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湖南省株洲市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2年湖南省株洲市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2年湖南省株洲市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2年湖南省株洲市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2年湖南省株洲市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2023学年九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

2、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有关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贫血应及时补充铁元素B元素种类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C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铁D人体缺微量元素钙易患佝偻病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壳和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都是氧B氢氧燃料电池是将电能转换成热能的装置C可用稀盐酸区分大理石和石灰石D过滤操作时让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3下列指定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正确的是()A镁条在氧气中燃烧:B实验室制CO2:C碳酸氢铵受热分解:D双氧水分解:4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则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

3、( )A丁一定是化合物B乙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C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 1D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5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积沙成塔B蜡炬成灰C风云变幻D滴水成冰6紫薯中含有被誉为“抗癌大王”的硒元素已知硒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4,相对原子质量为78,则硒原子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的之差为()A10B34C44D787一个R原子的质量为a kg, 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bkg,另知R原子中有x个质子,则R原子的中子数是()A12a/b一xB12b/a 一xCxD12b/a8下列比较正确的是()A密度:空气氧气B化学活泼性:氧气氮气C沸点:液氮液氧D体积:10

4、0mL水+100mL酒精=200mL混合液9下图所示物质的应用正确的是( )A用铅制铅笔芯 B用石墨做冰箱的去味剂C用炭黑制环保炭包 D金刚石用作玻璃刀10将10mL6%的过氧化氢溶液加入试管中来制取少量氧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不加二氧化锰也能产生氧气B试管中水的质量增加C液体中氢元素质量分数变小D完全反应后的液体是纯净物11物质燃烧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浓厚烟雾B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有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12下列物质的分子模型可用“”表示的是AHeBCl2CCODCH

5、4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利用下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已知:Y型管体积(已去除胶塞占的体积)为a mL,注射器中水的体积为b mL。实验步骤:检查气密性;用酒精灯加热红磷至燃烧;反应结束并冷却后,读取注射器中水体积为c mL。(1)实验中红磷和水要足量,目的是_。(2)根据实验数据,求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计算式为_。14下图是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1)燃烧匙中红磷的作用是_。(2)红磷燃烧时的现象是_,(3)等到冷却后,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约占集气瓶中空气体积的_。(4)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该反应属于_(填“分解”或“化合”

6、)反应。15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粗略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图中烧杯上方玻璃管(预先固定好)中部有一可左右滑动的活塞,活塞左端管内密封有空气,活塞右端的玻璃管口跟空气连通,实验开始前活塞处在刻度5cm处。已知生石灰与水反应能产生大量的热,温度达到40时白磷能自燃。(1)向烧杯内加入适量水,与生石灰反应的目的是_;(2)可观察到玻璃管内开始发生的现象:白磷(足量)_,活塞向_(填“左”或“右”)移动。(3)写出白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_;(4)实验结束,恢复到常温后,活塞应停在约_cm处,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16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

7、出下列仪器的名称:b_;(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发生装置_(填字母序号),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你认为产生该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_。(3)E是一种可用于集气、洗气等的多功能装置,欲使用装置E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氧气应从_(填“m”或“n”)端通入;(4)在实验室里,可用硫化亚铁固体和稀硫酸的反应来制取硫化氢气体,在通常情况下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有臭鸡蛋味的有毒气体,能溶于水且水溶液呈酸性,密度比空气大,实验室制取硫化氢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填字母)。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现有含CuSO4和H2SO4

8、的混合溶液,向其中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实验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1)恰好完全反应时,产生沉淀的质量_g;(2)求混合液中CuSO4的质量;_(3)求该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18实验室有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若使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为20%,应蒸发掉_g水,或向此溶液中加入_g硝酸钾。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下列反应原理。(1)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为什么铝制品却很耐腐蚀_?(2)工业上常用一氧化碳还原赤铁矿来炼铁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

9、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A【解析】A、人体缺铁元素会引起贫血,贫血应及时补充铁元素,故正确;B、元素种类由原子的核内质子数决定的,错误;C、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错误;D、人体缺钙易患佝偻病,但是钙元素属于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故错误;故选:A。2、D【解析】A. 地壳中氧元素含量最多,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说法错误;B. 氢氧燃料电池是将化学能转换成电能的装置,说法错误;C. 大理石和石灰石的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均产生二氧化碳,不可用稀盐酸区分大理石和石灰石,说法错误;D. 过滤时,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防止滤液溅出,说法正确;故选:D。3、A【解析

10、】A. 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为:,故正确B. 实验室制二氧化碳使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故错误;C. 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生成氨气、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为:,故错误;D. 双氧水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为:,故错误。故选:A。4、C【解析】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质量增多的物质是生成物,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据图可知,甲是生成物,丁是反应物,丙是生成物,乙质量不变,可能作催化剂。即该反应是丁=丙+甲。【详解】A.丁发生分解反应,故丁一定是化合物,正确;B.乙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正确;C.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

11、比为(19%-17%):(41%-25%)=8:16=1:2,错误;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正确。故选C。【点睛】考查学生应用质量守恒定律的能力。5、B【解析】A、积沙成塔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B、蜡炬成灰是蜡烛燃烧后的现象,有二氧化碳、水等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C、风云变幻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D、滴水成冰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

12、有新物质生成。6、A【解析】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详解】硒原子中子数=78-34=44,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34,则硒原子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的之差=44-34=10,;故选:A。7、A【解析】已知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bkg,另一个R原子的质量为akg,则R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R中有x个质子,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则R原子中的中子数是-x。故选:A。8、A【解析】A、氧气密度略大于空气,选项正确,答案选A。B、氧气化学性质活泼,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保护气,故选项错误。C、工业上常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分离氧气和氮气,首先分离出的是氮

13、气,因此氮气沸点更低,故选项错误。D、分子之间有间隙,100mL水和100mL酒精混合后液体体积小于200mL,故选项错误。9、D【解析】A、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石墨,不是用铅,故错误;B、石墨不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不能除去冰箱异味,故错误;C、环保炭雕工艺品,是以活性炭为原料,不是炭黑,故错误;D、金刚石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用作玻璃刀,故正确;故选:D。10、C【解析】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详解】A、不加二氧化锰同样能产生氧气,只是产生氧气的速率慢,故A正确;B、试管中水的质量增加,因为反应有水生成,故B正确;C、液体中过氧化氢逐渐变少,过氧化氢中的氧元素有一部分变成氧

14、气,则氢元素质量分数变大,故C不正确;D、完全反应后的液体是纯净物,只有水一种液体,故D正确。故选C。【点睛】过氧化氢在不加二氧化锰同样能产生氧气,只是产生氧气的速率慢。11、D【解析】试题分析: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错误;B、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错误;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错误;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正确。故选D考点:化学实验现象的描述。12、C【解析】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该物质的分子是由两种不同的原子构成的,且个数比为1:1;只有CO符合题意;故选C。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

15、保证准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b-c)/a100% 【解析】(1)实验中红磷和水要足量,是为了保证准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2)实验中空气的总体积为a mL,消耗氧气的体积为(b c) mL,则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b-c) mL /a mL100%。14、消耗氧气 产生白烟,放出热量 1/5 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化合 【解析】(1)燃烧匙中红磷的作用是消耗氧气。(2)红磷燃烧时的现象是产生白烟,放出热量;(3)空气中氧气约占其体积的五分之一,等到冷却后,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约占集气瓶中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4)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16、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15、放出热量使白磷燃烧 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右 或 4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解析】(1)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向烧杯内加入适量水,与生石灰反应的目的是放出热量,达到白磷的着火点;(2)玻璃管内开始发生的现象是: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活塞向右移动。(3)白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为:或;(4)反应结束,恢复到室温后,活塞应停在约4cm( )处。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16、长颈漏斗 A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没有在试管口处放置棉花团 m B或C 【解析】(1)仪器b是长颈漏斗,故

17、填长颈漏斗。(2)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属于固体加热型,应选择装置A来制取,故填A;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故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写为:;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为了防止高锰酸钾颗粒进入导气管,需要在试管口处放置一团棉花,若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则是没有在试管口处放置棉花团,故填没有在试管口处放置棉花团。(3)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用E装置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氧气应从长管进入,故填m。(4)在实验室里,可用硫化亚铁固体和稀硫酸的反应来制取硫化氢气体,属于固液常温型,所以选择装置B或C来制取,故填B或C。三、实验题(本题包

18、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9.8 16g 10% 【解析】现有含CuSO4和H2SO4的混合溶液,向其中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NaOH先与硫酸反应,再与硫酸铜反应,根据上图分析可知:80克氢氧化钠溶液与混合溶液中硫酸恰好完全反应,(160g-80g)克氢氧化钠溶液与混合溶液中的硫酸铜恰好完全反应。【详解】(1)由图可知,生成的氢氧化铜的质量为9.8g;设:消耗的硫酸铜的质量为x,该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y。 x=16g; y=10%。答:(1)恰好完全反应时,产生沉淀的质量9.8g;(2)求混合液中CuSO4的质量16g;(3)求该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18、50 12.5 【解析】若采取的是加入溶质硝酸钾的方法:设加入硝酸钾的量是x,则有:100g10%+x=(100g+x)20%,解得x=12.5。若采取的是蒸发溶剂的方法,设蒸发掉的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