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膜外血肿术后护理课件_第1页
硬膜外血肿术后护理课件_第2页
硬膜外血肿术后护理课件_第3页
硬膜外血肿术后护理课件_第4页
硬膜外血肿术后护理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硬膜外血肿术后护理 神经外科 王灿 硬膜外血肿术后护理定义:硬膜外血肿是位于颅骨内板与硬脑膜之间的血肿,好发于幕上半球凸面,约占外伤性颅内血肿30%,其中大部分属于急性血肿,次为亚急性,慢性较少。 定义:临床表现:典型的急性硬膜外血肿常见于颅骨线形骨折的病人。可因出血速度、血肿部位及年龄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但从临床特征看,仍有一定规律及共性,即昏迷清醒再昏迷。 临床表现:典型的急性硬膜外血肿常见于颅骨线形骨折的病人。手术治疗:手术指征包括:1.意识障碍程度逐渐加深;2.颅内压的监测压力在2.7kpa以上;3.在非手术治疗过程中病情恶化者;4.尚无明显意识障碍或颅内压增高症状,但CT检查血肿较大(

2、幕上30ml,幕下10ml,颞部20ml ;手术治疗:手术指征包括:术后护理:卧位:患者回病房后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6h后抬高床头1530,以减轻脑水肿,降低脑细胞的耗氧量,减少头部伤口渗血。要保持头部敷料干燥,防止伤口感染。 术后护理:卧位: 病情观察:定时观察神志、瞳孔、血压、呼吸、心率等体征及呕吐情况并记录;神志、瞳孔、BP、P、R及呕吐情况可反映颅内情况的变化,患者神志清醒后又逐渐出现意识障碍并进行性加重,一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偏瘫,血压代偿性升高,脉搏、呼吸变慢,呕吐逐渐加重,说明有继发性颅内出血或脑水肿的危险,应立即通知医生并积极配合抢救。 病情观察:呼吸道护理:患者

3、回病房后给氧气吸入,流量2L/min。术后要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出呼吸道分泌物。昏迷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多,常发生通气不足而致低氧和高碳酸血症,必要时需行气管切开术,术后应每日消毒,保持气管切口处敷料的清洁干燥,严格无菌操作。 痰液黏稠不易吸出者,可用糜蛋白酶做雾化吸入,每日23次。 硬膜外血肿术后护理引流管护理:给予保持头部引流管的通畅,发现不畅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引流袋与头颅平齐,每日更换1次,认真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色及量,予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脱落及扭曲。 硬膜外血肿术后护理(5)饮食护理 : 注意加强营养,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保持大便通畅。 伤后72h不能自行进食者除静脉输液外

4、,给予鼻饲流质,以补充营养,但合并颅底骨折者一般暂不予放置胃管 。 硬膜外血肿术后护理皮肤护理:昏迷、卧床患者不能自动翻身,皮肤抵抗力差,皮肤易受潮湿的刺激而引起压疮的发生。因此要做好患者的皮肤护理,睡气垫床,保持床单的平整、清洁、干燥,每12h翻身1次,翻身时动作应轻柔,避免拖、拉、推,并按摩骨突处,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防止压疮的发生。 皮肤护理:功能锻炼:术后有肢体偏瘫或活动障碍者,要保持肢体于功能位置,急性期过后要尽早给患者按摩、推拿,帮助患者活动肢体,促进肢体功能恢复,防止足下垂、肢体僵硬。 功能锻炼:。 (9)去骨瓣患者的护理 去骨瓣的患者应注意保护好头部,避免重物撞击,36个月脑组织萎缩,可考虑行颅骨修补术。(9)去骨瓣患者的护理(8)心理护理:颅内血肿患者术后常有不同程度的偏瘫致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