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向12 基因的本质- 备战2023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全国通用)(解析版)_第1页
考向12 基因的本质- 备战2023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全国通用)(解析版)_第2页
考向12 基因的本质- 备战2023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全国通用)(解析版)_第3页
考向12 基因的本质- 备战2023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全国通用)(解析版)_第4页
考向12 基因的本质- 备战2023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全国通用)(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考向12基因的本质(2021全国乙卷,5)在格里菲思所做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与被加热杀死的S 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从小鼠体内分离出了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某同学根据上述实验,结合现 有生物学知识所做的下列推测中,不合理的是()A.与R型菌相比,S型菌的毒性可能与荚膜多糖有关B.S型菌的DNA能够进入R型菌细胞指导蛋白质的合成C.加热杀死S型菌使其蛋白质功能丧失而DNA功能可能不受影响D.将S型菌的DNA经DNA酶处理后与R型菌混合,可以得到S型菌【答案】D【解析】S型菌与R型菌最主要的区别是前者具有多糖类的荚膜,后者不具有多糖类的荚膜,S型细菌有毒, 故推测S型菌的

2、毒性可能与荚膜多糖有关,A正确;加热杀死的S型菌其蛋白质已经被破坏,而分离出的S 型菌有毒性,即具备活性蛋白,可推出S型菌的DNA能够进入R型菌细胞中指导蛋白质的合成,B正确; 加热可使蛋白质变性,由实验结果R型活细菌转化为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可知,S型菌的遗传物质未受影 响,即加热杀死S型菌使其蛋臼质功能丧失而其DNA功能可能不受影响,C正确;S型菌的DNA经DNA 酶处理后,被降解,失去活性,故与R型菌混合后,无法得到S型菌,D错误。(2022年1月浙江高考真题)S型肺炎双球菌的某种“转化因子可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研究“转化 因子”化学本质的部分实验流程如图所示S型菌 匀浆甲检测细菌类型S

3、型菌 匀浆甲检测细菌类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步骤中,酶处理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底物完全水解B.步骤中,甲或乙的加入量不影响实验结果C.步骤中,固体培养基比液体培养基更有利于细菌转化D.步骤中,通过涂布分离后观察菌落或鉴定细胞形态得到实验结果【答案】D【解析】【分析】艾弗里实验将提纯的DNA、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质分别加入到培养了 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结果发现:只有 加入DNA, R型细菌才能够转化为S型细菌,并且DNA的纯度越高,转化就越有效;如果用DNA酶分解 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就不能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说明转化因子是DNA。题干中利用醐的专一 性,研究转化因子”的化学本质。【详解】

4、A、步骤中、酶处理时间要足够长,以使底物完全水解,A错误;B、步骤中,甲或乙的加入量属于无关变量,应相同,否则会影响实验结果,B错误:C、步骤中,液体培养基比固体培养基更有利于细菌转化,C错误;D、S型细菌有荚膜,菌落光滑,R型细菌无荚膜,菌落粗糙。步骤中,通过涂布分离后观察菌落或鉴定 细胞形态,判断是否出现S型细菌,D正确。故选D。1方法技巧).肺炎链球菌的类型米s型:有荚膜,有致病性,菌落表面光滑传炎链管这里外R型:无荚膜.无致病性.菌落表面粗糙.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仅能证明S型细菌中含有某种“转化因子”, 但转化因子的本质不清楚【R型活细菌) S型活细菌) 加热致死的S型 细菌R

5、型活细菌+加 热致死的【R型活细菌) S型活细菌) 加热致死的S型 细菌R型活细菌+加 热致死的S型细菌注射注射注射混合注射*不死亡C死亡,分离出 小 s型活细菌 鼠A不死亡死亡,分离出S型活细菌实验、2;对比i兑明R型细菌无致病性.S型细菌有致病性实验、对比说明被加热杀死的S型细 菌无致病性实验、对比说明R型细菌可转化 为S型细菌结*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某种转化因了T 笆A使R型活细菌转化为S型活细菌3.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涉及细菌培养技术、物质提纯和鉴定技术等行依次用不同酶处理s型细菌的细胞提 及91取物后观察其转化活性过程与现象破碎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设法去除绝大部分糖。变子拽I

6、类、蛋白质和脂质分别加入有R型活细菌的培养基中|RR%RSR型只长Rs超S苞S苞s苞型细菌实验是对照组,是实验组 但集丫1实验分别说明蛋白质、RNA、 出电人脂质没有转化作用实验说明DNA有转化作用行礼处上浜底R市刎甫产呈钱定由后赛而 巴本的物质.即DNA是遗传物质1常用结论1.肺炎链球菌体内和体外转化实验的比较寐而府花妻斯林引取花类目V 格里菲思V 囹学家艾弗里及其同事小鼠体内用加热致死的 S型细菌注射 到小鼠体内 作为对照实验 来说明确实发 生了转化小鼠是否死亡细菌培尔辛廿-1养场前一培养基(体外)利用不同的酶,每实哈一组实验特异性地 一去除一种物质,从1J而观察这种物质对转化的影响1 整

7、1-培养基中菌落类型 1观察1S型细菌体内 有转化因子(1 S型细菌的DNA是 舞一遗传物质,蛋白质1 佗J等不是遗传物质 【联系)所用的材料相同:都巧妙选用R型和S型两种 肺炎链球菌;体内转化实验是体外转化实验的基础.仅说 明S型细菌体内有“转化因子”;体外转化实验 则是前者的延伸,进一步证明了 “转化因子” 是 DNA;实验设计都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最原则,经典变式练)(2022广东深圳一中调研)艾弗里的实验证明了 DNA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得出这一 结论的关键是()A.用S型活细菌和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分别对小白鼠进行注射,并形成对照B.用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无致病性的R型

8、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检测小鼠体内S型细菌的含量C.从死亡小鼠体内分离获得了 S型细菌D.分别用蛋白酶、RNA酶或酯酶处理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后加入各培养基中培养R型细菌,观察是否发 生转化【答案】D【解析】艾弗里实验的关键是分别用蛋白酶、RNA酶或酯酶处理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后加入含R型细菌 的培养基中,细胞提取物仍然具有转化活性,D正确。(2022青岛即墨期中)下列关于在探索遗传物质过程中相关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艾弗里实验证明DNA是转化因子的同时,也可说明R型菌转化为S型菌的效率很低B.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和重建实验中不能证明含RNA的生物中RNA是遗传物质C.S型菌的DNA与

9、R型菌混合液体悬浮培养后可在培养液中观察到光滑型菌落D.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转化形成的S型菌和野生型S型菌的遗传信息不同【答案】C【解析】艾弗里的实验证明DNA是转化因子,S型菌中的DNA能将少部分R型菌转化为S型菌,说明R 型菌转化为S型菌的效率很低,A正确;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和重建实验证明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RNA,不能证明含RNA的生物中RNA是遗传物质,B正确:S型菌的DNA与R型菌混合液体悬浮培养后, 需要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才可在培养基中观察到光滑型菌落,C错误;转化的实质是S型菌的DNA片段整 合到R型菌的DNA中,实现了基因重组,因此转化形成的S型菌和野生型S型菌的遗传信息

10、不同,D正确。j 经典真题)(2022湖南高考真题)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过程中,下列哪一项不会发生()A.新的噬菌体DNA合成B.新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合成C.噬菌体在自身RNA聚合酶作用下转录出RNAD.合成的噬菌体RNA与大肠杆菌的核糖体结合【答案】C【解析】【分析】T2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的病毒,它的头部和尾部的外壳都是蛋白质构成的,头部含有DNAo 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在自身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利用大肠杆菌体内的物质来合成自身的组成 成分,进行大量增殖。【详解】A、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其DNA会在大肠杆菌体内复制,合成新的噬菌体DNA, A正确;B、T?噬菌体

11、侵染大肠杆菌的过程中,只有DNA进入大肠杆菌,T?噬菌体会用自身的DNA和大肠杆菌的 氨基酸等来合成新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B正确:C、噬菌体在大肠杆菌RNA聚合醐作用下转录出RNA, C错误;D、T2噬菌体的DNA进入细菌,以噬菌体的DNA为模板,利用大肠杆菌提供的原料合成噬菌体的DNA, 然后通过转录,合成mRNA与核糖体结合,通过翻译合成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因此侵染过程中会发生合 成的噬菌体RNA与大肠杆菌的核糖体结合,D正确。故选C。(2022年6月浙江高考真题)下列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需用同时含有32P和35s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B.搅拌是为了使大肠杆菌内

12、的噬菌体释放出来C.离心是为了沉淀培养液中的大肠杆菌D.该实验证明了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答案】C【解析】【分析】1、噬菌体的结构:蛋白质外壳(C、H、O, N、S) +DNA (C、H, 0、N、P)。2、噬菌体的繁殖过程: 吸附一*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 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一组装一释 放。【详解】A、实验过程中需单独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和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A错误;B、实验过程中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外壳与细菌分离,B错误;C、大肠杆菌的质量大于噬菌体,离心的目的是为了沉淀培养液中的大肠杆菌,C正确;D、该实验证明噬菌体的

13、遗传物质是DNA, D错误。1“二看法”判断子代噬菌体标记情况三看标记元素一】,硒卜便供原料,子代噬菌体都会被标记标记蛋白质:子代噬菌体 中不会出现放射性标记三看标记元素一】,硒卜便供原料,子代噬菌体都会被标记标记蛋白质:子代噬菌体 中不会出现放射性标记DNA:子代部分噬菌 体中会出现放射性标记DNA和蛋白质:子代部 分噬菌体中会出现放射性.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两个关键环节“保温”与“搅拌 (1)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绝大部分 噬菌体侵 染细菌且 未释放搅拌后一离心上清液中含噬菌体外壳放射性 很低一过短 | r/ 保温时间沉淀物为包含 噬菌体DNA的 大肠杆菌放射性 很高部分噬菌体增

14、殖后 释放出来部分噬菌体未侵染 大肠杆菌搅拌后 离心上清液放 射性偏高(2)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两个关键环节“保温”与“搅拌 (1)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绝大部分 噬菌体侵 染细菌且 未释放搅拌后一离心上清液中含噬菌体外壳放射性 很低一过短 | r/ 保温时间沉淀物为包含 噬菌体DNA的 大肠杆菌放射性 很高部分噬菌体增殖后 释放出来部分噬菌体未侵染 大肠杆菌搅拌后 离心上清液放 射性偏高(2)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混合、 保温一,上清液为噬菌体外壳H放射性很高I1搅拌沉淀物主要为包含噬 菌体DNA的大肠杆菌放射性很低含白肠 量蛋大 少体在菌附面it,- n上清液放射性

15、沉偏脑偏放.比较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丁奕盛杀函二 :、体外转化实验,运用“减法原理”, 人为去除某个影 响因素后,观察 实验结果的变化酶解法:对细胞 提取物分别用蛋 白酶、RNA酶、 酯酶、DNA酶处 理后,与R型细菌 混合培养观察菌落类型 *DNA才是使R型 细菌产生稳定遗* 传变化的物质:噬菌体侵染: !细菌实验: y设法将DNA与蛋 白质分开,单独、 .直接研究它们各 自不同的功能同位素标记法:分,别用同位素S、标记噬菌体的 蛋白质和DNA检测放射性同位素存在位置J正明DNA是噬菌 体的遗传物质名典变式练)(2022甘肃兰州联考)下列有关赫尔希和蔡斯研究T2噬菌体侵

16、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说法错误的是()A.子代噬菌体DNA中的部分元素来自亲代噬菌体B.35s标记的T2噬菌体的获得需用35s标记的大肠杆菌培养C.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上清液中检测到较高的放射性,可能是因为培养时间过长D.侵染过程中所需的ATP可由大肠杆菌的线粒体所提供【答案】D【解析】DNA为半保留复制,子代噬菌体的DNA中一条单链来自亲代,则子代噬菌体DNA中的部分元素 来自亲代噬菌体,A正确;T2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的病毒,其不能独立生活,所以需要 用35s标记的大肠杆菌培养,才能获得35s标记的T2噬菌体,B正确;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 菌,如果培养

17、时间过长,会导致细菌裂解释放出T2噬菌体,从而使上清液中放射性较高,C正确:大肠杆 菌是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D错误。(2022福建厦门模拟)下列关于肺炎链球菌的体内、体外转化实验,以及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 叙述,正确的是()A.三个实验的设计思路是一致的B.三个实验都用到了同位素标记法C.三个实验都不能得出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的结论D.三个实验所涉及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答案】D【解析】三个实验的设计思路不一样,A错误;肺炎链球菌的体内和体外转化实验都没有用到同位素标记 法,B错误:肺炎链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可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C错误;题述三个实验所涉及的生物 有T2噬菌体、小

18、鼠、大肠杆菌、肺炎链球菌,它们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D正确。(2022陕西汉中重点中学联考)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过程中,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体内转化实验、 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以及赫尔希和蔡斯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相 关分析错误的是( )A.艾弗里的实验能说明DNA可以从一个生物个体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个体内B.艾弗里的实验能证明格里菲思提出的“转化因子”是DNAC.艾弗里的实验中得到的R型活细菌被32P标记后可以用来培养T2噬菌体D.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只能通过测定放射性的强度来判断,不能通过测定放射性的有无来判断【答案】C【解析】用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与R

19、型活菌混合培养,出现了 S型菌,分别用蛋白酶、RNA酎或酯酶处 理后,细胞提取物仍然具有转化活性,用DNA酶处理后,细胞提取物就失去了转化活性,说明DNA可以 从一个生物个体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个体内,从而证明了格里菲思提出的“转化因子是DNA, A、B正确; T2噬菌体只能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中,C错误;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中离心后的上清液和沉淀物中都有放 射性,只是放射性强度差别较大,故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只能通过测定放射性的强度来判断,不能通过测 定放射性的有无来判断,D正确。5. (2021广东高考真题)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提出是二十世纪自然科学的伟大成就之一。下列研究成果中,为该模型构建提供

20、主要依据的是()赫尔希和蔡斯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富兰克林等拍摄的DNA分子X射线衍射图谱查哥夫发现的DNA中喋吟含量与喀咤含量相等沃森和克里克提出的DNA半保留复制机制A.B.C.D.【答案】B【分析】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提供了 DNA衍射图谱;查哥夫提出碱基A的量总是等于T的量,C的量总是等于G 的量;沃森和克里克在以上基础上提出了 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详解】赫尔希和蔡斯通过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证明了 DNA是遗传物质,与构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无关,错误;沃森和克里克根据富兰克林等拍摄的DNA分子X射线衍射图谱,推算出DNA分子呈螺旋结构,正确;查哥夫发现的DNA中噤

21、吟含量与喀咤含量相等,沃森和克里克据此推出碱基的配对方式,正确;沃森和克里克提出的DNA半保留复制机制,是在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之后提出的,错误。故选Bo,方法技巧).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构建者:沃森和克里克。.DNA的结构层次此住工美。净 小美涨一条脱氧核甘酸链脱氧核糖3,.5,-磷酸苹键工磷酸飞人含包聚合成.片A_7碱基(脱水)F2,此住工美。净 小美涨一条脱氧核甘酸链脱氧核糖3,.5,-磷酸苹键工磷酸飞人含包聚合成.片A_7碱基(脱水)F2,./脱氧核甘酸形 2鸟孙1。乙.,2成而不受“5” /;虻外:基密架*A腺嘘吟T:陶朦吃哽种I C:胞嗯碇L&:鸟嗦吟A.T;个家梃内:碱基对_ _

22、C+G若1链中袈营=氏则2链中尊2 4Tj+GjT2+G2 b双链中学工=】 T+G推理3:双链DNA分 子中.碱基A的比例为 两条单链相应碱基比 例的平均值若A产a%,A2=b%, 则 A=0tk_%2(2022山东邹城期中)如图为某DNA分子片段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是构成DNA分子的基本单位B.DNA复制时,的形成不需要DNA聚合酶C.和交替排列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D.DNA分子中碱基对越多,其热稳定性越低【答案】A【解析】图中与不是同个脱氧核甘酸的组成部分,所以不能构成一个DNA的基本单位,A 错误;DNA复制时,的形成不需要DNA聚合酶的催化,B正确;和交替连接,

23、排列在外侧,构成 DNA分子的基本骨架,C正确:DNA分子中碱基对(AT)越多,氢键的相对含量越少,其热稳定性 越低,D正确。(2022黑龙江三中调研)在一个DNA分子中,腺口票吟和胸腺喀陡之和占全部碱基的42%,若其中一条链 的胞喘咤占该链碱基总数的24%,胸腺喀咤占30%,则在其互补链上,胞喘咤和胸腺唏咤分别占()A.12%和 34%B.21%和 24%C.34%和 12%D.58%和 30%【答案】C【解析】因为A+T占全部碱基总数的42%,所以G+C占全部碱基总数的58%;因为两种互补碱基之和在 DNA分子中与在单链上的含量相等,所以在两条链中A+T、G+C均分别占42%、58%;设链

24、1上Ci占 24%,则链1上Gi占34%,其互补链2上C2占34%;设链1上占30%,则链1上Ai占12%,其互补链 2上T2占12%,故选C。经典显题)(2021辽宁)下列有关细胞内的DNA及其复制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子链延伸时游离的脱氧核甘酸添加到3,端B.子链的合成过程不需要引物参与DNA每条链的5,端是羟基末端DNA聚合酶的作用是打开DNA双链【答案】A【解析】【分析】DNA复制需要的基本条件:(1)模板:解旋后的两条DNA单链;(2)原料:四种脱氧核昔酸;(3)能量:ATP;(4)酶:解旋酶、DNA聚合酶等。【详解】A、子链延伸时合成,故游离的脱氧核仔酸添加到3,端,A正确;

25、B、子链的合成过程需要引物参与,B错误;C、DNA每条链的5,端是磷酸基团末端,3,端是羟基末端,C错误:D、解旋酶的作用是打开DNA双链,D错误。故选A。(2021-6浙江月选考)含有100个碱基对的一个DNA分子片段,其中一条链的A+T占40%,它的互补 链中G与T分别占22%和18%,如果连续复制2次,则需游离的胞喀咤脱氧核糖核苜酸数量为() A.240 个B.180 个C.114 个D.90 个【答案】B【解析】【分析】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规律:(1)在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碱基两两相等,A=T, C=G, A+T=C+G,即噂吟碱基总数等于嚏咤碱基总 数;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A+T

26、)与(G+C)的比值等于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该种比例的比值;DNA分子一条链中(A+G)与(T+C)的比值与互补链中的该种碱基的比值互为倒数,在整个双链中 该比值为1;(4)不同生物的DNA分子中互补配对的碱基之和的比值不同,即(A+T)与(C+G)的比值不同。该比 值体现了不同生物DNA分子的特异性;(5)双链DNA分子中,A= (AI+A2) +2,其他碱基同理。【详解】分析题意可知:该DNA片段含有100个碱基对,即每条链含有100个碱基,其中一条链(设为1 链)的A+T占40%,即Ai+Ti=40个,则Ci+Gi=60个;互补链(设为2链)中G与T分别占22%和18%, 即 G2

27、=22, T2=18,可知 Ci=22,则 Gi=60-22=38=C2,故该 DNA 片段中 C=22+38=6O。已知 DNA 复制 / 2 次,则DNA的个数为22=4, 4个DNA中共有胞喀咤脱氧核甘酸的数量为4x60=240,原DNA片段中有60个胞喀咤脱氧核糖核甘酸,则需要游离的胞喀唾脱氧核糖核甘酸数量为240-60=180, B正确,ACD错误。故选B。IMMv方法技巧)巧记DNA复制的“二、二、三、四”有丝分裂前 的间期和减 数分裂前的 间期二大 特点三个 步骤半保留复: 制和边解; 旋边复制,解旋、合 成新链、 形成子代DNA1.图解法分析DNA复制的相关计算亲代复制1次有丝

28、分裂前 的间期和减 数分裂前的 间期二大 特点三个 步骤半保留复: 制和边解; 旋边复制,解旋、合 成新链、 形成子代DNA1.图解法分析DNA复制的相关计算亲代复制1次复制2次复制”次,5N /|,5N标记 i N未标记N (g)亲代DNA 标记,原科未标记一个亲代DNA连续复制次后,则: (1)子代DNA分子数:2”个无论复制多少次,盒Fn的DNA分子始终是2个做题时看准是“含还是只含“含N的DNA分子有2个,只含Mn的DNA分子有(2-2)个做题时看准是“DNA分子数”还是“链数”(2)子代DNA分子总链数:2nx2=2n+,条无论复制多少次,含6N的链始终是2条含N的链数是(2/|-2

29、)条(3)消耗的脱氧核昔酸数若亲代DNA分子含有某种脱氧核甘酸根个,则经过次复制需要消耗游离的该脱氧核甘酸数为mx (2-1)个若进行第n次复制,则需消耗游离的该脱氧核甘酸数为个2.细胞分裂过程中的同位素标记问题) DNA分子半保留复制图像及解读两条深色链表示具“放射性”亲代1个、NA段7(供给无放射性的原料)分子产丝粒0III两条深色链表示具“放射性”亲代1个、NA段7(供给无放射性的原料)分子产丝粒0IIIIV,第一次复制着丝. 第二次、 复制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分开-新链随机移 向两极一新链I每个子代DNA均含 、旧链)亲代DNA链第二次中期:每条染 、旧链1色体都带“放射性”,仅分析

30、其中一 条染色 体着丝 粒分裂 状况但每条染色体都只有 一条单体带“放射性”第二次后期因着丝 粒分裂导致染色体 数目加倍,但每条 染色体移向哪一极 具“随机性”(2)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在细胞增殖过程中核DNA和染色体的标记情况分析细胞DNA细胞DNA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如图为连续分裂两次的过程图(以一条染色体为例)。细胞一染色体每条染 色体上 的DNA第二次分裂裂 分细胞一染色体每条染 色体上 的DNA第二次分裂裂 分注:“ | 为亲代DNA链:“:”为利用原料合成的子链由图可以看出,第一次有丝分裂形成的两个子细胞中所有核DNA分子均由一条亲代DNA链和一条子链组 成;第二次有丝分裂后最终形

31、成的子细胞中含亲代DNA链的染色体条数是02 (以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 为例)。(3)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核DNA和染色体的标记情况分析在进行减数分裂之前,DNA复制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如图是一次减数分裂的结果(以 一对同源染色体为例)。第次分裂第二次分裂细胞- 染色体吗 每条染y色体上细胞- 染色体吗 每条染y色体上的DNA 注:为亲代DNA链:为利用原料合成的子链由图可以看出,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虽然连续分裂两次,但DNA只复制一次,所以四个子细胞中所有核 DNA分子均由一条亲代DNA链和一条利用原料合成的子链组成。经典变式练(2022武汉市调研)如图为真核生物染

32、色体上DNA复制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DNA复制是从多个起点同时开始的B.图中DNA复制是边解旋边双向复制的C.真核生物DNA复制过程中解旋酶作用于氢键D.真核生物的这种复制方式提高了复制速率【答案】A【解析】分析题图可知,图中的三个复制起点复制的DNA片段的长度不同,圈比较大的表示复制开始的时 间较早,因此DNA复制的起始时间不同,A错误;题图中DNA的复制过程是边解旋边双向复制的,B正 确;DNA的复制首先要在解旋前的作用下使双链间的氢键断裂,C正确;真核生物的DNA复制具有多个 起点,这种复制方式加速了复制过程,提高了复制速率,D正确。(2021.山东滕州期中)1958

33、年,科学家运用同位素标记技术设计了 DNA复制的实验,实验的培养条件与 方法:(1)在含的培养基中培养若干代,使DNA均被&N标记,离心结果如图中的甲;(2)转至Mn 的培养基培养,每20分钟繁殖一代;(3)取出每代大肠杆菌的DNA样本,离心。图中的乙、丙、丁是某 学生画的结果示意图。下列有关推论,正确的是()A.出现丁的结果需要60分钟B.乙是转入N培养基中繁殖一代的结果C.转入培养基中繁殖三代后含有l4N的DNA占3/4D.丙结果出现后,将此时的DNA热变性后离心分析可得出半保留复制的结论【答案】D【解析】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特点,转入培养基中繁殖两代后所得DNA分子中,有一半DNA分子只

34、 含in,另一半DNA分子是一条链含有N, 一条链含有Mn,离心后出现中带和轻带,即丁图所示结果, 即出现丁的结果至少要复制两次,而大肠杆菌每20分钟繁殖一代,因此至少需要40分钟,A错误;根据 DNA半保留复制特点,转入l4N培养基中繁殖一代后所得DNA分子都是一条链含有”N,另一条链含有l4N, 离心后只出现中带,即丙图所示结果,B错误:因实验中DNA复制的原料均含mn,故转入培养基中繁殖 三代后,所有的DNA都含有“N, C错误;丙是转入UN培养基中繁殖一代的结果,DNA分子都是一条链 含有&N,另一条链含有MN,因此将此时的DNA热变性后离心分析可得出半保留复制的结论,D正确。【易错点

35、1】不能正确理解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转化”点拨:(1)关于转化的实质:转化的实质是基因重组而非基因突变: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S型 细菌的DNA片段整合到R型细菌的DNA中,使受体细胞获得了新的遗传信息,即发生了基因重组。 (2)关于转化的细菌数量:发生转化的只是少部分R型细菌,由于转化受到DNA的纯度、两种细菌 的亲缘关系、受体菌的状态等因素的影响,所以转化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R型细菌都转化成S型细 菌,而只是少部分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易错点2】 误认为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可使所有R型细菌实现转化点拨:并非所有的R型细菌都转化为S型细菌,事实上转化的效率很低,并且转化受DNA的 纯度、两种

36、细菌的亲缘关系、受体菌的状态等因素影响,因此只有少部分R型细菌被转化为S型细 菌。【易错点3】 混淆S型菌DNA和S型菌点拨: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不能简单地说成有毒性的S型细菌的DNA可使小鼠致死,而 是具有毒性的S型细菌可使小鼠致死。易错点4获得含放射性标记的噬菌体时不能用培养基直接培养点拨:实验中获得含放射性标记的噬菌体时不能用培养基直接培养,因为病毒营专性寄生生活, 所以应先培养(标记)细菌,再用细菌培养噬菌体。【易错点5误认为格里菲思实验证明了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是DNA或误认为艾弗里实验运用 了“同位素标记”技术点拨:(1)格里菲思实验仅能证明S型细菌中含有某种“转化因子”,但并未

37、具体证明转化因子是何种 物质。(2)艾弗里实验所用方法为“化学分离提取法”而不是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所利 用的才是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HP、35S)。【易错点6】混淆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2个关键环节“保温”与“搅拌”点拨:(1)保温时间要合适保温时间过短或过长会使32P组的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原因是部 分噬菌体未侵染细菌或子代噬菌体被释放出来。(2)“搅拌”要充分如果搅拌不充分,35s组部分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没有分离,噬菌体与细菌共存于 沉淀物中,这样造成沉淀物中出现放射性。【易错点7】 未明确“标记”对象与实验结果的对应关系点拨:“两看法”解答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同位素标记问题易错

38、点8误认为原核生物或真核生物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为RNA或认为某一生物遗传物质“主 要是DNA”点拨:(1)真核生物(包括细胞质、细胞核中)和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一定是DNA。(2)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o(3)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因此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注意】常见的错误说法:“xx(具体的某种生物名称)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xx(具体的某种生 物名称)的主要遗传物质是DNA”等。对于具体的生物而言,其遗传物质是确定的,要么是DNA,要 么是RNA,只能是其中的一种,因此对于具体的某种生物而言,“DNA”“RNA”或“遗传物质”的前面 不能加“主要”两个字。【易错点9

39、误认为DNA分子都是双链的或认为DNA分子中噂吟一定等于嗜嚏或认为嚓吟=嗑 咤时一定为双链DNA分子点拨:DNA分子一般为“双螺旋结构”,但也有些DNA分子呈“单链”结构,在此类DNA分子中喋吟 与喀咤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相等。由此可见,双链DNA分子中喋吟“A + G”固然等于“T + C”或(A + C)/(T + G)=1,但存在该等量或比例关系时,未必一定是双链DNA分子。【易错点10误认为DNA复制“只发生于”细胞核中点拨:细胞生物中凡存在DNA分子的场所均可进行DNA分子的复制,其场所除细胞核外,还包括 叶绿体、线粒体、原核细胞的拟核及质粒。需特别注意的是DNA病毒虽有DNA分子,但其

40、不能独立完成DNA分子的复制病毒的DNA复 制必须借助寄主细胞完成,在其DNA复制时,病毒只提供“模板链”,其他一切条件(包括场所、原 料、酶、能量)均由寄主细胞提供。【易错点11】对DNA复制过程中“第n次”还是“n次”复制所需某种碱基数量的计算原理不清 点拨:第次复制是所有DNA只复制第”次所需碱基数目;次复制是指由原来的DNA分子复制 “次,所需碱基数目。【易错点12】误认为染色体是基因的唯一载体点拨:(1)真核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也是基因的载体。(2)原核细胞无染色体,拟核中的DNA分子和质粒DNA均是裸露的。【易错点13】混淆基因、DNA与染色体的关系点拨:院6q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

41、NA片段dna基因在染色体1s缶仕体是必M 一一上呈线性排列染色体的主要载体” ,【注意】(1)针对遗传物质为DNA的生物而言,基因是指“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但就RNA病 毒而言,其基因为“有遗传效应的RNA片段”。(2)并非所有DNA片段都是基因,基因不是连续分布在DNA上的,而是由碱基序列将不同的基因分 隔开的。【易错点14】DNA结构与复制解题时的5个“注意”点拨:(1)注意不要将DNA分子中碱基对之间氢键的形成与断裂条件混淆,氢键可由解旋酶催化断 裂,同时需要ATP供能,也可加热断裂(体外);而氢键是自动形成的,不需要酶和能量。(2)注意“DNA复制了 次”和“第n次复制”的区别

42、,前者包括所有的复制,但后者只包括第n次的复 制。(3)注意碱基的单位是“对”还是“个”。(4)注意在DNA复制过程中,无论复制了几次,含有亲代脱氧核昔酸单链的DNA分子都只有两个。(5)注意看清试题中问的是“DNA分子数”还是“链数”,是“含还是“只含”等关键词,以免掉进陷阱。【易错点15淆DNA复制发生的时间点拨:DNA复制发生于细胞分裂间期和在DNA病毒繁殖时,其中的细胞分裂并非仅指减数分裂和 有丝分裂。【易错点16】不明确遗传效应指的是什么点拨:遗传效应是指基因能够转录成mRNA,进而翻译成蛋白质,能够控制一定的性状。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前保持一段时 间后搅拌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前

43、保持一段时 间后搅拌.下图为“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的流程图,有关该实验的表述错误的是检测上清 液和沉淀 物中的放 射性强度A. T2噬菌体仅由蛋白质和DNA构成,是研究遗传物质的理想材料B.用T2噬菌体侵染被35s标记的大肠杆菌,获得蛋白质被标记的噬菌体C.若搅拌不充分,35s标记T2噬菌体的这一组上清液放射性会增强D. 32P标记T2噬菌体的这一组,沉淀物放射性很高,子代部分噬菌体有放射性【答案】C【解析】【分析】T2噬菌体是DNA病毒,仅由蛋白质和DNA构成,在研究遗传物质时,可以将DNA和蛋白质完全分开, 单独的研究它们的作用,所以是研究遗传物质的理想材料。噬菌体在侵染时,蛋白

44、质外壳不进入细胞内, DNA进入。T2噬菌体中仅蛋白质分子中含有硫,磷几乎都存在于DNA分子中。【详解】A、T2噬菌体是DNA病毒,仅由蛋白质和DNA构成,在研究遗传物质时,可以将DNA和蛋白质完全分 开,单独的研究它们的作用,所以是研究遗传物质的理想材料,A正确:B、用T2噬菌体侵染被35s标记的大肠杆菌,T2噬菌体的DNA进入大肠杆菌细胞内,在T2噬菌体DNA的指导下,利用寄主细胞内的被35s标记的氨基酸来合成蛋白质外壳,所以可以获得蛋白质被标记的T2噬 菌体,B正确:C、若搅拌不充分,35s标记T2噬菌体的这一组,一些蛋白质外壳没有和大肠杆菌分开而进入沉淀中,导致 上清液放射性会减少,C

45、错误;D、32P标记T2噬菌体的这一组,,2P标记的是T2噬菌体的DNA,可以进入大肠杆菌细胞中,所以沉淀物 放射性很高,子代细胞中少部分T2噬菌体有放射性,D正确。故选C。2.下列有关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据的叙述,正确的是()A.格里菲思的实验证明DNA可以改变生物体的遗传性状B.艾弗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和细菌培养技术等C.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中,大肠杆菌裂解后得到的T2噬菌体都带有32P标记D.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中,离心后大肠杆菌主要存在于沉淀中【答案】D【解析】【分析】I、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

46、里体 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2、Tz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一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一噬菌体侵 染未被标记的细菌一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详解】A、格里菲思的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但没有证明DNA 可以改变生物体的遗传性状,A错误;B、艾弗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运用/细菌培养技术,但没有运用同位素标记法,B错误;C、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中,合成子代噬菌体的原料都来自大肠杆菌,由于DNA分子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 制,因此大肠杆菌裂解后得到的T2噬菌体只有少数带有32P标记

47、,C错误;D、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中,离心后大肠杆菌主要存在于沉淀物中,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分布在上清液中,D正确。故选D。3. T2噬菌体为DNA型噬菌体,QB噬菌体为单链RNA型噬菌体(假设其宿主细胞亦为大肠杆菌)。下列 相关实验及结论叙述不正确的是()A.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释放的子代噬菌体都带放射性物质B.用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间过短,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含量将不变C.用32P标记的QB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搅拌离心后放射性主要集中在沉淀物中D.用35s标记的QB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间过长,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含量将不变【答案】A【解析】【分析】用35s标记的T2噬

48、菌体侵染大肠杆菌,35s标记的是蛋白质,不进入大肠杆菌,上清中放射性很高,若搅拌 时间过短,一些蛋白质外壳没有和大肠杆菌分开,导致沉淀中放射性变高;若侵染时间过短,一些T2噬菌 体未来得及侵染,但是上清中的放射性含量不变。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32p标记的是DNA, 进入大肠杆菌,沉淀物的放射性很高,子代T2噬菌体中只有少数带有放射性标记。用32P标记的Qp噬菌 体侵染大肠杆菌,32P标记的是RNA,进入大肠杆菌,沉淀物的放射性很高;用35s标记的QP噬菌体侵染 大肠杆菌,35s标记的是蛋白质,不进入大肠杆菌,上清中放射性很高,若侵染时间过长,子代Q。噬菌体 释放出来,但是上清

49、中的放射性含量不变。【详解】A、由于合成子代噬菌体的原料来自大肠杆菌,而DNA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因此用32P标记的T2噬菌 体侵染大肠杆菌,释放的子代噬菌体只有少数带放射性物质,A错误:B、35s标记的是T2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噬菌体侵染细菌时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细菌,经过搅拌离心后分布 在上清液中,培养时间长短不影响蛋白质外壳的分布,因此用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间过短, 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含量将不变,B正确;C、用32P标记的QP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32P标记的是RNA,进入大肠杆菌,沉淀物的放射性很高,C正 确;D、用35s标记的QP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35s标记的是蛋白质,不

50、进入大肠杆菌,上清中放射性很高,若 侵染时间过长,子代QP噬菌体释放出来,但是上清中的放射性含量不变,D正确。故选Ao4.如图为DNA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碱基特定的排列顺序,构成了 DNA的特异性B.表示脱氧核糖,与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C.表示氢键,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发生断裂D. C与G碱基对的含量越高,DNA结构越稳定【答案】C【解析】【分析】1、DNA的双螺旋结构: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甘酸长链盘旋而成的。DNA分子中的脱 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在内侧。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起来, 形成碱基对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2、D

51、NA分子的稳定性,主要表现在DNA分子具有独特的双螺旋结构:DNA分子的多样性主要表现为构 成DNA分子的四种脱氧核甘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特异性主要表现为每个DNA分子都有特定的碱 基序列。3、分析图片,为脱氧核糖,为磷酸,为碱基对。【详解】A、每个DNA分子都有特定的碱基序列,这构成了 DNA分子的特异性,A正确;B、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B正确;C、表示氢键,在解旋醐的作用下发生断裂,C错误;D、CG之间有三个氢键,所以C与G碱基对的含量越多,DNA结构越稳定,D正确。故选C。5. 1953年,美国生物学家沃森和英国物理学家克里克共同构建的DNA双螺旋结构具

52、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一个DNA分子中,磷酸、脱氧核糖和含氮碱基之间的数量比是1: 1: 1一个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的相邻碱基通过磷酸一脱氧核糖一磷酸相连一个DNA分子中,互补碱基之和的比值在两条链中和整个DNA分子中相等一个DNA分子中,一条单链具有两个末端,其中含一个磷酸基团的末端称S端【答案】B【解析】【分析】DNA分子的结构: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对排列在内侧,两条长链 按照反向平行的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详解】A、DNA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甘酸,分子脱氧核糖核甘酸中磷酸、脱氧核糖和含氮碱基之 间的数量比是1: 1:

53、1, A正确;B、一个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的相邻碱基通过脱氧核糖一磷酸一脱氧核糖相连,B错误:C、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 C=G),在DNA分子中,互补碱基之和的比值在两条链中和整个DNA 分子中相等,C正确;D、一个DNA分子中,一条单链具有两个末端,其中含一个磷酸基团的末端称S端,另一端为3,端,D正 确; 故选B。6.细胞的很多物质或结构都存在“骨架”或支架”,下列相关叙述箱考的是()A.细胞中微管和微丝构成了细胞骨架B.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C.磷脂、乳糖、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以碳链为骨架D.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连接形成DNA的基本骨架【答案】C【解析】【分析】1、细胞

54、骨架是真核细胞中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的网架结构,细胞骨架由蛋白质纤维组 成。2、生物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3、DNA分子的基本骨架是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的。4、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是碳链。【详解】A、细胞骨架是由微管、微丝等蛋白质纤维构成的网络状框架结构,A正确:B、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B正确;C、磷脂、乳糖不是大分子物质,C错误;D.、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连接形成DNA的基本骨架,D正确。故选C。. DNA复制保证了亲子代遗传信息的连续性。有关豌豆细胞DNA复制的叙述,错误的是()A.复制均在细胞核中进行.原料是游离的四种脱氧核甘酸DNA的两条链均能作

55、为复:制的模板DNA复制是一个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答案】A【解析】【分析】DNA分子的复制时间: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间期;条件:模板(DNA的双链)、能量(ATP水解提供)、酹 (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等)、原料(游离的脱氧核甘酸);过程:边解旋边复制;结果:一条DNA复制出 两条DNA;特点:半保留复制。【详解】A、DNA复制主要在细胞核内进行,另外在线粒体和叶绿体内也能进行DNA复制,A错误;B、DNA复制所需的原料是四种脱氧核甘酸,B正确;C、DNA复制时两条链均能作为复制的模板,C正确;D、DNA复制是个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的过程,D正确。故选Ao8.下列关于双链DNA的结构和复制的叙

56、述,正确的是()DNA分子中碱基对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DNA分子中碱基的比例关系(A+T) / (G+C) =1C.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了 DNA复制能准确进行D.细胞分裂间期DNA复制与染色体复制是先后进行的【答案】C【解析】【分析】DNA结构特点: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的,并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 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内侧,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遵循碱基互补配对 原则:A-T、C-G配对。【详解】A、DNA分子中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A错误;, DNA分子中碱基的比例关系(A+G) / (T+C) =

57、1、(A+C) / (T+G) =1, B错误;C、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了 DNA复制能准确进行,C正确;D、细胞分裂间期DNA复制与染色体复制是同时进行的,D错误。故选C。.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昔酸的说法,箱送的是()A.基因通常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不是4种碱基对的随机排列B.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一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或2个DNA分子C.在DNA分子结构中,脱氧核甘酸交替排列构成了 DNA分子的基本骨架D. 一个基因含有多个脱氧核甘酸,基因的特异性是由脱氧核甘酸的序列决定的【答案】C【解析】【分析】1、基因的概念: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

58、本单位.2、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在染色体上,并且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详解】A、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但不是4种碱基对的随机排列,碱基有特定的排列顺序,A正确; B、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一条染色体上一般含有I个DNA分子,当染色体及制时含有2个DNA分 子,B正确:C、在DNA分子结构中,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C错误;D、一个基因含有许多个脱氧核甘酸,基因的特异性是由脱氧核甘酸的排列顺序决定的,D正确。故选C。10.经过许多科学家的不懈努力,遗传物质之谜终于被破解,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格里菲思通过肺炎链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得出S

59、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能将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2)艾弗里等人做的肺炎链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该实验与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设 计思路相似,都是 o(3)赫尔希和蔡斯利用 技术完成了著名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4)噬菌体DNA复制时,由细菌提供的条件是.(5)因为,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6) DNA复制的方式是 复制。若一个DNA分子有100个碱基对,腺喋吟占碱基总数的20%,如果连续复制3次,则需要游离的胞喀咤 个。【答案】 转化因子设法把DNA与蛋白质等物质分开研究同位素标记原料、酶、能量等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半保留 420【解析】【分析】(1

60、)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 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 传物质。(2) T?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一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一 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一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详解】(I)格里菲思通过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提出在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 细菌;(2)艾弗里实验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设计思路都是设法把DNA与蛋白质等物质分开,然后单独地、 直接地研究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