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法参考-p四、错误_第1页
课件-法参考-p四、错误_第2页
课件-法参考-p四、错误_第3页
课件-法参考-p四、错误_第4页
课件-法参考-p四、错误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错误是对事实(facts)的认识的错误。思考:对

或当事人行为的法律的错误认识是不是合同法意义上的“错误”?“任何人不得因不了解法律而免责。”2.

当事人的认识所涉及的事实是合同订立时已经存在的事实。案例1里斯科诉陶西格第二巡回区(1972年)[案由]双方于1971年2月达成一项协议,由一方买下另一方所在的公司的全部 。后来,卖方以错误为由主张合同无效。该方声称,按双方原来的估计,该公司1971年财政年度的税前收益可以达到20万美元,但实际上该公司后来亏损了12000

。[

意见]当事人的认识所涉及的只是一种未来的事件,无论是还是

都只能假定但不能肯定该公司在1971年财政年度的收入可以达到20万,因此,该收入并不是协议达成时的情况的组成部分,而只是一种未来事件;所以说,每一方都承担了该公司的收入达不到预期的指标的风险。案例2铝公司诉埃塞克斯宾夕法尼亚州

(1980年)[案由]铝公司曾在1967年与合同。双方协议的内容是,由铝。根据合同中的价格条款,把向订立了一个为期16年的提供的铝土炼成成品收取的费用将随着时间逐步上浮。计算该上浮率的公式依据了所谓的“工业产品批发价标准”,简称WPI。到1979年,由于 支付的能源成本的大幅度增加,WPI已况。这使 蒙受了6000万的生产成本增长的实际情的损失。在这种情况下,以共同错误为理由要求

解除其合同义务。[

意见]发现,当事人选择了WPI以反映

的不含劳动力成本;这一公式在若干年内能够反映成本的浮动,但没有把市场偏差考虑进去;因此,当事人的错误是对事实的认识错误而不是单纯的对未来事件的判断错误;这种错误的假定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现实的统计上的错误。该

认为,该案与陶西格案的不同之处在于:在陶西格案中,当事人的协议是以纯粹的

为基础的,而在铝公司案中,WPI能不能像当事人期望的那样发挥作用是一个事实问题。这种问题在当事人订立合同时已经存在。《合同法司法解释(二)》第26条:合同成立以后客观情况发生了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无法预见的、非不可抗力造成的不属于商业风险的重大变化,继续履行合同对于一方当事人明显 或者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当事人请求 变更或者解除合同的,人民应当根据公平原则,并结合

的实际情况确定是否变更或者解除。(情事变更原则)

共同错误共同错误是指当事人双方对于构成他们之间交易的基础的事实在认识上发生了共同的错误。根据《第二次合同法重述》第152条,受到不利影响的一方要想以共同错误为由否认合同的有效性,必须证明以下几点:错误须涉及到合同赖以订立的基本假定;错误须对双方同意的履行的互换有重大影响;主张错误一方须没有义务承担发生这种错误的风险1.

错误必须涉及到合同赖以订立的基本假定在高速车道企业一个大农场。合同诉哈特塞尔案中,一方向另一方出售了,该农场的面积约为915英亩,后来经实际丈量,其实际面积比合同的说明少了80英亩。接受买方关于合同因错误而无效的主张。因为在该没有看来,合同中有关土地面积的说明只是描述性的和非本质的。在埃内奎斯特诉比米斯案中,际面积的差距大到不合理的程度时,买方,当估计的面积与实宣布合同无效,尽管合同中使用了“左右”(

more

or

less)的措词。判断一个土地转让合同有关土地面积的说明是不是一种基本假定时,如果合同价是面积与单价的乘积,合同规定的面积就成了当事人的基本假定。因为在这种情况下,这一面积不再是描述性的,而是

的土地的实际数量,因而涉及到了交易的实质。——对于共同错误成立的前提的“错误涉及到合同赖以订立的基本假定”取决于这一假定是否涉及双方交易的本质。2.错误须对双方同意的履行的互换有重大影响受到不利影响的一方需要证实,这种错误使他自己本来可获得的利益减少了,与此同时,另一方得到的利益因错误的发生而增加。即错误使双方同意的对履行的互换变得不平衡,从而带来的结果。在决定错误对双方交易的影响是否重大时,

往往还考虑采用除了使合同无效之外的其他救济方法的可行性。(如合同的重写

reformation)案例金密歇根州沃克案(1887年)[案由]合同双方订立了一个一头母牛的合同。双方在订立合同时认为,这头牛不能产仔,因而交易的价格订得很低,仅相当于一般母牛售价的1/10。可是卖方后来发现,这头牛怀有小牛,因而 按原来约定的价格把这头牛交给买方。[

结论]在这一 中,如果合同的有效性得到确认,卖方将蒙受很大的损失,与此同时,买方会获得很大的利益。因此,密歇根州

判卖方

以共同错误为由主张该合同无效。但如果错误的发生仅仅使一方受到不利的影响, 通常不愿以错误为由使合同归于无效。如一个合同的当事人双方曾错误的假定,一方出售的货物可适用于某一特定的用途,这一错误会使买方受到不利的影响,但卖方并不会因这一错误假定而得到额外的好处。3.主张错误一方须没有义务承担发生这种错误的风险在这方面,《第二次合同法重述》列举了三种主张错误一方须承担发生这种错误的风险的情形:一方依合同的约定须承担发生错误的风险;(Case1)一方对于错误涉及的事实仅具有有限的知识,贸然签订合同;(Case2

&

Case

3)鉴于

的情况,认为让该方承担错误的风险是合理的。

(Case

4

)案例1马洛尼诉萨吉森案马萨诸塞州上诉

(1984年)[案由]向 了一块土地以便修建一个居民用化粪池。协议中的一个条款规定:“买方应对该土地进行勘测,以保证该土地拥有进行建筑所需的质量。该检验将用买方支出的费用着手进行。”后来,这一计划被当地的健康 驳回。因为该发现,在这块地之下,有一根通向水库的排水管道。根据该州的法律,在距离这种管道100英尺的范围内,不得建造过滤设施。此后,买方以共同错误为由主张该合同无效。[

意见]在本案中,当事人双方都不知道在这块土地之下有一根排水管。然而,买方根据这份协议,承担进行土地勘测的任务,以便决定这块土地是否具有“进行建筑所允许的质量”。 认为,这一情况表明,原告已经承担了对这种质量的认识发生错误的风险,因此,

不能再主张合同无效。案例2比奇科默硬币公司诉博斯凯特案新泽西州上诉

(1979年)[案由]是一个硬币零售商。他对一个业余的硬币交易人——本案 ,要求解除由

向 一枚原以为是1916年在丹佛铸造的一角钱的硬币的合同,并要求

退还

为购

买这枚硬币而付给 的500

。丹佛造硬币目前已成为稀有之物,因而具有很高的市场价值。

主张,双方对于该硬币的真实性的认识,发生了共同错误。 提供的 是,在决定

这枚硬币之前其用了15—45分钟对它作了认真的检查,然后认定它是真货。初审

判 胜诉。其理由是,根据硬币交易的惯例,

硬币的一方有义务对硬币的真伪并就 过程中的 承担风险。[

意见]在本案中,“合同赖以订立的基本假定”是,该硬币是1916年在丹佛制造的真品;这一认识错误的 是严重的,它使 了一个毫无价值的东西; 存在应当发现而没有发现的疏忽,但此种疏忽并不能构成“应受惩罚的疏忽”,原告并没有承担这一认识错误导致的风险。因此,使合同归于无效。案例3威斯康星州波因顿案(1885)[案由]将一块保存多年雕琢的钻石以一

的售价卖给了一个珠宝商。双方原以为那只是一块黄玉石。这块钻石的实际价值是700

。基于共同错误要求认定合同无效。[

意见]既然该方拥有这块钻石已有很长时间并对其性质和品质作过一些

,那么,当她未对其内在价值作进一步的

就将其出售时,她就不能因为这不是一笔好交易而企图反悔。在处理这样的

时常常说,这不叫错误,而是“自知无知”(conscious

ignorance)

而依然行事的愚昧行为,该风险应由该方承担。因此, 不能主张合同无效。“自知无知”标准要求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应具有最起码的谨慎,应对他不懂但显然应该弄懂的事情

。案例4如一个农场主在把其农场按一般价格出售之后发现该农场的土地中藏有矿产,这使该农场的价值大大高于他与买方商定的售价。于是他以双方对该农场的价值的假定存在错误为由,主张合同无效。对于这种情况,

通常会认为让卖方承担这种认识错误的风险更为合理。出于一种政策上的考虑,

不情愿让已经存在的合同关系,特别是已经完成的不动产转让轻易

。在特坦曼诉爱博斯坦案中,加州上诉

说:“当不动产的售价大大低于其价值时,如果仅仅因为出售该的一方对于真实价值的无知就使一份地契作废,那么,在地契的有效性通过确认所之诉得到确认之前,任何交易都成了悬而未决的了。”

单方错误单方错误是合同当事人一方对构成合同双方交易的基础的事实在认识上发生的错误。通常,对于允许合同一方以单方错误为由主张合同无效抱着勉强的态度,即对待单方错误效力的一般原则为:合同不因单方错误而无效。案例第一安全人寿保险公司诉基思案印第安那州上诉 (1975年)[案由]上诉人第一安全人寿保险公司于向被上诉人的丈夫基思出售了一张人寿保险单。该被保险人死于心肌梗塞。被上诉人作为受益人把保险单交给该保险公司以便得到赔偿金。该保险单规定,该保险公司对受益人的“初步数额”为8250

,“最终数额”为16500

。上诉人声称,该公司在制作这张保险单时把这两个数字的位置放颠倒了。正确的表示应当是:初步数额为16500而最终数额为8250

。这一错误所导致的 是,该公司按现有的保险单的规定,要多付给受益人16500

。因为保险单规定:如果被保险人在投保后的10年内

,保险公司应向受益人支付的款项为最终数额的两倍。上诉人要求把这个错误改正过来。基思太太了这一要求,并向,要求强制执行保险单的条款。[

及评析],地方 重新确立合同的内容是正确的。这是一个单方错误的案例,错误方是上诉人。该方假定,它正确地填写了保险单的内容,然而在事实上,它将其支付赔偿金的“初步数额”与“最终数额”填写颠倒了。作为一般原则,仅存在单方错误并不能成立撤销合同的理由。进一步说,在仅有一方发生错误的情况下,如果相对方知道或有理由知道该错误,合同也可以被解除。,在本案中并不存在这样的情况,即无法证实投保人的理解是什么。合同不因单方错误而无效的例外:如果一方的错误是由他方造成的,合同可以因一方的错误而无效;(Case

1)另一方在订立合同时 或者有理由知道错误方的错误,合同也无效。

(Case

2)案例1梅约诉韦纳伊利诺斯州上诉案(1981年)[案由]本案争议发生在一个不动产合同的当事人之间。由卖方提供的格式合同中有一个条款规定,该权的转移

“从属于承租人的权利”。合同签订之后,买方从卖方进一步提供的情况了解到,该不动产现在的承租人拥有该不动产的选择权。这意味着,如果该承租人决定买下这项,买方必须卖给他。于是,买方主张该合同是无效的。[评析]本案涉及到合同当事人一方对合同条件的认识发生错误的情况,即买方在订立合同时假定,他所

的不动

益仅从属于现有的承租人的租赁权,而没有 ,他的此种权益从属于该承租人先于他的该不动产的选择权。也就是说,现有的承租人拥有优权。然而,买方的这一错误,并不是由他自己的过失而造成的,而是由对方所造成的:合同是卖方提供的,其中的关键性条款是格式合同条款,这些条款没有对该选择权作明确表述;更重要的是,其使用的措辞按通常的理解不应包括这种选择权;同时,卖方没有对该选择权作口头说明,也没有及时地把该租约提供给买方。对该案的体现了这样一条规则:如果错误是单方的,但该错误是相对方造成的,错误方仍撤销合同。案例2[案由]凯利和凯利诉赫德森案印第安那州上诉

(1973年)赫德森分别是一块土地的出让人与受让人,合同双方就一块土地的达成了协议。买方后来发现,卖方交给他的地契没有把应当转让的一块土地包括进去。这一点为大量的所证实。卖方是一个83岁高龄的老人。据她说,她对于这一土地的转让已经记不大清了;她不能肯定,该转让的土地应不应延伸到公路旁。 ,卖方的一个朋友证实,卖方曾经

,她在书写该地契时搞错了。买方主张,由于

的错误,或者,由于买方的错误和卖方的不正直行为,土地转让合同和地契对于转让的土地的面积和位置作了不正确说明,因此,应该对该合同和地契重新起草。[评析]这可能是一个共同错误的案例,也可能是一个单方错误的案例:区别两种情况的关键因素是,卖方在签署该地契时是否了买方对合同标的的认定错误,如果没有

是一个共同错误的案例,该合同是可撤销的;如果,这就了,这就成了一个单方错误的案例,即只有买方的认识有错误。然而,既然卖方了错误方的错误,便构成了将错就错。原告便使这个合同归于无效,从而要求重新起草合同。

合同因错误而无效的当共同的或单方的错误发生时,双方没有真正的合意存在。因此,合同自始就是无效的。此时,受到不利影响的一方

要求另一方返还利益;该方也要把从另一方获得的利益返还给对方。根据《第二次合同法重述》第158(2)条,如果恢复原状并不能使不公正的结果得到避免,可以依 的情况在合同中加入一个条款,用来代替原来的基于错误的认识而拟定的条款。五、不正确说明

概说不正确说明,是指当事人一方在订立合同的过程中对另一方所作的与事实不符的陈述。在

中,不正确说明分为两种类型:是说明方仅对被说明方进行了“引诱”;是不正确说明涉及到合同本身是否存在。(Case)案例柯蒂斯诉柯蒂斯案新墨西哥州 (1952年)[案由]丈夫对妻子说,如果订立一个分居和分产的协议,就可以少纳税。妻子相信了丈夫的话,与他订立了这样的协议。然而,丈夫的真实目的是与妻子脱离夫妻关系并取得一部分

。—— ,如果被说明方既不知道,也没有理由知道该建议订立的协议的性质,这一不正确说明的 就是,根本没有合同存在过。根据《第二次合同法重述》第163条,如果“不正确说明涉及所建议的合同的性质或实质性条件”,该合同是无效的。总之,当不正确说明导致了双方之间根本不存在合意时,合同是无效的。解决有关不正确说明的争议时,所作的主要的政策上的考虑是在保护被说明方与稳定合同关系之间实现一种平衡:基于

社会道德和公平正义的需要,必须为被说明方提供必要的保护,允许其在适当的情况下撤销合同;另一方面,为了使业已订立的合同尽可能地得到履行,又不应当让被说明方轻易的撤销合同。

撤销合同的条件只有在以下四个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被说明方才能撤销合同:陈述与事实不符;陈述是

性的;被说明人对陈述产生了依赖;被说明人的依赖是有正当理由的1.陈述与事实不符(1)不正确说明的构成要件之一是,说明方的陈述与事实情况不相符合说明方的陈述所涉及的事实可以发生在过去,也可以是正在发生的事实,通常不能是将来发生的情况,但有例外。从内容上看,说明人陈述的事实通常涉及到交易的标的物的性质,如所出售的货物的质量。同时,对合同内容或其法律

的陈述也可以构成不正确说明。从方式上看,不正确说明可以由口头、

和行为构成。例:一台机器的卖方对买方说:这台机器过去一直运转得很好。这台机器目前运转正常。这台机器会运转得很不错。这台机器在投入使用之后其运转将达到某一特定水平。(2)不正确说明可以由“隐瞒”

(concealment)构成隐瞒既可以是一种积极的掩盖

的行为,也可以是一种消极的不披露有义务披露的事实的行为。一个十分重要又十分难以解决的问题是,在什么程度上,当事人一方有义务向另一方披露他所了解而另一方并不了解的事实?(Case1

&

Case2)马歇尔原则马歇尔原则的修正:

交易领域、消费领域、主体间存在

或信任关系、说明方已就有关事实作了陈述,但该事实在事后出现了变化……案例1奥布德诉施莱麦尔州

(1960年)[案由]弗来德·奥布德夫妇从罗伯特·施莱麦尔夫妇购得一栋公寓房屋,而没有告知房屋受白蚁侵扰的事实。在房屋后,发现该房屋受白蚁侵扰的现象十分严重,并得知最初发现其房屋受白蚁时,曾聘请了一位叫萨斯克的虫灾控制。萨斯克为清除白蚁采取了一些措施,并对房屋作了些修缮。此后,从房屋表面上看受白蚁 的情况就不是很明显了。诈性地隐瞒了房屋受白蚁侵扰的事实,要求获得损害赔偿。称,他们没有义务告知 有关白蚁 房屋的情况,因没有问过他们房屋是否有白蚁。一审欺辩从来赔偿金额为3950

的损害赔偿。判

胜诉,要求上诉至

。[

意见]上诉

支持初审的结论,认为被上诉人有义务披露房屋受白蚁

的情况。适用“买者自慎之”原则。房屋存在的白蚁

很显然属于严重的情况。在缮,白蚁房屋时,由于萨斯克已经对房屋作了外表的修的潜在问题即使检查也不易查出。因此,基于“正义、公正和公平交易”的考虑,务披露白蚁

的事实,尽管

没有询问有义有关白蚁的情的问题。综上所述,

有义务披露房屋受白蚁况,并且因其未能披露该事实而承担违约责任。[简要评论]该案涉及“买者自慎之”原则。它反映了在商品交易中,处于 交易地位的双方都有义务自己去获取信息。该原则是个人主主义在商业活动中的反映。然而从实证的角度考虑,在交易中的买方没有询问相关信息的情况下,假若法律要求卖方有义务主动披露过多的相关信息,便会不恰当地增加卖方的交易成本,而鼓励买方“懒惰”。因此,一个更为恰当的法律规则是鼓励买方自己去寻求与交易有关的信息。但是,“买者自慎之”这一古老的法律原则发展到今天已经产生了变化。出于正义、公正和公平交易的考虑,们确立了该法律原则的例外规则。其主要考虑交易所涉及的

事实是否具有“实质性”,而某种事实是否具有“实质性”应视

的具体事实而定。案例2莱德劳诉奥根(1817年)[案由]奥根在与莱德劳签订向后者

大量烟叶的合同之前得知了一个重要

: 与英国将签署《根特条约》。这将使两国间的1812年

结束,从而使英国对新奥尔良的

得以解除。奥根确信,这会使烟草的价格大幅度上涨,因而与莱德劳订立了这一协议。该协议订立之后,烟草的价格果然上涨了30-50%,莱德劳则以奥根没有向他披露有关《根特条约》的 ,从而实施了

行为为由主张撤销合同。[

&评析]首席

约翰·马歇尔在中说:奥根没有义务将他所知道的告诉对方。“在当事人双方能够

地运用各自的智慧时,为运用相反的理论限定一个适当的范围简直太难了”。根据这一,消极的不披露有关的事实并不能构成不正确说明;只有积极地掩盖事实的行为才能构成不正确说明。——马歇尔原则然而,在

的现代

中,上述由马歇尔奠定的原则在很大程度上被修正了。即说明方已经

被说明方对有关的事实存在着误解,并正在基于这种误解行事,但这种误解并不是由说明方造成的。莱德劳诉奥根案向 展示的正是这种情况。那么,说明方在什么情况下有义务让另一方知道说明方获得的情况呢?显然,说明方可能有理由认为,另一方也可以通过正常的途径获得同样的 ,并依据这种 得出其自己的判断。进一步说,如

果被说明方由于自己的懒惰、缺乏经验、疏忽或没有能力作出正确的判断而蒙受了损失,说明方不应因此而对被说明方承担赔偿义务。而奥根是通过某种特殊的而莱德劳很难拥有

段获得上述 的。这一 如果发生在今天,奥根很可能败诉。2.

陈述是

性的要证明不正确说明的

性质,必须证明说明人有意地作了虚假陈述(故意),同时,他具有使被说明方发生误解的企图(不正确引导),而且说明人的陈述会使一个通情达理的第三人订立该合同时,该不正确说明就是

性的。3.被说明人对陈述产生了信赖4.被说明人的信赖是有正当理由的为了以不正确说明为理由而撤销合同,被说明方不仅要证明他对不正确说明发生了信赖,而且还要证明他的信赖是有正当理由的。根据这一规则,如果说明方的陈述显

然是虚

,或者显然是不应受到认真对待的,

就不会允许撤销合同。然而,如果被说明方是交易中的弱者或某种容易轻信他人的人,

对他们通常是比较宽容的。总的来看,

在解决这类问题时更倾向于保护被说明方。在斯皮斯诉布兰特案中,

道:“一个了他人并使他人受到损害的人不能以这样的说辞为自己开脱:另一方不该轻信他的陈述。”

撤销合同权利的行使及其1.

当不正确说明因引诱而发生时,被说明方撤销合同。即使合同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履行,他仍行使撤销权。如果被说明方已经确认了合同,他就无权再撤销合同。这种确认既可以是明示的,也可以是用行为表示的。如果被说明方在发现说明方作出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