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气候学复习要点_第1页
现代气候学复习要点_第2页
现代气候学复习要点_第3页
现代气候学复习要点_第4页
现代气候学复习要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气候:是在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和下垫面性质等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形成的带有特征性的天气状况。ENSO:包括两个过程,即发生于大气中的“南方涛动”现象和发生于海洋中的“厄尔尼诺”现象。 南方涛动:是指印度洋上气压下降时,太平洋各气压及周围的降水增加的趋势。厄尔尼诺:指那些海温上升异常激烈的年份。一般34年就有一年春、夏海温上升特别强,造成比多年平均高许多的海温正距平。气候系统:气候系统实际上是一个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冰雪圈和生物圈在内的,能够决定气候形成、气候分布和气候变化的统一的物理系统。反馈:是将一个系统的输出回输到输入端,从而对系统的运行过程进行调节和控制。正反馈:如果反

2、馈过程能够使系统的运行得到进一步发展,则此反馈过程称为正反馈。负反馈:如果反馈过程能够使系统的运行得到抑制,则此反馈过程称为负反馈。负反馈是系统的控制机制;正反馈使系统失去控制,并使输出越来越偏离预期的目的。正、负反馈举例1冰雪反射率反馈(正)冰雪的范围主要依赖与大气的近地面温度,若因为某种原因发生降温,冰雪量一般说会增加或维持时间更长,这将导致行星反照率增加。结果就反射掉更多的太阳辐射,使大气温度进一步下降。反之2云量-地面气温反馈(负)地球表面温度升高,将导致地面蒸发增加,从而导致大气中水汽含量增加,促使云得到发展,云量的增加使入射到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从而导致地面温度降低。 太阳常数:当

3、太阳处于平均日地距离时,大气上界垂直于太阳光线的表面上所接收到的太阳辐照度称为太阳常数。地球轨道三要素:偏心率、岁差、黄赤交角(增强)温室效应:由于地气系统能量基本处于平衡状态,故根据入射太阳辐射的大小,可以估算出地球的有效温度,这一估计温度约为255k,这与实测的地表温度288k相差了33k。这种差别主要是由于大气的温室效应引起的。这种特征通常就称为温室效应。 气候突变:指两种具有显著不同统计性质的气候状态在相对较短时期内发生的转变。大气消光作用:到达大气上界的入射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时,由于大气分子、水汽和灰尘等吸收、散射和反射作用,无论在数量上或光谱成分上都要发生很大的变化,因此到达地球表

4、面的太阳辐照度比大气上界小得多。这种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称为大气消光作用。总辐射:水平地表面接受的太阳直接发射和散射辐照度之和称为太阳总辐照度或简称总辐射。反射率(分类)、在气候学中,反射率是指物体表面的反射辐射对入射的太阳辐射之比。地表反照率:是地球大气系统的总辐射率的一部分,其大小对地表吸收的太阳辐射能起决定作用,并对研究地表能量平衡具有重要意义。行星反照率:是地气系统总的反照率。 14净辐射:一个物体收入和支出的辐射能量之差称为净辐射。15短波辐射:辐射光谱为连续光谱,其峰值落在波长大约0.46m的地方。由于太阳辐射波长较短故又称短波辐射。16长波辐射(红外):与温度大于绝对零度的任

5、何物体一样,地面和大气在其温度变化范围内以热辐射的形式放射辐射能。按照普朗克定律,地面和大气放射的辐射能主要部分落在红外光谱区,故统称为长波辐射。17射出长波辐射:地面向上放射的长波辐射称为地面射出辐射。18大气逆辐射:大气向下的长波辐射称为大气逆辐射。19地表有效辐射:地面射出辐射与大气逆辐射之差称为地面有效辐射或地表净长波辐射。20蒸腾:植物根系汲取土壤中的液态水,向上通过植物以水汽形式释放给大气,这一过程称21蒸散、地面蒸发和植物蒸腾的综合过程称为蒸散。22可能蒸发(蒸发力)、在热量和水分充分供应时的最大蒸发称为可能蒸发或蒸发力。 23感热:地球上无论陆地还是水面,其表面温度与低层大气的

6、温度并不相等,即存在温度差,这就必然引起地表面与大气间的热量交换,称这一现象为感热,其过程称为感热交换。24气候分类:根据客观存在的自然规律,将世界各地的气候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标准分门别类地归并成若干类型,称为气候分类。25气候区划:在气候分类原则的指导下,按照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某种需要,把一定区域划分为若干个气候特征相似的小区域,称为气候区划。26气候分类法3种:1实验分类法、定义:这种是根据对气候最敏感的自然现象来进行气候分类的,研究的对象是气候与自然植被和土壤分布之间的关系。2理论分类法:主要是以地表辐射平衡、热量平衡和水分平衡为基础,计算出可能蒸发或蒸发力作为划分气候带的指标。 3成因

7、分类法:是根据控制气候的各种因子作为指标进行气候分类的方法。 27大体上可把全球气候分成哪六个带:赤道带(010S、N,占全球面积8.68)、热带(1025S、N,占全球面积12.45)、副热带(2535S、N,占全球面积7.55)、温带(3555S、N,占全球面积12.28)、寒带(5565S、N,占全球面积4.36)和极地(6590S、N,占全球面积4.68)。 28末次冰期:晚更新世冰期是距今最近的一次冰期,又称末次冰期29冰后期:历史时期的气候变迁,通常是指第四纪大冰期中大理亚冰期的最近一次副冰期结束以来的1万年左右的所谓“冰后期”的气候变化特征全新世。30现代小冰期:第四次寒冷期:公

8、元1550年1900年,主要寒冷期在1725年前后,在欧洲称为现代小冰期。31气候最适宜期:第一次暖期:距今7000年左右,第二次暖期:距今4000年左右,由于二者之间的第二次寒冷期降温幅度较小,这两次温暖期又往往合并称为气候最适宜期。32城市“五岛”效应。混浊岛、热岛、干岛、湿岛、雨岛。形成原因:略1、气候系统由哪些子系统组成,简述相互作用气候系统中包括大气、海洋、陆地、冰雪和生物等几个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子系统。大气、海洋是气候系统中最为重要的两个圈层。海洋与大气之间存在强烈的相互作用海气耦合。太阳辐射到达地球表面后,大部分被海洋所吸收。由于海洋的质量大,比重大,因此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能量贮

9、存器。它对温度的变化起着缓冲器核调节器的作用。这些子系统共同组成了一个全球气候系统,简称为地球大气系统或地气系统。一般认为驱动这一系统的能源,主要是太阳辐射的变化影响的。2、6亿年来的几次大冰期大间冰期(时期、名称、总体特点)1)第一次大冰期:时段:距今约6亿年,称为震旦纪大冰期气候特点:主要特点是气候寒冷,但也有不同类型的气候存在,如我国目前的黄河以北地区,在当时是温暖、干燥的气候。 2)第一次大间冰期:时段:距今36亿年,历时3.3亿年,称寒武纪石炭纪大间冰期。共经历了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和石炭纪5各地质时期。 总体特点:气候显著变暖,冰川后退,雪线升高。3)第二次大冰期:时段:距

10、今23亿年,始于石炭纪末期,止于二迭纪中期,称为石炭二迭纪大冰期。气候特点:寒冷为其基本特点,但气候的分带性明显,中国西部、西伯利亚、北欧和北美地区为干燥带。干燥带外围为温暖的湿润气候带。干燥带的南面,包括中国南部、中南半岛、马来半岛南部和欧洲南部为潮湿炎热的气候带。4)第二次大间冰期:时段:距今2亿年200万年,历时2.2亿年,包括整个中生代的三迭纪、侏罗纪、白垩纪直到新生代的第三纪。称三迭纪第三纪大间冰期。气候总体特点:温暖而湿润 。5)第三次大冰期:时段:200万年至今,称第四纪大冰期,是距今最近的一次大冰期。3、气候史分哪三级?(1)地质历史时期气候变化: 地质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主要指

11、距今22亿年1万年的气候变化。其气候特点:a、冰期与间冰期交替出现b、气候变化时间尺度在10万年以上c、温度振幅为1015C。 (2)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时间:一般指距今1万年左右以来的气候变化气温变化:气温变化振幅一般为510C。(3)近代气候变化时期:主要描述一、二百年以来有气象记录时期的气候变化。4、影响气候变化的外部因子1、太阳活动与气候变化(太阳黑子、耀斑、日珥)2、地球轨道变化(地球公转、米氏理论)3、地壳运动(大陆漂移学说、造山运动、火上爆发)4、人类活动:a、改变大气成分(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导致气候变化),b、改变地表特征,从而改变地表能量、水分、动量平衡)。C人为热和人为水汽的

12、排放5、宇宙-地球物理因子 (引潮力 地球重力空间变化)5、控制气候形成的因子有哪些,各是如何起作用的?(内部因素、外部因素)。1、大气圈水圈的相互作用 作用:海洋对大气的作用主要是供给大气热量和水汽2、大气圈冰雪圈相互作用 作用:冰雪圈的高反照率、低热导率和水文效应影响大气圈,大气圈反过来影响冰雪圈。3、大气圈岩石圈相互作用 作用:1、大气影响岩石圈(土壤温度、湿度、地表特征);岩石圈的反馈。摩擦作用、高大地形作用、火山活动、高原隆升、夷平过程中,岩石风化吸收大气CO2的作用 ,相互影响。4、大气圈生物圈相互作用 作用:可以通过改变地表粗糙度等改变大气动力过程,从而改变全球大气循环;可以通过

13、改变地表反照率、土壤热容量等改变地表热力状况,从而改变地、气热量交换;可以通过吸收和释放CO2、大气尘埃以及蒸发水分等过程,改变大气成分,从而影响全球气候变化。5、陆气相互作用 作用:气候对陆地地表的自然景观具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大气降水是地表水分的最主要来源;风的作用是地表沙尘迁移的最主要动力源;气候特征是决定地表温度分布的根本要素。所有这些都必将强烈地影响陆地地表特征,并通过反馈过程反作用于气候变化。外部因子:一、辐射因子 作用:通过太阳辐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消弱及地气辐射、地气能量平衡等方面来影响气候形成。二、大气环流 作用:全球规模的行星风系;大气运行的三圈环流;定常分布的平均槽脊;高空

14、急流(极锋急流、副热带西风急流,热带东风急流);西风带中的大型扰动全球气候的分布特征(气候带的分布:热带(热带雨林、热带沙漠)、亚热带、温带、寒带、季风等)三、海陆分布 作用: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主要是指海气相互作用和陆气相互作用在全球气候系统中的地位问题,它们包括全球能量平衡、水分平衡及其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对气候形成的意义四、地形 作用:(1)不同海拔高度的起伏地形对辐射平衡各分量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2)起伏地形通过自身的动力、热力过程对气候运动,云降水的影响(3)不同高度的山地与同高度自有大气之间的温度差异以及由此产生的局地环流4)坡地的坡度和方位对各种气候要素的影响(5)山脉两侧气候的

15、差异6、气候的预测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优缺点?1、统计学方法2、动力学方法(动力统计方法)3、统计动力预报 7、地表、大气、地气系统辐射平衡和能量平衡过程气候学中描述地表面辐射收支的数学表达式称为地表面辐射平衡方程,其表达式为:B=S+D +G RS -RL u 式中B为地表面辐射平衡;S为到达水平地表面上的直接太阳辐射,D为天空散射辐射,G为大气逆辐射,这三项是地表辐射吸收项。RS为短波反射辐射,RL为长波反射辐射,u为地表长波辐射,这三项为支出项。大气辐射平衡方程可表示为:BAquGu 其中BA是大气辐射平衡(净辐射);q是大气吸收的直接太阳辐射和散射辐射;u为地表面向上的长波辐射被大气吸

16、收的部分;这两项( q、u)为大气辐射吸收项;G为大气逆辐射,u为逸出宇宙空间的大气辐射,这两项为支出项。 将地表面和大气辐射平衡方程相加可得地球大气系统辐射平衡:可写为BS=QS(1-AS)FS 式中BS为地球大曲系统的辐射平衡,QS为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到达量,AS为行星反照率,FS为地气系统向宇宙空间的长波放射辐射。 根据能量守恒的原则,地表面在某时刻的热量收入与该表面热量的指出相等,用数学形式表达出来,就是地表面热量平衡方程。地表面热量平衡方程:B=P+LE+H+C0 其中B为净辐射,这是收入项;P为地表面与低层大气间的感热交换;LE为潜热交换;H为地表面与其下层土壤或水体的能量交换,也就

17、是向下的热通量;C0为地表面以下能量的水平输送。LE为LE,L为相变潜热,E为蒸发量或凝结量。大气热量平衡方程(BA) BAHACA-Lr-P 其中BA为大气净辐射,是收入项;HA为大气柱在规定时间内的热含量的变化而产生的热量贮存或释放;CA为大气中由于空气流动而产生的能量水平输送;Lr为水汽凝结与水滴蒸发耗热之差,近似等于降水产生的潜热,r为降水量;P为地表面与大气间的感热交换。 地气系统热量平衡方程 BS=HS+L(E-r)+CA+C0 BS=B+BA HS=H+HA8、第四纪大冰期气候的基本特征(时期)1)全球特点:1第四纪气候以全球性变冷为最突出的特征,同时又有多次冷暖、干湿波动,表现

18、为冰川作用的盛衰和气候带的移动,即冰期和间冰期的更替。2冰期时,温度普遍降低,相对湿度增大,其中以中高纬度降低增大;降雪量增加,冰川不断发展扩大,形成大陆冰盖;气候带向低纬方向移动;在山区则形成山岳冰川,并向山麓地带扩张。3间冰期时,全球气候回升;降雪量减少降雨量增加;冰川消融,当消融超过积累时,冰川大规模后退。首先从中纬地区开始逐渐向高纬退缩,冰盖缩小,最终甚至消失,广大地面重新露出,气候温暖湿润,生物繁茂,气候带相应地向高纬和高海拔地带移动 2)中低纬非冰川区特点:当某些中高纬度及高山地区出现冰川的增长与消融交替时,在非冰川地区的冰期和间冰期在中低纬度地区表现为多雨期和间冰期,多雨期时,雨

19、量充沛,湖泊水位上升,湖面扩大,气候温凉潮湿;间冰期,雨量减少,湖泊水位下降,湖面缩小,气候干燥炎热。 3)区域差异:冰期时,各大陆气候条件及冰川规模并不相同,如欧洲和北美,温度低,湿度大,有利用于冰川形成和发展;亚洲北部,气温虽然很低,但湿度小,不利于冰川形成和发展。中纬度大陆内部,形成大面积的沙漠和黄土。间冰期时各地同样存在差异。 4)不同阶段特点: 冰期发展的各阶段,气候也各不相同a、初期,温度下降,相对湿度增高,出现湿冷气候,冰川急速发育。b、最盛期,温度继续下降,湿度相应减小,降水量随之减少。 间冰期气候也有阶段性a、初期,温度回升,但仍较低,相对湿度低,降水也少,气候干冷。b、盛期

20、时,温度高,湿度大,降水多,为典型的温暖湿润的间冰期气候。c、末期则为湿凉气候。 冰期末期,温度逐渐升高,冰川开始消融,相对湿度很低,出现干凉或干温气候。9、全新世气候的基本特征(时期)1时段:全新世是最近的一个地质时代,一般认为约从1万年以前至今。2全新世可分为三个阶段:1)早全新世、中全新世和晚全新世。分别以一次显著的高温事件为界,这两次事件分别出现在8.48.5 KaB.P.和3.02.9 KaB.P.。2)早全新世(10 KaB.P.8.4 KaB.P.)这是全新世三个阶段中最干冷的时期。3)中全新世(8.4 KaB.P.3.0 KaB.P.)中全新世是暖湿时期,特别地中全新世前半期是

21、全新世最暖湿的阶段,也称为气候最适宜期,季风区向北扩展,西北、华北变暖、变湿明显,当时气温比现在高2.5C左右,降水比现在多5。4)晚全新世(3.0 KaB.P. 至今)晚全新世气候冷干,干燥现象明显。3 全新世期间,气候也存在多次冷暖事件,如我国西北地区就大约经历了6次冷期和6次暖期。10、近5000年我国东部地区的气候变迁。第一次温暖期:公元前30001000年左右,即从西安半坡村仰韶文化到河南安阳殷墟时代,年均气温比现在高2C左右,1月温度比现在高3-5C,年降水量比现在多200mm,是我国5000年来最温暖的时期。第一次寒冷期:公元前1000年公元前850年,西周时代,气候寒冷干燥。第

22、二次温暖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初的秦汉时代,气候温暖湿润。 第二次寒冷期:公元初公元600年,东汉、三国到六朝时代,年均气温比现在低12C。第三次温暖期:公元6001000年,隋唐至宋朝初期,比较温暖。第三次寒冷期:公元10001200年,南宋时代,比现在寒冷得多。第四次温暖期:公元12001300年,元朝初期,短时回暖。第四次寒冷期:公元14001900年,明清时期,寒冷期总体特征:(1)我国东部地区近5000年来的气候呈波动变化的趋势,最初2000年气温比现在高2C,是5000年来最温暖时期。(2)此后冷暖交替出现,最低温度分别出现于公元前1000年、公元400年、公元1200年和公元17

23、00年,气温振幅为12C。(3)气候变化具有温暖期越来越短,温暖程度越来越低,而寒冷期越来越长,寒冷程度越来越强的特征。 12、不同时间尺度气候变化及影响因子13大气的吸收特征如何?(1)大气中氧、臭氧、水汽、CO2和固体微粒对于太阳短波辐射和地球长波辐射都是最主要的吸收体。 (2)气体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即气体的吸收在某些波段上很强,在另一些波段上很弱,甚至没有吸收。如:CO2主要吸收长波辐射,臭氧主要吸收紫外短波辐射云对辐射状况有重要作用,云几乎吸收所有波段的辐射。云的反射以及它和地面之间的多次反射作用,对地表面、大气和地气系统的辐射平衡有重要意义。(3)散射作用。散射不发生能量的转换,但可

24、改变能量的传递方向。(4)吸收作用主要发生于紫外光谱区和红外光谱区,而散射主要发生于可见光谱区。14、海气相互作用?陆气相互作用?冰雪圈的作用?生态系统(植被)的作用?岩石圈的作用?海气相互作用:海洋对大气的影响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作用,即热力影响、水分循环影响和洋流及CO2循环的影响。海洋对大气的作用主要是供给大气热量和水汽,一般是在夏季,海洋上层贮存热量,冬季将热量释放回大气,因而改善了大气温度的季节行极端状况。海洋由蒸发失去的水分比由降水获得的水分多,是主要的水分源地。在洋流区,其海气相互作用中,以海洋影响大气为主。非洋流区则不同。海气相互作用中大气可能占主导地位。海洋可吸收大气CO2,是

25、一个重要的碳汇。因此,海洋对全球气候起着调节和稳定化的作用。 大气对海洋的影响主要以动力影响为主-风应力的作用,从而产生洋流。风应力导致的洋流现象,也会对海温分布产生影响。陆气相互作用:陆地表面对大气的影响主要是通过能量循环过程,包括感热、潜热、长波辐射、水分循环过程以及动力作用等来实现的。陆地表面吸收太阳辐射后,将以感热、潜热的长波辐射的形式加热大气,从而改变大气的性质,引起全球气候的变化。气候对陆地地表的自然景观具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大气降水是地表水分的最主要来源;风的作用是地表沙尘迁移的最主要动力源;气候特征是决定地表温度分布的根本要素。所有这些都必将强烈地影响陆地地表特征,并通过反馈过程

26、反作用于气候变化。冰雪圈的作用:冰雪圈融化可造成海平面上升。冰雪圈对气候的影响。冰雪圈是地球上最大的淡水储存库。它在气候系统中的作用主要在于其对太阳辐射的高反射率和很低的热传导性。大陆冰盖和海冰的季节变化可以导致大陆地区和海洋表面混合层的热量收支有较大的年变化,有时也有较大的年际变化。生态系统(植被)的作用:生物界对气候的变化最敏感,同时其本身又对气候有着重要的影响。植被改变了地表粗糙度、地表发射率、蒸发、径流及土壤的热容量。并且可通过生理过程影响大气CO2平衡。由于生物圈对气候变化非常敏感,因此,人们可以利用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化石、树木年轮、孢粉、珊瑚礁等中所留下的信号来获得地球古气候信息。岩

27、石圈的作用:摩擦作用,如城市粗糙度大,摩擦强,降水系统不易移出城市地区,使城市成为“湿岛”。高大地形作用,高原对季风的影响,对干旱区的影响。火山活动火山活动。高原隆升、夷平过程中,岩石风化吸收大气CO2的作用 。15、季风的定义、判据、分类、各季风的成因,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成因、范围、特点和影响。 (1)定义:在大陆与海洋间的广大地区,盛行风随季节而有显著转变的现象称为季风。夏季时,由海洋吹向陆地的风称为夏季风;冬季时,由陆地吹向海洋的风称为冬季风(2)判据:1月和7月盛行风向的夹角至少120;1月和7月盛行风向的平均频率大于40;1月和7月两个月中至少有一个月的平均合成风速大于3m/s;1

28、月和7月发生气旋、反气旋的更替每两年少于一次。分类海陆季风 成因:它是海陆热力特性的差异导致冬、夏温度场和气压场的相反分布和季节变化所形成的季风现象。这种季风高度夏季一般不超过5km,冬季只有12km,故又称低空季风和地面季风。 行星季风 成因:由于行星风系在一年中随太阳直射点变化而又显著的南北移动,因此在两个行星风系交接的地区 发生风向的季节变化现象。这类季风常见于赤道和热带地区,又称赤道季风或热带季风。比如赤道东太平洋地区,冬季时,在东北信风控制下,盛行东北风;夏季时,赤道辐合带北移,北半球东北信风北移,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过赤道后发生偏转形成西南风。这样就造成这些地区冬、夏风向的变化,形

29、成行星季风。另外,在中纬度及极地地区也可形成行星季风。 高空季风 成因:为补偿低空海陆季风出现时空气质量的流入和流出而在高空所发生的风向随季节的变化现象。这类季风出现的高度,冬季多在1.5km以上,夏季在59km以上。高空季风与下方的海陆季风相对应高原季风 成因:巨大而高耸的高原同与它同高度的四周的自由大气之间,冬、夏的温度梯度是相反的,由这种作用而产生的热力环流所引起的冬、夏盛行风向相反的现象。如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km以上,冬季时,相对于周边大气是冷源,高原上为冷高压;夏季则为热源,形成强大的热低压,与气压变化相对应,盛行风向也发生冬、夏的季节转换,这是全球最典型的高原季风。(4)东亚季风的

30、成因、范围、特点和影响。成因:东亚季风主要是由于海陆分布热力差异而引起的,因其位于亚洲东部,故称东亚季风。西边是全球最大的大陆欧亚大陆,东边是全球最大的太平洋。海陆间的气温梯度和气压梯度及其季节变化比世界上其它地区都更显著,所以这一地区的季风是海陆季节中最强的一支。但实际上,东亚季风是海陆分布、行星风系和青藏高原这三个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形成的气候现象。 范围:a、东亚季风主要影响中国、日本、朝鲜、前苏联远东地区合北太平洋西部沿海岛屿等 b、冬季风的南界大致位于日本海以南的海上直至菲律宾群岛中部和马来半岛一线;夏季风的北界大致在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至青藏高原东侧和南侧一线c、但由于大气环流的强弱

31、和逐年变化,东亚季风的南北界限,实际上年际变化很明显。东亚夏季风特点及影响 A特点:a、亚洲大陆为低压热源;太平洋上为高压冷源。气压梯度指向大陆高低压之间的偏南气流就是东亚夏季风b、由于夏季气压梯度小于冬季,故夏季风比冬季风弱c、 夏季风主要发生于6月中旬至9月上旬。其中6月中旬7月中旬为夏季风第一阶段,7月中旬9月上旬为第二阶段d、夏季风主要来源于热带海洋气团,其气候特征主要是高温、潮湿和降水量剧增。 B影响:初夏阶段:a、华南夏季风极盛期开始,华中夏季风盛行,华北开始受夏季风影响。b、极锋退至长江流域,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明显的雨季梅雨c、华北在高原控制下,晴朗少云,气候干热d、华南沿海处于

32、热带天气系统的影响下盛夏阶段:a、华中夏季风极盛,华北夏季风盛行,华南受赤道气流的影响b、极锋退至华北、东北一带,这些地区雨季开始c、华南受赤道气流影响,雨量增加d、东南沿海受热带风暴和台风侵袭,造成大量降水e、长江流域在大陆热地压或副高控制下,天气清热。气温比同纬度其它地区偏高,形成高温气候 南亚季风的成因、范围、特点和影响。形成:南亚季风是行星风系的季节变动和海陆热力差异的共同影响下出现在亚洲南部的季风现象。夏季,赤道辐合带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后向右偏转成为西南气流;同时,亚洲大陆急剧增热生成热地压,热地压南侧的偏西风两股偏西风合并增强,形成强大的南亚夏季风。南亚季风以印度西南季

33、风最典型,故南亚季风又称印度季风。 范围:南亚季风主要影响亚洲南部的印度半岛、中南半岛的绝大部分、菲律宾群岛的北部地区。 特点和影响:a、 南亚季风的夏季风明显强于冬季风b、南亚季风分为两支:一支由阿拉伯海吹向印度半岛,呈西南风;一支由孟加拉湾吹向中南半岛,再沿阿拉干山脉折向西北的恒河流域,呈东南风。c、南亚季风主要位于10N20N范围内,垂直厚度平均约为56km,最高可达7km,最低仅有1.51km。d、南亚夏季风控制区,是全球降水最多的地区之一。e、冬季风控制时,天气干燥少雨,形成干季。16、植被与气候变化的相互作用植被与气候变化的相互作用主要可以分为两个过程,一是生物地球物理反馈;一是生

34、物地球化学反馈过程。(1)生物地球物理反馈主要是指生态系统通过改变生物圈与大气圈之间的热量和动量交换,从而影响气候变化的过程,如亚马逊河流域雨林变为草原,降水减少,气温升高;西北地区绿化;撒哈拉地区;高原地区;季风区等。(2)生物地球化学反馈主要是指生态系统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影响气候循环的过程17、近百年全球气候变化的基本特征及其原因。1、气温变化(1)从19世纪中叶到现在,全球气候在波动中缓慢增暖,这种增暖现象在北极地区最为突出。南半球受海洋的影响较多,气温的波动幅度比北半球小,但总的增温趋势也很明显。近百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约升高了0.5C。 (2)这种增暖现象并不是平稳的,是一种波动升温

35、的过程。比如40年代升温现象明显,此后,全球气温又有所降低,60年代以后,北半球高纬地区降温明显。70年代以后,气候又明显回暖。升温最快的是80年代以后。 2、降水变化:总体而言,纬向环流强盛时,高纬地区降水增加,低纬地区减少,中纬度地带大陆西岸降水增多,东岸降水减少;纬向环流减弱期,中纬度减少增加,高纬度降水减少,中纬度大陆东岸降水增加,西岸降水减少。 3、变化原因:自然变化、人类活动。18、气候观测的基本内容和手段。1、大气观测网地表观测:云、降水、温度、湿度、气压、风速等。高空观测:气球(无线电探空仪)风速、温度、气压、湿度等的垂直分布等。2、海洋观测以前主要由货轮和非日常调查船而来。现

36、在TOGA计划已经建立了较完善的海洋观测网。观测:温度、盐度、海流、氧含量等3、陆地观测:土壤湿度、温度、湍流、蒸发等4、冰雪观测:方法,目测和遥感、面积、深度5、生物圈:植被覆盖度、植被蒸发、CO2循环等19、大冰期大间冰期气候变化的总体特征。1) 大冰期气候寒冷,大间冰期温暖,甚至炎热。2) 大冰期持续时间较短,一般约为千万年;大间冰期持续时间较长,一般为23亿年。3) 大冰期内和大间冰期内,气候也是变化的;即大冰期的寒冷气候中也有一些时段或地区气候相对较暖;大间冰期的温热气候中也有一些时段或地区气候相对较冷。20、晚更新世气候变迁的时段和重要性。1)总时段:晚更新世始于最近的一个间冰期的开始期,一般认为是140KaB.P.左右,到最近一个冰期的结束,约在10 KaB.P.时,进入全新世。晚更新世是第四纪以来最近的一个完整的冰期间冰期的气候波动。 间冰期时段气候:晚更新世间冰期约从130 KaB.P.到74 KaB.P.这是晚更新世最湿的阶段。我国西北地区植被状况较好,以针、阔叶林为主。冰期气候:晚更新世冰期是距今最近的一次冰期,又称末次冰期。约从74 KaB.P.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