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专题复习:修辞手法_第1页
高考专题复习:修辞手法_第2页
高考专题复习:修辞手法_第3页
高考专题复习:修辞手法_第4页
高考专题复习:修辞手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修辞手法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20.①把“清澈的水面”比作“碧绿的翡翠”,形象的比喻让读者对桥下流水的状态有切身的感受,增强了对大运河的即视感。②激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切身体会被美景陶醉的感觉,深刻地突出作者的情感。③在运河描写的内容中加上形象的比喻,丰富了文章内容和语言。(每点1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20.【答案】①从内容表达的角度看,大脑里的细胞利用神经递质来与其他细胞进行沟通和信息交换,神经递承担的恰如信使传达消息之类的职责。②从辞格使用的角度看,文本中使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说明神经递质非常抽象的工作原理,也使行文活泼富有人情味。(每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其他答案,若言之成理,酌情赋分。)【解析】本题考查结合语境体悟语言表达特点的能力,理解句子的表达特点不能离开语境,单独来看,称神经递质为“信使”确实费解,但结合语境中对神经递质工作原理(特性)的解说,不难理解,“信使”之喻不仅合乎实际,也很形象生动,生活色彩浓郁。考点诠释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常见9种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考查要点:1、单选题:常见的修辞方法的辨析和理解。2、主观题:①能够理解修辞所表达的内容和表达作用;②能够评价修辞运用的优劣;③能够根据要求运用修辞方法。重点考查修辞手法在具体语境中的运用。真题再现:2022·新高考Ⅰ、2022·新高考Ⅱ、2022·甲卷、2022·乙卷2021·新高考Ⅰ(对偶)、2021·甲(拟人)、2020·新高考Ⅰ、2020·新高考Ⅱ(比喻的相似性)/(8次)比

喻概

念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结

构比喻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组成。必备条件甲乙双方:①本质不同;②有相似点。

喻作用比喻的主要作用: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易于表达情感。具体分析评价时可以使用“生动形象”“简洁明了”“具体鲜明”“浅显易懂”等短语。种类释义例句明喻本体、喻体和比喻词都出现的比喻。典型形式是“甲像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连接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zzd>叶子出水很高</zzd>,<zzd>像亭亭的舞女的裙</zzd>。(朱自清《荷塘月色》)暗喻又叫隐喻,只出现本体和喻体,中间不用比喻词。典型形式是“甲是乙”,中间常用“是”“成了”“变成”“成为”“等于”等连接那河畔的<zzd>金柳</zzd>,<zzd>是夕阳中的新娘</zzd>。(徐志摩《再别康桥》)借喻只出现用来代替本体的喻体(直接叙述喻体),而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典型形式是“甲代乙”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zzd>厚障壁</zzd>了。(鲁迅《故乡》)博喻连用几个比喻,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相似点对同一本体进行描述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zzd>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zzd>。(朱自清《荷塘月色》)形容【好天气】天气清新得像一场大病初愈。(陈先发)形容【风起】风把地上的落叶吹起来,像是补充了一句话。(木心)形容【冬天的树】冬天,树的肌肉绷紧,等待春天的弓。(张枣)形容【月光】林下漏月光,疏疏如残雪。(张岱《金山夜戏》)形容【初遇】一个微风早晨,你我初相遇。夏蝉把天地叫窄了。窄得没有过去,也容不下未来。(简媜)形容【心碎】心碎的时候,就跟木材裂开一样,顺着纹路自上而下完全开裂。(朱利安·巴恩斯)形容【青春】每个人的青春都是一场梦,一种化学的发疯形式。(菲茨杰拉德)形容【孤独】孤独会变成酸液腐蚀人。(村上春树)形容【烦躁】此刻烦躁的心情,就像用十除以三得出的结果一样,无穷无尽。(夏目漱石)形容【永别】风流云散,一别如雨。(王粲《赠蔡子笃》)形容【年老】年龄一大,相信的东西就越来越少。和牙齿磨损一个样。既非玩世不恭,又不是疑神疑鬼,只是磨损而已。(村上春树)[2020·新高考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我决定步行回家,我喜欢走夜路,何况此时夜凉如冰,我越过立交桥,走进了二环路西侧人行道,这条环路是北京塞车最严重的道路之一。白天黑夜,红尘万丈,车流缓缓,永远像一条黏稠的河。不知不觉,我发现已经走到了朝阳门立交桥附近。忽然想起朝阳门里北街上有一家专卖门钉肉饼的小店——对,去吃门钉肉饼。这是个很小的小店,南北进深不足三米,东西长顶多十几米,七八张桌子,大概是屋子里太热了,只有三四张桌上有人,每个人面前都有一盘门钉肉饼,烙得焦黄,渗着油光,让人馋涎欲滴。“外边坐吧,外边有桌子,凉快。”看我在杯盘狼籍的几张桌子之间犹豫,一个女孩子走过来,用手里的筷子和盘子向门外指了指,对我建议,店门外是摆了几张桌子,那里肯定凉快,可是我固执地挑了一张桌于坐了下来,让女孩子把桌子收拾干净,然后要了六个门钉肉饼和两碗小来粥,牛肉饼和小米粥很快都端来了,热气、香味混在一起,让我食欲大振。往小碟子里倒了醋和辣椒油,然后在酸和辣的合奏里,我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又心满,又意足。19.

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4分)真题再现白天黑夜,红尘万丈,车流缓缓,永远像一条黏稠的河。19.

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4分)答:①句中把塞车的路比作黏稠的河(1分),体现了比喻的相似性;②路和河的形状相似(1分),车流和水流相似(1分);③塞车时汽车行驶缓慢,和河水固杂质多而黏稠时流动缓慢相似。(1分)。[解析]扣住题干中“比喻具有相似性”,①明确本体和喻体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似点,可分析出“把塞车的路比作黏稠的河,体现了比喻的相似性”;②从形状角度分析本体和喻体的相似性,可分析出“路和河的形状相似,车流和水流相似”;③从状态角度,扣住“黏稠”一词,分析车流与河水的相似性;④从内容角度,“黏稠”本义指浓度大,不易流动,联系上文“这条环路是北京塞车最严重的道路之一”,可分析出“塞车时汽车行驶缓慢,和河水固杂质多而黏稠时流动缓慢相似”。比喻相似性的答题模板①将本体比作为喻体,十分生动形象,体现了比喻的相似性(整体分析)②本体的外形/性能/数量/颜色/声音/效果…(具体描述)与喻体具有相似性,生动形象的刻画了本体的特点(具体描述)(从局部细节放大分析)[2020·新高考Ⅱ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风筝,是中国古人的一项重要发明,放风筝是一种人们喜闻乐见的传统活动。早期有关风筝的记载多与传递信息等军事活动有关。到唐代,风筝开始出现在文人诗歌中。宋代以后,逐渐演变成一种老少皆宜的玩具,而清明时节放风筝也成为一项普及的民俗活动。明代以后,风筝传播到世界各地,并深受各国人民喜爱。(

),吸引着大批中外风筝专家、爱好者及游人前来观赏和竞技。早期的风筝制作十分简单,用竹篾做骨架,贴上素绢或白纸,结好线绳,便可放飞了。随着时间的推移,风筝的制作技艺不断炉火纯青,样式也逐渐丰富起来,从动物、植物、器具、文字,到人物、仙佛,不一而足,风筝于是有了很强的观赏性和艺术价值。有些风筝还安装了声响装置,如著名的“板鹞”风筝,通体安装笛哨,少则数十个,多则成百上千。放飞时百哨齐鸣,宛若空中交响乐,具有独特的魅力,大大增加了放风筝的趣味性。20.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5分)真题再现放飞时百哨齐鸣,宛若空中交响乐,具有独特的魅力,大大增加了放风筝的趣味性。20.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5分)答:①句中把放飞风筝时百哨齐鸣的声音比作交响乐,体现了比喻的相似性;②放飞风筝时百哨齐鸣,交响乐由多人共同演奏,二者相似;③交响乐很有魅力,笛哨声也很有魅力,二者相似。(2021八省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8-20题。围棋是一种策略型棋类游戏,起源于中国,距离今天已经超过四千年的历史,被称之为棋类的鼻祖,也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围棋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文化内涵。围棋的棋盘、棋子含有“天圆地方”的思想;棋盘分为四部分,可以视为象征一年的四个季节;361个交叉点,和农历一年的天数大致相当;()围棋棋形变化无穷,棋理深奥幽玄,充满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围棋的胜负也和其他棋类不同。其他棋类大多是斩尽杀绝或把帝后抓走才算胜。但围棋中盘胜也是赢,赢半目也是赢,体现了一种和谐、中庸的思想。另外,围棋黑白交融的棋形就像一幅迷人的水墨画,也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审美趣味。19.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A.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C.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单选题——强化训练[解析]首先要辨别画波浪线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然后辨别四个选项的诗句分别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再进行比较,哪个选项使用的修辞手法跟画波浪线句子是一样的,就可以选出答案选项。画波浪线句是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A项“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丝竹”代指音乐,“案牍”借代繁杂公务,该项是使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B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以花喻雪的经典名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C项“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一个“怒”字,把秋风人格化,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D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谁无死”是反问,“汗青”借代史册,运用了反问和借代的修辞手法。故选B。[2017·江苏卷]下列语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3分)A.“一带一路”是我国推动经济全球化而提出的一项互利共赢的倡议,它已成为推动全球经济转型升级、走出衰退困境的新引擎。B.气象部门预计,随着暖湿气流增强,我省明天会迎来一场及时雨,空气中污染物浓度将快速下降,人们的舒适度会大幅度提升。C.一种突如其来的网络病毒洪水猛兽般地袭击全球,导致150多个国家受灾,我国也有近3万家机构的计算机受到影响。D.我国企业在参与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主动强化环保意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带动了东道主在观念上弯道超车。单选题——真题引路[解析]本题考查修辞手法。A项把“一带一路”比作“新引擎”。C项把“网络病毒”比作“洪水猛兽”。D项把环保意识的强化和进步比作“弯道超车”故选

B

比拟

比拟的定义:比拟是根据想象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的一种修辞手法。其形式是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

比拟的作用:能生动形象地描写事物,可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感受到作者对该事物的强烈的感情,从而引起共鸣。

种类释义例句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情感、意志、动作等,让无生命的事物好像有生命一样能活动,让有生命的事物好像人一样有思维和情感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zzd>招摇</zzd>。(徐志摩《再别康桥》)拟物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此物(甲物)当作彼物(乙物)来写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zzd>飞出</zzd>了八岁的侄儿宏儿。(鲁迅《故乡》)单选题——真题引路[2015·江苏卷]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A.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B.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C.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D.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单选题——真题引路[2015·江苏卷]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

)A.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B.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C.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D.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解析]选B。A项,宋代黄庶《探春》,东风/春风就要手持着刀儿尺儿,精心剪裁出春天的红花绿叶。“试”“裁”使用了比拟手法。B项,宋代张先《题西溪无相院》,写浮萍碎散之处,映出远山的倒影;小船归来时,听到草叶的声响。是从视听的角度写景,没有使用比拟手法。C项,宋朝秦观《春日》,写多情的芍药花含着“春泪”,“蔷薇”拂晓时分无力地倚卧枝头。赋予“芍药”“蔷薇”以人的情态,将之人格化,使用了比拟手法。D项,宋代刘攽bān《新晴》,写旧相识南风偷偷打开门户,翻阅书籍。赋予“南风”以人的动作,使用了比拟手法。[2021·甲卷]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20-21小题。

新疆是我国较早大量种植和使用棉花的地区之一。新疆光照充足,热量丰富,空气干燥,昼夜温差大,拥有①________,适宜棉花的种植和生长,新疆棉尤其是长绒棉品质优良,深受消费者喜爱。除了上述自然条件,现代科技的应用也是新疆棉②________。近年来,新疆棉品质不断提升,同时③________,但仍然供不应求。

新疆属于绿洲农业区,干旱少雨,为了让棉花吃好喝好长得好,就要进行科学的水肥管理。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灌溉等栽培技术的应用,为新疆棉生产的提质增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1.文中画波浪线处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5分)答:①文中把棉花吸收足重的水分和肥料才能长得好(1分),比拟(1分)成人吃好饭喝好水才能健康成长(1分),投射了作者对棉花的感情(1分);②使表达比较活泼(1分)。真题再现[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1)画线句中“吃好喝好长得好”本来是用于形容人吃健康的食物喝健康的水才能茁壮成长,此处拟作“棉花吸收足重的水分和肥料才能长得好”,把棉花进行人物化处理,赋予棉花人类的行为状态和心理感知,让原本无情感的自然之棉花显得亲切可感,从而能更好地表达作者对棉花细心呵护的情感。(2)在句式表达上,“棉花吸收足重的水分和肥料才能长得好”原本是自然学科的术语,表达缺乏生动活泼。拟人手法的运用,把原本无性格的棉花拟作有性格的人类,作者让棉花“吃好喝好长得好”,读者眼前就会出现棉花茁壮成长的栩栩如生的画面,从而使句式表达活泼,更加生动和形象。比拟的答题模板①将A(物)的****特点比拟为B(人),把A(物)进行人物化处理,赋予A(物)人类的行为状态和心理感知,让A(物)显得****(特征),从而能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情感。②拟人手法的运用,把原本无性格的A(物)拟作有性格的人类,读者眼前就会出现A(物)****画面,从而使句式表达活泼,更加生动和形象。

借代

借代的定义:借代是指不直接说出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去代替的一种修辞手法。被代替的人或事物叫“本体”,用来代替的人或事物叫“借体”。

借代的作用: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可以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种类例句特征代本体<zzd>红眼睛</zzd>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材料代本体<zzd>木</zzd>受绳则直,<zzd>金</zzd>就砺则利标志代本体谁料竟会落在“<zzd>三道头</zzd>”之类的手里呢,这岂不冤枉人名代著作我们要多读点<zzd>鲁迅</zzd>绰号代本人<zzd>芦柴棒</zzd>,去烧火专名代泛称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zzd>哈姆莱特</zzd>具体代抽象不拿群众<zzd>一针一线</zzd>部分代整体吟罢<zzd>低眉</zzd>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借代的种类[2022·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1题。

又是一年槐花儿飘香的李节,小伙伴们有没有想起儿时那些带有妈妈专属味道的槐花美食?不过,槐花①。常见的槐花有三种:淡黄色的国槐花,夏末开花,可以入药②;白色的刺槐花(也叫洋槐花),夏初开花,花香味甜,可食用但不可入药;红色的槐花(变种)仅供观赏,既不能食用,③。也就是说,我们吃得槐花美食来自白色刺槐。白色刺槐是我国重要的蜜源、食花和景观植物,原产北美。而我国土生土长的树种,是国槐。国槐在我国不只是一种常见的良木,而且作为一种文化元素融入传统文化之中。比如被奉为“神树”,种植在敬神祭祖的社坛周围;作为吉祥的象征,种在庭前屋后。古代社会,槐树还是三公(太师、太傅、太保)宰辅之位的象征,并出现了一些由“槐”字构成的具有政治寓意的词,如槐岳(朝廷高官)、槐蝉(高官显贵)、槐第(三公的宅第)等,槐树因此也受到读书人的喜爱。单选题——真题引路21.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词语和文中“槐蝉”所用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A.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B.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C.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D.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21.下列选项中,加下划线的词语和文中“槐蝉”所用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A.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B.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C.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D.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文中“槐蝉”是借代,代指高官显贵。A.来自白居易《琵琶行》。“主人下马客在船”采用了互文修辞手段,主人和客人都下了马和上了船。互文指上下文,特别是相对称的两句话,各举一端,在意义上相互补充,使文词简洁精练的一种表达手段。第二句借代,“管弦”是以管乐器和弦乐器代指音乐。B.来自毛泽东《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借代,“桑梓”是以古代村落房前屋后遍植的桑树梓树代指故乡。C.

来自白居易《长恨歌》。借代,“娥眉”是以细长而弯的眉毛代指貌美的女子,这里代指杨贵妃。D.来自鲍照《拟行路难(其四)》。人心不是草木金石,岂能没有感觉?但由于受到压抑,只能欲言又止,忍气吞声。反问+比喻,是否定喻,“人心”是本体,“木石”是喻体。踯躅zhízhú√[2016·江苏卷]下列熟语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

)(3分)A.人为刀俎,我为鱼肉B.人皆可以为尧舜C.化干戈为玉帛D.情人眼里出西施单选题——真题引路[2016·江苏卷]下列熟语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

)(3分)A.人为刀俎,我为鱼肉B.人皆可以为尧舜C.化干戈为玉帛D.情人眼里出西施[解析]选A。A项运用比喻手法,“为”是比喻词;B项“尧舜”代指杰出的人/圣人,属于“个别代一般”;C项“干戈”是武器,代指战争,“玉帛”是丝织品,代指和平,都是“特征代整体”;D项,“西施”代指美女,属于“个别代一般”。单选题——真题引路①“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②“门前冷落鞍马稀”中的“鞍马”代“客人”(白居易《琵琶行》)。③“何以解忧,惟有杜康”中以“杜康”代“酒”(曹操《短歌行》)。尺素、双鲤——书信干戈——战争

渔樵——隐逸生活汗青——史书、史册

吴钩——宝刀、利剑类

樯橹——船

天狼——入侵的异族楼兰——边疆之敌

柳营——军营钟鼓馔玉——权贵利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