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项目-探秘索尔维制碱法和侯氏制碱法》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化学鲁科版(新课标)】_第1页
《微项目-探秘索尔维制碱法和侯氏制碱法》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化学鲁科版(新课标)】_第2页
《微项目-探秘索尔维制碱法和侯氏制碱法》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化学鲁科版(新课标)】_第3页
《微项目-探秘索尔维制碱法和侯氏制碱法》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化学鲁科版(新课标)】_第4页
《微项目-探秘索尔维制碱法和侯氏制碱法》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化学鲁科版(新课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8/8微项目 探秘索尔维制碱法和侯氏制碱法化学平衡思想的创造性应用一、教学目标1.通过认识制碱工业中复杂的多平衡体系,学会分析溶液中的微粒和平衡,理解平衡之间的相互影响,能根据实际需求选择调控平衡移动的方法。2.通过了解工业制碱的原理,体会化学原理的巧妙应用,了解我国科学家对制碱工业作出的巨大贡献。二、教学重难点索尔维制碱法与侯氏制碱法的原理三、教学过程【课程引入】纯碱是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其产量和消费量通常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发展水平的指标。工业纯碱常用于制造玻璃、洗涤剂、建筑材料等。食用纯碱可用于食品工业,如生产味精、作为食品添加剂等。历史上比较重要的制碱方法有路布兰(N.Leblanc

2、)法、索尔维(E.Solvay)法和侯氏制碱法。我国对纯碱的需求量大,但纯碱工业起步较晚。化学工业科学家侯德榜为我国的制碱工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发明的“侯氏制碱法”在人类化学工业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新知讲解】(一)解读索尔维制碱法1.关键反应比利时工程师索尔维以食盐、石灰石和氨为原料制得碳酸钠和氯化钙,1867年这种方法被正式命名为索尔维制碱法。索尔维法的关键反应:NaCl + CO2 + H2O + NH3=NaHCO3 + NH4Cl2.实验室模拟索尔维制碱法(1)实验内容锥形瓶中装有碳酸钙粉末,分液漏斗中装有稀硫酸,试管中装有氨盐水,并滴有酚酞溶液。用冰水浴降低试管内的温度。打开分

3、液漏斗,观察二氧化碳通入氨盐水的现象。(2)实验现象通入CO2后,试管中一开始出现澄清状态,15min之后溶液颜色变浅,随着通入CO2时间变长,酚酞完全褪色,溶液中有沉淀逐渐析出。3.原理分析【思考讨论】1. NaHCO3可溶于水,而索尔维法却能得到NaHCO3沉淀,试用化学平衡的原理解释原因。可溶性物质的溶解是存在限度的,当相应的离子浓度过大时,可溶性物质也会析出,类似沉淀溶解平衡。索尔维法通过增大Na+、HCO3-的浓度,使平衡NaHCO3Na+ + HCO3- 2.实验中氨盐水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要先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制得氨盐水,再通入二氧化碳?氨盐水的作用是增大CO2的吸收量,增大

4、HCOCO2在食盐水中溶解度较小,直接通入CO2难以获得足量的HCO3-,NH3易溶于水,能使H2CO3H+ +HCO3.实验发现,酚酞完全褪色后才有沉淀逐渐析出。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溶液中微粒的种类、数量发生了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溶液中增加了CO32-、HCO3-;HCO3-、NH4+、H+数量增加,Na+、OH-数量减小,Cl-数量不变。原因是在模拟实验中,反应开始时溶液呈碱性,此时通入的二氧化碳与氨水反应,反应产物主要为CO32-。随着反应的进行,氨水逐渐消耗,溶液的 pH 逐渐降低,OH-数量减少,NH4+、H4.基本工艺流程发生的主要反应:5.索尔维法的优、缺点优点

5、:原料(食盐和石灰石)便宜,产品纯碱的纯度高;副产品氨和二氧化碳都可以回收循环使用;制造步骤简单,适合于大规模生产。缺点:原料食盐的利用率低;生成了没有多大用途的氯化钙(CaCl2)。(二)体会侯氏制碱法的创新1.创新背景我国化学实业家范旭东最初将制碱厂设在天津塘沽,塘沽靠海,原料食盐容易获得。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不久,日军攻占天津,制碱厂被迫停产。范旭东、侯德榜等将工厂迁至四川。四川没有廉价的海盐,只能使用从深井中吊上来的低浓度“井盐水”。索尔维法的食盐利用率低,只有72%74%,使生产成本很高,这也导致中国的纯碱工业陷入困境。根据当时的情况,侯德榜创造性地提出了侯氏制碱法。2.反应原理

6、NH3+CO2+H2O=NH4HCO3NH4HCO3+NaCl=NaHCO3+NH4Cl总反应方程式:NaCl+CO2+H2O+NH3=NaHCO3+NH4Cl2NaHCO3=Na2CO3+H2O+CO23.工艺流程4.侯氏制碱法的创新之处侯氏制碱法的食盐利用率可达98%,大大提高了原料(NaCl)的利用率,不产生无用的CaCl2。实现大规模联合生产,降低成本。利用一个厂的废料作为另一个厂的主要原料。如合成氨厂的废料CO2可以作为制碱厂的主要原料,制碱厂无用的Cl-可以代替价格比较昂贵的硫酸来固定氨制成氮肥,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综合经济效益。【归纳总结】分析真实溶液问题的一般思路(1)分析溶液的

7、物质组成、微粒和相互作用真实溶液的复杂问题归根结底是溶液中的物质及其相互作用的问题。例如,要寻找索尔维法食盐利用率低的原因,需要分析制碱母液的组成及微粒,母液处理过程中的反应和平衡移动,以及废液的组成及微粒。(2)根据目标确定待解决的关键问题真实问题解决需要明确目标,有目的地调控溶液中的物质组成、微粒和平衡。例如,要提高食盐利用率、避免Na+的浪费,就需要重新利用索尔维法排放的废液。为此,需要设法增大母液中有用微粒Na+和HCO3(3)基于信息和数据进行推理真实溶液中,物质可能发生多次、多种相互作用。基于信息和数据,可以进行合理的推论。例如,基于氯化铵的溶解度数据以及氯化钠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

8、可以推测“冷析”过程的产物及目的。【典型例题】例1.侯氏制碱法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A.CO2、NaCl B.NH3、NaClC.NH3、CO2 D.CaO、NH3解析: 侯氏制碱法具体过程为:在饱和氨盐水中(氨气、氯化钠都达到饱和的溶液)通入二氧化碳从而发生反应,反应中的碳酸氢钠由于溶解度低而析出,NaHCO3进一步煅烧分解为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其中二氧化碳可以再次进入反应,循环利用了CO2,根据NH4Cl在常温时的溶解度比NaCl大,而在低温下却比NaCl溶解度小的原理,在278283K(510)时,向提取NaHCO3后的母液中加入食盐细粉,使NH4Cl单独结晶析出,过滤后的母液中主

9、要含有NaCl可以再循环使用,所以整个生产流程中NaCl和CO2是可以循环使用的,选项A正确。答案:A例2.“侯氏制碱法”是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为世界制碱工业作出的突出贡献。某实验小组模拟“侯氏制碱法”的工艺流程及实验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省略)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时先点燃装置的酒精灯,过一段时间后再打开装置中分液漏斗的旋塞B.装置的干燥管中可盛放蘸稀硫酸的脱脂棉,作用是吸收多余的NH3C.向步骤I所得滤液中通入氨气,加入细小的食盐颗粒并降温可析出NH4ClD.用装置加热碳酸氢钠可实现步骤的转化,所得CO2可循环使用解析:因为氨气极易溶于水,而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度非常小,所以应该先通

10、入氨气,A项正确;过量氨气扩散到空气中会造成污染,所以要进行尾气吸收, B项正确;过滤碳酸氢钠晶体后,母液中含有氯化铵,在母液中通入氨气可以增大溶液中铵根离子的浓度,使NH4Cl以晶体的形式析出,C项正确;加热固体不可用烧杯,也实现不了二氧化碳循环利用,D项错误。答案:D例3.下列关于氨碱法(索氏)和联合制碱法(侯氏)说法错误的是( )A.两者的原料来源相同B.两者的生产原理相同C.两者对食盐利用率不同D.两者最终产品都是Na2CO3解析:氨碱法:以食盐(氯化钠)、石灰石(经煅烧生成生石灰和二氧化碳)、氨气为原料,联合制碱法:以食盐、氨和二氧化碳(其中二氧化碳来自合成氨厂用水煤气制取氢气时的废气)为原料,两者的原料来源不相同,故A错误;氨碱法其化学反应原理是:NH3+CO2+H2O+NaCl(饱和)=NaHCO3+NH4Cl,联合制碱法包括两个过程:第一个过程与氨碱法相同,将氨通入饱和食盐水生成氨盐水,再通入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钠沉淀,经过滤、洗涤得NaHCO3微小晶体,再煅烧制得纯碱产品,第二个过程是从含有氯化铵和氯化钠的滤液中结晶沉淀出氯化铵晶体,故B正确;氨碱法的最大缺点还在于原料食盐的利用率只有72%74%;联合制碱法最大的优点是使食盐的利用率提高到98%,故C正确;氨碱法(索氏)和联合制碱法(侯氏)两者最终产品都是Na2CO3,故D正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