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年(备考资料)口腔医学期末复习-口腔正畸学(口腔医学)历年真题精选一含答案试卷5_第1页
2022-2023年(备考资料)口腔医学期末复习-口腔正畸学(口腔医学)历年真题精选一含答案试卷5_第2页
2022-2023年(备考资料)口腔医学期末复习-口腔正畸学(口腔医学)历年真题精选一含答案试卷5_第3页
2022-2023年(备考资料)口腔医学期末复习-口腔正畸学(口腔医学)历年真题精选一含答案试卷5_第4页
2022-2023年(备考资料)口腔医学期末复习-口腔正畸学(口腔医学)历年真题精选一含答案试卷5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2023年(备考资料)口腔医学期末复习-口腔正畸学(口腔医学)历年真题精选一(含答案)一.综合考核题库(共35题)1.患者,男性,9岁,主诉:前牙反牙合。检查:替牙牙合,恒切牙以及恒磨牙已经萌出,磨牙关系中性偏近中,上前牙舌向拥挤错位,上牙弓拥挤度4mm,反覆牙合深,反覆盖1mm,面型稍凹,以下哪一种方法较合理A、24矫治B、上颌前方牵引C、上颌牙合垫舌簧矫治器D、下颌联冠斜面导板E、以上都对正确答案:A2.下颌骨常用的标记点A、PNS点B、Me点C、Go点D、N点E、B点正确答案:B,C,E3.请试述骨性(或功能性)类错牙合的治疗原则和方法?正确答案:原则:尽早调整上下颌矢状向关系

2、不调,纠正下颌后缩,刺激下颌的生长并抑制上颌及上牙弓的生长。治疗方法:下颌后缩畸形的早期治疗,多使用功能矫形治疗方法,除纠正不良习惯、去除咬合干扰、扩大狭窄的上牙弓外,功能矫治器的主要作用是前导下颌,刺激下颌髁突的生长,并调正颌骨位置4.牙列拥挤的主要病因有哪些?正确答案:1)遗传因素;2)替牙期障碍;3)颌骨发育不足;4)牙量过大;5)不良习惯。5.某患者,女,14岁,检查:第一磨牙关系一侧为远中一侧为中性 ,上前牙拥挤3mm,下前牙拥挤7mm,上下前牙覆盖6mm,闭口时下前牙咬在上前牙舌侧龈组织面上, 第二前磨牙覆盖大。颜面表现开唇露齿。X线头影测量:(略)患者覆盖关系为:A、正常覆牙合B

3、、度深覆盖C、正常覆盖D、度深覆盖E、度深覆盖正确答案:E6.个别正常牙合一般伴有A、轻微错牙合畸形B、中度错牙合畸形C、重度错牙合畸形D、严重牙列拥挤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A7.上颌骨标记点A、Ptm点B、Ar点C、ANS点D、D点E、A点正确答案:A,C,E8.颅面骨骼的发育方式有以下几种A、骨缝的间质增生B、软骨的间质增生C、软骨的表面增生D、骨的间质增生E、骨的表面增生正确答案:A,B,C,E9.外科矫治正确答案:指对生长发育完成后的严重的骨源性错牙合畸形需采用外科手术的方法来矫治其错牙合,称为正颌外科。10.以理想正常牙合为标准,错牙合畸形的患病率是A、20.33%B、40.92%

4、C、60%D、86.81%E、91.20%正确答案:E11.前牙反牙合矫治后是否复发,主要与()A、下颌的生长发育有关B、保持时间的长短有关C、是否戴用保持器有关D、上颌的生长有关E、与上下颌发育都有关正确答案:A12.下述概念中哪些是错误的A、Angle I类是正常咬合B、有上切牙前突者,即属于Angle II类错牙合C、远中错牙合属于Angle II类错牙合D、Angle II类2分类伴有上切牙舌倾E、Angle III类错牙合者前牙必为反牙合正确答案:A,B,E13.你怎样理解支抗在正畸治疗中的意义?如何加强支抗达到矫治目标?正确答案:1.支抗的概念:正畸治疗过程中,任何施加于矫治牙使其

5、移动的力必然同时产生一个方向相反,大小相等的力,能够抵抗矫治力反作用力的结构称之为支抗。支抗的种类:颌内、颌间、颌外支抗 2.加强支抗的方法:增加支抗牙的数目、将支抗牙连成整体、增大活动矫治器的基托面积、颌外支抗、横腭杆、Nance弓、种植体支抗14.请试述混合牙列期安氏II类下颌后缩患者的矫治目标及常用的矫治器有哪些?正确答案:混合牙列期,患者多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前或生长发育高峰期。是最佳的矫形治疗时机。1、矫治目标:(1)、去除导致错牙合畸形的不良习惯以及咬合干扰。(2)、运用功能矫治器促进后缩的下颌向前生长,同时限制上颌的前向生长。(3)、建立一个良好的口颌系统,以防止畸形复发。2、常用

6、矫治器:(1)、FR2型。用于矫治安氏II类1分类的下颌后缩。(2)、activator。用于牙列较整齐的下颌后缩病例。(3)、头帽型activator。用于高角的下颌后缩病例。(4)、简单固定正畸。15.某患者,女,14岁,检查:第一磨牙关系一侧为远中一侧为中性 ,上前牙拥挤3mm,下前牙拥挤7mm,上下前牙覆盖6mm,闭口时下前牙咬在上前牙舌侧龈组织面上, 第二前磨牙覆盖大。颜面表现开唇露齿。X线头影测量:(略)患者安氏分类属于:A、Angle1分类亚类B、Angle1分类C、Angle2分类D、Angle2 分类亚类E、Angle3分类正确答案:A16.采用强支抗时,磨牙前移占去的间隙不

7、超过拔牙间隙的_。正确答案:1/417.某患者,男,15岁。检查:恒牙合,第一磨牙关系呈中性,上下颌尖牙唇向低位,无间隙。上下颌右侧中切牙反牙合,上颌牙列拥挤9mm,下颌牙列拥挤7mm,外观无骨骼畸形。X线头影测量:各测量值基本在正常范围之内你认为该患者矫治方案的拔牙模式可选择:A、不拔牙B、上下颌4个第一前磨牙C、上下颌4个第二磨牙D、上下颌4个第二前磨牙E、上下颌4个第一磨牙正确答案:B18.初诊时尖牙唇侧错位的患者,矫治后,其保持器应选()A、牙齿正位器B、改良Hawley保持器II型C、改良Hawley保持器III型D、颏兜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C19.恒牙列期发病率最高的是下列哪类

8、错牙合A、安氏一类的错牙合B、安氏二类错牙合C、安氏三类错牙合D、开牙合E、反牙合正确答案:A20.如上颌第一磨牙在下颌第一磨牙萌出之前萌出,上磨牙容易向前移动形成近中牙合。(章节:第八章难度:3)正确答案:错误21.整体移动正确答案:是指牙冠、牙根同时向相同方向等距离移动。22.请简述错牙合畸形的矫治目标。正确答案:错牙合畸形的矫治目标是平衡、稳定、美观。平衡是指牙牙合颅面形态和功能取得新的平衡和协调关系,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磨牙关系中性,尖窝关系正常,颌间关系及颌面关系正常,口颌系统的功能恢复正常;稳定是指形态和功能的矫正效果必须稳定。不出现复发:美观作为矫治目标之一,是指随着牙颌面畸形的

9、矫治,面部侧貌形态得到改善。23.如何区别骨性前牙反牙合和非骨性前牙反牙合正确答案:骨性与非骨性前牙反牙合的鉴别诊断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家族史;下颌闭合道;下颌功能性移位;面型检查;下颌平面角;磨牙关系;尖牙关系;前牙覆牙合覆盖关系;上下切牙代偿;头侧位片等。24.Angle类1分类错合的前牙咬合关系可能的表现:上颌前牙唇向倾斜即深覆盖、深覆合。(章节:第四章难度:3)正确答案:正确25.替牙期牙列拥挤的治疗原则正确答案:断为暂时性拥挤,应定期观察而不做处理。如果通过模型分析显示现有牙弓长度小于后继恒牙的牙冠总宽度,可诊断为牙列拥挤,一般将其分为轻、中、重度,再根据情况酌情处理26.口腔不良习

10、惯正确答案:指在一定间隔时间内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反复重复一个相同动作,并不断持续。儿童口腔不良习惯是形成错牙合畸形的主要原因之一27.固定矫治器能使多数牙移动;整体移动、转矩和扭转等移动容易(章节:第七章难度:3)正确答案:正确28.正常咬合时上颌第一前磨牙舌尖与下颌的以下何处嵌合A、下颌第一、二前磨牙舌侧的牙间鼓形空隙B、下颌第一前磨牙咬合面C、下颌第二前磨牙咬合面D、下颌第二前磨牙的中央窝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E29.你认为哪些因素可导致正畸治疗后复发?正确答案:牙齿、颌骨的移动与周围软、硬组织的改建过程密切相关,要保持矫治效果的长期稳定,防止复发,必须对可能引起复发的原因有深入的了解,这样才能制定合理、有效的保持方法和设计。 矫治以后可导致复发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肌动力平衡的最终改建尚未完成(二)牙周膜纤维张力未恢复平衡 (三) 牙合的平衡尚未建立 (四)口腔不良习惯未破除 (五)生长型可能影响矫治效果 (六)第三恒磨牙的萌出30.转矩移动正确答案:是指使牙齿的一部分移动,另一部分限制其移动。31.直丝弓矫治器托槽位置是临床冠中心(章节:第七章难度:3)正确答案:正确32.简述面角及其意义?正确答案:面平面与眼耳平面相交的下后角。代表下颌骨的突缩度。33.在大小适当的矫治力作用下,张力侧可发生A、出现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