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湘潭市重点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2年湘潭市重点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2年湘潭市重点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2年湘潭市重点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2年湘潭市重点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2023学年九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下列鉴别方案错误的是A燃烧的木条:氮气和二氧化碳B带火星的木条:氧气和二氧化碳C闻气味:白酒和白醋D.观察颜色:高锰酸钾和氯酸钾2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铬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为24B质子数为24C中子数为24D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为43节约用水,人人有责,下列图标表

2、示节约用水的是( )ABCD4由氢氧化钠(NaOH)和过氧化钠(Na2O2)组成混合物,并检测出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那么混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46%B57.5%C58.4%D无法计算5春秋原始青瓷簋是常州博物馆馆藏精品,出土于淹城遗址,显示了古人智慧。瓷器制作工艺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采石制泥B拉坯造型C晒坯蘸釉D烧窖成瓷6二氧化钛(化学式为TiO2)俗称钛白,是世界上最白的物质,常用作高级白色颜料。二氧化钛中钛元素的化合价是A2B+2C+3D+47三氧化二铬(Cr2O3)可用作油漆颜料,Cr2O3中Cr的化合价是A-3B-2C+2D+3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B氧

3、气验满C加热液体D量取液体92019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确定的主题是“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下列做法与之相违背的是()A秸秆露天焚烧B废气达标排放C工地洒水除尘D禁放烟花爆竹10下列物质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熔沸点B溶解性C可燃性D导热性11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梅花香味的原因是()A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B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D分子之间有间隔12仅用下列装置,不能检验装置气密性的是( )ABCD13三硝基胺 是科学家发现的一种新型火箭燃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三硝基胺由N元素和O元素组成B三硝基胺的相对

4、分子质量为124C三硝基胺中N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36.8%D三硝基胺中N元素和O元素的质量比为7:1214减少污染,净化空气,“还我一片蓝天”,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声,下列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A二氧化硫B二氧化碳C臭氧DPM2.515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首先发现某些原子具有放射性,即原子能自动放射出一些粒子。一种元素的原子经过放射变成了另一种元素的原子,则此原子放射出的粒子一定是()A电子B中子C质子D原子核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如图所示,甲、乙两图都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甲比装置乙有一个明显的优点,这个优点是_。(2)装置乙比装置甲有一个明显

5、的优点,这个优点是_。(3)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是_。(4)图中显示表明,实验是未开始、刚开始还是已进行一段时间了?_(5)开始电解后,A管收集到_,B管收集到_。(6)在D处,应使用燃着的木条还是带火星的木条进行检验?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2015年10月5日,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对青蒿素的研究获得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青蒿素(C15H22O5)是我国首创的新型抗疟疾药。请根据青蒿素的化学式计算:(1)青蒿素由_种元素组成。每个青蒿素分子中共有_个原子。(2)青蒿素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是_。(3)若有青蒿素14.1g,含有氧元素质量是多少_

6、?(写出计算过程)18(8分)如图是氮肥包装标签的部分文字。(相对原子质量:H 1 N 14 O 16)(1)这种氮肥的纯度(即化肥中硝酸铵的质量分数)是_。(2)某农场有100亩玉米地要施用此化肥,若施肥标准为:纯氮素11.34Kg/亩,则共需此化肥多少_kg?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下图是实验室常见的一些装置,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_;_。(2)实验室可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所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_(填字母)。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_(填字母)端通入。若用G装置收集氧气,请将装置补画完整_

7、。(3)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过程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连接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并使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管口放一团棉花,用带有导气管的塞子塞紧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熄灭酒精灯 将导气管从水槽中取出(4)学校实验室开放日,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用7.9 g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供实验需要,理论上能制取氧气的质量是多少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A【解析】A、氮气和二氧化碳均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均能使燃烧的木条熄灭,不能鉴别,故选项鉴别方案错误。B、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二氧化碳

8、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熄灭。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插入两种气体中,能使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是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熄灭的是二氧化碳,故选项鉴别方案正确。C、白酒和白醋分别具有酒的芳香气味、酸味,用闻气味的方法可以鉴别,故选项鉴别方案正确。D、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分别是紫黑色、白色回体,用观察颜色的方法可以鉴别,故选项鉴别方案正确。故选A。【点睛】解答物质的鉴别题时要熟练掌握鉴别的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或方法,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2、C【解析】A、元素周期表中元素信息图中左上角的数字就是元素的原子序数,由图可知,铬元素的原子序数是24,选项正确;B、原子序数=原子核内的质子

9、数=原子核外的电子数,铬元素的原子序数是24,则铬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24,选项正确;C、元素周期表中元素信息图中左上角的数字就是元素的原子序数,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所以铬原子核内的中子数=5224=28,选项错误;D、由上述可知,铬原子的中子数与质子数的差=2824=4,选项正确,故选C。3、A【解析】A、A为节约用水图标。故A符合题意;B、B为禁止火种图标。故B不符合题意;C、C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图标。故C不符合题意;D、D为可循环使用图标。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4、C【解析】试题分析由氢氧化钠(NaOH)和过氧化钠(Na2O2)组成混合物组成知,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则NaO的

10、质量分数为99.根据钠元素质量氧元素质量2316, 399923x, x58.4%.考点考查根据定组成定律进行有关计算。5、D【解析】A、采石制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B、拉坯造型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C、晒坯醮釉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D、烧窖成瓷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D。6、D【解析】在TiO2中,O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由化学式为TiO2,则设钛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得:x+(-2)2=0得x=+4。故选D。7、D【解

11、析】氧元素显-2价,设铬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2x+(-2)3=0,则x=+3价。故选D。8、C【解析】A、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容易引发火灾,不符合题意;B、氧气验满带火星的木条应放集气瓶瓶口,不符合题意;C、符合操作规范,符合题意;D、仰视读数会导致量得液体体积偏小,不符合题意。故选C。9、A【解析】化学上提倡绿色化学工艺,要从源头上杜绝污染。【详解】A、农作物的秸杆就地焚烧,会产生烟尘和有害气体,做法与主题相违背,故A不正确;B、废气达标排放不会污染环境,故B正确;C、工地洒水除尘,可减少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污染,故C正确;D、禁放烟花

12、爆竹,可减少对空气的污染,故D正确。故选A。10、C【解析】A、物质的熔沸点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错误;B、物质的溶解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错误;C、物质的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正确;D、物质的导热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错误。故选C。点睛: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等。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毒性、可燃性等。11、B【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微观粒子对宏观现象的影响【

13、详解】A、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梅花香味,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无关,所以不正确。B、分子在不断地运动,花香的微粒通过运动分散到周围的空气中。所以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梅花香味。所以正确;C、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梅花香味,与分子的构成无关。所以错误。D、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梅花香味,与分子的间隔无关。所以错误。故选:B。【点睛】诗歌,以精炼的语句描绘出如画一般的意境,从化学的角度应用微粒的观点可以解释其中远处闻到花香的原因12、C【解析】A、密闭体系中,加热空气从而产生压强差,进行装置气密性检验。故A正确;B、弹簧夹右侧夹紧橡胶管,形成密闭体系。长颈漏斗下端与液面形成液封。若装置气密性良好,长颈漏斗中

14、的水不会下降。故B正确;C、C中不是密闭体系。所以无论装置是否气密性良好,长管下端管口处都会出现气泡。故C错误;D、长颈漏斗下端与液面形成液封,若装置气密性良好,向外拉活塞,会抽出锥形瓶中的气体,从而形成压强差,从而使长颈漏斗下端产生气泡。故D正确。故选C。13、B【解析】A、根据化学式可知,三硝基胺由N元素和O元素组成,故A正确;B、三硝基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14+162)3=152,故B错误;C、三硝基胺中N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故C正确;D、三硝基胺中N元素和O元素的质量比为(144):(1623)=56:96=7:12,故D正确。故选B。14、B【解析】目前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

15、物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和臭氧等。二氧化碳是空气的组成成分之一,不会造成空气污染。故选B。15、C【解析】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由题意可知“放射性,即原子能自动地放射出一些固定的粒子。一种元素的原子经过放射变后变成了另一种元素的原子”,而元素种类的改变与核内质子数有关,则据此推断放射出的粒子一定是质子。故选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装置简单 便于检验生成的气体 增强水的导电性 两管中已有气体生成,实验已进行一段时间 氧气 氢气 燃着旳木条 【解析】(1)由图可知,装置甲比装置乙的优点是:装置简单;(2)由图可

16、知,装置乙中添加了一个带活塞和玻璃尖嘴的橡胶塞,便于检验生成的气体;(3)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是:增强水的导电性;(4)由图可知,两管中已有气体生成,实验已进行一段时间;(5)在电解水实验中,“正氧负氢”,故A管收集到氧气,B管收集到氢气;(6)在电解水实验中,“正氧负氢”,D管收集的是氢气,故应用燃着的木条检验。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三; 42; 90:11; 4g 【解析】(1)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5,故青蒿素由三种元素组成;每个青蒿素分子中共有42个原子;(2)青蒿素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1215:122=90:11;(3)青蒿素中氧元素质量=1

17、00%14.1g=4g。18、98% 3306kg 【解析】(1)硝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35%;样品含硝酸铵的质量分数是100%=98%;(2)每亩所用化肥量为=33.06kg,所以100亩玉米地要施用此化肥33.06kg100=3306kg。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长颈漏斗 集气瓶 2KClO32KCl + 3O2 AD或AE a 0.8g 【解析】(1)通过分析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可知,是长颈漏斗;是集气瓶;(2)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 + 3O2 ,该反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属于加热固体制取气体,所以应选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