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技巧课件_第1页
表达技巧课件_第2页
表达技巧课件_第3页
表达技巧课件_第4页
表达技巧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表达方式: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四种表达方式

描写

抒情考点剖析诗歌的表达技巧是诗歌创作艺术的总和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借景抒情(以景衬情)情因景生(寓情于景、融情入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叙事抒情1、表达方式: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四种表达方12、结构特点:常见的有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卒章显志、过渡、铺垫、伏笔等。3、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互文、通感、双关、衬托、对比、反语、反复等4、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象征)、借古抒怀、借古讽今、用典、映衬、烘托、对比、反衬、欲扬先抑、先声夺人、以小见大、动静结合、以动写静、虚实相生、比兴、直抒胸臆等2、结构特点:常见的有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21、直抒胸臆

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

以慷慨悲凉的调子,通过登幽州台直接表达诗人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悲愤和失意惆怅、寂寞无聊的苦闷情怀

感情抒发不需要任何附着物,而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态度的一种抒情方式1、直抒胸臆登幽州台3

蜀相(唐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2、借景抒情

碧草映阶,呈现出浓浓的春意;翠柏蓊郁,黄鹂的歌声婉转动听。景色优美亮丽,简洁而又形象的描画了丞相祠堂内生机盎然的春意。但是景色虽美却无心欣赏,歌声婉转却无心倾听;原来“伤心人别有怀抱”。景物描写有力的反衬了人物的心情,加倍的突出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景仰之情。诗人把要抒发的感情、要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景物描写中蜀相(唐杜甫)2、借景抒情43、叙事抒情

山中寡妇(唐杜荀鹤)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诗歌通过叙事刻画了一个精神上饱受摧残、生活上困苦不堪的山中寡妇的形象,表现了诗人对百姓命运的关注和对百姓深沉的同情,揭露了连年征战、苛捐杂税给百姓带来的深重的苦难。

诗人把要抒发的感情、要表达的思想寄寓在对事件或人物的叙述中3、叙事抒情54、衬托(映衬、烘托)

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南朝王籍《入若邪溪》

在诗歌创作中,从侧面或反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有正衬和反衬两种

静悄悄的,没有人说话,只有茫茫的大江和皎洁的月光。环境描写从侧面烘托了琵琶女技艺的高超,琵琶声的美妙动听,以至周围船上的人们都听得如痴如醉,沉浸在“余音绕梁”的境界中。蝉噪鸟鸣,很是热闹,以闹衬静,越是热闹越是能反衬林子的寂静,从而表达出诗人对恬淡生活的向往之情。4、衬托(映衬、烘托)东船西舫悄无65、对比

越中览古(李白)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唯有鹧鸪飞。

详写越中昔日的繁华热闹美好,与现在的冷落萧条形成鲜明的对比,有力的表达了诗人对盛衰无常的感慨。

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这种手法可以把不同的人物、不同的生活现象、不同的思想感情区别得更加鲜明。5、对比越中76、动静结合

动静结合是诗人协调动态和静态两种食物关系的手段,动静兼写,相互映衬,构成一种和谐而有生机的意境。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槛”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三、四两句用“想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

雨后池上(北宋刘攽)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扬舞,更作荷心万点声.。6、动静结合动静结合是诗人协调动态和静8区别:“以动衬静”“以静衬动”与“动静结合”不完全相同,这二者属于映衬中的反衬

入若邪溪(南朝王籍)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蝉噪鸟鸣,很是热闹,以闹衬静,越是热闹越是能反衬林子的寂静,从而表达出诗人对恬淡生活的向往之情。区别:“以动衬静”“以静衬动”与“动静结合”不完全相97、化动为静化静为动

用动景来表现静态或者用静景来表现动态,能给读者带来新颖别致的感受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望庐山瀑布》(李白)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玉楼春》(宋宋祁)

一个“挂”字,化动为静,描绘出遥看瀑布飞泻时的景象,将倾泻不止的瀑布比成了一条高挂于山川之间的巨大的白练,这巨大的的白练如何能“挂”起来呢?这“挂”字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神奇威力的赞颂。一个“闹”字化静为动,把视觉形象转化成了听觉形象,给人以生动的想象,写尽了春天的盎然生机,表现了诗人的欢愉之情7、化动为静化静为动用动景来表现静态或者用108、托物言志(象征)

在咏物诗中,作者借助对某种事物的刻画来含蓄的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或某种品格志向

墨梅(元王冕)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诗歌描写朴素淡雅、清香扑面、傲立严寒的梅花,托而言志,含蓄的表现自己纯洁的操守、高尚的情趣、淡泊名利的胸襟和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8、托物言志(象征)在咏物诗中,作者借11注意象征和比喻的不同象征是就整个作品而言的,是将作者的心志寄托在物上。比喻只是就某个句子而言,目的是将句子写得生动形象,将意境描写得优美动人。

兰溪棹歌(唐戴叔伦)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一弯凉月如峨眉,地瓜刘梢头;清澈的兰溪如镜,秀色尽映水底。通过比喻描绘了兰溪优美的景色,表达出诗人夜间行舟、怡然自得的情趣。注意象征和比喻的不同象征是就整个作品而言的,是将作者的心志寄129、借古讽今

台城(唐刘禹锡)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这是咏史诗中常见的表现手法,诗人往往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咏叹史实、凭吊古迹来达到感慨盛衰、托古风今的目的。多为曲笔,委婉曲折的表情达意诗人以六朝陈迹“台城”为吟咏对象,描写了六朝纵情作乐的荒淫生活和现今野草丛生的荒凉景象,昔盛今衰,对比鲜明,寄托诗人吊古伤今的无限感慨,同时,曲折的总结荒淫误国的历史教训,借以讽今。9、借古讽今1310、虚实相生

凉州词(唐张籍)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qì),应驮白练到安西。

实和虚是相对的:客观为实,主观为虚;有者为实,无者为虚;具体为实,抽象为虚;显者为实,隐者为虚……虚实结合,可以使诗歌结构更加紧凑,形象更加鲜明,还可以增加诗歌的容量,给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先描写边塞的荒凉萧瑟和早春朝气,这是所见之景,是实写;后两句,诗人听到驼铃声响不由想起了往日丝绸之路上和平繁荣的景象,便是想象,是虚写。“应”而“不是”,凝聚了无数的辛酸和沉痛,表达了诗人对边事的忧愤之情。这就叫“从实处落笔,凭虚处传神”10、虚实相生凉州词(唐张籍)1411、比兴

拟行路难(唐鲍照)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以常见的自然现象起兴,用平地上的水向四面八方流,来比喻人生因门第不同命运也不同

比兴是中国诗歌中的传统表现手法。包括起兴和比喻两种,先言它物引起所咏之物为“兴”。一般以“兴”为主,兼有比喻作用;有时即指“起兴”一法。由于“起兴”具有引发、联想等作用,故“比兴诗句”常置于篇章的开头。11、比兴拟1512、用典

扬州慢(宋姜夔)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分别化用了杜牧的诗句“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连总不如”和“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借以将扬州城昔日的繁华与如今的萧索放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比,以此委婉的表达自己的今昔之感,表达心中挥之不去的黍离之悲

典故包括历史人物、神话传说、诗文名句等,使用典故能丰富诗歌的内容,增加表达的含蓄性,收到言简意赅、耐人寻味的表达效果。多为曲笔。典故的理解往往因年代久远涉及偏僻而有一定的困难,所以这类题目往往难度较大,因此一定要注重平素的积累。12、用典16

李凭箜篌引(唐李贺)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

……

通过“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等意象,将诉诸听觉的的箜篌声转化成具体可感的形象,生动的描摹了箜篌声的圆润清脆和缓惨淡清丽欢快的特点,表现了李凭高超的弹奏技艺。13、通感

通感指视觉、听觉、触觉和嗅觉等人体各种感觉器官间的互相沟通,在文学艺术创作运用通感,能突破语言的局限,丰富表情达意的审美情趣,起到增强文采的艺术效果。李凭箜篌引(唐李贺)1714、想象夸张

梦游天姥吟留别(唐李白)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用想象和夸张笔法表现天姥山的高峻陡峭壮丽神奇。诗人竭尽笔力来描绘天姥山的神奇与美好,是为了表达自己对美好世界的向往与追求,从而含蓄的表达自己对个性自由的追求和对现实世界的不满

想象是指对所掌握的材料进行加工,从而产生新的形象的过程。夸张是指故意夸大以突出描写对象的特点。想象和夸张的目的都是为了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是诗歌创作中常用的手法。14、想象夸张梦游天姥吟留别(唐李白)1815、欲扬先抑欲抑先扬

游园不值(宋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闺怨(唐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把褒扬和贬抑同时说出来,而只突出其中的一个方面,以达到抑彼扬此或抑此扬彼的目的高昂的兴致、满腔的热情被一扇冰冷的柴门挡在胜景之外,是抑;后两句却突转,以一枝出墙的红杏来写满园的春光,是扬。“抑”乃是为了“扬”,游园不值,却又另有所得,别有一番趣味。少妇“不知愁”“凝妆上翠楼”是扬,后面言“悔”是抑。“扬”是为了“抑”,少妇情绪的微妙变化,表现了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怒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15、欲扬先抑欲抑先扬游园不1916、曲笔

邯郸冬至夜思家(唐杜甫)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是古典诗歌常用的表达技巧,即不直接的抒写情感表达内心,而是通过委婉曲折的方式来达到目的。除了前面说的间接抒情、用典、象征、借古讽今属于曲笔外,还包括从对方着笔,展开想象。这样显得更加的情深意厚,并给人无限的回味和遐思。

三四句不写自己独处驿站如何思念家人,而是从对方入笔,极写家人如何思念自己,使思念之情更浓,并使诗歌含蓄有味。16、曲笔邯郸冬至夜思家(20近年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能力的试题,在诗歌鉴赏题中比重是很大的,几乎每卷必考。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首先要能辨析诗歌中用了什么表达技巧,但更重要不在于辨识作品运用了哪些技巧,而在于分析评述作者运用这些技巧所产生的表达作用、表达效果。这往往是高考古诗词鉴赏命题的重点和切入口。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可以就某一方面设问,也可以是综合设问,将其与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结合起来考查,要求把握形式与内容的关系,而且多以连续问的题型出现。命题预测近年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能力的试题,在诗歌鉴赏题中比重是很大21细致审题,强化四个注意(1)细读题干,注意辨析不同的说法。如“艺术手法”多侧重艺术构思和创造,“写作特色”要多从描写方法和篇章结构来考虑。(2)鉴赏表达技巧,必须注意合乎具体的诗词形象、语言,并和诗词内容、主旨等结合起来。(3)注意表达技巧具有多样性,不同诗词可能各有侧重,要根据题干要求,选取具体技巧作答。(4)注意回答技巧时要具体完善,特别是要结合诗词的具体诗句来分析,不要仅罗列术语,搞“空对空”式的分析。答题技巧透视细致审题,强化四个注意答题技巧透视22提问方式:①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②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艺术手法、手法)③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感情的?有何效果?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方法(2)结合诗句具体阐述是如何运用这种方法的(3)这种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4)整理文字,形成流畅的答案问答模式提问方式:问答模式23例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绝句漫兴九首(杜甫)

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注】这首诗写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问题: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赏析。

(步骤一)这首诗景中含情。(步骤二)诗人从燕子落笔,细腻逼真地描写了它们频频飞入草堂书斋,“点污琴书”“打着人”等活动。这些描写既凸现了燕子的可爱之态,又生动传神地表现出燕子对草堂书斋的喜爱,以及对诗人的亲昵。(步骤三)全诗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给人自然、亲切之感,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在草堂安定生活的喜悦和悠闲之情。理解成叙事抒情也对。

也可以理解为诗人通过对燕子频频飞入草堂书斋扰人清净的生动描写,借燕子引出禽鸟也好像欺负人的感慨,表现出诗人远客孤居的诸多烦恼和心绪不宁的神情。例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绝句24例2、读下面的诗,完成题目

谢亭送别(许浑)

劳歌一去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注】劳歌:送别歌的代称。问题:有人认为第二句“红叶青山”的色调与全诗的情感基调不和谐,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这是运用了反衬手法。红叶青山色彩艳丽,乍看似不协调,实际上恰恰是对离愁的有利反衬。景色越美,越觉离别的难堪。这是典型的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例2、读下面的诗,完成题目

谢25例3、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阮郎归初夏(苏轼)绿槐高柳咽新蝉,熏风初入弦。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问题:对作品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作者从视觉、听觉、触觉等角度描写夏景,显得鲜明生动B.“棋声惊昼眠”一句以棋声来衬托周围环境的幽静闲雅C.“榴花开欲燃”表现了石榴花色的红艳,突出了石榴的生机D.全篇语言清新,感情细腻,风格委婉,境界开阔,韵味悠远D例3、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D26例4、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醉落魄咏鹰(陈维崧)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昏。此际偏思汝。【注】堵:座。轩举:意气飞扬。削碎中原路:形容鹰掠地飞过。问: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鹰的?请作简要分析。

主要运用了衬托的手法写鹰。借用壁立的寒山、空旷的大地、澄碧的秋空等场景来衬托鹰的勇猛形象。为下片表达自己老当益壮、渴望报国的情怀作铺垫写成“烘托”“映衬”也对例4、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主要运用了衬27例5、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出关(徐兰)凭山俯海古边州,旆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注】关,指居庸关。旆(pèi),旌旗。1、诗的前两句,有版本作“将军此去必封侯,士卒何心肯逗留”,与本诗相比你更喜欢哪一种?请简要说明理由。2、“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更喜欢本诗。本诗前两句点出居庸关的雄壮气势,景物描写鲜明生动,为后面的抒情作了铺垫。“将军”两句缺乏形象感,并且与全诗思乡的情感内容不相称。①运用了对比。将关内桃花浪漫与关外白雪茫茫两个场景聚集到“征马”这一关节点上,描写生动,对比鲜明。②运用了象征。“桃花”与“雪”分别代指家乡的温馨与塞外的清冷生活,在诗中具有象征意义,蕴含了思乡的情感。例5、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更喜欢本诗。本281、表达方式: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四种表达方式

描写

抒情考点剖析诗歌的表达技巧是诗歌创作艺术的总和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借景抒情(以景衬情)情因景生(寓情于景、融情入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叙事抒情1、表达方式: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四种表达方292、结构特点:常见的有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卒章显志、过渡、铺垫、伏笔等。3、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互文、通感、双关、衬托、对比、反语、反复等4、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象征)、借古抒怀、借古讽今、用典、映衬、烘托、对比、反衬、欲扬先抑、先声夺人、以小见大、动静结合、以动写静、虚实相生、比兴、直抒胸臆等2、结构特点:常见的有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301、直抒胸臆

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

以慷慨悲凉的调子,通过登幽州台直接表达诗人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悲愤和失意惆怅、寂寞无聊的苦闷情怀

感情抒发不需要任何附着物,而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态度的一种抒情方式1、直抒胸臆登幽州台31

蜀相(唐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2、借景抒情

碧草映阶,呈现出浓浓的春意;翠柏蓊郁,黄鹂的歌声婉转动听。景色优美亮丽,简洁而又形象的描画了丞相祠堂内生机盎然的春意。但是景色虽美却无心欣赏,歌声婉转却无心倾听;原来“伤心人别有怀抱”。景物描写有力的反衬了人物的心情,加倍的突出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景仰之情。诗人把要抒发的感情、要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景物描写中蜀相(唐杜甫)2、借景抒情323、叙事抒情

山中寡妇(唐杜荀鹤)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诗歌通过叙事刻画了一个精神上饱受摧残、生活上困苦不堪的山中寡妇的形象,表现了诗人对百姓命运的关注和对百姓深沉的同情,揭露了连年征战、苛捐杂税给百姓带来的深重的苦难。

诗人把要抒发的感情、要表达的思想寄寓在对事件或人物的叙述中3、叙事抒情334、衬托(映衬、烘托)

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南朝王籍《入若邪溪》

在诗歌创作中,从侧面或反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有正衬和反衬两种

静悄悄的,没有人说话,只有茫茫的大江和皎洁的月光。环境描写从侧面烘托了琵琶女技艺的高超,琵琶声的美妙动听,以至周围船上的人们都听得如痴如醉,沉浸在“余音绕梁”的境界中。蝉噪鸟鸣,很是热闹,以闹衬静,越是热闹越是能反衬林子的寂静,从而表达出诗人对恬淡生活的向往之情。4、衬托(映衬、烘托)东船西舫悄无345、对比

越中览古(李白)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唯有鹧鸪飞。

详写越中昔日的繁华热闹美好,与现在的冷落萧条形成鲜明的对比,有力的表达了诗人对盛衰无常的感慨。

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这种手法可以把不同的人物、不同的生活现象、不同的思想感情区别得更加鲜明。5、对比越中356、动静结合

动静结合是诗人协调动态和静态两种食物关系的手段,动静兼写,相互映衬,构成一种和谐而有生机的意境。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槛”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三、四两句用“想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

雨后池上(北宋刘攽)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扬舞,更作荷心万点声.。6、动静结合动静结合是诗人协调动态和静36区别:“以动衬静”“以静衬动”与“动静结合”不完全相同,这二者属于映衬中的反衬

入若邪溪(南朝王籍)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蝉噪鸟鸣,很是热闹,以闹衬静,越是热闹越是能反衬林子的寂静,从而表达出诗人对恬淡生活的向往之情。区别:“以动衬静”“以静衬动”与“动静结合”不完全相377、化动为静化静为动

用动景来表现静态或者用静景来表现动态,能给读者带来新颖别致的感受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望庐山瀑布》(李白)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玉楼春》(宋宋祁)

一个“挂”字,化动为静,描绘出遥看瀑布飞泻时的景象,将倾泻不止的瀑布比成了一条高挂于山川之间的巨大的白练,这巨大的的白练如何能“挂”起来呢?这“挂”字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神奇威力的赞颂。一个“闹”字化静为动,把视觉形象转化成了听觉形象,给人以生动的想象,写尽了春天的盎然生机,表现了诗人的欢愉之情7、化动为静化静为动用动景来表现静态或者用388、托物言志(象征)

在咏物诗中,作者借助对某种事物的刻画来含蓄的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或某种品格志向

墨梅(元王冕)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诗歌描写朴素淡雅、清香扑面、傲立严寒的梅花,托而言志,含蓄的表现自己纯洁的操守、高尚的情趣、淡泊名利的胸襟和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8、托物言志(象征)在咏物诗中,作者借39注意象征和比喻的不同象征是就整个作品而言的,是将作者的心志寄托在物上。比喻只是就某个句子而言,目的是将句子写得生动形象,将意境描写得优美动人。

兰溪棹歌(唐戴叔伦)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一弯凉月如峨眉,地瓜刘梢头;清澈的兰溪如镜,秀色尽映水底。通过比喻描绘了兰溪优美的景色,表达出诗人夜间行舟、怡然自得的情趣。注意象征和比喻的不同象征是就整个作品而言的,是将作者的心志寄409、借古讽今

台城(唐刘禹锡)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这是咏史诗中常见的表现手法,诗人往往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咏叹史实、凭吊古迹来达到感慨盛衰、托古风今的目的。多为曲笔,委婉曲折的表情达意诗人以六朝陈迹“台城”为吟咏对象,描写了六朝纵情作乐的荒淫生活和现今野草丛生的荒凉景象,昔盛今衰,对比鲜明,寄托诗人吊古伤今的无限感慨,同时,曲折的总结荒淫误国的历史教训,借以讽今。9、借古讽今4110、虚实相生

凉州词(唐张籍)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qì),应驮白练到安西。

实和虚是相对的:客观为实,主观为虚;有者为实,无者为虚;具体为实,抽象为虚;显者为实,隐者为虚……虚实结合,可以使诗歌结构更加紧凑,形象更加鲜明,还可以增加诗歌的容量,给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先描写边塞的荒凉萧瑟和早春朝气,这是所见之景,是实写;后两句,诗人听到驼铃声响不由想起了往日丝绸之路上和平繁荣的景象,便是想象,是虚写。“应”而“不是”,凝聚了无数的辛酸和沉痛,表达了诗人对边事的忧愤之情。这就叫“从实处落笔,凭虚处传神”10、虚实相生凉州词(唐张籍)4211、比兴

拟行路难(唐鲍照)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以常见的自然现象起兴,用平地上的水向四面八方流,来比喻人生因门第不同命运也不同

比兴是中国诗歌中的传统表现手法。包括起兴和比喻两种,先言它物引起所咏之物为“兴”。一般以“兴”为主,兼有比喻作用;有时即指“起兴”一法。由于“起兴”具有引发、联想等作用,故“比兴诗句”常置于篇章的开头。11、比兴拟4312、用典

扬州慢(宋姜夔)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分别化用了杜牧的诗句“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连总不如”和“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借以将扬州城昔日的繁华与如今的萧索放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比,以此委婉的表达自己的今昔之感,表达心中挥之不去的黍离之悲

典故包括历史人物、神话传说、诗文名句等,使用典故能丰富诗歌的内容,增加表达的含蓄性,收到言简意赅、耐人寻味的表达效果。多为曲笔。典故的理解往往因年代久远涉及偏僻而有一定的困难,所以这类题目往往难度较大,因此一定要注重平素的积累。12、用典44

李凭箜篌引(唐李贺)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

……

通过“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等意象,将诉诸听觉的的箜篌声转化成具体可感的形象,生动的描摹了箜篌声的圆润清脆和缓惨淡清丽欢快的特点,表现了李凭高超的弹奏技艺。13、通感

通感指视觉、听觉、触觉和嗅觉等人体各种感觉器官间的互相沟通,在文学艺术创作运用通感,能突破语言的局限,丰富表情达意的审美情趣,起到增强文采的艺术效果。李凭箜篌引(唐李贺)4514、想象夸张

梦游天姥吟留别(唐李白)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用想象和夸张笔法表现天姥山的高峻陡峭壮丽神奇。诗人竭尽笔力来描绘天姥山的神奇与美好,是为了表达自己对美好世界的向往与追求,从而含蓄的表达自己对个性自由的追求和对现实世界的不满

想象是指对所掌握的材料进行加工,从而产生新的形象的过程。夸张是指故意夸大以突出描写对象的特点。想象和夸张的目的都是为了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是诗歌创作中常用的手法。14、想象夸张梦游天姥吟留别(唐李白)4615、欲扬先抑欲抑先扬

游园不值(宋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闺怨(唐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把褒扬和贬抑同时说出来,而只突出其中的一个方面,以达到抑彼扬此或抑此扬彼的目的高昂的兴致、满腔的热情被一扇冰冷的柴门挡在胜景之外,是抑;后两句却突转,以一枝出墙的红杏来写满园的春光,是扬。“抑”乃是为了“扬”,游园不值,却又另有所得,别有一番趣味。少妇“不知愁”“凝妆上翠楼”是扬,后面言“悔”是抑。“扬”是为了“抑”,少妇情绪的微妙变化,表现了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怒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15、欲扬先抑欲抑先扬游园不4716、曲笔

邯郸冬至夜思家(唐杜甫)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是古典诗歌常用的表达技巧,即不直接的抒写情感表达内心,而是通过委婉曲折的方式来达到目的。除了前面说的间接抒情、用典、象征、借古讽今属于曲笔外,还包括从对方着笔,展开想象。这样显得更加的情深意厚,并给人无限的回味和遐思。

三四句不写自己独处驿站如何思念家人,而是从对方入笔,极写家人如何思念自己,使思念之情更浓,并使诗歌含蓄有味。16、曲笔邯郸冬至夜思家(48近年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能力的试题,在诗歌鉴赏题中比重是很大的,几乎每卷必考。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首先要能辨析诗歌中用了什么表达技巧,但更重要不在于辨识作品运用了哪些技巧,而在于分析评述作者运用这些技巧所产生的表达作用、表达效果。这往往是高考古诗词鉴赏命题的重点和切入口。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可以就某一方面设问,也可以是综合设问,将其与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结合起来考查,要求把握形式与内容的关系,而且多以连续问的题型出现。命题预测近年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能力的试题,在诗歌鉴赏题中比重是很大49细致审题,强化四个注意(1)细读题干,注意辨析不同的说法。如“艺术手法”多侧重艺术构思和创造,“写作特色”要多从描写方法和篇章结构来考虑。(2)鉴赏表达技巧,必须注意合乎具体的诗词形象、语言,并和诗词内容、主旨等结合起来。(3)注意表达技巧具有多样性,不同诗词可能各有侧重,要根据题干要求,选取具体技巧作答。(4)注意回答技巧时要具体完善,特别是要结合诗词的具体诗句来分析,不要仅罗列术语,搞“空对空”式的分析。答题技巧透视细致审题,强化四个注意答题技巧透视50提问方式:①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②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艺术手法、手法)③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感情的?有何效果?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方法(2)结合诗句具体阐述是如何运用这种方法的(3)这种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4)整理文字,形成流畅的答案问答模式提问方式:问答模式51例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绝句漫兴九首(杜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