟了,但我觉得,20岁左右的你们只是一种表相的成熟。什么叫成熟?虽然对于成熟的标准大家说法不一,但有一个标志是不可缺少的,那就是责任。我们到这个世界上来并不是仅仅为了自己活着,还要为别人活着。为父母、为爱我的人、为我爱的人甚至为一切需要我帮助的人。至少我们对自己的父母具有永远都无法推卸的责任。爱因斯坦说过:“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首先是为那样一些人,他们的喜悦和健康关系着我们自己全部的幸福,然后是为许多我们所不认识的人,他们的命运通过同情的纽带和我们密切连接在一起。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着别人(包括活着的和死去的)的劳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分量来报偿我所领受了的和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O”既然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那么不管自己想不想学,爱不爱学,我们都没有任何理由放弃自己应该承担的使命,我们都应该高高兴兴地去做一切自己该做而又不爱做不想做的事情。你要向世人大声的喊,这世界,既然我来啦,我就要承担一切该我承担的责任,我就是死了也绝不逃避,绝不放弃!这就是成熟。三.丧失了目标当然大多数的同学在上了大学以后并不想无为、堕落,只是不知道自己一天到底要做什么。这在刚进入大学的学生当中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像,因为你们丧失了目标。其原因如下:第一:你们考上了大学。完成了你们在小学、初中、高中为之奋斗的终极目标,但上了大学以后,许多同学就没有目标了。对于许多同学而言,大学是最后的求学阶段,读完大学就要工作了,可是这对于刚进大学校门的学生而言,工作仍然显得那么的遥远,其实四年的大学也只是瞬间而已。第二:大学里的教学方式与其它时期的教学方式完全不同。在大学里面没有任何一个教师会围着你转,学不学完全是自己的事,因为你们已经是成年人了。没有了以前的反复讲解,没有了以前做不完的作业。许多人觉得上课对自己以后的生活对将来找工作没有什么用,学了又怎么样,不学又怎么样?因此在大学里与其让自己学得这样辛苦,还不如让自己过得洒脱一点。Euclid曾经让他的仆人给一个想要问学几何能干什么的学生一个金币然后驱逐他走,为什么?Euclid说因为他想从中获利。其实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我们不能保证大学里所学的任何一门课n年以后仍然管用。关键的是,你要学会思考,并掌握学习的方法,这样,无论n年以后出现什么样的新知识或新技术,你都能游刃有余。教育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爱因斯坦说“如果我们将学过的东西忘得一干二净时,最后剩下来的东西就是教育的本质了。”所谓“剩下来的东西”,其实就是自学的能力,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大学毕业生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未来世界。如果感觉在大学里学习“没用”,那你自己一定没有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并主动去追求。从大学的第一天开始,你必须从被动转入主动,你必须成为自己未来的主人,你必须积极地管理自己的学业和将来的事业,因为没有人比你更在乎你自己的学业与事业。“让大学对自己有用”是你自己的责任。第三:大学里面有太多属于自己的时间。从以前的早自习晚自习都有老师把你们要完成的任务布置的妥妥当当,到现在的没有任何人给你讲你应该去做什么,让你们觉得茫然不知所措。你们大多数人缺乏精神的独立与良好的自控,你们根本无法去把握这些显得过多的自由。第四:你们大多数人缺乏清晰、明确的人生目标。到底要做怎样的人,到底要干什么样的事业,这些对于你们而言是毫无概念。从小学时代我的理想,到初中时代我的将来,到高中时代我的大学,到大学时代我的迷茫,你们在这一过程中完成了人生目标的蜕变,最后剩下的是死掉的皮壳。我认为正是这四点的综合作用让你们丧失了目标。但是,没有方向的船,什么风都不是顺风。四.不能拒绝诱惑首先,在你们的身边有太多的混日子的大学生,他们过着同龄人向往的潇洒生活,你们需要克服许多负面的影响。其次,大学里有太多的诱惑。QQ里又发出了让人手痒的声音;网络游戏里又响起了让人觉得兴奋无比的厮杀声;操场上教室里树林里一对对相互依偎的情侣……,你们需要拒绝这些诱惑,在别人眼里像苦行僧一样在大学里穿行。再则,你们要耐得住孤独与寂寞,这好像是大学生活格格不入的。但是成功与伟大的人都是孤独与寂寞的,他们忍耐的过程中培养了他们超强的毅力与过人的智在辽阔的亚马逊平原上,生活着一种鹰,有“飞行之王”的称号。它的飞行时间之长、速度之快、动作之敏捷,堪称鹰中之最。但谁能想到那壮丽的飞翔后面却!藏着泣血的悲壮?当一只幼鹰出生后,没享受几天舒服的日子,就要经受母亲成百上千次近似残酷的训练。否则,就不能获得母亲口中的食物。第二步,母鹰把幼鹰带到高处,或悬崖上,然后把它们摔下来,有的幼鹰因为胆怯而被母亲活活地摔死。但母鹰不会因此而停止对它们的训练。母鹰深知:不经过这样的训练,孩子们就不能飞上高远的蓝天,即使能够,也会因难以捕捉到食物而被饿死。第三步则充满着残酷。那些被母亲推下悬崖而能胜利飞翔的幼鹰面临着最后的,最艰难的考验。因为它们那正在成长的翅膀会被母鹰残忍地折断大部分骨骼,然后再次从高处推下,有很多幼鹰就是在这时成为飞翔悲壮的祭品。但母鹰同样不会停止这“血淋淋”的训练,因为它眼中虽然有痛苦的泪水,但同时也在构筑着孩子们生命的蓝天。有的猎人动了恻隐之心,偷偷地把一些还没来得及被母鹰折断翅膀的幼鹰带回家里喂养。但后来猎人发现那被喂养长大的鹰至多飞到房屋那么高便要落下来,它们那两米多长的翅膀已成为累赘。原来,母鹰'‘残忍"地折断幼鹰的翅膀中的大部分骨骼,是决定幼鹰未来能够在广阔的天空中自由翱翔的关键所在。鹰翅膀骨骼的再生能力很强,只要在被折断后仍能忍受痛苦不停地振翅飞翔,使翅膀不断地充血,不久便能痊愈,而痊愈后翅膀则似神话中凤凰一样死后重生,长得更加强健有力。如果不这样,鹰也就失去了仅有的一个机会,也就永远与蓝天无缘了。没有谁能帮助鹰飞翔,除了它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自己辽阔而美丽的蓝天,也都拥有一双为飞上蓝天做准备的翅膀,那就是激情、意志、勇气和希望。我们能忍受剧痛,拒绝怜悯,挑战自我,永不坠落地飞翔吗?也许有的人会这样问:为什么别人可以潇洒地生活,而我却要痛苦的拼搏。我把它换成另外一个问题:读大学到底是为了享受还是为了塑造自我。有许多同学在刚进大学的时候都去尝试过竞选学生会、各种社团的干事与干部。事后,有许多同学都发出了这样的感叹:不公平,做什么都要凭关系。我到想请问,学校尚且如此,社会又怎样呢?以后你到底凭什么在社会上立足?要权力没权力,要关系没关系,要钞票没钞票,你到底还有什么呢?大学毕业初期,你们要么从事管理工作,要么从事技术工作。但是你没有权力,没有关系,没有钞票,要想从事多么好的管理工作,要想得到四位数以上的月薪,难道不是南柯一梦吗?你最好的选择是从事技术工作,但是这需要真材实料的。八六级的学生今年回来的时候,那么多人有几个高层的管理者?当然了大学不仅是就业的训练场,是让人修炼的地方,是修炼,修行,修身养性,寻求自我发展。好好的学习,好好的求知,好好的钻研,境界高了,能力到了,别人是不会不要的。五.参加社团太忙了再谈谈社团活动:也许这个才是你们最有兴趣的,刚进大学,面对五彩斑斓的大学生活,真的很好奇。说真的面对太多的社团,你们是否有点眼花缭乱,不论怎样,先问问你们的学长,他们究竟怎样?不要轻易“下嫁”。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要理性选择您想要的大学生活!我以前有个偏激的想法,加入学生会和社团是很无聊的事情,因为大多数人加入的目的只有三个一一证明自己“能力”非同寻常的同时追求可笑的测评分数;混迹自己“官位”显赫的同时满足幼稚的官僚感觉;表现自己“魅力”性感的同时寻求浪漫的爱情故事。但现在我觉得这种看法有失偏颇。因为的确有人加入学生会或社团的目的是为了锻炼,学生会等组织也的确为活跃学生课余生活作了大量无可替代的工作。但对你们要说的是——你必须明确自己加入这些组织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动机是什么?最重要的是,当你参加了学生会或社团的时候,一定不要得此失彼,千万别耽误了自己的专业学习!要学会克制!别沉醉于这些社团活动中而忽略了打造自己人格和知识结构。另外要正确认识素质教育和发展能力,素质教育不是会唱歌,会跳舞,能力不是会打球,会辩论,会走台。素质教育是教一个人培养高尚的人格广泛高雅的志趣,能力是学习扎实丰富的知识,掌握系统综合的能力,去解决他希望解决的问题,去为社会服务。综观现在的大学生,许多都在高考这个所谓应试的终结后全部选择走所谓“素质教育”的路线,脱离书本,整天醉心于所谓的“能力的锻炼”中去,其实呢?学到了什么啊?办点小报纸,开点小会,搞几个交际舞会就是能力?再说了大学不是职员的培训机构,过多的社会活动和社交事宜会占用学生太多的学习时间,当代的许多大学生已完全不配“象牙塔”这样的名词,因为大学的象牙塔是高尚的,纯洁的,是脱离低级趣味的。不要说书呆子,现在的学生连成为书呆子的勇气都没有了。一位老师说:现在的素质教育已经偏离了方向,过多的所谓能力的锻炼把学生的心弄野了,根本无心读书,对书本知识不屑一顾,这是很危险的。总的来说,同学们,要知道大学不是职业学校,不是职业培训机构。来大学,学习的是思想,培养的是创新能力,造就的是造福社会的人才。否则当你们大学毕业以后,会突然发现自己除了拿到了一个大学毕业证之外,除了能说一点好像很深奥的话题之外,并没有学到真正过硬的本事时,你们能做的工作会比二本三本的学生好多少?比没上过大学的人好多少?也许只是名称好听点而已,也许是任何人都可以做的而已。到那时你们是不是还要怨天尤人?我们每一个人都想过上高质量的生活,都想让自己的至亲过上无忧的生活,都想在世上留下自己价值的痕迹,但这些不是在享受中就可以实现的。上天给了我们每个人一双手和一个大脑,就是要让我们去创造与思考。大学这段时间是你们最佳的学习时间,所以请你们放弃享受,努力地重塑自我,为以后的腾飞积聚力量。六.爱情既然是谈大学生活,那么爱情是一定要谈的。大学里面聚集的正是青春期的少男与少女,爱情在这里是不可避免的。但不知何时起,这正常的不能再正常的事情却遭遇从来没有过的质疑:现在的大学生感情泛滥,各大媒体的批评是愈演愈烈。现在大学生的情感里面夹杂了太多的功利、欲望、放纵在里面。每年毕业时,情侣们最后一顿饭,最后一次拥抱,最后一次亲吻,然后转身离开,踏上各自的旅途,就像从来没有发生一样。爱情只是被当成了一种需要。不管你正在谈恋爱或是以后谈我都希望你们的爱情是真诚的,是认真的,是纯洁的。幸福是要用真诚的爱和彼此深深的了解换来的。如果你觉得他很帅或她很美,想去和他或她谈恋爱,请三思;如果你觉得很孤单,想去找一个人谈恋爱,请三思;如果你只是因为自己周围的人都有朋友了,想找个人恋爱,请放弃。时间是个魔鬼,天长日久,如果你是个多情的人,即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