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防护用品使用隔离_第1页
医务人员防护用品使用隔离_第2页
医务人员防护用品使用隔离_第3页
医务人员防护用品使用隔离_第4页
医务人员防护用品使用隔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优选文档优选文档PAGEPAGE22优选文档PAGE医务人员防范用品的使用防范用品应吻合国家相关标准,在有效期内使用一、口罩的使用1、应依照不同样的操作要求采用不同样种类的口罩。2、一般诊疗活动,可佩戴纱布口罩或外科口罩;手术室工作或护理免疫功能低下患者、进行体腔穿刺等操作时应戴外科口罩,接触经空气流传或近距离接触经飞沫流传的呼吸道传生病患者时,应戴医用防范口罩。3、纱布口罩应保持干净,每日更换、干净与消莓,遇污染时及时更换。4、应正确佩戴口罩,详尽方法及注意事项见附录A。二、护目镜、防范面罩的使用1、以下情况应使用护目镜或防范面罩1)在进行诊疗、护理操作,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喷溅

2、时。2)近距离接触经飞沫流传的传生病患者时。3)为呼吸道传生病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近距离操作,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喷溅时,应使用全面型防范面罩。2、佩戴前应检查有无破坏,佩戴装置有无废弛。每次使用后应干净与消毒。3、护自镜、防范面罩的戴摘方法见附录B。三、手套的使用1、应依照不同样操作的需要,选择合适种类和规格的手套.2、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及污染物品时,应戴干净手套。3、进行手术等无菌操作、接触患者破坏皮肤、粘膜时,应戴无菌手套。4、应正确戴脱无菌手套,详尽方法及注意事项见附录C。5、一次性手套应一次性使用。四、隔断衣与防范服的使用1、以下情况应穿隔

3、断衣1)接触经接触流传的感染性疾病患者如传生病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等时。2)对患者推行保护性隔断时,如大面积烧伤患者、骨髓移植患者等患者的诊疗、护理时。3)可能碰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喷溅时。2、以下情况应穿防范服:1)临床医务人员在接触甲类或按甲类传生病管理的传生病患者时.2)接触经空气流传或飞沫流传的传生病患者,可能碰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喷溅时。3、应正确穿脱隔断衣和防范服,详尽方法及注意事项见附录D。五、鞋套的使用1、鞋套应拥有优异的防水性能,并一次性应用。2、从暗藏污染区进入污染区时和从缓冲间进入负压病室时应穿鞋套。3、应在规定地域内穿鞋套,走开该地域时应及时

4、脱掉。发现破坏应及时更换。六、防水围裙的的使用1、分为重复使用的围裙和一次性使用的围裙。2、可能碰到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及其他污染物质喷溅、进行复用医疗器械的冲刷时,应穿防水围裙。3、重复使用的围裙,每班使用后应及时冲刷与消毒。遇有破坏或浸透时,应及时更换。4、一次性使用围裙应一次性使用,碰到明显污染时应及时更换。七、帽子的使用1、分为布制帽子和一次性帽子。2、进入污染区和干净环境前、进行无菌操作等时应戴帽子。3、被患者血液、体液污染时,应马上更换。4、布制帽子应保持干净,每次或每日更换与干净。5、一次性帽子应一次性使用。不同样流传路子疾病的隔断与预防一、隔断原则1、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依

5、照疾病的的流传路子(接触传播、飞沫流传、空气流传和其他路子流传),采用相应的隔断与预防措施。2、一种疾病可能有多种流传路子时,应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用相应流传路子的隔断与预防。3、隔断病室应有隔断标志,并限制人员的出入。黄色为空气流传的隔断,粉色为飞沫流传的隔断,蓝色为接触流传的隔断。4、传生病患者或可疑传生病患者应部署在单人隔断房间。5、受条件限制的医院,同种病原体感染的患者可部署于一室。二、接触流传的隔断与预防接触经接触流传疾病如肠道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皮肤感染等的患者,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还应采用接触流传的隔断与预防。1、患者的隔断1)应限制患者的活动范围。2)应减少转运,如需要转运

6、时,应采用有效措施,减少对其他患者、医务人员和环境表面的污染。2、医务人员的防范1)接触隔断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走开隔断病室前,接触污染物品后应摘除手套,洗手和/或手消毒。手上有伤口时应戴双层手套。2)进入隔断病室,从事可能污染工作服的操作时,应穿隔断衣;走开病室前,脱下隔断衣,按要求悬挂,每日更换冲刷与消毒;或使用一次性隔断衣,用后按医疗废物管理要求进行办理。接触甲类传生病应按要求穿脱防范服,走开病室前,脱去防范服,防范服按医疗废物管理要求进行办理。三、空气流传的隔断与预防接触经空气流传的疾病,如肺结核、水痘等,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还应采用空气流传的隔断与预防

7、。1、患者的隔断(1)无条件收治时,应赶忙转送至有条件收治呼吸道传染病的医疗机构进行收治,并注意转运过程中医务人员的防范。2)当患者病情同意时,应戴外科口罩,如期更换,并限制其活动范围。3)应严格空气消毒。2、医务人员的防范1)应严格依照地域流程,在不同样的地域,衣着不同样的防范用品,走开时按要求摘脱,并正确办理使用后物品。2)进入确诊或可疑传生病患者房间时,应戴帽子、医用防范口罩;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诊疗操作时,应戴防范目镜或防范面罩,穿防范服,当接触患者及其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四、飞沫流传的隔断与预防接触经飞沫流传的疾病,如百日咳、白喉、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腮腺炎、流行

8、性脑脊髓膜炎等,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还应采用飞沫流传的隔断预防。1、患者的隔断1)依照隔断原则对患者进行隔断与预防。2)应减少转运,当需要转动时,医务人员应注意防范。3)患者病情同意时,应戴外科口罩,并如期更换。应限制患者的活动范围。(4)患者之间,患者与探视者之间相隔距离在1m以上,探视者应戴外科口罩。(5)加强通风,或进行空气的消毒。2、医务人员的防范1)应严格依照地域流程,在不同样的地域,衣着不同样的防范用品,走开时按要求摘脱,并正确办理使用后物品。2)与患者近距离(1m以内)接触,应戴帽子、医用防范口罩;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诊疗操作时,应戴护目镜或防范面罩,穿防范服;当接触患者及其血液、

9、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五、其他流传路子疾病的隔断与预防应依照疾病的特点,采用相应的隔断与防范措施。1、常有传生病传染源、流传路子及隔断预防,拜会附录E。2、常有传生病暗藏期、隔断期和观察期,拜会附录F。3、常有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隔断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还应采用接触流传的隔断与预防,常有多重耐药感染患者的隔断要求,拜会附录C。六、急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隔断1、患者的隔断1)将患者部署于有效通风的隔断病房或隔断地域内,必要时置于负压病房隔断。2)严格限制探视者;如需探视,探视者应正确衣着个人防范用品,并遵守手卫生规定。3)限制患者活动范围,走开隔断病房或隔断

10、地域时,应戴外科口罩。4)应减少转运,当需要转运时,医务人员应注意防范。2、医务人员防范1)医务人员应经过特地的培训,掌握正确的防范技术,方可进入隔断病区工作。2)应严格按防范规定着装。不同样地域应穿不同样衣饰,且衣饰颜色应有差异或有明显标志。七、医务人员防范用品穿脱程序1、衣着防范用品应依照的程序:1)干净区进入暗藏污染区:洗手+戴帽子戴医用防范口罩穿工作衣裤换工作鞋后进入暗藏污染区。手部皮肤破坏的戴乳胶手套。2)暗藏污染区进入污染区:穿隔断衣或防范服戴护目镜/防范面罩戴手套穿鞋套进入污染区。3)为患者进行吸痰、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操作,可能被患者的分泌物及体内物质喷溅的诊疗护理工作前,应戴

11、防范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范器。2、脱防范用品应依照的程序1)医务人员走开污染区进入浴在污染区前:摘手套、消毒双手摘护目镜/防范面罩脱隔断衣或防范服脱鞋套洗手和/或手消毒进入暗藏污染区,洗手或手消毒。用后物品分别放置于专用污物容器内。2)从暗藏污染区进入干净区前:洗手和/或手消毒脱工作服摘医用防范口罩摘帽子洗手和/或手消毒后,进入干净区。(3)走开干净区:沐浴、换衣走开干净区。3、穿脱防范用品的注意事项1、医用防范口罩的效能连续应用6h-8h,遇污染或润湿,应及时更换。2、走开隔断区前对付佩戴的眼镜进行消毒。3、医务人员接触多个同类传生病患者时,防范服可连续应用。4、接触疑似患者,防范服应每个患者

12、之间进行更换。5、防范服被患者血液、体液、污物污染时,应及时更换。6、戴医用防范口罩或全面型呼吸防范器应进行面部密合性试验。7、隔断区工作的医务人员应每日监测体温两次,体温高出及时就诊。8、医务人员应严格执行地域划分的流程,按程序做好个人防范,方可进入病区,下班前应沐浴、换衣后,方可走开隔断区。标准预防一、标准预防的看法: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拥有传染性,必定进行隔断,不论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可否接触不完满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定采用防范措施。其基本特点为:1、既要防范血源性疾病的流传,也要防范非血源性疾病的流传。2、重申双向防范,即防范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防

13、范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3、依照疾病的主要流传路子,采用相应的隔断措施,包括接触隔断、空气隔断和微粒隔断。二、标准预防的分级防范(一)一级预防:适用于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遵守消毒、隔断的各项规章制度。2、工作时应穿工作服、隔断衣、戴工作帽和防范口罩,必要时戴乳胶手套。严格执行洗手与手消毒制度。3、下班时进行个人卫生办理,并注意呼吸道与粘膜的防范。(二)二级预防:适用于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留观室、隔断区的医务人员。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依照传染性疾病的流传路子,采用相应的隔断措施,并严格遵守消毒、隔断的各项规章制度。2、进入隔断区和特地病区的医护人员必定戴

14、防范口罩,穿工作服、防范服或隔断衣、鞋套、戴手套、工作帽。严格依照干净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的划分,正确衣着和脱摘防范用品,并注意呼吸道、口腔、鼻腔粘膜和眼睛的卫生与保护。(三)三级防范:适用于为病人推行吸痰、气管插管平和管切开的医护人员。除二级放护外,还应当加戴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范器。附录A(规范性附录)口罩的佩戴方法外科口罩的佩戴方法将口罩罩住鼻、口及下巴,口罩下方带系于颈后,上方带系于头顶中部,如图A.l。将双手指尖放在鼻夹上,从中间位宣开始,用手指向内按压,并逐渐向两侧搬动,依照鼻梁形状塑造鼻夹.调整系带的松紧度。医用防范口罩的佩戴方法一手托住防范口罩,有鼻夹的一面背向外,如图A.2。将

15、防范口罩罩住鼻、口及下巴,鼻夹部位向上紧贴面部,如图A.3。用另一只手将下方系带拉过头顶,放在颈后双耳下,如图。再将上方系带拉至头顶中部,如图A.5。将双手指尖放在金属鼻夹上,从中间地址开始,用手指向内按鼻夹,并分别向两侧搬动和按压,依照鼻梁的形状塑造鼻夹,如图。注意事项不应一只手捏鼻夹。医用外科口罩只能一次性使用.口罩润湿后、碰到患者血液、体液污染后,应及时更换。每次佩戴医用防范口罩进入工作地域从前,应进行密合性检查。检查方法将双手完满遮住防范口罩,快速的呼气,若鼻夹周边有漏气应按A.2.5调整鼻夹,若漏气位于四周,应调整到不漏气为止。摘口罩方法不要接触口罩前面(污染面)。先解开下边的系带,

16、再解开上面的系带,如图A.7。用手仅捏住口罩的系带丢至医疗废物容器内,如图A.8。附录B(规范性附录)护目镜或防范面罩的戴摘方法戴护目镜或防范面罩的方法戴上护自镜或防范面罩,调治酣畅度,如图B.1,摘护目镜或面罩的方法捏住凑近头部或耳朵的一边摘掉,放入回收或医疗废物容器内,如图。附录C(规范性附录)无菌手套戴脱方法戴无菌手套方法打开手套包,一手掀起口袋的张口处,如图。另一手捏住手套翻折部分(手套内面)取出手套,对准五指戴上,如图C2。掀起另一只袋口,以戴着无菌手套的手指插入另一只手套的翻边内面,将手套戴好。尔后将手套的翻转处套在工作衣袖外面,如图C3、C4。出手套的方法用戴着手套的手捏住另一只

17、手套污染面的边缘将手套脱下,如图C5。2戴着手套的手握住脱下的手套,用脱下手套的手捏住另一只手套干净面(内面)的边缘,将手套脱下,如图C6。用手捏住手套的里面丢至医疗废物容器内,如图C7。注意事项诊疗护理不同样的患者之间应更换手套。操作完成后脱去手套,应按规定程序与方法洗手,戴手套不能够取代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操作时发现手套破坏时,应及时更换。戴无菌手套时,应防范手套污染。附录D(规范性附录)隔断衣与防范服穿脱方法隔断衣穿脱方法穿隔断衣方法右手提衣领,左手伸入袖内,右手将衣领向上拉,露出左手,如图D.1,换左手持衣领,右手伸入袖内,露出右手,勿波及面部,如图D.2,两手持衣领,由领子中央顺

18、着边缘向后系好颈带,如图。再扎好袖口,如图,将隔断衣一边(约在腰下5cm)处渐向前拉,见到边缘捏住,如图,同法捏住另一侧边缘,如图,双手在背后将衣边对齐,如图。向一侧折叠,一手按住折叠处,另一手将腰带拉至背后折叠处,如图。将腰带在背后交织,回到前面将带子系好如图,脱隔断衣方法解开腰带,在前面打一活结,如图D.10。解开袖带,塞人袖拌内,充分裸露双手,进行手消毒,如图D.ll。解开颈后带子,如图D.12,右手伸入左手段部袖内,拉下袖子过手,如图,用掩饰着的左手握住右手隔断衣袖子的外面,拉下右侧袖子,如图双手变换逐渐从袖管中退出,脱下隔断衣,如图。左手握住领子,右手将隔断衣两边对齐,污染面向外悬挂

19、污染区;若是悬挂污染区外,则污染面向里。不再使用时,将脱下的隔断衣,污染面向内,卷成包裹状,丢至医疗废物容器内或放入回收袋中,如图D.16。防范服穿脱方法穿防范服联体或分体防范服,应依照先穿下衣,再穿上衣,尔后戴好帽子,最后拉上拉锁的序次。脱防范服脱分体防范服时应先将拉链拉开(图D.17)。向上提拉帽子,使帽子脱离头部(图D.18)。脱袖子、上衣,将污染面向里放入医疗废物袋(图D.19)。脱下衣,由上向下边脱边卷,污染面向里,脱下后置于医疗废物袋(图D.20、图D.21)。脱联体防范服时,先将拉链拉终究(图D.22)。向上提拉帽子,使帽子走开头部,脱袖子(图0.23、图D.24);由上向下边脱

20、边卷(图D.25),污染面向里直至全部脱下后放入医疗废物袋内(图D.26)。注意事项隔断衣和防范服只限在规定地域内穿脱。穿前应检查隔断衣和防范服有无破坏;穿时勿使衣袖波及面部及衣领.发现有渗漏或破坏应及时更换;脱时应注意防范污染。隔断衣使用一次后即更换的穿脱方法穿法同D.1.1。脱法按D.1.2.1和D.1.2.2的操作后,消毒双手,解开颈后带子,双手持带将隔断衣从胸前向下拉。右手捏住左衣领内侧干净面脱去左袖。左手握住右侧衣领内侧下拉脱下右袖,将隔断衣污染面向里,衣领及衣边卷至中央,放入污衣袋冲刷消毒后备用。隔断衣每日更换、冲刷与消毒,遇污染随时更换。附录E(资料性附录)常有传生病传染源、流传

21、路子及隔断预防流传路子隔断预防疾病名称传染源防隔防空飞接生物口帽手鞋气沫触媒介罩子护离护套衣套镜服病甲型、戊暗藏期末期和急性期患毒型者性肝乙型、丙急性和慢性病人及病毒#炎型、丁性携带者麻疹麻疹患者流行性腮腺炎早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脊髓灰质炎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伤寒、副伤寒细菌性痢疾霍乱猩红热白喉百日咳流行性脑膜炎髓膜炎肺鼠疫鼠疫腺鼠疫患者和病毒携带者苍蝇、蟑螂啮齿类动物、猫、猪、狗、家兔患病或隐性感染的犬、猫、牲口和野兽患者和带菌者患者和带菌者患者和带菌者患者和带菌者患者、恢复期或健康带菌者患者流脑患者和脑膜炎双球菌携带者感染了鼠疫杆菌的啮齿鼠蚤类动物和患者感染了鼠疫杆菌的啮齿鼠蚤类动物和患者炭疽

22、患病的食草类动物和患者流行性感冒患者和隐性感染者肺结核开放性肺结核患者流传路子隔断预防疾病名称传染源防隔防空飞接生物口帽手鞋护离护气沫触媒介罩子套套镜衣服SARS患者HIV患者和病毒携带者手足口病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梅毒梅毒螺旋体感染者淋病淋球菌感染者人感染高致病病禽、健康带毒的禽性禽流感注1:在流传路子一列中,“”:其中流传路子之一;“”:主要流传路子。注2:在隔断预防一列中,“”:应采用的防范措施;“”:工作需要可采用的防范措施;“#”:为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而流传;“”:为性接触或接触患者的血液二流传;“”:为接触或接触患者分泌物污染的物品而流传疾病名称暗藏期(d)隔断时间亲近接触者观察常有

23、最短最长病甲型301545自觉病日起隔断4周甲、戊型,急性毒乙型7030180隔断至肝功能正常,并且HBV乙、丙型肝炎密性丙型8周2周26周切接触者医学观DNA、HCVRNA、HDVRNA转阴肝丁型6周12周3周12周察6周炎戊型401575自觉病日起隔断4周麻疹10621自觉病日起至出疹后5d,伴呼吸道医学观察21d并发症者应延长到出诊后lOd流行性腮腺炎1421830自觉病日起至腮腺消肿为止医学观察21d自觉病日起最少隔断40d,第1周脊髓灰质炎514335呼吸、消化道隔断,1周后消化道医学观察20d隔断流行性出血热714446至症状消失狂犬病1月3月5d19年至症状消失伤寒714360体

24、温正常后15d或症状消失后5d、医学观察21d副伤寒810215lOd便培养2次阴性细菌性痢疾14数h7d症状消失后隔日一次便培养,连续医学观察7d2次阴性症状消失后6d并隔日一次便培养,医学观察5d便霍乱13数h7d培养3次阴性并连续3次阴性服药预防猩红热2517自治疗日起很多于7d,且咽拭子培医学观察7d养3次阴性白喉2417症状消失后咽拭子培养2次(隔日医学观察7d1次)阴性,并最少症状消失后7d百日咳710221自觉病起40d或痉咳后30d医学观察21d流行性脑脊髓膜23110症状消失后3d,很多于病后7d医学观察7d炎鼠肺鼠疫13数h12d症状消失后痰培养6次阴性接触者医学观察9d,预防接种者疫腺鼠疫2518淋巴肿大完满消失后再观察7d观察12d炭疽150.514症状消失,溃疡愈合,分泌物或排医学观察8d泄物培养2次(间隔5d)阴性12d流行性感冒13数h4d体温正常2d或病后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