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如东县2022年化学九上期中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江苏省如东县2022年化学九上期中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江苏省如东县2022年化学九上期中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江苏省如东县2022年化学九上期中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江苏省如东县2022年化学九上期中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2023学年九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西瓜榨果汁B苹果酿果醋C糯米酿甜酒D鲜奶制酸奶2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铕、铈、铒、锗、锌、镝几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的中国科学家是A拉瓦锡B张青莲C道尔顿D屠呦呦3下列关于物

2、质燃烧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木炭燃烧产生明亮的黄色火焰B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蜡烛燃烧生成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气体4物质的组成、结构决定性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氧气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B氧气和液氧都具有助燃性的原因是它们都由氧分子构成C蔗糖与葡萄糖灼烧都得到炭黑的原因是它们都含有碳元素D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大是由于碳原子的结构不同5生活中的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雪糕融化B湿衣服晾干C自行车胎爆裂D食物腐烂6常温常压时,由甲烷和另两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80%,则另两种气

3、体不可能是( )AH2和COBH2和C2H2CC2H2和C2H4DCO和C2H47某婴儿配方奶粉部分营养成分含量如下表所示,其中“钙、磷、铁、锌”应理解为( )营养成分钙磷铁锌含量(mg/100g)6005206-113-7A离子B原子C元素D分子8酚酞试液是比较常见的酸碱指示剂之一,酚酞是白色或微带黄色的结晶粉末,无臭,无味,它的化学式是C20H14O4,关于酚酞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酚酞由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构成B酚酞分子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C酚酞中碳、氢、氧三种原子的个数比是10:7:2D酚酞分子中含有38个原子9下列物质常用于实验室制氧气的是A空气B高锰酸钾C水D碳酸氢铵10推理

4、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碱溶液一定呈碱性,所以呈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B溶液都由溶剂和溶质组成,因此溶液都是混合物C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因此所有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D酸碱中和反应都生成盐和水,因此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材料一;传统水处理工艺经典“四部曲”(过滤 絮凝 消毒 沉淀)被列为人类20世纪最重要的发明之一。为了提高水质,有些水厂增加了活性炭处理工序。材料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允许使用消毒剂有氯气、臭氧、二氧化氯;水的总硬度(以碳酸钙CaCO3计)不超过450mg/L.(1)活性炭处理工序中,主要利用活性炭具有_

5、 能力。(2)“四部曲”正确的工艺顺序为_ 。(填序号)(3)3种消毒剂中属于单质的是_ 。(4)若以钙离子计,水的总硬度不超过_ mg/L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同学们利用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进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探究实验。(1)如图,在进行实验前,检查该实验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2)用燃烧红磷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红磷燃烧的主要现象是_,红磷燃烧结束后,冷却到室温后,打开止水夹,看到的实验现象是_,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是_;这个反应属于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名称)。(3)根据实验目的要求,用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在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实验中寻找

6、红磷的替代物,该替代物需要满足的条件是_、_等(写两条)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下图是实验室常见的一些装置,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_;_。(2)实验室可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所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_(填字母)。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_(填字母)端通入。若用G装置收集氧气,请将装置补画完整_。(3)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过程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连接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并使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管口放一团棉花,用带有导气管的

7、塞子塞紧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熄灭酒精灯 将导气管从水槽中取出(4)学校实验室开放日,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用7.9 g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供实验需要,理论上能制取氧气的质量是多少_?14.根据图1所示装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图1中标号仪器的名称:_;_(2)写出A装置检验气密性的操作方法:_; 用组合DF装置制取气体,当收集满气体取出后正确顺序的操作是_(3)写出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充分反应后,高锰酸钾中的氧元素转化为氧气的最大转化率为_(填序号);A 25%B 33.3%C 50%D 100%(4)实验室可用DF装置制取甲烷气体,则下列结论无法得到的是_ (填序

8、号)A 制取甲烷的药品是固体B 甲烷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小C 甲烷不与水反应D 甲烷密度大于空气(5)活动小组对反应收集到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产生兴趣。于是将收集到的一瓶氧气密封 。提出问题这瓶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多少?实验验证活动小组设计了以下两套实验装置,用来测定该瓶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在氮气环境下。将过量的铜粉分别装入干燥的硬质玻璃管和支试管后密封。用两支干燥的注射器从该瓶中抽取气体,分别按图2连接,推拉注射器一段时间后,用酒精灯在铜粉部位加热,加热时反复推拉注射器至反应完全。(已知红色的铜只与氧气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固体)甲装置比乙装置更合理,理由是_。用甲装置测定氧气的体积分数,需要测

9、定的实验数据是_。反思交流实验完毕,待装置冷却至室温后,应先将气球内的气体全部挤出,再读数。否则会使测得的实验结果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原因是_。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蛋白质在人体胃肠内与水反应,最终生成氨基酸被人体吸收。丙氨酸(化学式为C3H7O2N)就是其中的一种。请回答下列问题:(1)丙氨酸分子中C、H、O、N各原子个数比为多少?(2)丙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多少?162015年10月5日,中国宁波籍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5,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而获得诺贝尔医学奖。青蒿素的发现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青蒿素中

10、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A【解析】A、西瓜榨果汁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正确;B.、苹果酿果醋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错误;C、糯米酿甜酒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错误; D、鲜奶制酸奶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错误。故选A。2、B【解析】我国著名科学家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铕、铈、铒、锗、锌、镝几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故选B。3、C【解析】A.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都无火焰,选项A错误;B.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不是烟雾,选项B错误;C. 硫在氧气中燃烧

11、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选项C正确;D. 蜡烛燃烧生成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气体是结论不是现象,选项D错误。故选C。4、D【解析】A、氧气与氮气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B、氧气和液氧都具有助燃性的原因是它们都由氧分子构成,故选项解释正确;C、蔗糖与葡萄糖灼烧都得到炭黑的原因是它们都含有碳元素,故选项解释正确;D、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质差异较大的原因是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选项解释错误。故选D。5、D【解析】A、雪糕融化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的生成,是物理变化,故错误;B、湿衣服晾干是水分蒸发的过程,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的生成,

12、是物理变化,故错误;C、自行车胎爆裂是分子之间的间隙变大,故是物理变化,故错误;D、食物腐烂是食物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的过程,故是化学变化,故正确。故选D。6、A【解析】甲烷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5%,要使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0%,则另外两只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80%;A、一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3%,故H2 和 CO 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80%,错误;B、C2H2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92.3%,故H2 和 C2H2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可能大于80%,正确;C、C2H2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80%,故C2H2 和 C2H4的混合气体中碳元

13、素的质量分数可能大于80%,正确;D、C2H4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5.7%,故CO 和 C2H4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可能大于80%,正确。故选A。7、C【解析】某品牌婴儿配方奶粉部分营养成分含量表中的“钙、磷、铁、锌”等不是以金属、非金属、氧化物、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钙、磷、铁、锌”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选:C。8、C【解析】A酚酞是由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A错误;B分子是微观概念,元素是宏观概念,不能用宏观概念来解释微观概念,故B错误;C由酚酞的化学式可知,酚酞分子中碳、氢、氧三种原子的个数比是20:14:4=10:7:2,故C正确;D

14、每个酚酞分子中含有20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和4个氧原子,共38个原子,题中未指明分子的个数,故D错误。故选C。9、B【解析】A、利用空气制氧气虽然有原料易得等优点,但需要的设备和条件在一般的实验室不具备,不符合题意;B、高锰酸钾制氧气,具有反应快、操作简便、易于收集等优点,适用于实验室,符合题意;C、电解水能生成氧气,但反应慢,不易收集,不适合在实验室制氧气,不符合题意;D、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生成氨气、二氧化碳和水,没有氧气生成,在实验室不能用其制氧气,不符合题意。故选B。10、B【解析】A、碱溶液一定呈碱性,但呈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比如纯碱溶液,故A错误;B、溶液都由溶剂和溶质组成,因

15、此溶液都是混合物,故B正确;C、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不是所有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常温下反应很快的反应一般不需要,故C错误;D、酸碱中和反应都生成盐和水,因此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比如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故D错误。故选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吸附 氯气和臭氧 180 【解析】(1)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和异味;(2)净化水时,要先除去颗粒大的杂质,使用絮凝剂明矾,然后沉降后再进行过滤;最后消毒;(3)氯气和臭氧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4)碳酸钙中钙离子的含量为:40100100%40%,故以Ca2+计,水的总硬

16、度不超过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连接装置,双手紧捂集气瓶,如果导管口出现气泡,说明装置不漏气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烧杯中的水沿导管流到集气瓶中,流入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原有空间体积的五分之一 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化合 只与氧气反应 生成物是固体 【解析】(1)如图,在进行实验前,检查该实验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连接装置,双手紧捂集气瓶,如果导管口出现气泡,说明装置不漏气。故填:连接装置,双手紧捂集气瓶,如果导管口出现气泡,说明装置不漏气。(2)红磷燃烧的主要现象是剧烈燃烧,产生白烟,红磷燃烧结束后,冷却到室温后,打开止水夹,看到的实验现象是:水进入集气瓶,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

17、约占集气瓶中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的文字表达式是:磷+氧气五氧化二磷,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故填: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烧杯中的水沿导管流到集气瓶中,流入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原有空间体积的五分之一;磷+氧气五氧化二磷;化合。(3)该替代物需要满足的条件是只与氧气反应、生成物是固体等。故填:只与氧气反应;生成物是固体。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长颈漏斗 集气瓶 2KClO32KCl + 3O2 AD或AE a 0.8g 【解析】(1)通过分析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可知,是长颈漏斗;是集气瓶;(2)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化学

18、方程式为:2KClO32KCl + 3O2 ,该反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属于加热固体制取气体,所以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A,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收集装置是D或E。所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AD或AE;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气体应从a进入。若用G装置收集氧气,由于氧气的密度比水小,氧气应从短管通入,装置补画完整如图:;(3)制取氧气之前需要检验装置气密性,然后装药,固定,加热,收集氧气,结束时先撤导管,后熄灭酒精灯,所以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4)设能制取氧气的质量是x, x=0.8g答:能制取氧气的质量是0.8g。【点睛】 发生装置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收集装置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14、长颈漏斗 试管 加水至没过长颈漏斗下端,在导管处夹紧弹簧夹,继续从长颈漏斗往锥形瓶内加水,一段时间后长颈漏斗内出现稳定的液柱 先移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 A D 甲装置的气体进入气球时会经过铜粉,使气体与铜粉充分接触,使反应更充分 实验前后注射器读数,硬质玻璃管的容积 偏大 气球内含有气体时会导致反应后读取的注射器数值偏小,导致消耗气体体积偏大,从而导致实验结果偏大. 【解析】(1) 图1中标号仪器的名称分别是长颈漏斗和试管;(2). A装置检验气密性的操作方法:加水至没过长颈漏斗下端,在导管处夹紧弹簧夹,继续从长颈漏斗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