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大语》名句赏析课件_第1页
大学语文《大语》名句赏析课件_第2页
大学语文《大语》名句赏析课件_第3页
大学语文《大语》名句赏析课件_第4页
大学语文《大语》名句赏析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升本大学语文名句赏析屈原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两句诗是以可见之水波、木叶,写出不可见之袅袅秋风,写风而有画意。秋风袅袅、水波荡漾、落叶飘零,是通过写景来渲染期约难遇的愁情。与李璟的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表现得意境大致相同,皆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李清照醉花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造语含蓄,意蕴丰富。诗人借气氛的渲染、贴切的比喻构成西风瘦菊,佳节冷落,对花兴叹的艺术画面,离别之恨、相思之苦尽含其中。比喻新奇传神。以黄色的菊花比相思的诗人,兼用菊花品节高洁之意,形神兼备,耐人寻味。陶渊明归园田居:“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关在笼中的鸟怀恋原来生

2、活过的树林,池塘中的鱼思念从前居住过的深水。 诗人原在外面做官,后来辞职回到故乡。 “羁鸟”、“池鱼”比喻做官。诗人认为在官场中生活很不自由,就像鸟在笼子里和鱼在 池塘里一样。“旧林”、“故渊”比喻自己故乡的大自然,诗人对自己故乡有深切的怀恋 之情。这两句诗反映出诗人酷爱自由、不愿做官的性格。 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全句之意境集中在“悠然”二字上,写出了庐山的静穆高远,体现了全诗归复自然的宗旨,表达出诗人超脱世俗的人生追求 。“见”表现出诗人看到山不是有意而为之,而是在采菊之间无意中山的形象映入眼帘,好象自己的心早已和山融为一体了,能达到这种境界,正是心灵自由而平静的美好结局

3、。前人评以“心与境合”。情景交融,意与境会,物我同一。王湾次北固山下:“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为历来传诵的名句,描绘了昼夜和冬春交替过程中的景象和心中的喜悦。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在描述自然的时序交替中蕴含哲理。“生”说明旧事物中已孕育了新的生命,景中出理。“入”,是说新春提前闯入旧的一年,景中出情,思乡而不低沉。 杜甫望岳:“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泰山的雄姿,引发诗人登临高峰的愿望,他要临绝顶,将天下群山尽快收入眼底。联系到诗人当时实情,这句诗更可理解为:他不计落第得失,坚信自己出众的才情,坚信自己一定能脱颖而出。泰山的隽秀磅礴之气与诗人凌云壮志之豪情自然地溶为一体,情景交融,浑

4、然天成。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沉舟侧畔干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比喻在自己被贬谪边地好像沉舟病树般奄奄一息之时,有多少人却飞黄腾达“爬”上去,这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的不平遭遇的愤慨,又是对那些混水摸鱼捞好处的人的讽刺。这两句诗在客观上写出了新事物终究要取代旧事物这一客观规律。 杜甫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这两句通常解释为: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落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都表达了感时伤世的感情。本联以“感时”一语承上,以“恨别”一语启下,章法分明。 刘禹

5、锡秋词:“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人抓住秋天“一鹤凌云”,这一别致的景观的描绘,展现的是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那凌云的鹤,也载着诗人的诗情,一同遨游到了云霄。虽然,这鹤是孤独的,然而它所呈现出来的气势,却是非凡的。一个“排”字,所蕴涵的深意,尽在不言中了。也许,诗人是以“鹤”自喻,也许是诗人视“鹤”为不屈的化身。这里,有哲理的意蕴,也有艺术的魅力,发人深思,耐人吟咏。它给予读者的,不仅仅是秋天的生机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种高扬的气概和高尚的情操。 柳永望海潮:“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词人先用“清嘉” 概写西湖的清秀美丽,然后落笔于代表杭州的典型景物山上的桂

6、子,湖中的荷花;高度凝练地把西湖以至整个杭州最美的特征概括了出来,具有歆动人心的艺术力量。对仗工整,夸张合理,自然入妙。杜牧江南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烟雨迷蒙、寺庙隐约的奇特景象。寓意是:南朝统治者沉湎佛教,整个社会气氛低迷不振,因而造成政权不断更迭,兴旺接踵而来;于是宋齐梁陈走马灯而过,佛寺也在变迁中不断地荒废、残败殆尽了。诗人描绘这一景象,是在暗示晚唐统治者:应该汲取历史教训,信佛绝不会带来长治久安。岑参白雪歌:“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这两句诗以梨花喻冬雪,兼用夸张、叠字修辞,极富浪漫色彩的描绘出塞外大雪的壮美,让人感到茫茫大雪中的一片春意,

7、表现了诗人对塞外雪景的惊奇与欣喜的心理感受。气氛热烈,色彩奇丽。 。李商隐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这两句诗运用传统的比兴手法,以“春蚕”、“蜡炬”为喻,并运用谐音双关的方法,展示了恋人间生死相伴的真情,体现了对爱情的忠贞不渝。被称为是描写爱情之绝唱。现多用来赞颂追求事业者的奉献精神。 缠绵悱恻;形象贴切,含意隽永。李白行路难:“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运用比兴手法,以自然景象象征人世现实,以路途艰险比况仕途艰难。以“冰塞川”、“雪满山”来喻指人生道路多坎坷,象征自己仕途受阻的困境;以“欲渡”、“将登”喻比人生途中常常事与愿违;以“渡黄河”、“登太行”象征诗人宏伟的理想

8、和远大的抱负。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这句运用比喻、夸张手法,写诗人面对黑暗现实激起满心的烦愁苦闷,似水难断。以水喻愁,化虚为实,使抽象的愁绪有了载体,变得形象可感。比喻新奇、自然、贴切,富有生气。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这两句以对偶手法通过描摹江流湍急,塞上风云,三峡深秋的外貌特征,形象地表现了诗人极度不安,翻腾起伏的忧思,象征了国家局势变易无常,影射国运的黯淡。凝练概括,言约事丰,准确传神,对仗工整,韵律和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以善飞的大雁,善游的鱼龙难以飞出月光,游出水域,说明自己

9、沉溺在深深的思念中不能自拔。以“鱼”和“雁”分别指代“雁捎书信”、“鱼传尺素”,纵有书信传递,也不能将对对方的思念传达到。抒写了思念的深挚和缠绵。对仗工整;语言清丽。白居易长恨歌:“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这两句抒写了唐玄宗对贵妃的思念之情。移情于物,抓住人物周围富有特征的景物,通过人物对它们的感受来表现内心情感。视听结合,相互交错,表现人物内心愁苦凄清,以景物烘托人物心境。白居易长恨歌:“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描写了贵妃听到天子派使者来时神情仪态。运用了比拟修辞格描写了贵妃的清丽风姿,以景物描写渲染气氛、勾勒肖像。语言优美,描写细腻。辛弃疾破阵子:“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

10、身后名。” 本词主要抒发了了词人年华虚度、壮志未酬的悲愤。这两句运用对偶修辞,充分表达了作者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 ;格调高昂。李商隐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两句是设想日后重逢的时候,向“君”追话今夜“我”思“君”而不得归的情景。 通过一问一答,重复“巴山夜雨”,将巴山和北方、自己和妻子、现在和将来、分离与会面交织在一起,展现悲欢离合的情景,构思巧妙,含蓄不尽,耐人寻味。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以问答的形式表现词人内心满腔的愁苦之情。以“一江春水”喻愁,化虚为实,化无形为有形,使抽象的愁绪有了载体,变得形象可感,写出了胸中忧愁之无边无尽、无穷无尽

11、,意境深远。陆游书愤:“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这两句,高度概括了历史事实与自身经历,内容丰富。其中冬雪与秋风,水兵的楼船与陆军的铁马,东南的瓜州渡与西北的大散关,对仗工整,涵盖广阔;只用几个名次排列,局势别致,静中有动,透露出战争的紧张气氛。辛弃疾水龙吟:“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玉簪螺髻”是比喻修辞,“献愁供恨”是拟人化手法。这三句描写了逶迤秀美带愁显恨的山景。诗人运用了比喻和拟人修辞,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曲折地表达了对大好河山沦于敌手的痛惜与愤慨之情。李商隐无题:“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这两句诗用细节描写和对偶修辞表现出诗人梦醒后刻骨的相思之情。因为远别,故只在

12、梦境中欢聚,而美梦惊醒后则是更深的思念。强烈的思念促使抒情主人公不等墨磨浓就奋笔疾书。 辛弃疾水龙吟:“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这几句以夕阳西下、孤雁哀鸣引起江南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以典型的动作描写抒发诗人空怀壮志而无人理解的悲哀。在艺术上由景入情,融情于景,运用比兴、象征手法,以“落日”喻国事风雨飘摇;以“断鸿”喻自己身世飘零,心境孤寂。岑参白雪歌:“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这两句诗是写友人离去以后的情景:山回路转,友人的身影已经看不到了,此时诗人仍伫立在风雪中,远望友人离去的路,只见雪地上留下一行长长的马蹄印。诗人送友人归去时依依不舍的深情,以及他的思乡之情,都通过“雪上空留马

13、行处”这句诗表达出来了。这样的结尾,真如撞钟,清音有余,“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使人产生无穷的遐想。崔颢黄鹤楼:“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使人的心境复归于渺然的忧思而益发深沉,不能自已。尾联点题,由上联的转写实景而引出乡关何处,归思难禁的愁绪。 陆游的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写出西山村山环水绕,柳暗花明,花团簇 拥的景象,用来比喻人在遇到困境时会生出许多希望。这两句诗的妙处,不仅在善于描写难状之景以及对仗的工巧,而是在于“等闲语言变瑰奇”,出语自然天成,又富于哲理,耐人寻味。 上句通过一个“疑”字,把徐行山村而周围山峦重迭、流水萦绕的迷路的感觉,刻画得入木三分。下句承上,把移步换景所见之繁花似锦的春日美景,描绘得如在眼前。这样使感觉的形象与视觉的形象有机结合在一起,构成一幅优美动人而又奇妙的画面。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开篇这三组叠字句不仅形式奇特,而且在内容上为全词奠定凄惨的基调,有统领全篇之用:“寻寻觅觅”着眼于行为,统领词中词人喝酒、望雁、看菊听雨等全部寻求精神解脱,但却反添愁情的活动;“冷冷清清”着眼于环境,统领全词所直接描写的全部深秋景物;“凄凄惨惨戚戚“着眼于心情,统领了词中所包含的全部情感内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