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的教案模板集锦6篇_第1页
力的教案模板集锦6篇_第2页
力的教案模板集锦6篇_第3页
力的教案模板集锦6篇_第4页
力的教案模板集锦6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力的教案模板集锦6篇 精选力的教案模板集锦6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寻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阅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力的教案6篇,欢迎阅读与珍藏。 力的教案 篇1 活动目标:训练幼儿平衡才能,培养幼儿相互帮忙的品德。 活动准备:若干沙袋 活动方法:幼儿每人一个沙袋放在头顶上,然后围着某一地点保持平衡地行走。教师发布口令,要求幼儿双脚跳、单脚跳,倒退、加速等,以改变游戏者的行动方式和速度。假如头上的沙袋掉下来,那么该幼儿就务必定住不动。其他幼儿在保持自己沙袋不掉落的状况下,捡起沙袋并将其放

2、回“被定人“的头顶,使其恢复自由。 活动规矩:小班幼儿保持平衡走,中、大班幼儿可在保持平衡的同时,穿插倒退、腾跃、加速等。 开灯关灯 平衡才能 活动目标:提高幼儿平衡才能。 活动方法:幼儿在场地一端站好。游戏开始,大家一起往场地另一端走,边走边说:“开开灯,关上灯,天黑了,要用灯。接着,教师说:“关灯幼儿立刻停步并闭上眼睛。然后教师又说:“开灯。这时,幼儿睁开眼睛向前走,这样反复进行,直走到场地另一端为止。 规矩:务必听教师的信号做闭眼停步或睁眼向前走。 小转椅 平衡才能 活动目标:发展幼儿平衡才能。 活动方法:两个幼儿一组,相对站立。两人都伸出左臂(或右臂),手相握。游戏开始,两人边说:“小

3、转椅,转呀转,说转它就转,说停它就停边顺一个方向转圈走动。说完结果一句,两人要立刻站稳并用另一只手相互击掌。 规矩:念完儿歌要立刻站稳,用另外一只手相互击掌。 提醒:此游戏可两两三三分散玩。 游戏熟悉后要求闭眼睛,击掌时可以睁开眼睛。 迷迷转 平衡才能 活动目标:发展幼儿平衡才能。 活动方法:幼儿两臂侧平举,在原地旋转,边转边念儿歌:“迷迷转,迷迷转,大风吹来,快快站。当念到“站字使,幼儿立刻中止旋转。 提醒:每回最多转3圈,以防止幼儿头晕跌倒。 风 车 平衡才能 活动目标:发展幼儿平衡才能。 活动方法:全体幼儿当风车,听教师发出的信号转动。如说“小风车,就原地转;“大风车,张开双臂转;“风大

4、了就转得快;“风小了,则转得慢;“风停了,可蹲下休息 幼儿分成四组进行,谁做错了,就暂时站出队伍,游戏终止,站出队伍少者为胜。 提醒:与发出信号转得不一致的幼儿要暂时中止游戏。教师注意把握幼儿转的圈数,每次23圈即可。 力的教案 篇2 (一)教学目的 1知道力的单位是牛顿。 2会正确使用弹簧秤,培养学生的试验操作才能。 (二)教具 弹簧秤、木块。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什么是力?力产生的效果有哪些? 2在弹簧下挂一物体,物体对弹簧有一拉力,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各是什么?说明这个力产生什么效果。 二、新课引入 教师:请大家看课本图87和图88。回复这两个图说明白什么? (学生回复) 这两

5、个图说明白力有大小。 教师:生活中我们发觉有的力很大,有的力很小。起重机把大块的建筑材料吊起来,起重机对物体向上的拉力十分大。我们背着书包上学,我们用的力很小。我们需要对力的大小进行测量。 三、力的单位 教师:要测量力的大小,首先应当规定力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这是为了纪念宏伟的科学家牛顿而命名的。 牛顿这个单位是怎样规定的,在初中阶段暂时不能探讨,我们只要对“牛顿这个力的单位有初步的感性认识就够了。 多大的力是1牛顿?你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1牛顿。拿起一块砖用的力大约是20牛顿。运动员举起杠铃时需要用1000至3000牛顿的力。 四、弹簧秤 教师:有了力的单位

6、还不够,要测量力的大小还需要有测量工具。测量力的工具是测力计,常用的测力计是弹簧秤。 1弹簧秤的原理 教师演示并讲解:我们知道,弹簧受到拉力就要伸长,拉力越大,弹簧伸长的越长。弹簧秤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2观测弹簧秤 (l)弹簧秤上刻度数值是用什么作单位的? (学生观测、回复:弹簧秤上的刻度数值用牛顿作单位) (2)弹簧秤上最大刻度的数值是多少? (学生回复:最大刻度数值是5牛顿) 教师:弹簧秤上最大刻度数值就是这个弹簧秤的量程。弹簧秤受到的力最大不能超过它的量程,否则弹簧秤就会损坏。我们今天所用的弹簧秤的量程就是5牛顿。 (3)弹簧秤的最小刻度是多少? (学生回复:0.2牛顿) 教师:不

7、同的弹簧秤的最小刻度不一定一致,应当根据刻度数值和格的数目去计算。 (4)零刻度的调整 教师:看看你所用的弹簧秤,当不受拉力时,指针是不是对准零刻度线,假如没对准,请你调整好。 (学生调整) 教师:使用弹簧秤测量力的大小时,应当先观测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进行零刻度的调整。 3学生试验 (1)用手拉弹簧秤的钩,大家亲自感受1牛顿和5牛顿的力有多大。 (学生操作) (2)每人一个木块,用弹簧秤拉着它在空中静止不动,测量拉力。 (学生操作) (3)使木块匀速直线上升,拉力多大? (学生操作) (4)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匀速直线运动,拉力多大? (学生操作) 教师:从方才的试验可以看出,同一个木块在空中静

8、止和匀速直线上升时,拉力大小相等。拉着木块在桌面上匀速直线运动时所需要的力远比拉着它匀速上升时的拉力小得多。正由于这个道理,好多沉的东西我们搬不动,但是可把它推动。 (5)现在用一根头发拴在弹簧秤的钩上。测量将头发拉断时的拉力多大。 (学生操作) 教师:人的头发的强度随人的年龄大小而变,成年人的头发强度大,小孩和老人的头发强度小。 五、总结 1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字母N表示。 2力的大小用测力计测量,常用的测力计是弹簧秤。 3使用弹簧秤时,应先观测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进行零刻度的调整。测量力时,不得超过它的量程。 六、作业 1复习课文。 2完成节后的练习。 其次节力的测量教案之一 力的教

9、案 篇3 1、共点力的合成与分解 试验仪器:力的合成分解演示器(J2152)、钩码(一盒)、平行四边形演示器 教师操作:把演示器按事先选定的分力夹角和分力大小,调整位置和选配钩码个数;把汇力环上部连接的测力计由引力器拉引来调理角度,并还要调理拉引力距离,使汇力环悬空,目测与坐标盘同心;改变分力夹角,重做上边试验。 试验结论:此时测力计的读数就是合力的大小;分力夹角越小合力越大,分力夹角趋于180度时合力趋近零。 力的合成分解演示器: 教师操作:用平行四边形演示器O点孔套在坐标盘中心杆上,调整平行四边形重合试验所形成四边形,用紧固螺帽压紧,学生可直观的在演示器上看出矢量作图。 2、验证力的平行四

10、边形定则(学生试验) 试验仪器:方木板、白纸、橡皮筋、细绳套2根、平板测力计2只、刻度尺、量角器、铅笔、图钉3-5个 试验目的:验证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试验原理:一个力F的作用效果与两个共点力F1和F2的共点作用效果都是把橡皮筋拉伸到某点,所以F为F1和F2的合力。做出F的图示,再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做出F1和F2的合力F?的图示,对比F?和F是否大小相等,方向一致。 学生操作: (1)白纸用图钉固定在方木板上;橡皮筋一端用图钉固定在白纸上,另一端拴上两根细绳套。 (2)用两只测力计沿不同方向拉细绳套,记录下来橡皮筋伸长到的位置O,两只测力计的方向及读数F1、F2,做出两

11、个力的图示,以两个力为临边做平行四边形,对角线即为理论上的合力F?,量出它的大小。 (3)只用一只测力计钩住细绳套,将橡皮筋拉到O,记录下来测力计方向及读数F,做出它的图示。 (3)对比F?与F的大小与方向。 (4)改变两个力F1、F2的大小和夹角,重复试验两次。 试验结论:在误差允许范围内,证明白平行四边形定则成立。 考前须知: (1)同一试验中的两只弹簧测力计的选取方法是:将两只弹簧测力计钩好后对拉,若两只弹簧测力计在拉的过程中读数一致,则可选,若不同,应另换,直到一致为止;使用时弹簧测力计与板面平行。 (2)在满意合力不超过弹簧测力计量程及橡皮筋形变不超过弹性限度的条件下,应使拉力尽量大

12、一些,以减小误差。 (3)画力的图示时,应选定恰当的标度,尽量使图画得大一些,但也不要太大而画出纸外;要严格按力的图示要求和几何作图法作图。 (4)在同一次试验中,橡皮筋拉长后的节点O位置一定要一致。 (5)由作图法得到的F和试验测量得到的F?不成能完全符合,但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可认为是F和F?符合即可。 误差分析: (1)本试验误差的主要来源弹簧秤本身的误差、读数误差、作图误差。 (2)减小误差的方法读数时眼睛一定要正视,要按有效数字正确读数和记录,两个力的对边一定要平行;两个分力F1、F2间夹角越大,用平行四边形作图得出的合力F?的误差F也越大,所以试验中不要把取得太大。 3、研究有固定转动

13、轴物体的平衡条件 试验仪器:力矩盘(J2124型)、方座支架(J1102型)、钩码(J2106M)、杠杆(J2119型)、测力计(J2104型)、三角板、直别针若干 试验目的:通过试验研究有固定转动轴的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平衡的条件,进一步明确力矩的概念。 教师操作: (1)将力矩盘和一横杆安装在支架上,使盘可绕水平轴自由生动地转动,调理盘面使其在竖直平面内。在盘面上贴一张白纸。 (2)取四根直别针,将四根细线固定在盘面上,固定的位置可任意选定,但相互间距离不成取得太小。 (3)在三根细绳的末端挂上不同质量的钩码,第四根细绳挂上测力计,测力计的另一端挂在横杆上,使它对盘的拉力斜向上方。持力矩盘静止

14、后,在白纸上标出各悬线的悬点(即直别针的位置)和悬线的方向,即作用在力矩盘上各力的作用点和方向。标出力矩盘轴心的位置。 (4)取下白纸,量出各力的力臂L的长度,将各力的大小F与对应的力臂值记在下面表格内(填写时应注明力矩M的正、负号,顺时针方向的力矩为负,反时针方向的力矩为正)。 (5)改变各力的作用点和大小,重复以上的试验。 考前须知: (1)试验时不应使力矩盘向后仰,否则悬线要与盘的下边沿发生摩擦,增大试验误差。为使力矩盘能生动转动,必要时可在轴上加少许润滑油。 (2)测力计的拉力不能向下,否则将会由于测力计本身所受的重力而产生误差。测力计假如处于水平,弹簧和秤壳之间的摩擦也会影响结果。

15、(3)有的力矩盘上画有一组同心圆,须注意只有受力方向与悬点所在的圆周相切时,圆半径才等于力臂的大小。一般状况下,力臂只能通过从转轴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来测量。 4、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试验仪器:方木板、白纸、图钉、橡皮条、测力计3个(J2104型)、细线、直尺和三角板、小铁环(直径为5毫米的螺母即可) 试验目的:通过试验把握利用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解决共点力的平衡条件等问题的方法,从而加深对共点力的平衡条件的认识。 教师操作: (1)将方木板平放在桌上,用图钉将白纸钉在板上。三条细线将三个测力计的挂钩系在小铁环上。 (2)将小铁环放在方木板上,固定一个测力计,沿两个不同的方向拉另外两个测力

16、计。平衡后,读出测力计上拉力的大小F1、F2、F3,并在纸上按一定的标度,用有向线段画出三个力F1、F2、F3。把这三个有向线段廷长,其延长线交于一点,说明这三个力是共点力。 (3)去掉测力计和小铁环。沿力的作用线方向移动三个有向线段,使其始端交于一点O,按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F1和F2的合力F12。对比F12和F3,在试验误差范围内它们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平衡力,即它们的合力为零。由此可以得出F1、F2、F3的合力为零是物体平衡的条件,假如有更多的测力计,可以用细线将几个测力计与小铁环相连,照步骤2、3那样,画出这些作用在小铁环上的力F1、F2、F3、F4,它们仍是共点力,其合力仍为零

17、,从而得出多个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也是合力等于零。 考前须知: (1)试验中所说的共点力是在同一平面内的,所以试验时应使各个力都与木板平行,且与木板的距离相等。 (2)试验中方木板应处于水平位置,避免重力的影响,否则试验的误差会增大。 力的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概括问题中能找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可以引起物体的形变。 2、才能目标: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测才能,初步的分析、概括才能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才能。 3、情感目标: 通过力的知识学习,培养学生科学摸索、质疑精神,提高科学素质。 二、教学

18、重点: 力的概念;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的作用效果。 三、教学难点: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四、突破难点方法: 列举大量事例,用心设计试验,使学生对难点问题有深刻的感性认识。 五、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力字的含义是十分广泛的,在物理学中,力是一个重要的物理量,主要研究自然、生活、生产中的力的现象。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有关力的知识。 二、力是什么? 1、请学生列举自然、生活、生产中有关力的事例。 我们日常生活中做什么事的时候需要用力? 其它物体之间是否也产生力的作用呢? 不接触的物体之间是否也存在力的作用呢? (教师有选择地板书) 2、分析上述事例,得出力的概念:

19、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三、在上述事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力的作用效果。 1、教师演示力的作用效果 2、学生上台演示力的作用效果 3、学生谈生活中力的作用效果 归纳:力可以使物体的外形发生改变(简称形变),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演示试验:磁铁吸引铁块,铁块吸引磁铁。 2、请两名学生上台演示试验:拉弹簧 3、请同学们用手拍桌子。 4、请同学们谈日常生活中力的相互作用的例子。船离岸时竹篙点岸;手拉橡皮筋; 归纳: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力时,乙物体对甲物体也施力,因此,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初步学习了有关力的知识,知道了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

20、效果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外形,知道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的教案 篇5 、活动: 探究影响物体所受重力大小的因素 1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 2提出猜想 1设计试验 2进行试验,收集证据,得出结论 5交流与评价 二、判断重力的方向 三、重力势能 四、学生小结本节课内容 五、布置作业 探讨图8-12至图8-14提出的问题,找出其共同理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作用,引出重力的概念。 根据图8-15介绍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重力的方法 提问: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到底与哪些因素有关 指导学生对试验方案进一步修正。 结论: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它的质量成正比。 关系式:G=mg g=9

21、.8N/kg 对学生的探究结果给予一定的评价 例题:质量是450g的物体所受重力是多大? 通过演示课本图8-17试验,让学生明确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演示被举高的物体在下落过程中能对其它物体做功,而具有重力势能参与体验,参与探讨。 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所受的重力,并正确读数,记录数据。 猜想1:可能与物体的外形有关 猜想2:可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猜想3: 根据所提供的器材设计一个简易试验进行试验,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小组交流探究结果 已知:m=450g=0.45kg 求:G=? 解G=mg=0.45kg9.8N/kg=4.41N 答:物体所受的重力是4.41N. 体验竖直

22、方向是与水平面垂直,与斜面不垂直 力的教案 篇6 一、故事引题 师:今天我想给小朋友们讲一故事,不知你们是否喜欢? 生:喜欢。 师:什么故事呢?就是关于韩国三星集团创始人李秉哲的故事。在没有讲故事之前,我想问问小朋友,你们是否见过卖报纸,想一想他们是怎样卖报的?谁能来学学卖报的过程?你们会唱卖报歌吗? 生1:生表演。 生2:唱卖报歌。 师:你们想知道李秉哲是怎么卖报纸的吗? (生诧异,李秉哲也卖过报纸?) (师开始陈述这个故事) 两个小报童在车站卖报。一个报童卖报没有什么与众不同,卖出一份报纸,收回一份报款,卖出多少,收回多少。另一个报童的卖报的方式却大不一样,他不停地把手中的报纸一一往候车乘

23、客的手中塞,而并不急于收受报款,等手上报纸没了,他再一一回收报款。同样是在车站卖报度日,不同的卖报方式貌似决定了两位报童的不同的命运。这后一个报童不仅在车站赢得了更大一块“蛋糕成为国际知名大企业的老总,他就是韩国三星集团的创始人李秉哲。 师:从这一故事中,你们发觉到什么? (生回复,师暂时不做评价)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文章与这个小故事很相像,(师大声说)苹果里的五角星(板书课题) 李秉哲的这一故事是很感人的,也是孩子们很简单理解的生活化素材。而李秉哲的这种卖法,中国近百年的卖报史中还没有发觉,虽然没有必要学习李秉哲的这种方法,但孩子们完全能够理解李秉哲从小就擅长动脑思考(没有思考就没有这种

24、特别的卖报的方法),这可能是这一课应当让每个孩子懂得的。从课堂上可以明了地看出,这一故事把全体学生吸引过来了,所有的学生都有一种诧异,从他们的目光中可以感觉他们感想到了李秉哲卖报的聪明聪慧。这是笔者在这篇课文教学过程中为孩子们敲的第一次锣声 二、初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自由阅读课文,可以大声读,可以小声读,可以默读读完几遍后,感觉自己没有阅读障碍了,再试试提出一些问题。 (生自由阅读课文) 师:请说出你们还不能理解的问题 生1:一般人为什么不拦腰切苹果? 生2:我想知道这个五角星最早是由谁发觉的? 生3: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生4:我不理解“这鲜为人知的图案竟有那么大的魅力这句话,十分是魅力一词

25、的解释。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生5:我不理解“是的,假如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为什么说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就能理解了创造力? 没有孩子们自由的读,就没有孩子独立的获取。通过学生自由式的多读课文,其实是老师对学生的相信。大量老师这一步骤教学是不放手让孩子自由读的,不给学生十多分钟甚至更长时间的如此阅读,语文教学的意义也不大,这是笔者实践得出的。而在一些公开课上,这一时间多是被大量阅读花招占据,确实看得出特别喧嚷,其实好多学生,十分那些特困生是难以受益的。所以,笔者坚持放手让每个孩子自由读,而我也利用这一时间重点地指导那些特困生。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

26、我们可以读出孩子们已经理解了什么,还有哪些需要帮忙,还有哪些获得能够共享 三、动手操作,练说解读 师:请同学们拿出苹果,四人一组练习切。请同学们不要一齐切,最好先切一个,观测观测再切其次个,再观测再切第三个、第四个 (生练切) 师:请汇报自己切的状况。 生1:我第一次拦腰切没有切出(该生举起第一次所切的苹果),由于切的偏顶了。 生2:我第一次拦腰只切出了四角星(该生举起所切的苹果),由于位置也不好。 生3:我是两次才切出来的。 师:请同学们用尺子量一量自己切的苹果,绘制一张图谱,说明什么是拦腰切?怎样才能切出苹果。 通过学生的亲身试验,他们明白了“拦腰切的腰应当指的是什么地方。大量学生第一次切,是找不准腰的,所以我让他们小组一个一个切,观测后再切。笔者对此做过屡屡尝试与测量,最好是在苹果高的黄金分割点上才能切出好看的五角星。而让学生绘制图谱也有利于学生从动手实践的角度深刻理解这种切法的魅力所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