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农村收入不均等的影响_第1页
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农村收入不均等的影响_第2页
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农村收入不均等的影响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农村收入不均等的影响摘要:贸易自由化是一个利益重新分配、资源重新配置的过程,以国际贸易理论为根底,阐述了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农村居民收入不均等程度影响的传导机制,利用1988-2022年中国各省份面板数据,从实证的角度分析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农村居民收入不均等的影响,并结合中国的实际,对分析结果进展了剖析和解释,给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关键词:贸易自由化;中国农村居民;收入不均等;面板数据Abstrat:Thetradeliberalizatinisapressfbenefitredistributinandresuresredeplyent.Thispapertakestheinter

2、natinaltradetheryasafundatin,elabratesthendutinehanisftheeffetftradeliberalizatinnruralineinequalityinhina.Usinghineseinter-prvinialpaneldatafr1988t2022,itanalyzestheinflueneftradeliberalizatinnruralinhabitantineinequalityinhina.Ardingttheurrentnditins,italsgivestherelatedpliysuggestin.Keyrds:tradel

3、iberalizatin;hineseruralinhabitant;ineinequality;paneldata一、引言20多年贸易开放和逐渐自由化的结果是,我国对外贸易总额不断上升,进出口贸易额占国内消费总值的比例逐渐进步,到2022年我国的外贸依存度约为63-86%。在1978-2022年的27年里,我国进出口总额增长41-5倍,年均增长16-71%,远远超过同期GDP年均增长幅度。贸易自由化过程所推动的不仅是该国整体的经济福利程度,还对该国国内的收入分配格局和收入差距产生影响。根据Heksher-hlin模型以及Stlper-Sauelsn定理,贸易开放后,因贸易开放而扩张的部门所密

4、集使用的消费要素将得到更多的收益,因贸易开放而收缩的部门所密集使用的消费要素收益将会减少,收入差距因此而发生变化。我国的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总体上经历了由逐渐扩大到逐渐缩小,再由逐渐缩小到逐渐扩大的过程。1978年开场,农村居民收入分配差距逐年扩大,1995年到达第一个顶峰,基尼系数由0-21扩大到0-34,1996年基尼系数下降为0-32,随后差距开场逐年扩大,2022年接近0-40。更有学者认为,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早在2000年就已超过国际公认的戒备线,到达0-4296。而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拉大,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开展。目前中国收入分配的不平衡问题已经到了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阶段。

5、而贸易自由化和农村居民收入不均等两者在中国都是如此显著,它们之间是否存在着必然联络,更加自由的贸易对中国农村居民收入不均等的影响机制是什么?对这些问题的解答对于我们深入认识经济现象的内在规律,从而对我国的经济开展和对外开放做出科学合理的战略引导,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二、贸易自由化对农村居民收入不均等的影响机制分析(一)贸易自由化通过农产品价格机制影响农村居民收入不均等贸易自由化降低了农产品名义保护率,对农村居民收入不均等产生重大影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幅度降低贸易保护措施,屡次削减进口关税,将平均关税率从改革初期的52-3降到2022年的10-4。名义保护率的下降使国内市场价格不断

6、向国际价格靠拢,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国内价格扭曲,优化资源配置,但同时也降低了对国内产品的保护,增加其竞争压力,特别是削弱了对小麦、玉米、棉花、稻谷和大豆等农产品的保护,减少了出口,因此对主要消费这些产品的农民产生负向福利冲击。因此,产品的国际流通会降低国内某些农产品的价格,影响部分农民及相关部门的收入。(二)贸易自由化通过调整农产品贸易构造来影响农村居民收入不均等贸易自由化也推动了农产品外贸构造的变化,对农民福利产生重大影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产品贸易构造的变化反映了中国农业贸易的比较优势特征:土地密集型产品的净出口下降,而高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的净出口那么在上升。这种构造变化对农村收入差

7、距产生两个方面的影响,其一,使不同农产品消费者的福利程度发生变化:一方面增加了劳动密集型农产品消费者的收入;另一方面恶化了土地密集型产品消费者的收入分配,从而影响了农村居民收入不均等。其二,使不同地区间农民受益不均。内地农民那么偏向于种植不具有比较优势的小麦大豆和棉花,其净出口也越来越低,沿海地区农民更多而高效地消费具有比较优势产品,与内陆农民相比较,沿海农民是贸易自由化最大受益者,造成了区域间农民收入的不均等。(三)贸易自由化通过调整收入构造来影响农村居民收入不均等贸易自由化不仅带来了产品的流动,更重要的是,使得诸如劳动力和资本等消费要素的自由流动,优化了资源配置,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农村居

8、民的收入构造,影响农村居民的收入不均等。比方,逐步消除对中国纺织品和服装贸易的“自动出口限制会推动此类产品的出口,从而促进此类消费的就业,特别是推动非国有企业中农民工的非农就业,这将有利于减少农村的收入差距。三、贸易自由化对农村居民收入不均等影响的实证分析(一)模型和数据以上从理论的角度分析了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农村居民收入不均等的影响机制,要作出更准确的判断,还必须通过计量回归对其从总量上进展更准确的估计。贸易自由化测度指标有很多,采用T进出口额占GDP的百分比来表示贸易自由化程度,因变量农村居民收入不均等(Y),这里采用标准差来衡量。自变量除了贸易自由化指标外,还设计以下控制变量:(1)人均收

9、入(PGDP)及其平方项(PGDP2),用来考察经济增长对农村居民收入不均等的影响;(2)人均农业总产值(RUA),用来考察农业增长对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3)收入分配(INE),用来考察收入分配对农村居民收入不均等的影响。这里用城乡收人差距如林毅夫,1998来替代它;(4)RSR,反映农村就业构造的变量,用非农就业人口占农村就业人口比重来表示非农就业对收入差距影响;(5)反映劳动力文化程度的变量: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EDU)。在此笔者用乡村从业人员中具有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比例来表示这一变量,该指标表示教育对农村收入差距影响;(6)RLAN,农村人均信贷额,代表农村金融开展状况对农村收入差距影响,用农业信贷额除以农村总人口来表示。其他诸如政策制度环境、地理和自然环境因素由于没有数据,在变量选取时暂先不考虑。为了分析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农村居民收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