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耳与听觉 同步练习(解析)_第1页
3.2 耳与听觉 同步练习(解析)_第2页
3.2 耳与听觉 同步练习(解析)_第3页
3.2 耳与听觉 同步练习(解析)_第4页
3.2 耳与听觉 同步练习(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2 耳与听觉 同步练习(解析)3.2耳与听觉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骨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指经过听骨链的传导途径?B.?敏感性与气传导基本相同C.?在声波正常传导中作用很小?D.?耳蜗病变时通常不受损2.在日常生活中,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耳的是(? )A.?遇到巨响时赶紧捂住嘴巴?B.?用微型耳机听大声的音乐C.?用尖锐的东西挖耳朵?D.?不让污水进入外耳道3.我们可以通过耳朵的听力确定发声物体的方位,对于用听力来确定方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只有通过两个耳朵才能完成? ?B.?利用声音到达两耳的时间来确定C.?耳和脑的共同作用能分辨

2、千分之几的声音大小差异?D.?声音传播的速度不相等4.在飞机起飞或降落时嚼一块口香糖,可以起到的作用是(? )A.?保持鼓膜内外气压相等?B.?使咽鼓管张开,保护听小骨C.?保护耳蜗内的听觉毛细胞?D.?防止听小骨和听神经受损5.耳的结构中,能接受声波并转化为振动是( ?)A.?耳廓?B.?鼓膜?C.?听小骨?D.?耳蜗6.耳机现在已经成为广大年轻人离不开的物品。长期使用耳机会对耳的结构造成伤害,使听力下降。下列与听觉的形成无关的结构(? )A.?鼓膜?B.?听小骨?C.?耳蜗?D.?半规管7.2020年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保持听力,终生受益”。下列关于听力、声音的说法不正

3、确的是( ?)A.? 形成听觉的部位是耳蜗,因为耳蜗内有听觉毛细胞B.?孕前做耳聋基因检查可降低先天性耳聋风险,因为基因决定性状C.?遇到巨大响声时张开嘴,这样可使鼓膜两侧的气压保持平衡D.?使用耳机听音时音量不要超过最大输出值的60%,因为音调太高会令人烦躁8.每当国歌响起,我们会肃然起敬,能接受音乐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的是(? )A.?听小骨?B.?半规管?C.?耳蜗?D.?鼓膜9.七年级学生到东方山水乐园实践活动,小羿同学做过山车时,因为害怕把眼睛闭上了,但他仍旧感觉到过山时的翻滚、左右转动以及加速或减速,与此有关的结构是(? )A.?耳蜗和前庭?B.?前庭和半规管?C.?半规管和鼓膜?D.

4、?鼓膜和听小骨10.小梅听到打雷,迅速将手机关掉,从雷声进入外耳道到形成听觉的正确顺序是(? )A.?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大脑?B.?外耳道鼓室鼓膜耳蜗大脑C.?外耳道中耳内耳?D.?外耳道听小骨鼓膜耳蜗大脑11.一个声源在振动,但人耳却听不到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是声源的振幅太小?B.?一定是声源和人耳间没有介质传播声音C.?一定是声音的频率太低或太高,超出了人的听觉范围?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12.关于人听觉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是人耳的听小骨断裂,人就会永远听不到声音B.?只要是人耳的鼓膜破裂,人就会永远听不到声音C.?若只是传导障碍,只要能将声

5、音的振动传递给听觉神经,人也能听到声音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13.下列关于人听到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失聪的人如果只是传导障碍,是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让他感知声音的B.?如果只是一只耳朵失聪,人是能够准确的判断声音传来的方位的C.?人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是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听小骨的振动,这种振动经过鼓膜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D.?自己听到自己说话的声音主要是通过空气传导使人感知声音的14.如图所示为一款新型耳机,佩戴时不堵塞耳朵,将耳机贴在额骨两侧,耳机发出的振动信号传到听觉神经后,我们就可以听到声音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佩戴者能

6、听到声音说明固体可以传声B.?这种耳机发出的声音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这种耳机可以帮助部分听力障碍患者听到声音D.?听力健全的人在户外活动时使用这款耳机,也不影响他听周围环境中的声音,从而可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使用者的安全15.当自己在嚼饼干时,会感到声音很大,但是站在你旁边的人却感觉不到那么大的声音,这主要是因为(? )A.?自己嚼饼干的位置离耳朵近?B.?旁边的人离你太远了C.?嚼饼干的声音是通过骨传导的?D.?饼干太干了16.某人失聪(丧失听觉能力)后,经检查,医生认为其耳的结构没有受损,那么发病的部位可能是 (? ) ?A.?听神经和听觉中枢?B.?鼓膜?C.?中耳?D.?内耳17.产

7、生听觉的结构是(? )A.?鼓膜?B.?大脑皮层?C.?耳蜗?D.?听小骨18.这些信息再由某结构传递到(? )形成听觉A.?前庭?B.?半规管?C.?听觉中枢?D.?听神经19.人耳失聪后就没有听觉,变为“聋子”。引起耳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果是听觉神经或听觉中枢受到损害,听觉就很难恢复,如果不是神经性损害,通过医学手段或物理方法也能恢复听力或提高听力,如助听器可帮助提高听力;贝多芬耳聋后用牙齿咬住木棒顶在钢琴上来听自己演奏的琴声,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说明固体可以传播声音?B.?贝多芬可能是传导性耳聋C.?贝多芬应该是神经性耳聋?D.?贝多芬的听觉中枢是正常的20.下列关于人

8、耳感知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发出声音,这个声音与外界声音一样响B.?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发出声音,声音通过听小骨等组织传给大脑,人就会感知声音C.?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听小骨及其他组织将振动传给耳蜗,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将其转化为信号再通过听神经传给大脑D.?人如果没有耳廓就不能听到声音二、填空题21.如图是人耳朵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声音经外耳道传入,引起3 _的振动。(2)接着4听小骨把声音放大后,传入7_里面充满了液体和听觉感受器。(3)然后,信号由8听神经传到_,在那儿形成听觉。(4)6_连通鼓室和咽部,使耳内外气压保

9、持平衡。22.耳是人体的重要感觉器官,听觉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下面是耳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1)能够产生震动、传导震动的结构分别是_?_和_;(2)人晕车是由于位于耳中的感受器_和_,对头部位置变化过于敏感所致;(3)人听觉感受器位于_,而听觉是在_形成;(4)幼儿的咽鼓管由于短且直,当有病毒感染时容易引起_( 填外、中、内) 耳发炎;(5)有的人通过借助助听器来帮助恢复听力,可以肯定这些人耳的结构中,没有受到损伤的部位是_?填图中数字序号)。23.下面为耳的结构图,请回答:(1)某同学乘船到大连,可是他乘船不久就感到头晕、目眩、恶心,这是因为内耳中的5_和7_的感受器受到刺激而导致

10、的。这两种结构的作用是_。(2)李晨同学首次乘飞机。在飞机升空过程中,前一段时间他没有嚼口香糖(做吞咽动作),由于气压降低,致使鼓室内压相对增大,3_向_鼓出,他感到耳疼、耳鸣。(3)挖“耳屎”是不良的习惯,易将图中的_损伤。听觉感受器位于图中的_所指的结构。听觉形成的部位在_(均填数码)。(4)老年人耳聋眼花,耳聋一般是传导性耳聋,是因为_受损不能发挥其正常作用。(5)明明感冒了,先是鼻咽部发炎,后又引起中耳炎,这是为什么?(6)遇到巨大声响时,要迅速_或_并同时双手_,前者的原因是使8_张开,使3_内外的_保持_,以免震破3 _而失去听觉。(7)听觉产生的过程:外界的声波经2_传到3_,其

11、振动通过4_传到_,刺激了6_内对声波_,并将声音信息通过_传给_,人就产生了听觉。24.遇到巨大声响时,要迅速张口,或者掩耳闭口,这是为了保护 ?25.我们坐车闭眼时,也能准确辨析汽车行驶速度的变化,判断其是上坡还是下坡行驶,感受这种刺激的结构位于_?(选填“外耳”、“中耳”、“内耳”)26.小明看见妈妈在往热水瓶里倒入开水,他一听声音,告诉妈妈,热水瓶里的水快满了,果然过一会儿水真满了,妈妈表扬道:“小明真厉害!”(1)产生听觉的部位在_(选填“耳”“听神经”或“大脑”);(2)请你用所学过的科学知识来解释小明的厉害。27.邻居张爷爷的耳朵听不见声音,医院检查结果是,耳的各部分结构没有问题

12、。明明百思不得其解,既然耳朵本身没有问题,怎么就会听不见声音了呢?根据本节你掌握的知识,你能解释一下为什么吗?答案部分一、单项选择题1. C 2. D 3. D 4. A 5. B6. D 7. A 8. C 9. B 10. A11. D 12. C 13. A 14. B 15. C16. A 17. B 18. C 19. C 20. C二、填空题21. (1)鼓膜(2)耳蜗(3)大脑(4)咽鼓管22. (1)7;鼓膜;6;听小骨(2)3;半规管;4;前庭(3)5;耳蜗;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4)中(5)523. (1)半规管;前庭;能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情况,与维持身体的平衡有关(2)骨膜

13、;外(3)2或3;6;9(4)骨膜或听小骨(5)咽鼓管由鼓室通向咽,鼻咽部的病菌可沿咽鼓管进入鼓室,引起中耳炎(6)张开口;闭嘴;堵耳;咽鼓管;骨膜;大气压;平衡;骨膜(7)外耳道;骨膜;听小骨;内耳道;耳蜗;敏感的感觉细胞;听觉神经;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24. 鼓膜25. 内耳26. (1)大脑(2)往热水瓶内灌水时,由于瓶内空气柱振动发出声音 瓶内水不断增多,瓶内的空气柱不断变短,容易振动,振动频率变大,音调变高,所以通过音调高低可以判断瓶内水是否将灌满.27. 因为听觉的形成不是在耳内形成的,要最终在大脑的听觉中枢形成,张爷爷可能是听觉神经或者是听觉中枢出现了病变,所以听不见声音。解析部分

14、一、单项选择题1. C【解析】声波经外耳、中耳,传入内耳耳蜗的传导途径是气传导;骨传导是指声波通过颅骨直接传入内耳的传导途径。气传导的传音效率最高,骨传导对正常听觉并无实际意义,C符合题意。2. D【解析】遇到巨响时赶紧捂住嘴巴,空气振动剧烈会导致耳膜受到压力突然增大,容易击穿鼓膜,因此正确的做法是闭嘴同时双手堵耳,D符合题意。3. D【解析】同一个声源发出的声音,传送到两个耳朵的距离不同,而声音的传播速度相同,根据t=st可知,那么声音到达人耳的时间先后不同。利用这个时间差,我们的大脑就能分辨出声音的位置和距离,故D错误符合题意,A、B、C正确不合题意。4. A【解析】飞机起飞或降落时巨大的

15、气流会使得鼓膜内外气压不等,会损伤鼓膜,嚼一块口香糖,这时会使得咽鼓管张开,能够保持鼓膜内外气压平衡,A符合题意。5. B【解析】A、耳廓的作用是收集声波,A错误; B、鼓膜的作用是将声波转化为振动,B正确; C、听小骨的作用是将振动放大,C错误; D、耳蜗作用是接受声音的刺激产生兴奋,D错误。 6. D【解析】A、鼓膜是将声波转化为振动的结构,与听觉形成有关,A错误; B、听小骨将振动放大并传入内耳,与听觉形成有关,B错误; C、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可接受声音的刺激,与听觉的形成有关,C错误; D、半规管主要是感知位置变化的结构,与听觉的形成无关,D正确。 7. A【解析】A. ?耳蜗里有听

16、觉细胞,将声音的振动转化为神经信号,通过听觉神经传输到听觉中枢形成听觉,故A错误符合题意; B.孕前做耳聋基因检查可降低先天性耳聋风险,因为基因决定性状,故B正确不合题意; C.遇到巨大响声时张开嘴,这样可使鼓膜两侧的气压保持平衡,故C正确不合题意; D.使用耳机听音时音量不要超过最大输出值的60%,因为音调太高会令人烦躁,故D正确不合题意。 8. C【解析】A、听小骨作用是放大振动并将振动传入内耳,A错误; B、半规管位于内耳具有感知位置变化的感受器,B错误; C、耳蜗位于内耳具有感知声音刺激的感受器,它它能接受刺激,并把刺激转化为神经冲动,C正确; D、鼓膜作用是将声波转化为振动,D错误。

17、 9. B【解析】内耳的前庭和耳蜗总称位听器官,顾名思义就是感知位置和听觉的,前庭感知人体空间位置,后者负责听觉。前庭的三个半规管感知身体旋转的角加速度,球囊、椭圆囊感知直线加速度。例如坐在行进的车中即使闭上眼睛,不看窗外,也可感知到车的加速、减速或转弯;又如乘坐电梯时那种升、降的感觉,这些都是半规管、耳石器感知的,所以小羿同学做过山车时,因为害怕把眼睛闭上了,但他仍旧感觉到过山时的翻滚、左右转动以及加速或减速,与此有关的结构是前庭和半规管。10. A【解析】人形成听觉的过程是这样的,外界的声波进入外耳道传入鼓膜,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入内耳,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

18、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大脑立即处理有关信息,人就产生了听觉。11. D【解析】声源在振动一定在发声,人耳却听不到声音,原因可能是:声源的振幅太小即响度太小,或声源和人耳之间没有传播声音的介质,还可能是声音的频率不在人耳的听觉范围内。12. C【解析】解:A、人耳的听小骨断裂,声波的放大功能失效,人的听力会减弱,但不是永远听不到声音,故A错误; B、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只要是人耳的鼓膜破裂,人就会永远听不到声音,故B正确; C、若只是传导障碍,只要能将声音的振动经骨传递给听觉神经,人也能听到声音,故C正确; D、A、B错误,C正确,故D错误; 13. A【解析】解:A、失

19、聪的人如果只是传导障碍,是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让振动直接传导到听神经,最终形成听觉的,故A正确; B、如果只是一只耳朵失聪,人是不能够准确的判断声音传来的方位的,故B错误; C、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故C错误; D、自己听到自己说话的声音主要是通过空气和骨传导使人感知声音的,故D错误; 14. B【解析】解:A、佩戴者能听到声音,是通过额骨传到听神经的,说明固体可以传声,故A正确; B、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B错误; C、这种耳机可以帮助部分听力传导障碍患者听到声音,故C正确; D、听力健全的人在户外活

20、动时使用这款耳机,也不影响他听周围环境中的声音,从而可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使用者的安全,故D正确; 15. C【解析】解:自己在嚼饼干时,会感到声音很大,但是站在你旁边的人却感觉不到那么大的声音,这主要是因为自己听到的声音是通过骨传导的,而别人听到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导的;固体传声效果优于气体;16. A【解析】某人失聪(丧失听觉能力)后,经检查其耳的结构没有受损,那么发病的部位可能是听神经和听觉中枢。A选项符合题意。17. B【解析】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

21、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18. C【解析】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19. C【解析】琴弦的振动引起木棒的振动,然后传给头骨,最后传给听觉神经,引起听觉;声音的传播是通过固体传过来的,说明了固体可以传声;琴弦的震动最后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感觉声音,因此贝多芬的神经中枢是正常的,可能是传导性耳聋,而不是神经性耳聋。20. C【解析】A. 鼓膜受迫震动,振幅不变但空气里传过来声波会被削减能量减少,错误;B C. 人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

22、是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B错误,C正确;D. 在耳朵构造中,耳廓是位于头部两侧,前凹后凸,起收集声波的作用没有耳廓听到的声音只会减小。二、填空题21. (1)鼓膜(2)耳蜗(3)大脑(4)咽鼓管【解析】外界传来的声音经过耳廓收集,进入外耳道后便会撞击鼓膜,使其产生振动。鼓膜的振动会带动位于鼓室内的听小骨振动,听小骨把声音放大后再传入耳蜗。耳蜗的外形像一个蜗牛壳,里面充满了液体和听觉感受器。当声音传至内耳时,耳蜗内的液体也会产生振动,听觉感受器便把这一信息沿听神经传到脑部,形成听觉,我们就听到了声音。咽

23、鼓管连通鼓室和咽部,使鼓膜内外空气压力保持平衡,从而使鼓膜能正常振动。 (1) 声音经外耳道传入,引起3?鼓膜的振动。? (2) 接着4听小骨把声音放大后,传入7耳蜗里面充满了液体和听觉感受器。? (3) 然后,信号由8听神经传到电脑,在那儿形成听觉。? (4) 6咽鼓管连通鼓室和咽部,使耳内外气压保持平衡。? 22. (1)7;鼓膜;6;听小骨(2)3;半规管;4;前庭(3)5;耳蜗;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4)中(5)5【解析】(1)图中能够产生振动、传导振动的结构分别是7鼓膜和6听小骨。 (2)人晕车是由于位于耳中的感受器3半规管和4前庭,对头部位置变化过于敏感所致。 (3)人听觉感受器位于

24、5耳蜗,而听觉是在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 (4)幼儿的咽鼓管由于短且直,当咽部有病毒感染时,病毒容易通过咽鼓管来到鼓室引起中耳发炎。 (5)有的人通过借助助听器来帮助恢复听力,可以肯定这些人耳的结构中,没有受到损伤的部位是5耳蜗。因为耳蜗上有听觉感受器,一旦耳蜗受损,即使用助听器,也很难听到声音。 23. (1)半规管;前庭;能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情况,与维持身体的平衡有关 (2)骨膜;外(3)2或3;6;9(4)骨膜或听小骨(5)咽鼓管由鼓室通向咽,鼻咽部的病菌可沿咽鼓管进入鼓室,引起中耳炎(6)张开口;闭嘴;堵耳;咽鼓管;骨膜;大气压;平衡;骨膜(7)外耳道;骨膜;听小骨;内耳道;耳蜗;敏

25、感的感觉细胞;听觉神经;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是耳廓,有收集声波的作用;是外耳道,引导声波传至鼓膜;是鼓膜,半规管,耳蜗,前庭咽鼓管,大脑皮层听觉中枢,小脑(1)半规管和前庭内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位觉(平衡觉)感受器,前者引起旋转感觉,后者引起位置感觉和变速感觉前庭及半规管过敏的人,在直线变速及旋转变速运动时,传入冲动引起中枢有关部位过强的反应,导致头晕、恶心、呕吐、出汗等,这就是有些人晕船、晕车的原因;(2)当吞咽食物和打呵欠时咽鼓管的管口开放,空气由此进入鼓室,可以保持鼓膜内外的气压平衡,若一方压力过大,鼓膜就会被震破,听力受损同学打闹不能扇耳光以及在飞机降落时,乘务员

26、要求乘客咀嚼口香糖都是这个道理(3)某人用尖锐的器具掏挖耳屎,这个过程只会在外耳道,外耳道与中耳的交界处是鼓膜,不小心戳穿鼓膜,导致声音不能引起鼓膜的震动或震动减弱,致使听力下降导致耳聋是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感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经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中枢形成听觉(4)在耳朵的结构中,鼓膜的作用是把声波震动转为机械性震动,如果鼓膜受损,就会出现传导性耳聋远视眼是晶状体凸度过小或眼球的前后径过短,会聚能力减弱,即折光能力减弱,像呈在视网膜的后方,应佩戴会聚透镜(即凸透镜),使光线提前会聚(5)咽鼓管,是咽喉与中耳的通道,鼻咽部的病菌可沿咽鼓管进入鼓室,引起中耳炎(6)当听到巨大声响时,空气震动剧烈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