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教学设计案例10篇_第1页
七年级地理教学设计案例10篇_第2页
七年级地理教学设计案例10篇_第3页
七年级地理教学设计案例10篇_第4页
七年级地理教学设计案例10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七年级地理教学设计案例10篇 作为一名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小编带来七年级地理教学设计案例精选10篇,希望大家喜欢。 七年级地理教学设计案例 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 2、过程与方法:能看懂简单的天气预报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天气与人类活动是息息相关的。 教学重点:掌握天气与气候的概念的区别;识别常有的天气符号,熟悉天气预报图的使用。 教学难点:天气预报图的使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如果元旦我没一起去北京旅游,该怎样穿着呢?(学生讨论) 你得出结论的依据是什么?(

2、关注天气和天气预报) (教师板书课题:天气和天气预报) 二、新课: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活动”,阅读教材上例举的天气预报,完成书上练习,了解天气预报的主要内容。 总结:阴晴、冷热、风雨等。 2、学生阅读教材:比较天气与气候的概念差异 总结:天气时间短、变化快 气候时间长、较稳定 练习:完成教材上活动,判断四句唐诗描述的是天气还是气候,掌握天气与气候的概念的区别。 3、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流程 学生自读教材相关部分,看谁最先总结出来。 总结:探测信息信息处理预报系统气象服务 同学们能做一名合格的天气预报员吗?首先必须熟悉常见的天气符号。 4、引导学生熟悉常见的天气符号 学生阅读教材上的常见天气

3、符号图,识记各种符号代表的意义。教师简单指导学生:各种雨的符号、雪的符号,特别讲解风的符号、风向的识别、风力的识别 5、识读天气预报图 学生自己完成教材上的活动练习,教师抽查学生完成情况。 教师示范:用语言叙述图中北京市的天气预报内容,学生叙述上海、重庆两地的天气预报内容,鼓励学生争当合格的天气预报员。 三、总结: 1、天气、气候的区别 2、熟记常见的天气符号 四、作业 1、坚持看中央台一套节目晚间天气预报 2、识记常见的天气符号 五、教学反思 1、教学内容的反思:天气预报的制作流程过于简单。 2、教学方法:学生的主动积极性调动不够,特别是常见天气符号部分,没能引导学生当堂记忆。 七年级地理教

4、学设计案例篇2 教学目标 1.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从生活入手,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们感知地理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2.使学生初步具备地理的思考观念,学会用地理的方法“想”问题。 教学重点 1.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从生活入手,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们感知地理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难点 1.使学生初步具备地理的思考观念,学会用地理的方法“想”问题。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我们形容一个人博学,通常都用“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其实,天文和地理都属于现在地理学的范畴。大家知道什么是地理吗?地理又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吗?这些相信都是同学们急于想知道的问题。那么我们就从先从这里入手。 板书:

5、 一、生活离不开地理 提出问题: 将学生分组,让每组学生都联想一下我们生活中什么事物和现象与“地理”有关,并说出来? 教师根据学生说的内容,并选择一部分对应做出简单的解释。 教师教案: 从同学们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地理与我们的衣食住行等方面息息相关,总而言之,生活离不开地理 学生看书p2图片: 从图上看到什么? 提示:为什么世界上不同地方的人们的生活有这么大的差异? 让学生分组,一组根据图提出问题,一组回答问题。 教师对各组的回答进行教案并说明这四幅图存在差异的原因,进行详解,逐步让学生了解生活和生产与地理的关系,理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观念。 教师讲述: 通过以上学习,我们知道人总是会生活在一

6、定的地方,不过不同地方的环境有不同的特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有着必然的关系。人类正是通过逐步的积累这些关系,从而形成地理学。它研究的内容包括天文知识、地表的形态、天气、气候、人口分布等等方面,应用的范围也十分广泛。 我们的生活是离不开地理的,处处都有地理。 好像一些谚语:“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便能够充分说明我们生产和生活都要遵循一些客观规律,这些规律就是地理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也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我们学地理,就是要学会这些规律,让它们指导我们的生活,使我们更好的生活。 板书:二、学习地理,为了更好的生活 提问:在大自然中存在着许多现象和奥秘是我们目前不了解甚至是不知道的,同学们能列举一

7、些吗? 学生回答 教师讲述:这些现象形成的原因是什么?也是以后我们要逐步要研究的问题,甚至有一些问题就连老师现在也搞不懂。而我们学习地理更重要的是在我们形成一个地理的观念,学好地理需要有一个“地理的头脑”,面对我们身边的问题,都会用地理的方法去“想”问题。 看p3巴比伦介绍 讨论: 提问:说一下这段文章的认识,试说明了什么问题? 让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回答 教师教案概括,说明尊重自然规律、爱护大自然就是爱护我们自己,否则要受到惩罚,自毁家园。 板书:1、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 看p3“姑姑的故事” 讨论: 提问:说一下这段文章的认识,试说明了什么问题? 让学生分组讨论 教师教案: 由于人类

8、的生存环境的差异,只有扬长避短,才能发展,同时也说明尊重大自然规律给我们的好处,这与破坏大自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板书:2、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看p4“城市的形成要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讨论: 让学生谈谈想法 学生回答 教师教案 在分析地理问题时,要用综合眼光,综合地分析问题。 板书:3、综合地分析问题 看4标出地话: 提问:说一下对这句话的认识,说明了什么问题? 让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回答 教师教案概括,社会地发展一方面给人们带来物质财富,同时由于人口过多、资源浪费等许多原因破坏了大自然,形成了目前严峻的环境问题,因而要更好地生活下去,必须建立可以持续发展的观念,建立新地生活、生产方式 板书

9、:4、具备可持续发展地观念 教案: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大家初步对地理有了一个简单地认识。地理是一门有趣的科学,也是一门有用的科学。我们知道要学习地理就是为了更好的利用地理,学会用地理的方法“想”问题,利用地理的知识指导我们的生产和生活,遵从客观的规律,使我们能够更好的生活。 板书设计前言和同学们谈地理 一、生活离不开地理 二、学习地理,为了更好的生活 七年级地理教学设计案例篇3 学习目标 1、知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识与技能:法国的地理位置,法国的气候类型和旅游业的发展状况。 2、过程与方法:学生自学,教师指导。 3、情感态度价值观:建立我国与法国的对比,从法国的发展中

10、找到我国发展的有效途径。 重难点 法国的地势特点。 法国的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步骤 师生活动 复备 1、导课激情 2、自主学习 (由科代表组织本组成员根据学习提纲完成) 同学们你了解法国的哪些历史和文化? 学生各抒己见,畅谈法国的历史人物,名胜古迹,经济发展状况等。 学生自主学习,完成教材的活动练习和以下预习练习: 1.法国的轮廓有什么特点? 2.法国濒临的海,海湾,海峡以及陆地上的邻国? 3.通过图分析法国的最北端和最南端的地理纬度?看法过大部分属于那个纬度区? 4.找到法国的中央高原,巴黎盆地,阿尔卑斯山脉看法国的地势特征? 5.找到法国的重要的河流,塞纳河,

11、卢瓦尔河,罗讷河。 6.法国的第一大城市巴黎,法国的最大的海港马赛,法国的第三大城市,法国的纺织工业中心里昂。 法国的轮廓象正六边形,三边临海,三边临陆地。法国的南部面临地中海,西边临比斯开湾,背面临拉芒什海峡,陆地上的邻国众多,例如:比利时,卢森堡,德国,瑞士,意大利,摩纳哥,安道尔,西班牙。中央高原位于法国的南部,巴黎盆地位于法国的西北部,从地形分布上和分层社色图中可以看出法国的地势特点,东南高西北低。 根据课前预习,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法国。 1、在图327上找到法国,看看其国土轮廓有什么特点。 2、读出法国最北端和最南端大致的度数。 步骤 师生活动 复备 3、激情互动 4、魅力精讲 5、

12、拓展应用 6、生成创新 法国的塞纳河从东南流向西北,注入拉芒什海峡,巴黎,里昂,马赛三个城市的共同的地理位置特点是沿河分布或者沿海分布。 学生阅读教材两个段落看一下法国的主要的气候类型以及分布状况,法国大西洋沿岸,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在此了解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分布规律,40-60度大陆的西岸,冬无严寒,下无酷暑,降水均匀,基本上没有旱涝灾害,对农业生产发展十分有力,法国的地形平坦,平原和丘陵占全国面积的4/5北部的巴黎盆地成为法国的小麦的主要产区,法国也成为欧洲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法国的农业生产还具有便利的灌溉条件,河流汇总多,水量丰富,季节变化小。这些都能通过学生的知识扩展得到。 法国的另外一

13、种气候地中海气候,教材自始至终都没有提到地中海气候类型,地中海的沿岸地区,夏季气温高,降水少,植物生长旺盛。在此有必要让学生再次记忆地中海气候的特点,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雨热不同期。在了解气候类型的基础上再看地中海沿岸的葡萄种植,可以给学生出示几幅图片,进而了解法国的葡萄酒。 法国的资源丰富,煤铁储藏量大,汽车飞机制造让学生了解,法国的核电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法国的旅游业发达,旅游资源丰富,了解法国的旅游资源。 法国法展农业的优越自然条件?找出巴黎盆地和中央高原,归纳法国地势的基本特征。 找出法国的气候类型,以及对农业的影响 介绍法国的旅游业 7、课堂检测 法国的气候和哥具有什么特

14、点? 法国的首都坐落在河畔。 法国的地势特点 法国有那些旅游资源? 从什么地方反映法国是一个文化大国河旅游大国? 七年级地理教学设计案例篇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地球的形状、大小。 (2)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知道地轴、两极、本初子午线和赤道,知道经线和纬线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 (1)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2)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与大小的认识过程,知道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夫穷尽的,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探求科学奥秘的志趣。 教学重难点 知道地球

15、仪是地球的模型,知道地轴、两极、本初子午线和赤道,知道经线和纬线的特征。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晴朗的白天,我们能够看到太阳像一个火红的圆球;在十五的夜晚,我们可以看到月球像明亮的圆盘。那么,我们居住的地球到底是什么样的? (板书)地球的形状、大小 二、展示目标 即教学目标中知道与技能目标 三、自学引导及点拨 1、地球的形状 (展示图片)观看教材地球卫星照片 (提问)地球是什么形状? (引导)地球是一个球体,在今天看来已经是再简单不过的问题, 在古代却是一个难解的谜。人们对地球的认识,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引导学生观察教材提供的图片“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16、) (学生讨论学习,小组可以相互交流一下,古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直觉逻辑推测实践证明新“眼”目睹) (提问)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根据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你能说出哪些反映地球形状的事例吗? A、(可能出现的事例):站在海边,摇望远处驶来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目送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 B、(事例2)发生月食偏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日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就像给地球照镜子,使我们看见了地球的球体形状。 C、还有地球仪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 (提问)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证明地球是球形的? (小组同学可以充分的讨论,教师启发、解释。) (总结)准确反映地球形状科学证明是地球卫

17、星照片。 (讨论)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总结)任何一个真理的发现都不是轻而易举的,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甚至以生命为代价。 板书:2、地球的大小 (承转)现代的科学技术不仅认识了地球的形状,而且精确的测量出了地球的大小。 (展示图片)地球的大小 (学生活动)让学生读出:地球的平均半球6357千米,地球的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地球周长约4万千米。 (讲解)精确测量表明,从地心到北极的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赤道半径的长度比北极半径的长度多21千米。实际上这些差别同巨大的地球来比是微不足道的。如果把地球缩小到地球仪那样大小,这个差别就看不出来了,我们

18、通常用平均半径来表示地球的大小。 (板书)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展示)地球仪 (提问)1、地球仪与地球真实的原貌有什么区别? 2、地球仪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启发学生积极回答) (讲述)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再继续总结补充地球仪的特点。 地球仪是地球缩小的模型。 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等。 地球仪上有一些在地球上实际并不存在的地理事物,例如,用于确定地理事物的方向、位置的经纬网和经纬度。 地球仪上还有一个能使地球模型转动的地轴,而这个地轴在地球上却没有。 四、提出问题,探索解决 结合自己的地球仪观察

19、思考,同学先小组交流,推荐发言人回答下列问题: 纬线和纬度 1、纬线有什么特点,想想纬线可以有多少条? 2、纬度以哪条纬线为起点,标度范围是多少?不同纬线的长度是否相等? 3、如何区分南纬与北纬?如何用不同的符号来表示南纬和北纬?纬度大小的变化规律有什么特点? 4、低、中、高纬度是如何划分的? 5、纬度值的纬线有什么特征?该值出现在哪个地区? 6、南北半球是怎么划分的?北纬是否都在北半球?南纬是否都在南半球? 7、你知道赤道纪念碑建在哪吗?为什么要建在这个位置? 经线和经度 1、经线有什么特点,想想经线可以有多少条? 2、经度以哪条经线为起点,标度范围是多少?不同经线的长度是否相等? 3、如何

20、区分东经与西经?如何用不同的符号来表示东经和西经?经度大小的变化规律有什么特点? 4、东经180度与西经180度经线有什么特点? 5、东西半球是怎么划分的?东经是否都在东半球?西经是否都在西半球? 6、每两条相对的经线所组成的经线圈都能把地球平均分成左右两个半球吗?为什么不采用0度与180度经线所组成的经线圈划分东西半球? 7、你知道什么是本初子午线吗?地球上真实的本初子午线在哪? 七年级地理教学设计案例篇5 能区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能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能用事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联系实际区别天气与气候。通过对天气与气

21、候的特点分析学生学会用分析对比的方法学习地理知识,解答地理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养成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良好习惯;增强自身应对变化多端的天气的防护意识,进而增强对大气环境的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1.区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 2.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教学难点: 人类活动对大气的影响。 教学方法: 问题导向法、读图分析法、总结归纳法、启发引导法。 学法: 自主学习法、小组合作法、观察法、对比法、综合分析法。 课时:1课时 教具使用:大洲轮廓图卡片、地球仪、地理图册 教学过程: 导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请首先请两位同学表演场景对话,让学生

22、们注意观看。 场景对话如下。 小明:天可真热啊,烈日炎炎,骄阳似火,我都快中暑了。我真想去北方避暑。唉,对了,我的好朋友小亮,他家搬到了黑龙江的齐齐哈尔,那里肯定很凉快,不如我去他那里避一避暑。对,我得赶快给他打电话。喂,你好!是小亮吗?我是小明。 小亮:你好你好!小明,好久不见了,你还好吗? 小明:好什么呀!天太热了,我都快中暑了,上海这一个星期持续高温,每天气温都在35以上,这不,我给你打电话,想去你那里避暑。 小亮:你可千万别来,我这里一连下了三天大雨,电闪雷鸣,树被风吹断了,铁路让洪水冲垮了。 小明:那可怎么办呢?要不等天好了,你给我打电话吧。 小亮:打电话多费钱啊!我们去看天气预报吧

23、。 小明:对啊,天气预报,天气预报,天气早知道。我们现在就去查看天气预报。 师:谢谢两位同学的表演,是啊,天气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天气的知识。 七年级地理教学设计案例篇6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初步理解区域划分的原因及相应的地理区域类型; 2.在简单地图上进行区域划分; 3.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 4.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观察判断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 2.使学生初步掌握地理事物的划分方法。 德育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教学重点 我国四大

24、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 教学难点 结合地图,使学生形成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 教学方法 读图观察、启发式讲述、学生活动、探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投影片、教学挂图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分别把课前挂好的新疆高山牧区景观图、西双版纳热带风光傣家竹楼景观图、东南沿海经济特区的工业生产流水线景观图和长江三角洲农业及工业景观图与四位扮演者(学生)口述台词(课文中的叙述)配套,依次打开。 讲授新课 这项活动完毕后,再叫一、两名同学试着描述自己家乡的特点。 教师带领同学们一起总结:以上同学的描述,说出了许多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大屏幕依次显示) 至此,同学们已经或多或少地

25、了解了一些中国的地理差异。 (板书)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想一想:(大屏幕显示)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地理区域呢?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可做点拨,最后总结:它们是根据不同的需要划分的。 同学们请看屏幕。(课本图5.1) 按学生座位分成四组,每个组负责在其中一个地理区域中找出有关区域的术语,最后每组选一名代表,陈述结果,教师汇总:(大屏幕显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牧区 (展示“亚洲的范围图”) 引导:亚洲和其他大洲之间,有些是以海洋作为天然洲界,有些大陆相连的地方则是人为划定的洲界线。如亚洲与非洲,亚洲与欧洲之间。 提问:参照地图能描述出亚洲与周围其他大洲的界线吗?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亚洲西北以乌拉尔山脉

26、、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分界;西南临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为洲界;东北隔着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南与大洋州隔海相望。 过渡:让学生大致读出亚洲所跨的纬度位置,与其他大洲比较一下,看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先大致目测,与亚洲相比,只比较南美洲和非洲) 顺承:亚洲不但所跨纬度最广,而且还有许多世界之最。 (展示“七大洲面积比较”图) 从此图可以看出亚洲面积最大。 (展示东西两半球图) 比较亚洲和其他大洲的东西距离,得出亚洲东西距离最大。 小结:根据以上的观察和分析,让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一下亚洲的位置、面积、范围。 (通过双边活动,训练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亚洲是世界

27、第一大洲。 引导:由于亚洲面积广大,国家众多,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人们根据地理方位的不同,又结合人文和自然环境特征的差异,把亚洲分成几个分区,共有几个分区?中国位于哪个分区?再观察,同在东亚分区的还有哪些国家? (展示亚洲地理分区图)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 继续引导:其他的分区是不是都与中国接壤?分别位于中国的哪个方位?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 过渡:要了解一个大洲的自然环境,除地理位置外,还需认识它的地形、湖泊、河流及气候等方面。讲述世界第一大洲的亚洲地形的特点。 (展示“亚洲地形图”) 引导:这种地形图上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高度,可以直观地看出不同地形类型,这是哪类地形图? 生:分层设色地形图。

28、 (指导学生基本的读图方法)观察下方的陆高海深表。结合地图判断不同的颜色各代表什么地形。我们来认识一些主要的地形区,描述一下他们的位置和大致海拔。 (请不同组的学生展开竞赛,抢答,活跃气氛,增强组内的合作意识。) A组:青藏高原、喜玛拉雅山及主峰 B组:帕米尔高原、蒙古高原 C组:西西伯利亚平原、华北平原、印度河平原和德干高原、伊朗高原 D组:阿拉伯半岛、马来半岛 学生查图讨论回答出各地的地理位置,海拔高度。 引导:根据以上的读图分析,从位置和海拔两方面考虑,看出亚洲地形特点:起伏很大,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引入地形剖面图。 (展示“亚洲大陆沿30度北纬的地形剖面图和北美洲沿40度北纬的地形剖

29、面图”)观察区别两图。 学生读图归纳:亚洲在东西方向上地势表现出起伏大,中部高,两侧低的特点。而北美洲在东西方向上地势西高东低。 过渡:河流是构成自然环境的另一重要因素。 (展示“亚洲地形图”) 在图上找出几条大河,观察河流的位置、流向及注入的海洋。 归纳亚洲的大河在分布上的特点。 特点: 受地形影响,亚洲地势的中高周低决定了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向四周放射状分布的特点。 在这些高山大川之间,还有一些著名的湖泊。请大家在图上找出:里海、贝加尔湖、死海。(展示阅读材料只能感有关资料,指导学生进一步结合地图理解其特征) 七年级地理教学设计案例篇7 能区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能识别常

30、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能用事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联系实际区别天气与气候。通过对天气与气候的特点分析学生学会用分析对比的方法学习地理知识,解答地理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养成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良好习惯;增强自身应对变化多端的天气的防护意识,进而增强对大气环境的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1.区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 2.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教学难点: 人类活动对大气的影响。 教学方法: 问题导向法、读图分析法、总结归纳法、启发引导法。 学法: 自主学习法、小组合作法、观察法、对比法、综合分析法。 课

31、时:1课时 教具使用:大洲轮廓图卡片、地球仪、地理图册 教学过程: 导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请首先请两位同学表演场景对话,让学生们注意观看。 场景对话如下。 小明:天可真热啊,烈日炎炎,骄阳似火,我都快中暑了。我真想去北方避暑。唉,对了,我的好朋友小亮,他家搬到了黑龙江的齐齐哈尔,那里肯定很凉快,不如我去他那里避一避暑。对,我得赶快给他打电话。喂,你好!是小亮吗?我是小明。 小亮:你好你好!小明,好久不见了,你还好吗? 小明:好什么呀!天太热了,我都快中暑了,上海这一个星期持续高温,每天气温都在35以上,这不,我给你打电话,想去你那里避暑。 小亮:你可千万别来,我这里一连下了三天大雨,电闪

32、雷鸣,树被风吹断了,铁路让洪水冲垮了。 小明:那可怎么办呢?要不等天好了,你给我打电话吧。 小亮:打电话多费钱啊!我们去看天气预报吧。 小明:对啊,天气预报,天气预报,天气早知道。我们现在就去查看天气预报。 师:谢谢两位同学的表演,是啊,天气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天气的知识。 新授: 一、天气及其影响谈天论气话天气 (一)天气与气候 师:多媒体出示一组不同天气的图片,请学生用语言描述一下自己看到的内容。 初中地理七年级上优秀教学设计多变的天气初中地理七年级上优秀教学设计多变的天气 初中地理七年级上优秀教学设计多变的天气初中地理七年级上优秀教学设计多变的天气 师:刚才

33、几位同学都描述了图片中的天气状况,不知道大家注意到了没有,他们都用了哪些关键词来描述天气呢?天气又有什么特点呢? 生:回答 师:天气就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的大气状况,它是经常变化的。通常用阴晴、风雨、冷热等词语描述,此外还有冰雹、沙尘暴、台风等。(图片展示) 初中地理七年级上优秀教学设计多变的天气 天气有两个重要特点:时间短,变化快。(即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差别很大,同一地点不同时刻天气不同。) 师:天气在短时间内是经常变化的,那么气候有什么特点呢?谁能说说我们当地的气候呢? 生:回答 师:气候与天气恰恰是相反的,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特点:具有相对稳定性。例如:我国

34、的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多年都是这样。 问:你能总结一下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吗?(学生分四组讨论,回答) 生:小组代表发言 师:总结发言。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初中地理七年级上优秀教学设计多变的天气 接着,教师多媒体出示一组和天气或气候相关的描述,让学生判断出该描述是天气还是气候。 1.今天风和日丽 2.昆明四季如春 3.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初中地理七年级上优秀教学设计多变的天气初中地理七年级上优秀教学设计多变的天气 4.东边日出西边雨 5.我们这个地方常年很少下雨 师:刚才,我们谈了很多有关天气的话题,就是因为天气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你能举例说明天气对我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35、吗? 生:回答 师: (二)天气及其影响 师:(课件播放各种天气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图片,了解天气对我们的影响,给学生直观的印象。) 初中地理七年级上优秀教学设计多变的天气 师:如果我们能预知明天的天气,对我们的生活和生产会有很大帮助的。那么我们从哪里会预知明天的天气呢?学生回答天气预报,引出话题二。 二、明天的天气怎么样谈天论气话预报 师:同学们你们日常生活中都是通过哪些途径了解天气的呢? 生:回答 师:是啊,随着科技和媒体的发达,我们了解天气的途径越来越多,正如同学们所说: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都是我们了解天气的途径。 师:那么,天气预报又是如何产生的呢?通过这幅图大家会有所了解。多媒体展

36、示天气预报的产生过程。 初中地理七年级上优秀教学设计多变的天气 师:通常天气预报要说明一天或几天中的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等的情况,我们先来看看风的符号吧。出示幻灯片。 初中地理七年级上优秀教学设计多变的天气 在天气预报中常常还可以看到卫星云图,卫星云图可以分析哪些地方是晴天、有雨或者阴天。 师:带领学生认识卫星云图。 初中地理七年级上优秀教学设计多变的天气 为了读懂天气预报,通常用专用的符号表示天气状况,天气符号一般与城市名称一起出现,我们一起来认识常见的天气符号。 七年级地理教学设计案例篇8 教材分析 1、本节教材是要让学生知道生活在地球上的主要种族和民族,以及他们的分布状况;了解世界各地区

37、语言的使用与宗教的信仰情况;了解世界各大洲的国家数以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各大洲的分布。 2、本节还介绍了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交往。 教学方法 一、授课思路与方法 1、让学生观看世界各地风土民情、宗教、人种方面的录像,然后巩固重要知识点,在随堂作业中反馈。 2、按教材顺序讲解课堂知识的同时,穿插讲解一些风土人情故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课时安排 本节共安排2课时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掌握世界人口、人种、 2、了解世界民族和语系的分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种族的特征、分布、三大宗教的起源与分布; 2、教学难点:按具体情况区分种族和民族这两个概

38、念。 三、教学准备 世界人口分布地图、地球仪、投影片、世界地图光盘、世界人种图。 四、教学过程 (一)世界人口: 1、增长速度很快; 1987年7月11日是世界50亿人口日; 1996年6月底,世界人口已达57。7亿; 2、人口分布很不平衡: 亚洲东部、南部和欧洲大部分地区人口稠密,占全球1/3; 极地、沙漠和热带森林地区人口稀少,南极地区目前无人定居。 (二)种族和民族:(参考人文地理种族篇,P8) 1、种族: 白色人种(欧罗巴人种):人数世界第一,占54%; 特征:肤色、眼色、发色较浅,头发呈波状,鼻梁高、嘴唇薄; 分布:欧洲、北美洲、大洋洲、非洲北部。 黄色人种:(蒙古利亚人种)人数世界

39、第二,占37%; 特征:皮肤呈淡黄或棕褐色,眼珠黑、头发黑而直,面庞扁平; 分布:亚洲东部、东南部、美洲(印第安人、因纽特人)。 黑色人种(尼格罗人种):人数占8。5%; 特征:皮肤黑、头发卷曲、鼻宽唇厚; 分布:非洲中部、南部,大洋洲、美洲也有一部分;(故乡在非洲) 混血种人种占0。5%,南美洲最多。 2、民族: (1)民族是由于经济、生活、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历史发展的不同而形成的; (2)汉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 (3)大多数国家是多民族,也有单一民族; (4)犹太人、吉卜赛人遍布于许多国家。 (三)小结: 语言人种 居民(板书) 宗教民族 课后作业 1、作业本:P23第19题 2

40、、填图册:P 七年级地理教学设计案例篇9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初步认识大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2.运用地图说明亚洲和欧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3.通过标准时间和国际日期变更线的介绍,培养学生简单的时区和日期换算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对地图的阅读,使学生学会从地图上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学会运用地图说出某地区的地理位置。 2.亚洲和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 (二)教学难点 1.学会简单的时区和日期换算。 教学方法 复习引导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 教学媒体 地图册、多媒体课件。 教学结构与过程 (课堂导入) 请大家看一段录像,猜一猜片中展现的景观在哪里?(播放一段关于亚洲的录像资料,如长城、日本富士山、沙漠中的阿拉伯人、喜马拉雅山脉等) 学生发言:中国、亚洲、日本 (讲授新课) 板书 第一章 认识大洲 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第二页第一自然段。指导学生找到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学生阅读。教师进行总结。 板书 一、“亚细亚”和“欧罗巴” 1.大洲名称的由来 2.亚欧大陆 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