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下的快乐学校_第1页
蓝天下的快乐学校_第2页
蓝天下的快乐学校_第3页
蓝天下的快乐学校_第4页
蓝天下的快乐学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蓝天下的快乐学校苏联杰出的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 中学任校长期间,为了全方位地了解孩子,探索更适宜的教育内 容、方法与途径,主动担当起一个班学生的直接教育工作,从学 前班直至孩子们中学毕业,历时十年。按惯例,孩子们入学应是 从一年级开始,苏霍姆林斯基为了深入地了解每个孩子在知觉、 思维等方面的特点,并且能够在孩子们开始正式读写之前先发展 他们的知觉、感受、观察、思考能力和身体素质,决定让孩子们 提前一年来到学校,开始他们的学前教育生涯。 苏霍姆林斯基将 此看作是自己在自然条件下进行的一项长期的教育实验,他的实验形成了许多闪光的教育思想, 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当时 和后世教

2、育者留下了宝贵的教育思想和经验财富,产生了世界范围的影响。这个学前班被家长们称为“快乐学校”。“快乐学校”是一所“蓝天下的学校”。苏霍姆林斯基和孩子们一起在蓝天下看大 自然的草长莺飞,听大自然的天籁音响,见识并惊异于自然中的 各种事物和现象,尽情幻想,远足和“旅行”,感悟美与善,获 得敏锐的感觉和作为一个人的体验和尊严, 游戏与锻炼度过 了他们快乐、诗意而充实的时光,使孩子们在童年这一“人生最 重要的时期”真正拥有了一段光彩夺目的、独特的、不可再现的精彩生活。“快乐学校”的生活,主要记载在苏霍姆林斯基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这部不朽的教育著作之中。一、了解孩子和他们的家庭苏霍姆林斯基认为, 儿童是“

3、正在进入认识世界、 创造世界、 进入人际关系的世界中的活生生的人”, 他们具有独特的思维方 式和接受事物的方式, 有自已的精神生活, 他们在天性上是富于 探索和善于发现的。 真正的教育者应具有深入儿童精神世界的本 领,既不能把孩子过于理想化,给他们妄加一些美妙的特性,也 不能不考虑他们在感知和情感方面所具有的鲜明、 细腻和天真的 特性。教育,首先是人学; 教育者,首先应了解孩子, 要能够“极 其精细地理解和感受儿童的智慧和心灵对世界的认识。”因此, 了解孩子,是对孩子进行教育的第一步。苏霍姆林斯基认为, 要想很好地了解孩子, 就要很好地了解 家庭。他凭着自己对孩子的热爱、敏感的心灵和敏锐的洞察

4、力, 不仅在和孩子们的共同生活中直接观察和了解每一个孩子, 还通 过了解孩子们的家庭来获知每个孩子的生活境遇、性格、想法、 个性及形成原因。 苏霍姆林斯基在开学前几周就已深入了解了每 个孩子的家庭情况。 当时正值苏联卫国战争之后, 战争的创伤使 孩子们的家庭生活环境不容乐观:总共 31 名孩子当中,有相当 一部分孩子生活在残缺家庭或重组家庭之中; 个别家庭父母与子 女、父亲与母亲之间缺乏尊重和友爱; 有的家长有偷窃等不检点 行为;有的家长丝毫不关心孩子;有的虽关心孩子但方法不当; 有的单亲家长一心扑在孩子身上,不顾切地溺爱孩子当 然,善良、热心的家长和和睦、友爱的家庭仍有很多。面对一些 家庭中

5、存在的问题,苏霍姆林斯基深感不安,他努力思索,积极 实践,致力于使那些未曾享有过家庭天伦之乐的孩子恢复童年, 使那些缺乏善意、公正和信任的幼小心灵获得做人的尊严。也正是通过对家庭和孩子成长状况的考察,苏霍姆林斯基感 到孩子是父母精神生活的一面镜子,他说:“好家长身上不费力而能为子女所效仿的最可贵的品德,就是心地善良,就是善于为他人做好事的品德。如果父母只顾关注自己的儿女,除此而外心目中别无他人,这种过分的溺爱最终总会变成不幸。”因此, 研究和了解家庭的精神生活,在教育孩子的同时设法影响和教育 家长,使学校和家庭志同道合,形成一致的信念和教育行为,是 学校工作的重要部分。为此,苏霍姆林斯基向家长

6、开设了专门“学校”。在今天,“家长学校”的方式已为众多学校和学前教 育机构所采用。二、在蓝天下,读大自然的书苏霍姆林斯基把带领孩子们走进大自然称为到活的语言和 思维的源头去“旅行”,认为大自然是一本世界上最美妙的书, 它是丰富多彩现象和无限美的儿童智慧的源泉。孩子们在没打开书本读第一个词之前,应先读几页大自然的书。他说:“到田野、 到公园去吧,要从源泉中汲取思想,那溶有生命活力的水会使你 的学生成为智慧的探索者,成为寻求真知、勤于治学的人,成为 诗人。”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知识学习虽然是重要的,但越要使孩子获得广阔的知识,教师就越要考虑童年时期人的机体的自然属性。“人原本是,而且永远是大自然之子,

7、 所以应当把他同大自然的 血肉联系都利用来让他吸收精神文明财富。”“儿童对于鲜明 的、闪烁着色彩和发出声响的形象感受十分深刻,并能牢牢地铭刻在记忆中。”如果学校的大门把孩子的意识和周围世界隔开, 使掌握知识的过程脱离孩子的精神生活,这是何等的愚蠢和不 幸。蓝天下的学校可以为孩子们打开一扇通向周围世界的窗口, 引起孩子们对大自然的好奇和探究欲望。走向自然还可以使书本和科学更加生动,使孩子们对周围世界和对自然与社会知识的学 习活动不会感到枯燥和厌烦, 进而有助于孩子们对书本知识的深 入领会和真正吸收。孩子们越接近大自然和周围世界, 他们的语言也就越丰富生 动。没有自然美景对儿童想像力的激发,没有孩

8、子对大自然的细致观察和凝神体验,孩子们的语言怎会鲜明、贴切而丰富多彩呢。 大自然对孩子的影响不会自发产生, 孩子们在自然中不只是有趣 的散步,而恰恰是学习知识、产生问题和学会思索的过程,苏霍 姆林斯基称之为“思维课”。在“思维课”上,孩子们观察什么, 周围什么现象将成为他们思想的源泉,教师事先应有认真的考 虑,如教师事先可以确定在春、夏、秋、冬各季适合于儿童观察 和思考的各种自然事物和现象, 以帮助儿童了解和自然, 促进儿 童思维和语言能力的发展。苏霍姆林斯基在学校里还建有“绿色教室”,它们是由高大的树木和藤蔓植物围成的空间, 或是有绿色包围的草地。“绿色教室”放有一些小桌子和小凳子,孩子们经

9、常在这里游戏、讲故 事和画画。这样,即使不出学校,孩子们也可以生活在蓝天之下, 呼吸到新鲜空气,与自然相亲近。三、在大自然中尽情幻想苏霍姆林斯基在把大自然视为取之不尽的“活的语言和思 想的源头”的同时,也将童话、幻想看作一把可以打开这语言和 思想源泉的钥匙,使儿童从中不仅能发现美,而且还能发现真理。 对于孩子们来说,童话和幻想是重要的,它是儿童发展语言和思 维最重要的手段。童话语言对于孩子们来说是活生生的语言,具有鲜明的情感色彩,就如“能够吹燃孩子思想和语言火花的清新 微风”,可以帮助孩子赋予大自然这幅美丽的图画以生命。因此,童话、幻想和游戏,儿童独特的创作,是通向儿童心灵的正 确道路。在大自

10、然中尽情幻想,是苏霍姆林斯基带领孩子们进行的有 趣的思维操练:孩子们看到自然中生动的形象,进行想像,然后 在自己的观念中塑造这个形象,创造出一系列的幻想形象和情 节。他认为这种特殊的想像活动是“使思想幼芽迅速发育的最好 土壤”,它“不单纯是小孩的幻想游戏, 它同时也是思维的艺术 因素,诗的因素。”“儿童在感知周围世界的形象并通过幻想往 里添加什么东西的时候,他们也在体验极大的快乐。”孩子们的 童话故事中饱含着他们的思想、情感、企望和想法,是他们可以 自由翱翔的一片天空。苏霍姆林斯基带领孩子们置身于大自然中,静静地听一听、 看一看、闻一闻、感受感受,有时还把自己的童话故事讲给孩子 们听。于是,蔚

11、蓝天空中朵朵变化莫测、千姿百态的白云,黄昏 里树丛灌木的形状,都成为孩子们作出种种奇妙发现的新天地。 草虫发出的婉转合唱,青草散发出的清新气息,天际柔美的黄昏 彩霞,这一切交织成大自然的和谐交响和美妙诗画,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也激发着孩子们。一篇篇充满想像力的童话小故事, 一个个生动鲜明的童话形象被孩子们创造出来,一个个关于大自然的疑问也被孩子们提了出来。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适宜给学前儿童讲述的童话故事应当形 象鲜明,富有色彩,短小精悍;教师在讲述时应能与孩子们同欢 喜共忧虑,并且最好能在易于产生童话景象的环境中进行,如寂静的树林里,天空闪烁着繁星的夜晚,窗外有暴风雨或呼啸寒风 的日子或者,在教

12、室里由教师和幼儿一起为童话特别创设的 “幻想角”中,甚至在专门的“童话室”里。孩子们对童话创编的热情还能促使他们转而对遥远的现实 世界充满好奇和渴望。一次,孩子们从天空中出现的一朵朵轮廓 奇妙的云块中发现了一个个奇特的人物和场景,如弱小的绵羊、 凶恶的妖婆、巨大的鸟、神秘的宫殿和王国等,于是,就有了一 个个新鲜离奇的童话故事,进而又由这幻想的世界自然进入到现 实中的遥远国度苏霍姆林斯基为孩子们讲到了远方的热带 国家,清澈碧蓝的大海和风姿优美的椰林。 在童话和现实的交织 中,通往远方的窗口打开了,各地的风土人情、千姿百态的自然 现象,像童话一样渐渐成为孩子们热切向往的东西, 牢牢地吸引 住了孩子

13、们的注意力。四、进行善和美的情感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把善良的情感视为人性的核心, 他非常重视对 孩子进行善和美的教育,认为善良之情应当在孩子童年的心中扎 下根来。但善良的孩子不会从天而降,而应由教育加以培养。他 强调在人生的早期实施培养善和美的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如果 在童年培养不出善良情感,那就永远培养不起来了。”在“快乐学校”的最初阶段,孩子们就是这样既赞美美好事 物,又对践踏火的行为无动于衷, 他们不懂得以这些“微小”的 凶狠行为为耻,缺乏对美和生活的敏感与热情,如果不加以纠正, 孩子就会逐渐变得麻木不仁、冷酷无情,这是相当可怕的。那么, 孩子们仁慈、善良、富有同情心等品质应如何培养,怎

14、样才能唤 起和形成孩子们善良的情感和态度呢 ?苏霍姆林斯基在引导孩子 关爱生物和周围世界的美的过程中找到了答案。 一天,他和孩子 们在野外发现了一只受伤的云雀, 一个孩子毫无同情心地用手紧 攥它,面对此情此景,有的孩子习以为常,有的孩子漠不关心, 也有些孩子对小鸟充满怜悯并指责折磨小鸟的行为。 利用这一契机,苏霍姆林斯基和孩子们谈起了秋天候鸟南飞,离群的小鸟孤苦伶仃,将会在严寒中死去的话题。小云雀的身躯是如此的弱小, 它们的歌声又是如此的动听,更多孩子的同情怜爱之心被激发出 来了,他们把小云雀带回学校,在房间里给它搭个温暖的窝,轮 流喂它、照看它、给它治伤。就这样,孩子们又先后为“小鸟医 院”

15、带来了受伤的啄木鸟、 有美丽羽毛的小黄鹏、从路边拣到的 小麻雀,他们精心照顾这些小动物,为小鸟的健康长大而欣喜, 为生病鸟儿的不幸死去而伤心哭泣孩子们逐渐有了关心、牵挂、喜爱、同情、温柔、快乐、不安、伤心等内在体验,面对弱 小的生命和美好的事物他们不再麻木, 不再无动于衷,更不会再 残忍对待了。之后,孩子们还在教室和家里建起了饲养小动物的“动物角”,在鱼缸养起了小鱼,并且在喂养小动物和小鱼时眼 里常常闪耀出喜悦的光芒。当孩子们在“云雀节”放飞伤愈的小 鸟时,他们个个心里都满怀着拯救了小生命的喜悦和依依惜别之 情,这种高尚的情感将永远融入孩子们的精神世界。苏霍姆林斯基还带领孩子们欣赏各种开放在严

16、寒中的花朵,在校园里栽种自己的小树。孩子们同样牵挂和精心地照料、呵护着小树,为它浇 水、培土,帮它包芦苇来御寒,并且因为想到它在严寒中会觉得 冷而心情不安,因为它在春天里发出了新芽而欣喜若狂。 渐渐地, 关爱、善良和美的情感在孩子们的心灵中深深地扎下根来。在进行善和美的情感教育时,苏霍姆林斯基还特别注重集体 的力量。他说,“集体的爱抚和善良情感,集体的良好意愿,是一股多么巨大的力量。它犹如汹涌的巨浪,把那些最不易动感情 的人也触动了。 ”苏霍姆林斯基就是这样在引导孩子关爱弱小生 命、欣赏和发现周围世界的美的过程中,并借助集体的力量和影 响力,对孩子们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关于善和美的情感教育。这种述

17、诸情感的德育和美育思想与实践,成为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 与实践体系中影响最为深远的内容之一。五、艺术学习的广阔天地苏霍姆林斯基主张引导孩子们用自己独特的眼光、心灵去观察与感知世界,用绘画去描绘或用歌声与旋律去吟唱。比如绘画,不仅要画他们看到的,而且要画他们感觉到的和想像到的。女孩拉里莎画的铁匠吸引了其他的孩子,“她那力大无穷的铁匠的蓬松头发周围闪烁着火星四射的光彩,胡须也非同寻常,而似火舌狂卷的火焰一般。巨大的铁锤几乎比人头还大上一倍 ”苏霍 姆林斯基对孩子的这种独特的想像力和表现手法给予充分肯定 和鼓励,而并不以所谓的真实标准来要求孩子的作品。 他说:“对 孩子来讲,这不是脱离真实,而是鲜明

18、的真实一一是想像力和灵 巧性的真实,是强大的人与火焰力量的童话统一性的真实。”苏霍姆林斯基还注意将绘画活动和发展儿童的语言结合起来,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绘画作品。观察、描绘大自然,为 孩子们提供了表现自己的独特感受、获得自我肯定的机会;而讲述自己的绘画,则在不知不觉间发展了孩子们的语言。苏霍姆林斯基发现,在这样的活动中孩子们的绘画能力和语言表达的生动和丰富得到了同步发展,在孩子们的讲述中,“那些鲜明的形象 和比喻放射着宝石般的异彩。”被自然和描绘自然的活动所吸引,孩子们逐渐迷上了绘画。 他们外出时带着图画本和铅笔,以便需要时可以随时用来画画。 苏霍姆林斯基还为孩子们装订了一本大画册,每个孩子

19、都可以在里面画上自己所喜欢的周围世界的一角。画册再配上短故事,简直成了“我们这个集体的生活和精神发展的一幅画卷”。苏霍姆林斯基也非常重视音乐对儿童发展的作用,认为音乐是又一重要的思想源泉,是自我教育的有力手段。 童年不能没有游戏 和童话,同样也不能没有音乐。他指出,音乐教育首先是培养人, 而不是培养音乐家的。音乐教育应帮助儿童从音乐声中领略人的 多种情感,增强儿童对自然和世界的敏感和热爱, 增强儿童天性 中诗意的和想像的成分,使孩子在欣赏音乐的时刻感到他是一个 真正的人。他还认为,童年是儿童形成音乐能力的关键期,“人 只有在孩提岁月才既能学会语言, 又能掌握初步的音乐素养, 也 就是掌握感知、

20、理解、感受、体验旋律美的能力。凡在童年错过 的,很难乃至不可能在成年岁月中去弥补。”大自然充满了各种声音和旋律。松林的涛声、麦穗的私语、 云雀的鸣唱、草虫的低语,大自然的音乐奇妙而动听,是人们创 作音乐时摄取灵感的源泉。 在“快乐学校”里,孩子们既听自然 的音乐,也在自然中聆听和感受音乐作品。 孩子们在自然中感受 到了音乐的魅力,体验到这正是作曲家从大自然中听来的音乐, 然后又表现给我们。 苏霍姆林斯基还在秋天的橡树林中让孩子们 聆听柴可夫斯基的秋歌 ( 十月) ,一方面,乐曲帮助孩子们用 心感受在此之前未察觉到的自然界的无与伦比的美;另一方面, 孩子们置身于初秋阳光明媚、 树木绚丽多姿、 橡

21、树黄叶微微颤动 的秋色中, 也有助于他们较深入地理解乐曲, 并唤起通过音乐形 象所引起的想像。 结果, 每个孩子都记住了乐曲中一些鲜明突出 的东西, 并能根据音乐曲调的印象, 回想和谈到自己所经历的美 好的夏日和金色的秋天。 当然, 谈论的过程同时又成了儿童发展 自己语言的过程。需要指出的是, 苏霍姆林斯基并未将美术、 音乐及其他艺术 活动分隔开来, 而是将它们自然地融为一体, 实施一种综合的艺 术教育: 音乐形象按新的方式展现现实事物和现象的特点, 唤起 孩子们一些鲜明的表象, 使他们通过想像和幻想在脑子里产生出 一幅幅鲜明的画面, 进而创作出自己的童话故事, 然后用画笔和 画本把童话形象留

22、在纸上。这种综合艺术教育,音乐一一想 像一一幻想一一童话一一绘画创作,成为保持儿童的艺术天性、 发展儿童的艺术能力和精神力量的一条有效途径, 为孩子们奠定 了鲜明的、形象的、诗意的思维基础。六、健康的源泉来自大自然 苏霍姆林斯基把对儿童健康的关注视为教育工作者首要的 工作,孩子们的健康也是他在“快乐学校”中最关心和操劳的问 题。他认为,合理的作息时间,符合要求的营养,身体的锻炼是孩子健康的三个重要因素。“良好的营养,加上阳光、空气、水 以及适当的劳动和休息,所有这一切配合起来便是无以取代的、 有益的健康之源。”为了孩子们的健康,苏霍姆林斯基十分注意做好家长的工作。他提倡孩子在家应有合理的作息时

23、间,早睡早起,开着通风 窗睡觉,多在新鲜空气中逗留。他建议家长应提供给孩子具有充 分价值的、符合健康要求的营养,如给孩子多吃蜂蜜、水果等富 含维生素的食物,并设法使孩子保持良好的食欲。 他还反复告诫 家长,不要让孩子们习惯于温室的环境, 不要对他们进行不必要 的照顾,这反而会削弱他们机体的抵抗力。孩子在学校里作息时间的合理、活动的动静交替也很重要。他认为,对幼小儿童来说,那种“课堂上一分钟也不能丢”的想 法和做法是不合适的。教师不必使孩子在课堂的每一分钟都进行 紧张的脑力劳动,因为“脑力的过度紧张会使孩子变得两眼无 神,目光模糊,动作迟缓无力”,引起身体的不适。而有些孩子“头脑迟钝”、学业落后,多数情况并非他们大脑皮层有什么生理变化或功能不正常,恰恰很有可能是因为连孩子自己也感觉不 到的某种周身不适或某种疾病所致。在“快乐学校”里,苏霍姆林斯基很重视体育游戏,他和高年级的同学一起为孩子们修建了游戏场,架起了秋千。这样,只 要天气条件允许,孩子们就可以在户外尽情活动。 他还想尽办法 为孩子们装了一台上面安有小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