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河南省周口市一中学数学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2年河南省周口市一中学数学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2年河南省周口市一中学数学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2年河南省周口市一中学数学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2年河南省周口市一中学数学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2023学年七上数学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为了调查某校学生的视力情况,在全校的80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了80名学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次调查属于全面调查B样本容量是80C800名学生是总体D被抽取的每一名学生称为个体2下列各组数中,互为相反数的一组是()A、B

2、、C、D、3如图所示,该立体图形的俯视图是( )ABCD4对于用四舍五入法得到的近似数0.10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精确到百分位B它精确到千分位C它精确到万分位D它精确到十万分位5的倒数是()A2BC2D6在,0,2,1这五个数中,最小的数为( )A0BC2D7一艘船从甲码头到乙码头顺流而行,用了;从乙码头返回甲码头逆流而行,用了已知水流的速度是,设船在静水中的平均速度为,根据题意列方程( )ABCD8已知关于x的方程2x+a-9=0的解是x=2,则a的值为A2B3C4D59将一副三角板按照如图所示的位置摆放,则图中的和的关系一定成立的是()A与互余B与互补C与相等D比小10点M在线

3、段AB上,给出下列四个条件,其中不能判定点M是线段AB中点的是()AAM=BMBAB=2AMCBM=ABDAM+BM=AB11解方程时,去分母后得到的方程是( )ABCD12四个图形是如图所示正方体的展开图的是()ABCD二、填空题(每题4分,满分20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13国家规定初中每班的标准人数为a人,某中学七年级共有六个班,各班人数情况如下表 班级七(1)班七(2)班七(3)班七(4)班七(5)班七(6)班 与每班标准人数的差值+5+35+4 02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该中学七年级学生总人数为_人14把多项式92x2+x按字母x降幂排列是_15多项式是_(填几次几项式)16若与是同类项

4、,则_17如图是一组有规律的图案,第1个图案由4个组成,第2个图案由7个组成,第3个图案由10个组成,第4个图案由13个组成,则第n(n为正整数)个图案由_个组成 三、解答题 (本大题共7小题,共6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8(5分)已知数轴上有A、B、C三个个点对应的数分别是a、b、c,且;动点P从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终点C移动,设移动动时间为t秒(1)求a、b、c的值;(2)若点P到A点距离是到B点距离的2倍,求点P的对应的数;(3)当点P运动到B点时,点Q从A点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向终点C移动,当点Q运动几秒时,P、Q两点之间的距离为8?请说明理由

5、19(5分)根据绝对值定义,若有,则或,若,则,我们可以根据这样的结论,解一些简单的绝对值方程,例如: 解:方程可化为:或当时, 则有: ; 所以 .当时, 则有: ;所以 .故,方程的解为或。(1)解方程:(2)已知,求的值;(3)在 (2)的条件下,若都是整数,则的最大值是 (直接写结果,不需要过程).20(8分)如图,P是线段AB上一点,AB=12cm,C、D两点分别从P、B出发以1cm/s、2cm/s的速度沿直线AB向左运动(C在线段AP上,D在线段BP上),运动的时间为t.(1)当t=1时,PD=2AC,请求出AP的长;(2)当t=2时,PD=2AC,请求出AP的长;(3)若C、D运

6、动到任一时刻时,总有PD=2AC,请求出AP的长;(4)在(3)的条件下,Q是直线AB上一点,且AQBQ=PQ,求PQ的长.21(10分)已知:直线分别与直线,相交于点,并且 (1)如图1,求证:; (2)如图2,点在直线,之间,连接,求证:;(3)如图3,在(2)的条件下,射线是的平分线,在的延长线上取点,连接,若,求的度数22(10分)计算:(+1)0+()223(12分)已知关于x的方程1(x+1)m=的解比方程5(x1)1=4(x1)+1的解大1(1)求第二个方程的解;(1)求m的值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7、目要求的.1、B【解析】总体是指考查的对象的全体,个体是总体中的每一个考查的对象,样本是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而样本容量则是指样本中个体的数目【详解】本题的样本是1名学生的视力情况,故样本容量是1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其定义.2、D【分析】将各选项分别利用去去括号,绝对值,乘方的知识点化简,然后判断即可【详解】解:A. ,不是相反数,不符合题意;B. ,不是相反数,不符合题意;C. ,与不是相反数,不符合题意;D. ,是相反数,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绝对值、相反数的意义及乘方等知识点,熟悉相关性质是解题的关键3、C【分析】根据俯视图

8、是从物体的上面看得到的视图进行解答即可.【详解】从上面看是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左下角是一个小正方形,故C正确;故选:C【点睛】考核知识点:三视图.理解视图的定义是关键.4、C【分析】根据近似数的精确度的定义即可得【详解】由近似数的精确度的定义得:近似数精确到万分位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近似数的精确度的定义,掌握理解近似数的精确度的概念是解题关键5、C【分析】根据倒数的定义:若两个数的乘积是1,我们就称这两个数互为倒数可解答.【详解】解:根据倒数的定义,可知的倒数是-1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倒数的定义6、C【分析】用数轴法,将各选项数字标于数轴之上即可解本题【详解】画一个数轴,将A=

9、0、B=、C=2、D=,E=1标于数轴之上,可得:C点位于数轴最左侧,是最小的数故选C7、C【分析】根据题意得出船顺流而行的速度和船逆流而行的速度,继而根据速度乘以时间所得路程相等即可列一元一次方程【详解】设船在静水中的平均速度为,已知水流的速度是,则船顺流而行的速度是(x+3)km /h,船逆流而行的速度是(x3)km /h,根据题意列方程: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由实际问题抽象概括出一元一次方程,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8、D【解析】方程2x+a9=0的解是x=2,22+a9=0,解得a=1故选D9、C【分析】根据余角的性质:等角的余角相等,即可得到图中的和的关系【详

10、解】如图:1+1+90,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余角: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90(直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余角,解题时注意:等角的余角相等10、D【分析】根据线段中点的定义进行判断【详解】A、由AM=BM可以判定点M是线段AB中点,所以此结论正确;B、由AB=2AM可以判定点M是线段AB中点,所以此结论正确;C、由BM=AB可以判定点M是线段AB中点,所以此结论正确;D、由AM+BM=AB不可以判定点M是线段AB中点,所以此结论不正确;因为本题选择不能判定点M是线段AB中点的说法,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线段中点的定义,明确若C为AB中点,则AC=BC或AC=AB或AB=2AC=2BC;反之,

11、若C在线段AB上,有AC=BC=AB或AB=2AC=2BC之一就可以判断C是AB的中点11、C【分析】方程两边同时乘以2、4的最小公倍数4,即可得解【详解】解:在原方程的两边同时乘以4,得2(2x-1)-(1+x)=-4,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含分数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与只含有数字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相同,但应特别注意,用含有字母的式子去乘或除方程的两边时,这个式子的值不能为零:消除分数项:等式两边同乘以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合并同类项:将所有带x的项的系数相加,所有常数项(不带x)项相加; 移动:带x的项移至等号左边,常数项移至等号右边(注意变+、-号); 4、相除:用

12、常数除以x的系数(即:等号右边的数除以等号左边的数),结果就是方程的解12、A【分析】利用正方体及其表面展开图的特点解题【详解】、折叠后与原正方体相同,与原正方体符和;、折叠后,方形与圆形分别位于相对的2个面上,与原正方体不符;、虽然交于一个顶点,与原正方体不符;、折叠后,方形与圆形分别位于相对的2个面上,与原正方体不符故选:【点睛】考查了几何体的展开图,解决此类问题,要充分考虑带有各种符号的面的特点及位置二、填空题(每题4分,满分20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13、6a+5【分析】根据题意该中学七年级学生总人数为6a+(5+35+4+02).【详解】该中学七年级学生总人数为6a+(5+35+4

13、+02)=6a+5(人).故答案为6a+5【点睛】本题考核知识点:正负数的运用. 解题关键点:理解正负数的意义.14、2x2+x+1【分析】先分清多项式的各项,然后按多项式降幂排列的定义排列【详解】把多项式1-2x2+x按字母x降幂排列是-2x2+x+1故答案为-2x2+x+1【点睛】本题考查了多项式,我们把一个多项式的各项按照某个字母的指数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称为按这个字母的降幂或升幂排列要注意,在排列多项式各项时,要保持其原有的符号15、五次三项式【解析】先观察多项式的项数,再确定每项的次数,最高次项的次数就是多项式的次数,注意单项式的次数是所有字母指数的和【详解】多项式有三项,

14、最高次项的次数是五故该多项式是五次三项式故答案为:五次三项式【点睛】本题考查了多项式的问题,掌握多项式的定义以及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6、1【分析】根据同类项的定义(所含字母相同,相同字母的指数相同)列出方程m=3,n=1,求出n,m的值,再代入代数式计算即可【详解】解:与是同类项,m=3,n=1,m+2n=3+21=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同类项的定义,即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这样的项叫做同类项17、(3n+1)【解析】试题分析:观察发现:第一个图形有323+1=4个三角形;第二个图形有333+1=7个三角形;第三个图形有343+1=10个三角形;第n个图形有3(n

15、+1)3+1=3n+1个三角形;故答案为3n+1考点:1规律型:图形的变化类;2规律型三、解答题 (本大题共7小题,共6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8、(1)a=-24,b=-10,c=10;(2)或4;(3)当点Q运动6秒时,P、Q两点之间的距离为1,理由见解析【分析】(1)由非负数的意义可以得到解答;(2)设点P的对应数为x,然后分点p在点B左边和点p在点B右边两种情况讨论;(3)设点Q运动t秒时,P、Q两点之间的距离为1,同样可以分两种情况讨论【详解】解:(1) 所以a= -24,b= -10,c=10(2)设点P的对应的数为x,当点p在点B左边时,x-(-24)=

16、2(-10-x)解得;当点p在点B右边时,x-(-24)=2x-(-10)解得x=4;(3)设当点Q运动t秒时,P、Q两点之间的距离为1当点Q在点P左边时,2t+1=14+t 解得t=6当点Q在点P右边时2t-1=14+t 解得t=22因342=1722,所以不可能故当点Q运动6秒时,P、Q两点之间的距离为1【点睛】本题考查数轴上的动点问题,熟练掌握数轴上两点间距离的求法是解题关键 19、(1)或;(2)或;(3)100.【分析】(1)仿照题目中的方法,分别解方程和即可;(2)把a+b看作是一个整体,利用题目中方法求出a+b的值,即可得到的值;(3)根据都是整数结合或,利用有理数乘法法则分析求

17、解即可.【详解】解:(1)方程可化为:或,当时,则有,所以;当时,则有,所以,故方程的解为:或;(2)方程可化为:或,当时,解得:,当时,解得:,或;(3)或,且都是整数,根据有理数乘法法则可知,当a=10,b=10时,取最大值,最大值为100.【点睛】本题考查了解绝对值方程,实际上是运用了分类讨论的思想与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难度不大,理解题目中所给的方法是解题关键.20、(1)4cm;(2)4cm;(3)4cm;(4)4cm或12cm【分析】(1) 观察图形可以看出,图中的线段PC和线段BD的长分别代表动点C和D的运动路程. 利用“路程等于速度与时间之积”的关系可以得到线段PC和线段BD的

18、长,进而发现BD=2PC. 结合条件PD=2AC,可以得到PB=2AP. 根据上述关系以及线段AB的长,可以求得线段AP的长.(2) 利用“路程等于速度与时间之积”的关系结合题目中给出的运动时间,可以求得线段PC和线段BD的长,进而发现BD=2PC. 根据BD=2PC和PD=2AC的关系,依照第(1)小题的思路,可以求得线段AP的长.(3) 利用“路程等于速度与时间之积”的关系可知,只要运动时间一致,点C与点D运动路程的关系与它们运动速度的关系一致. 根据题目中给出的运动速度的关系,可以得到BD=2PC. 这样,本小题的思路就与前两个小题的思路一致了. 于是,依照第(1)小题的思路,可以求得线

19、段AP的长.(4) 由于题目中没有指明点Q与线段AB的位置关系,所以应该按照点Q在线段AB上以及点Q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两种情况分别进行求解. 首先,根据题意和相关的条件画出相应的示意图. 根据图中各线段之间的关系并结合条件AQ-BQ=PQ,得到AP和BQ之间的关系,借助前面几个小题的结论,即可求得线段PQ的长.【详解】(1) 因为点C从P出发以1(cm/s)的速度运动,运动的时间为t=1(s),所以(cm).因为点D从B出发以2(cm/s)的速度运动,运动的时间为t=1(s),所以(cm).故BD=2PC.因为PD=2AC,BD=2PC,所以BD+PD=2(PC+AC),即PB=2AP.故A

20、B=AP+PB=3AP.因为AB=12cm,所以(cm).(2) 因为点C从P出发以1(cm/s)的速度运动,运动的时间为t=2(s),所以(cm).因为点D从B出发以2(cm/s)的速度运动,运动的时间为t=2(s),所以(cm).故BD=2PC.因为PD=2AC,BD=2PC,所以BD+PD=2(PC+AC),即PB=2AP.故AB=AP+PB=3AP.因为AB=12cm,所以(cm).(3) 因为点C从P出发以1(cm/s)的速度运动,运动的时间为t(s),所以(cm).因为点D从B出发以2(cm/s)的速度运动,运动的时间为t(s),所以(cm).故BD=2PC.因为PD=2AC,BD

21、=2PC,所以BD+PD=2(PC+AC),即PB=2AP.故AB=AP+PB=3AP.因为AB=12cm,所以(cm).(4) 本题需要对以下两种情况分别进行讨论.(i) 点Q在线段AB上(如图).因为AQ-BQ=PQ,所以AQ=PQ+BQ.因为AQ=AP+PQ,所以AP=BQ.因为,所以.故.因为AB=12cm,所以(cm).(ii) 点Q不在线段AB上,则点Q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如图).因为AQ-BQ=PQ,所以AQ=PQ+BQ.因为AQ=AP+PQ,所以AP=BQ.因为,所以.故.因为AB=12cm,所以(cm).综上所述,PQ的长为4cm或12cm.【点睛】本题是一道几何动点问题. 分析图形和题意,找到代表动点运动路程的线段是解决动点问题的重要环节. 利用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常常可以将几何问题与代数运算结合起来,通过运算获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