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解读-里仁篇第四(26讲仁之义)课件_第1页
论语解读-里仁篇第四(26讲仁之义)课件_第2页
论语解读-里仁篇第四(26讲仁之义)课件_第3页
论语解读-里仁篇第四(26讲仁之义)课件_第4页
论语解读-里仁篇第四(26讲仁之义)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论语解读里仁篇第四论语解读 【题解】本篇取“里仁为美”句中的“里仁”两字为篇名。上篇重点谈“礼”,本篇重点谈“仁”,“礼”是“仁”的外在表现形式,“仁”是“礼”的内核。本篇也是论语全书的重点篇目,较为集中地记载了孔子的仁学思想。“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也是孔子及孔门弟子追求的最高最完美的道德境界。本篇谈“仁”,涵盖以下内容:仁者对待环境苦乐是非志向富贵过错的态度及方法,强调对“仁”的追求,以及仁者对待真理利益礼让忠恕孝道恶衣恶食以及言行举止等一系列行为规范的要求。 【题解】本篇取“里仁为美”句中的“里仁”两字为篇名。【原文】41 子曰:“里仁为美(1),择不处仁(2),焉得知(3)?”【注释】

2、里这里可以看为动词。居住也。处上声,音杵,ch,居住也。知论语的“智”字都如此写。这一段话,究竟孔子是单纯地指“择居”而言呢,还是泛指,“择邻”、“择业”、“择友”等等都包括在内呢?我们已经不敢肯定。孟子公孙丑上云:“孟子曰:矢人岂不仁于函人哉?矢人惟恐不伤人,函人惟恐伤人。巫、匠亦然。故术不可不慎也。孔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智?”便是指择业。因此译文于“仁”字仅照字面翻译,不实指为仁人。【译文】孔子说:“住的地方,要有仁德这才好。选择住处,没有仁德,怎么能是聪明呢?”【原文】41 子曰:“里仁为美(1),择不处仁(2),焉【解读】本章是孔子的环境论。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

3、,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不是决定性的因素,但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里仁为美”。如果不选取有仁爱风俗的地方,是不能算一个明智的人。“孟母三迁择邻里”的故事,就说的是孟子母亲为小孟子选择环境而三次搬家的事,选择温柔敦厚有仁者之风的人作邻居。推而广之,交朋友也应该选择道德学业比自己高的交往,便于自己随时向朋友学习,见贤思齐。【解读】本章是孔子的环境论。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原文】 42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1),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2),知者利仁。” 【注释】约:贫困。仁者安仁:指仁者把仁德作为自身修养的需要。知者利仁:指智者把仁德作为方法去运用。【译文】孔子说:“不仁的人不

4、可以长久地居于穷困中,也不可以长久地居于安乐中。有仁德的人安于仁实行仁德便心安,不实行仁德心便不安;聪明人利用仁他认识到仁德对他长远而巨大的利益,他便实行仁德。”【原文】 42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1),不可以长【解读】本章谈“不仁者”和“仁者”处世的区别。“不仁者”,应属于“小人”,“鄙夫”,卑贱之人。为什么不仁者不能久居困厄艰难的环境里,也不能长处快乐之中呢?由“不仁者”的心态、性格决定。从心理学角度讲,小人或鄙夫心性浮躁。孔子“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只有仁者才具有乐山而又宁静的品德。诸葛亮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至远。”意思是非宁静者无以

5、“处约”,也无以“处乐”。因其浮躁,即便是与他们共事,“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阳货篇)。害怕失去,便不择手段,这种患得患失的人,便是小人心理状态。克服这种浮躁而又患得患失的心理状态,应用什么药方呢?用“仁”。你不论是仁者也罢,智者也罢,均需用“仁”。尽管仁者或智者对“仁”的态度不同,“仁者安仁”是把仁作为道德本体论,作为一种发自于内心的修养,智者是把仁作为一种道德方法论,作为一种方法运用于各个方面,尽管各取所需的程度不同,但均能以“仁”作为行为规范。【解读】本章谈“不仁者”和“仁者”处世的区别。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从批评否定角度谈;“仁

6、者安仁,知者利仁”,从正面肯定角度谈。一反一正,对“不仁者”既有批评规劝,又从正面指明方向。正是圣人“诲人不倦”精神的体现。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从批评否定角度【原文】 43 子曰:“唯仁者能好(1)人,能恶(2)人。”【注释】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后汉书孝明八王传注引东观汉记说:和帝赐彭城王恭诏曰:“孔子曰,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贵仁者所好恶得其中也。”我认为“贵仁者所好恶得其中”,正可说明这句。【译文】孔子说:“只有仁人才能够喜爱某人,厌恶某人。”【原文】 43 子曰:“唯仁者能好(1)人,能恶(2)人。【解读】本章谈仁者是非曲直观。“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也是孔门道德修养

7、最高的境界,也是孔子对人评判的标准。具有仁德的人,首先应该是一个正直的人,“人之生也直”。一个能判断是非的人,绝不是好好先生“乡愿”一类,不分是非曲直,一向唯唯诺诺的人,“乡愿,德之贼也”。所以孔子说只有具有仁德的人,才能真正喜欢人,能公开的讨厌人。同样的意思,孔子又换了一个角度去强调:“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大家都说他好的时候,要做调查研究,都说他坏的时候,也要调查研究,最恰当的标准应该是“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子路篇)”,“贵仁者所好恶得其中也”(引杨伯峻注)。 【解读】本章谈仁者是非曲直观。【原文】 44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注释】苟:如果,假如。恶(

8、):坏。【译文】孔子说:“假如立定志向实行仁德,总没有坏处。”【原文】 44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注释】苟【解读】本章谈积善和积恶。“仁”是孔子一生中追求的最高理想。“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人一心向善,恶便会减少,善积则恶消,所以说:“苟志于仁矣,无恶矣。”【解读】本章谈积善和积恶。4.5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注释】贫与贱不以其道得之“富与贵”可以说“得之”,“贫与贱”却不是人人想“得之”的。这里也讲“不以其道得之”,“得之”应

9、该改为“去之”。译文只就这一整段的精神加以诠释,这里为什么也讲“得之”可能是古人的不经意处,我们不必再在这上面做文章了。恶乎恶音乌,w,何处。“恶乎”卽“于何处”,译文意译为“怎样”。违离开,和公冶长篇第五的“弃而违之”的“违”同义。4.5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译文】孔子说:“发大财,做大官,这是人人所盼望的;不用正当的方法去得到它,君子不接受。穷困和下贱,这是人人所厌恶的;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抛掉它,君子不摆脱。君子抛弃了仁德,怎样去成就他的声名呢?君子没有吃完一餐饭的时间离开仁德,就是在仓卒匆忙的时候一定和仁德同在,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一定和仁德同在。”【译文

10、】孔子说:“发大财,做大官,这是人人所盼望的;不用正当【解读】本章是孔子的富贵观,或财富观。他认为对财富和显贵地位的追求,是人的本性,“欲”即欲望,欲望是人的本性。研究人性的问题,是哲学的问题,孔子将其对财富地位的追求确定为人的本性,表明他对财富问题的基本看法。他又说:“富而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财富只要能追求,即使为人执鞭驾车,他也会干。孔子得意弟子子贡,也是一个恪守忠信而又善经营的高手,孔子赞扬子贡说:“亿(臆)则屡中。”预测经营行情时,常常猜中,频频得手,直至结驷连骑,富甲一方。这与后世的汉儒以及程朱理学的观点颇不一致,他们认为人应该“损欲”,“禁欲”,进而达到“存天理,灭人欲”

11、,“尽去其私而全德” 。人不应该有私欲,这与孔子的财富观相去颇远,孔子主张有私欲,求富贵,赞同“学而优则仕”,但他却不赞成私欲无限制的膨胀。“临财勿苟得”,他要求“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即君子“临财取之有道”。同理,“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解读】本章是孔子的富贵观,或财富观。他认为对财富和显贵地位富贵与贫贱所欲所恶,取与不取,得与不得,以什么为标准呢?以“仁”为标准,须臾不得离仁。“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匆忙流离之间都不能离开“仁”,“仁”在这里表现的含义是什么呢?“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想富贵,想一想别人是否也富贵了。“己所不欲

12、,勿施于人。”自己讨厌贫贱,想一想别人是否也讨厌贫贱。这就是文中的“仁”,这也是文中的“道”,“不以其道”的“道”,即“君子去仁”之“仁”。“仁道”的含义在这里从积极方面看,表现为“己欲立即立人,己欲达即达人”,从消极方面看,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前者对富贵而言,后者对贫贱而言,“立人”也罢,“施人”也罢,以“仁”、“道”为衡量标准,“仁”、“道”的标准,具体为“立人”、“达人”、“施于人”,但还应有一个更具体的标准,这标准便是“时中”、“用中”,恰当而已,从一个更低的角度看,便是“不损人而利己,不妨人而有益”。富贵与贫贱所欲所恶,取与不取,得与不得,以什么为标准呢?以4.6 子曰:“我未

13、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注释】尚动词,超过之意。矣这个“矣”字用法同“也”,表示停顿。盖副词,大概之意。【译文】孔子说:“我不曾见到过爱好仁德的人和厌恶不仁德的人。爱好仁德的人,那是再好也没有的了;厌恶不仁德的人,他行仁德只是不使不仁德的东西加在自己身上。有谁能在某一天使用他的力量于仁德呢?我没见过力量不够的。大概这样人还是有的,我不曾见到罢了。”4.6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解读】本章谈“仁之易”。“好仁者”和“恶不仁者”理解较难,表面看,可以

14、理解为“好仁德的人讨厌不仁德的人”,这是主谓结构作“未见”的宾语,是两个人。实际上应该将“好仁者”和“恶不仁者”看成并列结构,作“未见”的宾语,是一个人,并列结构与后文恰好相接,构成双起双承式的结构关系,层次清楚。“好仁者”和“恶不仁者”,讲的是一个人的两个方面,礼记? 表记记载孔子说:“无欲而好仁者,无畏而恶不仁者,天下一人而已矣”,“无欲而好仁者”,“仁以为己任”,仁德发自于内心,无私无欲而好仁。“无畏而恶不仁者”,“无畏”也是由“无欲”而来,“无欲则刚”,“刚”则“无畏”。因此我们说:“无欲而好仁者,无畏而恶不仁者”,是一个仁者的两个方面,前者无欲于内,后者无畏于外,两者又内外相接,因果

15、相承。因此,“好仁者,无以尚之”,意思是“内心好仁德的人,没有什么比用仁德要求自己更高的。”“好仁者”无话可说,“无以尚之”,无以出其右者,一切以仁德为最高标准。【解读】本章谈“仁之易”。 “无畏而恶不仁者”是追求仁德的起码标准,也就是无畏者才能使不仁德的东西不施加在我的头上,“我不欲人之加诸我,吾亦欲无加诸人。”“好仁者”是责己,责己则严,以最高标准要求自己“无以尚之”,“恶不仁者”是责人,责人则宽,仅仅是“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是一种消极的宽恕之道。不论是对自己做到“无欲而好仁者”,“仁以为己任”,还是做到“无畏而恶不仁者”,对求“仁”者来说,都有难易两个方面的问题。说求“仁”之难,难于上

16、青天,孔门弟子三千,孔子只称赞了颜回一个人,也仅仅是“三月不违仁”,其他弟子一概未曾以“仁”许之。“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智者可治天下,仁者可辞高官,勇者可蹈白刃,然而实行仁德却是难而又难的事。说求“仁”之易,因为“仁”发自于本心,“我欲仁,斯仁至矣。”犹如孟子所说,“为长者折枝(挠痒痒,或做按摩),非不能也,不为也,挟泰山以超北海,非不为也,不能也”。“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圣人发出折枝之感叹!不是做不到,“非不能也”,而是不用力去做,“不为也”。 “无畏而恶不仁者”是追求仁德的起码标准,也就是无畏者 孔子又说:“我还没有见到实行仁德而力量不够的人”,也说的是行“仁”

17、之易。说其容易,是指“仁”可以从生活琐事些微细小处入手。说其不容易,求“仁”须日积月累,毫不懈怠,几十年如一日,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仁以为己任”,任重道远,又的确不容易。文中三次出现“未见”一短语,第一次未见。未见好仁者以仁责己,恶不仁者以恕责人。第二次“未见”。未见责己恕人以求仁而力不足者。第三次“未之见”,是对前两次“未见”内容的总结。反复申说“前者呼,后者应”,“往来而不绝”,行文章法整严;圣人浩叹求仁之艰难。 孔子又说:“我还没有见到实行仁德而力量不够的人”,也说的4.7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注释】仁同“人”。后汉书吴佑传引此文正作“人”(武英殿

18、本却又改作“仁”,不可为据)。【译文】孔子说:“人是各种各样的,人的错误也是各种各样的。什么样的错误就是由什么样的人犯的。仔细考察某人所犯的错误,就可以知道他是什么样式的人了。”4.7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注【解读】本章谈“闻道之难”。“道”是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人、做事、做学问,不论做什么,在纷纭复杂的事物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死而无憾,可见对规律性把握的重要性。孔子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所谓“天命”,也是指能够把握事物的规律性了,换一个角度说,道之不易得。【解读】4.8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译文】孔子说:“早晨得知真理,要我当晚死去

19、,都可以。”4.8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译文】孔子说:“早晨得【解读】本章谈“闻道之难”。“道”是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人、做事、做学问,不论做什么,在纷纭复杂的事物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死而无憾,可见对规律性把握的重要性。孔子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所谓“天命”,也是指能够把握事物的规律性了,换一个角度说,道之不易得。【解读】4.9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注释】 耻:以为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译文】孔子说:“读书人有志于真理,但又以自己吃粗粮穿破衣为耻辱,这种人,不值得同他商议了。”4.9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20、”【注【解读】本章谈“忧道不忧贫”。“志于道”与“华衣美食”,在孔子的思想中不是绝对对立的。不是说“士人”或“知识分子”,“志于道”,一定要粗衣糙食,穿得破破烂烂,而是要求有仁德的人,不要以衣帽取人,不要以“恶衣恶食”为耻;而应该做到,“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就有道而正焉。”一面做“志于道”的追求工夫,一边又不能宁静自守,追求华贵与富丽。这种修道不专,用心不一,巧言论道,心有旁鹜的人,不能与之相谋而成大事。孔子对子路的赞扬也说明了这一观点,“衣敝温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子罕篇)意思是穿着破旧的衣袍,和穿着狐皮裘衣的人站在一起而不感到羞耻的人,大概只有仲由吧!【解读】4.10 子

21、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注释】适,莫这两字讲法很多,有的解为“亲疏厚薄”,“无适无莫”便是“情无亲疏厚薄”。有的解为“敌对与羡慕”,“无适(读为敌)无莫(读为慕)”便是“无所为仇,无所欣羡”。我则用朱熹集注的说法。比去声,b,挨着,靠拢,为邻。从孟子和以后的一些儒家看来,孔子“无必无固”(9.4),通权达变,“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孟子公孙丑上),唯义是从,叫做“圣之时”,或者可以做这章的解释。【译文】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情,没规定要怎样干,也没规定不要怎样干,只要怎样干合理恰当,便怎样干。”4.10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

22、,无莫也,义之与【解读】本章孔子谈灵活性。前人对这一段文字,重视程度颇不够充分,“义”是孔子对事物评判的又一重要标准,一条标准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篇)。”这是一条以仁德为主线的标准,表现其为原则性。另外一条则是“义”。 “义”则表现其为灵活性,也就是天下没有绝对的正确,没有绝对的错误,“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这是孔子的相对论观。以“义”为标准,什么叫“义”,“义者,宜也(中庸),”“行而宜者之谓义(韩愈原道)”。这是孔子哲学中两条极有意义的标准,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孔子运用得十分贴切而自然,以后许多章节中多有涉及。【解读】4.11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

23、刑,小人怀惠。”【注释】土如果解为田土,亦通。刑古代法律制度的“刑”作“刑”,刑罚的“刑”作“ ? ”,从刀井,后来都写作“刑”了。这“刑”字应该解释为法度。【译文】孔子说:“君子怀念道德,小人怀念乡土;君子关心法度,小人关心恩惠。”4.11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解读】本章谈君子小人在“德”“刑”“土”“惠”方面的区别。“君子”一般指有德者,“小人”一般指无德者,许多人将“君子”理解为贵族阶级,“小人”则理解为下层劳动人民,此说不妥。“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在于有德与无德。有位无德者,哪怕地位再显赫也是小人。有德无位者,哪怕“箪食瓢饮居陋巷”,“疏食饮水”,地位再低

24、,也是贤人君子。另外,在理解“君子”“小人”对举的句子时,注意不机械绝对化去理解。“君子怀德,小人怀土”。是说君子的道德修养要求,不是说君子不念乡土,不思故里。只是说君子“仁以为己任”,“志于德”,“依于仁”,志存高远,唯恐德之不修,“恐修名之不立”,不会专心一味的去买宅置田,营造安乐窝。君子对形而下的东西,不去刻意追求,不是说完全摒弃,恰当时中而已。“君子怀刑,小人怀惠”是同样的道理。又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是说君子追求道义,小人一味追逐私利,但并不是说君子必须远“利”,而不要“利”,只是说“义”“利”应结合,取“利”以“义”,“利”必须符合“义”。【解读】4.12 子曰:“放于利而

25、行,多怨。”【注释】放旧读上声,音仿,fng,依据。【译文】孔子说:“依据个人利益而行动,会招致很多的怨恨。”4.12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注释】放旧读【解读】本章孔子谈人应该以义为中心,不应该以利为中心。一切以利为中心的行动,一定招致多方怨恨。朱熹说:“欲利于己者,必害于人,故多怨。” “利”,儒家文化并不是禁欲绝利,而是对“利”有道德尺度的要求,富与贵,“当由道义得,不当苟取也。”论衡?问孔,不妨人而利己,不损人而有益。”如若“放于利而行”,超过“妨人”“损人”的界线,那就一定多怨。【解读】4.13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注释】何有这是春秋时代

26、的常用语,在这里是“有何困难”的意思。黄式三论语后案、刘宝楠论语正义都说:“何有,不难之词。”如礼何依孔子的意见,国家的礼仪必有其“以礼让为国”的本质,它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如果舍弃它的内容,徒拘守那些仪节上的形式,孔子说,是没有什么作用的。【译文】孔子说:“能够用礼让来治理国家吗?这有什么困难呢?如果不能用礼让来治理国家,又怎样来对待礼仪呢?”4.13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解读】本章谈以礼治国。礼作为一种社会准则有多重意义:一是确认等级界限。二是协调等级关系,它既强调等级,又协调等级。三是法的补充。它和法有着相通之处,又有所不同,法具有强制性,礼则属于道德范畴

27、,它渗透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是法律条文无法包括和穷尽的。关于礼的重要性,礼记?曲礼阐述较详,而文字也浅显,抄录如下:“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涖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是以君子恭敬撙(zn 控制)节退让以明礼。”以礼治国,治国则易,何难之有,不以礼治国,治国则难,礼多何益。【解读】4.14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注释】患所以立“立”和“位”古通用,这“立”字便是“不患无位”的“位”字。春秋桓公

28、二年“公卽位”,石经作“公卽立”可以为证。【译文】孔子说:“不发愁没有职位,只发愁没有任职的本领;不怕没有人知道自己,去追求足以使别人知道自己的本领好了。”4.14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解读】本章谈忧立不忧位,忧知人,不忧“不己知”。本章两句话。第一句谈“位”。“位”,即职位,地位,或身份。笔者认为,“位”有两种,一种是外在赋予的某一种职务职称或身份;另一种是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这种地位常常是有德业者居之。外在的地位和心目中的地位能统一为最好;若不能统一,先进德修业,确立内在的地位,然后再寻找,确定外在的地位。关于对“位”的追求,应该是一个由内向外的过程,不应该先

29、外后内,栖栖遑遑而显出浮躁。所以孔子说:“不患无位,患所以立。”意思是不担心别人不给你外在的社会地位,而应担忧内在地位的确立。也就是有与外在社会地位相符的德业本领,否则,即便有位,也是“尸其位”,德位不相称。真正的“位”是“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这就是大丈夫之“位”。【解读】 第二句谈的是“知己”。“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一个人做到既了解别人,又了解自己,知彼知己,那就是既有智慧而又聪明的人,达到这种境界非常不容易。据荀子?子道篇记载,孔子有一天向子路、子贡、颜渊三个弟子提问

30、:“知(智)者若何?”子路回答:“知者使人知己。”子贡答:“知者知人。”颜渊答:“知者自知。”孔子说子路“可谓士矣。”说子贡“可谓士君子矣。”赞扬颜渊“可谓明君子矣。”可见“使人知己”、“知人”、“自知”是智者的三重境界。最低的一重境界是“使人知己”,第二重境界是“知人”,最高的境界是“自知”。按荀子记载孔子的观点,“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仅仅是智者的第一重境界,意思是不怕没有人了解自己,应该努力“使人知己”,达到“士”的标准。 第二句谈的是“知己”。“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一个人4.15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

31、已矣。”【注释】贯贯穿、统贯。阮元揅经室集有一贯说,认为论语的“贯”字都是“行”、“事”的意义,未必可信。忠、恕“恕”,孔子自己下了定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忠”则是“恕”的积极一面,用孔子自己的话,便应该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译文】孔子说:“参呀!我的学说贯穿着一个基本观念。”曾子说:“是。”孔子走出去以后,别的学生便问曾子道:“这是什么意思”曾子道:“他老人家的学说,只是忠和恕罢了。”4.15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解读】本章曾子谈“一以贯之”之道,为“忠”为“恕”。这一章颇有点旧小说创作的悬念法,给人感觉扑朔迷离。这是孔子经常用到的模糊教

32、学法,修养高的悟其深,修养低的悟其浅。孔子点名问曾子,曾子悟性极高,“吾道一以贯之”,这一个“一”当指孔子思想的核心“仁”,“吾道”之“道”,也即“仁”,曾子的确心领神会,应口而答。曾子所理解的“道”或“一”,乃“仁”,然而曾子又恐其他弟子不懂,便以“忠”“恕”二字回答,由孔子之道“一”,变为曾子口中之道“二”,似有篡改之嫌,实则是曾子以浅释深,以“二”释“一”。“忠”“恕”也是孔子仁道的两翼,“忠”表现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则表现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知忠必知中,知恕必知外(大戴礼记?小辨)。”“中”与“外”对举,“中”对“内”而言,行“仁”必得先为“忠”,尽心竭力为忠,

33、“忠为体”。“恕”对外接人待物而言,推己及人为恕,以己之心推人之心,“恕为用”。由内及外,由忠而恕,“恕”不离“忠”,言“恕”则含“忠”,忠恕乃仁之两翼,曾子深得孔子要义精微,故以忠恕二字,释“吾道”之“一贯”,也足见曾子能深入而浅出。【解读】本章曾子谈“一以贯之”之道,为“忠”为“恕”。4.16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注释】君子、小人这里的“君子”、“小人”是指在位者,还是指有德者,还是两者兼指,孔子原意不得而知。汉书杨恽传报孙会宗书曾引董仲舒的话说:“明明求仁义常恐不能化民者,卿大夫之意也;明明求财利常恐困乏者,庶人之事也。”只能看作这一语的汉代经师的注解,不必过信。【译文】

34、孔子说:“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4.16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注释】君本章谈“义”与“利”相辅相成的关系。中国是一个农业文明的大国,一向重农抑商,重农轻商,认为商人重利轻义。我国商业发展缓慢,探其深层次原因,恐怕与“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理解偏颇不无关系,长期将“义”与“利”绝对对立。“君子喻于义”,并不是不要利,“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得也。”里仁篇 “以义为利。”(大学) “利者,义之和也。”(易?乾?文言)君子之取利,要符合“道义”。“小人喻于利”,则是不要义,谋其利而不计其义,“以利为利。”(大学)关于“义”、“利”的关系,孔子再传弟子荀子在

35、大略篇有一段话,言之甚切:“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也。虽尧舜不能去民之欲利,然而能使其欲利不克其好义也,虽桀纣亦不能去民之好义,然而能使其好义不胜其欲利也;故义胜利者为治世。利克义者为乱世。”意思是即便尧舜这样的圣君也不能“去民之好利”,桀纣那样的暴君也不能“去民之欲利”。“荀子强调“义利两有”,“利者义之和”,义利和谐统一,不偏不倚,合中正之道。做到“居利思义,”(左传) “见得思义,”(季氏篇) “以义为利”。(大学)我们应完整的把握孔子的义利观,不必将“义”“利”对立。 本章谈“义”与“利”相辅相成的关系。4.17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注释】齐:看齐。 内自省(xng

36、):内心里自己反省(有没有和他一样的毛病)。省:反省,检查。【译文】孔子说:“看见贤人,便应该想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便应该自己反省,有没有同他类似的毛病。”4.17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注释】【解读】本章也包含老师的定义,贤者即师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而改之。”这里的“师”有两个含义:一是正面的师,正面的榜样;二是反面之资,反面的榜样。不一定三个人中,一定都是正面的老师,他不善的地方,我自行反省而改变。所以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与“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意思一致,可以参互理解。【解读】4.18 子

37、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注释】几平声,音机,j,轻微,婉转。违触忤,冒犯。劳忧愁。说见王引之经义述闻。【译文】孔子说:“侍奉父母,如果他们有不对的地方,得轻微婉转地劝止,看到自己的心意没有被听从,仍然恭敬地不触犯他们,虽然忧愁,但不怨恨。”4.18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解读】本章孔子谈孝子如何对待有过错父母的方法。后人批评儒家文化,打倒孔家店,其罪责之一,即愚忠愚孝。其实不对,儒家,强调其孝,因为孝乃仁之本,“仁乃治国之本。”但绝不强调愚忠愚孝,儒家文化主张“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荀子)父母有过错,微谏,慢慢说服,说服不了,仍然恭敬不

38、违。有事,晚辈代其劳,有酒食长辈先吃,并且做到“劳而不怨”。儒家文化对长辈的劝谏讲究的是和风细雨,润物无声,温柔敦厚,不要求急风暴雨似的劝谏方式。清儒将其编入弟子规:“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父母长辈有过错,和颜悦色,柔声细语,反复劝谏,悲泣相随,责罚无怨。【解读】4.19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注释】远游:远离家乡去求学。古人的“游”有游学的意思。【译文】孔子说:“父母在世,不出远门,如果要出远门,必须有一定的去处。”4.19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注释】【译文【解读】本章谈父母健在远出游学的原则性及灵活性。这句话有两

39、层含义,表现了孔子一贯的思维方法。一,“父母在,不远游”,远游不孝,这是原则性,二,如果远游,必定有一定的去处,并报告行程,以免父母挂念。这是灵活性,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结合,符合孔子一贯的中庸思想。孔子并非不主张远游,“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以文会友,以友辅仁。”从交友角度讲,需远游,“士而怀居,不可以为士矣。”“君子怀德,小人怀土。”都说的是不必怀念故乡,眷念旧土,从安土重迁角度讲远游。孔子的远游观内涵十分丰富,游学,从政,寄情山水,遁隐山林,乘桴浮海,均是孔子远游的内容,这些并不妨碍为孝的原则性。【解读】4.20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语译】孔子说:“如果在父母死后的

40、三年内,不改变父亲的思想主张,就可算是孝了。”4.20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语译】4.21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译文】孔子说:“父母的年纪不能不时时记在心里:一方面因其高寿而喜欢,另一方面又因其寿高而有所恐惧。”4.21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解读】本章描绘了孝子对父母年龄的心情,喜忧参半,一边喜其年高寿长,一边忧其寿高日短,既喜且忧,惟妙惟肖,十分传神。【解读】4.22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注释】耻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可耻的意思。逮音代,di,及,赶上。【译文】孔子说:“古时候言语不轻易出

41、口,就是怕自己的行动赶不上。”4.22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注释】【解读】本章“言”“行”首先必须一致。“言”与“行”的关系,“言”必须是能落实到“行”的言,不是“轻诺寡信”,“轻诺”则是大言而无行者,“寡信”即言轻而行少,言不信,行不果,不齿于人,非君子所为。故季布重然诺,子路无宿诺。“子路在有所闻知而未能施行时,唯恐又有所闻。”担心的也是:“闻道而不能行,耻躬之不逮也。”(公冶长篇) “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篇) “言”“行”一致是做人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行为准则。 【解读】4.23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注释】约论语的“约”字不外两个意义:(甲)穷困,(乙)约束。至于节俭的意义,虽然已见于荀子,却未必适用于这里。【译文】孔子说:“因为对自己节制、约束而犯过失的,这种事情总不会多。”4.23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注释】约论语【解读】本章谈俭约。约,俭约,其含义有六:一、礼仪之约俭。韩非子?解老:“礼繁者,实心衰也。”颜氏家训?治家:“俭者,省约为礼之谓也。”二、道德之约俭。周易?否?象:“君子以俭德辟(同避)难。”三、情欲之约俭。荀子?富国:“天下害生纵欲。”又正名:“欲虽不去,求可节也。”不“纵”而“节”,则约俭矣。四、文辞之约俭。文心雕龙?宗经:“春秋辨理,一字见义。”又征圣:“简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