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课件) 高二历史 精品(选择性必修二)_第1页
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课件) 高二历史 精品(选择性必修二)_第2页
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课件) 高二历史 精品(选择性必修二)_第3页
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课件) 高二历史 精品(选择性必修二)_第4页
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课件) 高二历史 精品(选择性必修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5课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第二单元课程标准认识大机器生产,工厂制度,人工智能技术等对人类劳作方式及生活方式的影响机器大生产与工厂制度目录工业革命后生活方式的变化12工业革命(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开始于十八世纪六十年代,通常认为它发源于英格兰中部地区,是指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早期历程,即资本主义生产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阶段。工业革命是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1.机器大生产工业革命前,英国分散的手工工场已经向集中的手工工场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生产专业化。18世纪60年代以来,以改良蒸汽机为代表的一系列

2、技术革命,引发了从手工劳动到机器大生产的巨大变革,机器大生产带来了劳作方式和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一、机器大生产与工厂制度 1.机器大生产马克思说:“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他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种更大的无比的革命力量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这一“革命力量”对世界历史发展带来的直接影响是A以英美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B促使世界开始走向一个整体C引起了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的产生D促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答案】C2、工厂制度的特点:(1)为保证机器的昼夜运行,工人实行倒班制。(2)制定规章制度,强化纪律意识,对工人进行管理。(3)生产流水线广泛应用,各部门协同劳作,进行标准化生产

3、。(4)原料由工厂统一分发,合理调配。(5)制定市场方案,开拓产品销售渠道。工厂制度带来生产组织和管理形式的巨变,有利于科学管理、提高生产效率、挖掘工人的劳动潜质,从而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2、工厂制度的特点名称时间标志生产组织形式动力能源交通工具世界市场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19世纪中期蒸汽机工厂制蒸汽煤炭蒸汽机车轮船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电的广泛运用垄断组织电石油飞机 汽车最终形成3中国的近代工业化(1)官方:19世纪中后期,清朝洋务派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等近代企业,引进了西方的工厂制度,进行机器大生产。(2)民间:19世纪末,张謇、范旭东等民族资本家主张实业

4、救国、开办工厂,中国民族工业初步发展起来。张謇jin(1853年7月1日1926年8月24日),字季直,号啬庵。祖籍江苏常熟土竹山,清咸丰三年五月二十五日(1853年7月1日)生于江苏省海门直隶厅长乐镇(今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常乐镇),同治十二年(1873年)归籍通州。 光绪二十年(1894年)状元,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光绪二十年(1894年),张謇考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奉张之洞之命创办大生纱厂。民国元年(1912年),起草清帝退位诏书,在南京政府成立后,任实业总长;同年,改任北洋政府农商总长兼全国水利总长。民国4年(1915年),因袁世凯接受日

5、本提出的“二十一条”部分要求,张謇愤然辞职。民国8年(1919年),建成南通更俗剧场。民国11年(1922年),棉纺织业危机,导致张謇的事业全面崩盘,大生纱厂走向衰落。民国15年(1926年)8月24日,张謇在南通病逝,享年73岁。张謇主张 “实业救国”,是中国棉纺织领域早期的开拓者,一生创办了20多家企业,370多所学校,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宝贵贡献。1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空间。(1)问题:人口激增,城市规划建设滞后,工人的生活环境相当恶劣。(2)发展:20世纪以来,西方国家逐渐建设新城,疏解中心城市人口,改善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二工业革命后

6、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英国曼彻斯特在17世纪时人口不超过1万人。从1786年阿克莱特纱厂第一个烟筒的立起,15年后拥有蒸汽机的纺纱厂发展到50个;1790年人口发展到5万,至1801年猛增至9.5万人,到1841年又增至35万人。曼彻斯特的发展印证了A殖民扩张促进了其发展B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的进程C经济结构变化D世界市场最终确立的全过程【答案】B2交通运输业进步,便利了人们的出行。(1)工业革命中英国的人工运河、铁路运输发展迅速。(2)欧美国家形成了水陆运输网,促进了城际间、国际间的人口交流与贸易往来,大大增加了社会的 流动性 。2交通运输业进步,便利了人们的出行。3工业革命促进了乡村的改变(1

7、)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农业机械日益普及,普遍建立了大农场,农业现代化水平大大提高。(2)大量人口从闭塞、宁静的乡村田园生活中走出,人们的眼界开阔了。3工业革命促进了乡村的改变4人们的时间观念增强。(1)原因:工厂制度及蒸汽机车等交通工具的出现,使人们必须守时,准时准点成为现代生活的准则。(2)表现:城市中社会上层人士出行戴表,大城市的车站、码头、银行、机关及市区街道多设有标准钟。世界也逐渐统一标准时间。4人们的时间观念增强。5初等教育不断推广,人们文化素质逐渐提升。(1)原因: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城市化迅猛发展等现实因素,对广大民众的文化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表现英国等西方国家:通过

8、立法推行初等教育,加大政府对教育的经费支持。中国:20世纪初清政府推行“癸学制”,对普及初等教育起到重要作用。6.消极影响社会发展带来贫富分化的差距加大。导致阶级矛盾激化,工人运动风起云涌。资源的过度开发,导致环境污染等问题。城市发展带来犯罪等新的社会问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根据材料中徐蓝主编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的目录,选取其中一条线索自拟论题并结合必修2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论题:改变世界的第一次工业革命。论述:18世纪60年代,英国的棉纺织业技术不断革新,英国工业革命开始。18世纪,瓦特蒸汽机的改良和广泛使用,推动了工厂制度的建立和工业城市的发展,带动了铁路和航运等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随后,向欧洲大陆传播,19世纪传至北美。到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