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花开的声音-浅读谷未黄先生的亲情诗_第1页
倾听花开的声音-浅读谷未黄先生的亲情诗_第2页
倾听花开的声音-浅读谷未黄先生的亲情诗_第3页
倾听花开的声音-浅读谷未黄先生的亲情诗_第4页
倾听花开的声音-浅读谷未黄先生的亲情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倾听花开的声音——浅读谷未黄先生的亲情诗谷未黄先生的三首亲情诗,其标题分别为《》、《父亲自上的庄稼》和《粮堆上的么姐》。从外表上看是写给三位亲人的,其实这三首诗都是写给母亲的,都是写给那位在诗人一岁时就步入天堂的母亲。诗人从三个不同的侧面,通过外婆、父亲和么姐三个不同的人物,刻画了一个模糊的母亲形象,刻画了一个时期的影子。这个时期是三年自然灾害,后来被称为三年困难时期,事实上是牺牲农业进展工业的大跃进运动带来的恶果,诗中的母亲无疑是这个时期的牺牲品,也是这个时期的控诉人。到如今我才明白,为什么谷未黄先生要把自己的诗歌称为小说诗了,由于诗中的人物并不肯定是真实存在的,但诗人通过这些人物的描述,却能揭开一个时期的伤疤,让读者在痛定思痛之余能够通过反思受到启迪。谷未黄先生的这三首诗歌分别在三个不同的场合朗诵过,每次朗诵我都在场,每次朗诵谷未黄先生都是声泪俱下,每次朗诵都让现场的听众感动得涕泪纵横。而站在台下摄像的我,却又不仅仅只是感动那么简洁,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震撼,连摄像的器材都拿不稳了。或许你会觉得我说得有些夸张,有些言过其实了,其实我也从来没有想过诗歌的力量竟然会有如此之大。第一次听谷未黄先生朗诵的时分,我是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我本计划是来倾听花开的声响的,没想到却听到了来自心灵深处的呼喊,这跟于无声处听惊雷又有什么区分。我清晰地记得谷未黄先生朗诵《》这首诗,是在20XX年九真山知音笔会的篝火晚会上,九真山大好河山风景区篝火晚会所用的木材相当讲究,没有起烟雾却用诗歌把我们的眼泪熏了出来。此情此景,让我们哪里还有心思去感慨伯牙子期高山流水的知音之缘,谷未黄先生朗诵的诗歌奏出的是洋洋乎高山的旋律,我们眼里的眼泪便是哗哗的流水,恨不得把一个时期的污浊都通过眼泪来冲刷洁净。在这首诗中,诗人用一个问句切入,世界上最好的房子在哪里/你找到了吗/那么多人想住进去/那是一个隐藏的地方,居住着蜜一样的乳汁,一下就把我们的思绪带到了母亲的,带进了我们最初的粮仓。无论对于什么体裁的作品而言,一个好的开头就是胜利的一半,而对于诗歌更甚,由于诗歌的容量有限,不容许诗人铺张太多的笔墨,而切入点找得准,便可以成就一个好的开头。谷未黄先生这样的开头,不仅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而且能够起到引人入胜的成效。当然要找准切入点,首先要有一个独特的视角,而独特的视角来源于诗人敏锐的观看力和深入的领悟力。正如俗话说的这个世界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一样。这个世界也不缺少诗意,而是缺少一颗能在平凡的生活中挖掘出诗意的心灵,这样的心灵是与相通的,能够破译出宇宙中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有人说诗人写出的诗句,就是通向人间的一座桥梁,没有肯定的灵气和通灵的感应,是羞于被人们称之为诗人的。诗人的诗句之所以这么崇高,是由于他能够通过自己异于常人的心灵感应,一下就能挠到读者的痒处,一下就能打通读者的痛处。所谓痛则不通,之所以诗歌能够给我们带来痛快的感觉,是由于诗歌就如中医的针灸一样,让我们在打通七经八脉的同时,把我们的隐痛按时地渲泻出去。在接下来的讲述中,谷未黄先生又通过一系列的角色转换,把我们的思绪一下引入那个不堪回首的20XX年X月,一下又把我们的思绪引到了远古的时空隧道。我住在亲生母亲的子宫里/我明白他是我的父王/他的稻田里长不出粮食供给母亲/母亲病了/我在母亲的里找不到乳汁/我却在外婆的里找到了/那是一座空了几十年的。诗人诞生的20XX年X月,正是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父亲的稻田里长不出粮食供给母亲,这不仅仅是父亲一个人的悲哀,而是一个时期的悲哀。母亲病了,母亲是由于饥饿病的,里当然找不到乳汁,我们甚至可以想像,整个时期都养分不良,整个时期都面黄饥瘦,我们又到哪里去找乳汁呢。而外婆却是更早时期或者说是远古的象征,尽管外婆的空了几十年了,但却是一座储存了更多历史人文的宝库,于是诗人从外婆的里找到了自己精神的寄予。我有充足的理由相信,谷未黄先生是练过明教的乾坤大挪移神功的,不然他怎么可能在如此大的跳动中,完成人物和时空不断的转换。我感觉我的眼睛跟不上诗人的思维了,我的耳朵也跟不上了,我感觉一阵阵饥饿感不断向我袭来,真恨不得扑到外婆的上,吸吮更多历史文化的宝藏。在诗歌中,跳动的是意象,是诗意,而不是语言文字本身,假如语言文字显现太大的跳动,而内涵跟不上来的话,就会显现断裂的痕迹。断裂的痕迹一旦显现,诗歌的气息就不能为继,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诗歌贵在一鼓作气,才能浑然一体。谷未黄先生的诗歌之所以能够在诗意的不断跳动腾挪中,还能够保持气息的贯穿,这与他深沉的文字功底是分不开的。只有艺高人才胆大,才能绽开想像的翅膀,恣意地穿越时空的隧道,到达大开大合的自由王国。诗人说从一岁开头,我就是一个没有母亲的孩子/不明白母亲把她的搬到了哪里/把我的粮食搬到了哪里,读到这样的诗句,听到这样的朗诵,怎不叫人心酸落泪。怎么不让诗人发出内心的召唤:母亲,我找遍了她们的/那都不是你的/直到今天,我都改不了这个毛病/我像小偷一样抬不起头来/那些若隐若现的/怎么都不是你的呢。此情此景,谁还能够把持得住,这是对神灵的叩问,也是对一个时期发出的无可奈何的叩问,我想《天问》的场景也不过如此吧。在诗歌起源时期,诗歌是用来唱歌的,是诗歌的有声时期,在诗歌进化的过程中,有许多诗歌不再合适朗诵,这便是诗歌的无声时期。在当下,许多诗人已经从内心发出建议,让诗歌回到诵读时期,这肯定不是复古,这是诗歌的回来或者说是返朴归真。正由于此,谷未黄先生策划并组织了用诗歌唱歌春天的活动,就是为了让诗歌回到诵读时期,让我们在凤翔岛这座心灵的港湾倾听到花开的声响。在这次活动中,谷未黄先生朗诵了他的另一首诗歌《父亲自上的庄稼》,同样赢得了满堂的掌声和泪水,假如谷未黄先生不是友情参赛的话,那么这个活动的金奖是非他莫属了。虽然凤翔岛活动现场的音响效果不是很好,但由于诗歌本身的感染力以及谷未黄先生声情并茂的朗诵,丝毫不影响我们对诗歌的沉醉和感慨。谷未黄先生这首诗歌最大的特点是,在充足厚实的铺垫后,自然而然地急转然后提升,给人的感觉是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由于篇幅的关系,诗人在这首诗里是怎样耐烦地讲述,用了哪些技巧如何细致地铺垫,我这里就不赘述了。我们且把目光投向谷未黄这首诗的结尾部分,也是画龙点睛的部分。我的父亲种什么地里就长什么/我的父亲不是神人/也有失手的时分/1961年,我才一岁/他把我的母亲种在地里/他没有得到更多的女人/我也没有得到更多的母亲/我的母亲肯定是个贪财的人/她守着金箱子银箱子不愿出来/让我的父亲落寞一生。一个种字多么神奇,我疑心是有神灵的庇护,不仅把诗歌种在了我们心里,而且把一个时期的阴影也种到了我们心里。这首诗的前面部分讲解并描述的是父亲如何从一个庄稼面前的小丑,成长为一个种庄稼的能手,父亲种什么地里就长什么,始终到这里都没有什么奇怪之处。这首诗的转折是在父亲不是神人,也有失手的时分这里,全诗的亮点也在这里展现出来。他把我的母亲种在地里,这样的诗句是多么残酷,又是多么无奈,这样的诗句就如大海里的潜流,一下就冲垮了我们情感的大坝。当诗人朗诵到这里的时分,我们没有听到花开的声响,而是听到了满园的鲜花骨折的声响,听到了光阴的链条断裂的声响,听到了冰河世纪的碎冰互相撞击的声响。这些声响交织在一起,仿佛把我们的灵魂挤压成了一堆肉酱,我们把这些碎片捡捡起来,很快又掉了下去,引导我们的灵魂也跟着沦陷了进去。在这样的诗句面前,全部赞美的语言都是多么苍白,我们唯有屏声静气,一任情感的闸门如打开三峡大坝的泄洪闸一样奔涌。或许你会说,在诗歌创作方面,谷未黄先生只是是一个煽情的能手,也是一个煽情的高手。但能把诗歌写出来,让阅读的人动真感情,能把诗歌朗诵出来,赚取听众从内心流出的眼泪,这并不是全部写诗的人都能达得到的境界。据说谷未黄先生的小说诗曾经遭到不少人的非议,甚至遭受过不少的攻击,但无论如何攻击他的人,我就不相信他在听了谷未黄先生朗诵的这些诗歌后会不动声色。假如是那样的话,那么这些人不是麻木不仁就是别有专心。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当下,文人相轻的现象比比皆是,有些人以贬低别人抬高自己为能事。殊不知能够看到别人的特长并虚心学习的人,才能取得进步,也才能表达其胸襟的广阔。在第二届当子湖红枫诗会上,我再次有幸听到了谷未黄先生的朗诵,再次倾听到了花开的声响,既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也是对心灵的一次洗礼。谷未黄先生这次朗诵的是《粮堆上的么姐》,同样的声情并茂,由于这次音响效果不错,所以听得比拟真实。正由于听得真实,所以感觉字字都如麦芒刺在我的背上,让我久已麻痹的神经又得到了复苏。这首诗相较于前两首来说,其力度更大,意味更长,不仅仅是缓解我们来自于当下的痛苦,更重要的是给我们打了一针强心剂,来激发我们未泯的良知。尽管当下的诗歌不再负有教化的职能,也不再成为政治的工具,但能够引人反思的诗歌,应当也是读者所需要的,也是许多诗歌所缺少的。一把镰刀的挣扎,在野生的大地上/显得寸步难行/这些草用它们的生命保卫它们的土地/保卫它们生存的权利。读到这样的诗句,不禁让我们想到了过去始终争吵不休的人权问题,想到了当下愈演愈烈的城镇化建设问题。目前的道路是越修越宽,越修越密,工厂越修越大,越修越多,这占用的莫非不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我们种植玉米,反而被玉米包围了/玉米的身体高过我的身体,结合当下的现状来看,我们种植工厂,也终将被工厂包围,我们种下的孽缘,终将让我们自作自受。从这里可以看出,诗歌的象征手法是不言而喻的,诗人正是借用小草和玉米的口,说出了诗人心中的隐忧。可以说从古至今,这种忧患意识在诗人的心中是根深蒂固的,没有忧患意识是写不出诗歌的。忧患个体的生存与进展,是一种小忧患,只能写出自娱自乐的小诗歌,忧患当下,忧患天下的诗歌才能成其大气候,才能与当下的脉搏产生共鸣。我举手投降的时分/这些庄稼才放过我/我不明白投降的姿态/能够增加一个人的高度。这几句诗便是描述我们自作自受后的看法,不要说人定胜天,大自然自有大自然的法则,当我们认识到罪孽深重的时分,举手投降也不失为一种选择。所谓亡羊补牢,应当还为时不晚,再说向大自然投降,虽说是迫不得已,不也可以让这个时期变得更加高大吗。还是让我们回到那个不堪回首的20XX年X月吧,可以作为我们的前车可鉴。我在乡下饿着肚子的时分/幺姐站在粮堆上/把粮食发给国外的难民/幺姐不能说,这是父亲碗里的粮食/粮食把幺姐举到山一样的高度/她在粮堆上晕倒了,她摔断了腰/要是饿死的母亲明白这个消息/会不会指责粮食的无耻。一边是成堆的粮食,一边是饿死的母亲,而站在粮堆上的是母亲的女儿,是我的么姐,却只能眼睁睁看着这些粮食发给国外的难民,还美其名曰国际人道主义。原来这些虚名都是用老百姓的生命换来的,让人回想起来,又怎么不心如刀绞。但诗人的表达方式却是隐忍的,由于诗人深知,诗歌是拒绝呼喊的,诗人只是用了一句母亲会不会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