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观_第1页
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观_第2页
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观_第3页
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观_第4页
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关于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观第1页,共44页,2022年,5月20日,21点35分,星期三一、关于学习的一般概述二、经典条件反射三、操作性条件反射四、斯金纳的强化理论五、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托尔曼第2页,共44页,2022年,5月20日,21点35分,星期三第3页,共44页,2022年,5月20日,21点35分,星期三一、关于学习的概述1、什么是学习?2、学习的意义和作用3、人类学习的特点第4页,共44页,2022年,5月20日,21点35分,星期三1、什么是学习学:广雅“学,识也” 说文解字“识,知也” 知新习:说文解字“习,数飞也” (晋)左思:“习习笼中鸟,举翮触四隅” 温故论语“学而时习之

2、,不亦悦乎?”学习:获得新知识,不断温习旧知识,最后达到通晓娴熟的地步。第5页,共44页,2022年,5月20日,21点35分,星期三最广泛接受的定义 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第6页,共44页,2022年,5月20日,21点35分,星期三学习的发生由经验引起,经验不仅包括外部环境刺激,也包括个体的练习,以及个体与环境之间复杂的交互作用;变化有时直接见诸行为,有时是潜在的行为,但变化都是持久的;并非所有的行为变化都是学习的结果;学习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在人类与动物身上都存在着,狭义上将学习理解为学生在学校中的学习;第7页,共44页,2022年

3、,5月20日,21点35分,星期三2、学习的意义和作用学习是有机体和环境取得平衡的条件;学习能促进个体成熟与心理发展;学习能激发人脑智力的潜力从而促进人的发展;第8页,共44页,2022年,5月20日,21点35分,星期三3、人类学习的特点社会性,以间接经验为主,无论在内容与形式上都是非常丰富的;以语言为中介,扩大了个体掌握社会历史经验的可能性;积极主动性,有丰富的学习动机与学习方法;第9页,共44页,2022年,5月20日,21点35分,星期三二、经典条件反射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Behavioral theory of learning),主要涉及的是可观察的行为改变,而不是内部心理加工过程

4、,强调在个体生活的环境中外部事件的作用。第10页,共44页,2022年,5月20日,21点35分,星期三巴甫洛夫(Pavlov)条件反射实验华生(J.Watson)的恐惧形成实验第11页,共44页,2022年,5月20日,21点35分,星期三巴甫洛夫(Pavlov)条件反射实验巴甫洛夫(Pavlov, 1849-1936)条件反射建立前,狗对无条件刺激物(US)肉末的无条件反应(UR)是分泌唾液,对铃声没有反应,铃声是中性刺激(NS)。条件反射建立中,铃声与肉末配对反复出现,引发无条件反应;条件反射建立后,狗仅对铃声就能产生分泌唾液的反应,这就是条件反射(CS);第12页,共44页,2022年

5、,5月20日,21点35分,星期三第13页,共44页,2022年,5月20日,21点35分,星期三条件反射基本原理保持与消退: 保持:当有机体做出条件反应时,经常伴随无条件刺激; 消退:当有机体做出条件反应时,不经常给予无条件刺激物,则反应会逐渐消失;泛化与分化 泛化:条件反射形成后,有机体对类似于条件刺激的其他刺激也做出同样的条件反应; 分化:对目标条件刺激的反射被强化,而使非目标条件刺激逐渐消退;第14页,共44页,2022年,5月20日,21点35分,星期三第二信号系统: 人所特有的语言系统,词语代表一定的事物,如果该事物属于最初的无条件刺激,曾经引起过特定的无条件反应,那么人在听到相应

6、的词时,也会产生同样的反应,该词语就成了条件刺激。第15页,共44页,2022年,5月20日,21点35分,星期三华生(J.Watson)的恐惧形成实验用三句话宣布了心理学的行为主义时代的到来:第一,心理学的内容应该是行为,是不意识;第二,心理学的方法应该是客观的,而不是内省的;第三,心理学的目标应该是预测并控制行为,而不是对心理现象的基本理解。“Given me a dozen healthy infants and my own specified world to bring them up in and I will guarantee to take any one at rando

7、m and train him to become any type of specialist I might select doctor, lawyerand yes, even beggarman and thief.第16页,共44页,2022年,5月20日,21点35分,星期三华生的实验程序被试是一名九个月大的孤儿Albert B.他喜欢动物,从来没有丝毫的恐惧,白鼠等小动物对他来说是中性刺激;人对巨大声音的恐惧与生俱来,是无条件刺激;给Albert呈现白鼠时,突然在他身后敲击铁棒,二者配对出现3次;一周后重复这一过程,配对7次后,不出现声音而单独出现白鼠时,Albert也会大哭,对

8、白鼠产生了恐惧。第17页,共44页,2022年,5月20日,21点35分,星期三启示:学习中的厌恶情绪生理或情绪上的反应多数都是条件反射作用的结果;考试焦虑就是一种因对考试产生泛化的恐惧情绪;避免消极情绪的条件作用形成;将学习与积极的情绪建立联系;教会学生恰当地使用泛化和分化;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与考试的焦虑;第18页,共44页,2022年,5月20日,21点35分,星期三第19页,共44页,2022年,5月20日,21点35分,星期三三、操作性条件反射(operant conditioning)是对人或其他有机体在环境中做出的主动行为进行奖励或惩罚而发生的一种学习。也称工具性条件作用。第20页,

9、共44页,2022年,5月20日,21点35分,星期三第21页,共44页,2022年,5月20日,21点35分,星期三桑代克:操作性条件反射发现桑代克(Edward.Thorndike 18741949)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美国哥伦比亚学派的主要代表,动物心理实验的首创者,教育心理学体系和联结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联结”是桑代克教育心理学的核心概念 ,动物的学习就是刺激和反应之间形成的联结 桑代克总结了三条学习定律 第22页,共44页,2022年,5月20日,21点35分,星期三学习的本质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刺激-反应联结;人与动物遵循同样的学习律;学习是尝试与错误(trial and err

10、or)的过程;学习遵循三条重要的定律;第23页,共44页,2022年,5月20日,21点35分,星期三三大学习律准备律(law of readiness)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学习者有准备而又给予活动时就感到满意;有准备而不活动时则感到烦恼;无准备而强制活动也感到烦恼。练习律(law of exercise)一个学会了的反应的重复将增加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即S-R联结受到练习和使用的越多,就变得越来越强,反之,变得越弱效果律(law of effect)如果一个动作跟随情境中一个满意的变化,在类似的情境中这个动作重复的可能性将增加;如果跟随的是一个不满意的变化,这个行为的重复的可能性

11、将减少。可见一个人当前行为的后果对决定其未来的行为起着关键的作用。第24页,共44页,2022年,5月20日,21点35分,星期三四、斯金纳的强化理论行为之后有助于行为重复出现的概率的事件;正强化物(positive reinforcer):正强化物指操作行为出现后给予奖励,以增加该行为再次出现的概率;负强化物(negative reinforcer)指操作行为出现后停止或移开的不愉快刺激,反应再次出现的概率增加;第25页,共44页,2022年,5月20日,21点35分,星期三强化物reinforcer凡是能增强反应概率的刺激和事件都叫强化物;正强化物(positive reinforcer)

12、与负强化物(negative reinforcer) :正强化物指操作行为出现后给予奖励,以增加该行为再次出现的概率;负强化物指操作行为出现后停止或移开的不愉快刺激,反应再次出现的概率增加;第26页,共44页,2022年,5月20日,21点35分,星期三初级强化物与二级强化物: 初级强化物(primary reinforcer)指能满足基本生理需求、能够立即令人感到满意和愉快的刺激物;二级强化物(secondary reinforcer)指通过与初级强化物发生关联而获得强化价值的奖励物;代币制(token)没有内在强化性质的事物,经过多次交换过程后,能用它来得到其他有价值的东西,从而变成有很高

13、价值的强化物;普雷马克原理(Premack principle)用更偏爱的行为强化不太喜欢的行为的一种强化法则;第27页,共44页,2022年,5月20日,21点35分,星期三强化程序schedule of reinforcement强化是按照一定模式跟随操作行为的;间隔式强化程序是在期望行为出现后,只是有时给予强化;间隔式强化按时间与比率、固定与可变分为四种;第28页,共44页,2022年,5月20日,21点35分,星期三第29页,共44页,2022年,5月20日,21点35分,星期三第30页,共44页,2022年,5月20日,21点35分,星期三强化理论对教育的启示教师可运用操作性条件作用

14、对学生进行行为塑造,通过对连续接近的方法用强化来塑造学生的期待行为,即对越来越接近期待的行为不断进行强化。第31页,共44页,2022年,5月20日,21点35分,星期三这是2008年在广东德庆县孔庙内举行的状元礼。这是一种对目标行为的社会强化。鼓励其他学生向这个目标行为努力。第32页,共44页,2022年,5月20日,21点35分,星期三认识惩罚惩罚(punishment)的应用:呈现惩罚(presentation punishment 也叫正惩罚)呈现令人厌恶或不愉快的刺激,如考试名次差;移除惩罚(removal punishment 也叫负惩罚)移除愉快的刺激,如被人拿走心爱的书或玩具;

15、第33页,共44页,2022年,5月20日,21点35分,星期三不投入行为:没有进行教师所要求的学习活动的行为;扰乱行为:扰乱他人学习或老师教学;违规行为:违反课堂或学校的规章制度;学生的课堂违纪行为第34页,共44页,2022年,5月20日,21点35分,星期三第35页,共44页,2022年,5月20日,21点35分,星期三第36页,共44页,2022年,5月20日,21点35分,星期三惩罚的误用误用一:实际惩罚了好的行为;误用二:惩罚培养了消极的畏惧;误用三:惩罚奖励了坏行为;误用四:愤怒情形下的惩罚变得莫明其妙;误用五:攻击性惩罚滋生攻击性行为;第37页,共44页,2022年,5月20日

16、,21点35分,星期三换个视角看孩子的错误第38页,共44页,2022年,5月20日,21点35分,星期三五、班杜拉(A.Bandura)的社会学习理论被认为是现代社会学习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的奠基人;其理论在行为主义与认知主义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生于1925年;1961年在斯坦福大学完成著名的“儿童攻击行为模仿”实验,又称“波比娃娃”(Bobo doll)实验,1974年当选APA主席。第39页,共44页,2022年,5月20日,21点35分,星期三社会学习的发现波比娃娃实验: 被试是男童36名、女童36名;年龄在3-6岁之间,平均年龄4岁零4个月; 事先获得每个儿童的攻击性评定等级(由这些幼儿的教师做出),用于分组时对被试进行匹配;儿童观看一个短片,短片中的成人的行为具有很高的侵犯性,对充气波比娃娃拳打脚踢。影片有三种结局,每组儿童看到的是其中一种结局;第一组,成人因为他的侵犯行为而得到奖励;第二组成人受到惩罚;第三组,影片中没有受奖励还是惩罚的镜头。第40页,共44页,2022年,5月20日,21点35分,星期三第41页,共44页,2022年,5月20日,21点35分,星期三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社会认知:儿童通过观察他们生活中重要人物的行为而学得社会行为;这些观察以心理表象或其他符号表征的形式储存于大脑中,来帮助他们模仿行为;交互决定论(reciprocal deter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