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课件+教案_第1页
10.2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课件+教案_第2页
10.2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课件+教案_第3页
10.2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课件+教案_第4页
10.2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课件+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10.2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课件+教案人教版必修下册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情境导入曾经有一个女儿问她的父亲:“您的座右铭是什么?”父亲的回答是“思考一切”。这位以“思考一切”为座右铭的父亲就是著名无产阶级革命导师,被誉为千年来最伟大的思想家的马克思。他的一生,一直在思考人类社会的问题,并为人类社会更好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一直到逝世,他才停止思考。在向这位伟人告别时,他的亲密战友恩格斯发表了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让我们一起走进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走近马克思。马克思的故乡特里尔马克思在特里尔的故居情境导入伦敦海格特公墓卡尔马克思墓情境导入共产党宣言1848年德文版封

2、面(美国高中生必读书)资本论第一卷1867年版扉页情境导入伟大的著作介绍弗里德希恩格斯(18201895),德国思想家、哲学家、革命家,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导师和领袖,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是卡尔马克思的挚友,被誉为“第二提琴手”,他为马克思创立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大量经济上的支持,和马克思一起领导了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一国际和德国社会民主工党。在马克思逝世后,帮助马克思完成了其未完成的资本论等著作,并继续担任欧洲社会主义者的领导和顾问,领导国际工人运动。除同马克思合撰著作外,他还著有自然辩证法、家庭、私有制、国家的起源。1895年8月5日,恩格斯因患晚期食道癌在位于泰晤士河边的寓所内逝世。弗里德希恩

3、格斯卡里马克思弗里德希恩格斯情境导入伟大的友谊1844年8月,恩格斯从英国返回德国,途中来到巴黎,拜访了马克思。这次会晤为两人今后的合作奠定了基础。马克思对恩格斯的意见比对其它任何人的意见都更加重视。因为马克思认为恩格斯是能够同他合作的人。为了说服恩格斯赞成某一思想,马克思觉得费多少力气都值得。背景介绍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逝世。3月17日,在伦敦海格特公墓举行了葬礼,葬礼简朴、庄严,在安葬这位伟人的时候,恩格斯作为卡尔?马克思的挚友,代表全世界无产阶级向自己的导师表达了深切的悼念,用英语发表了这篇悼文。作为马克思伟大事业终身战友的恩格斯,在马克思逝世以后,出色地完成了资本论第二第三卷的

4、整理出版工作,卓越地领导了国际工人运动,直至1895年8月5日因病逝世。正如列宁所说,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革命友谊“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在马克思之后,“恩格斯是整个文明世界中最卓越的学者和现代无产阶级的导师”。背景介绍正是由于这种伟大的无产阶级的友谊,才使他们为人类作出了如此伟大的贡献。正是由于恩格斯最了解马克思的一生,最了解他的科学理论和革命实践,所以只有他才能具备正确地、科学地评论马克思的理论和实践的主客观条件,正因为恩格斯是马克思终生不渝的同志和朋友,所以才能写出这篇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容,充满着深厚的无产阶级情谊,闪耀着科学共产主义光辉的演讲悼词来。正如列宁所说,马克

5、思和恩格斯的友谊“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背景介绍悼(do)词纷繁芜(w)杂豁(hu)然开朗嫉(j)恨衷(zhng)心喜悦诬(w)蔑卓(zhu)有成效诅咒(zzhu)诽谤(fibng)给(j)予答复语言学习生词正音语言学习1.诽谤:无中生有,说人坏话,毁人名誉;诬蔑。2.诅咒:原指祈祷鬼神加祸于所恨的人,今指咒骂。3.繁芜丛杂:丛生的杂草多而乱。形容内容、文字或种类繁多杂乱。4.浅尝辄止: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对知识、问题等不做深入研究。5.豁然开朗:由狭窄阴暗一下子变为开阔明亮,也形容一下子领悟到某种道理而感觉明朗。6.坚忍不拔:形容意志坚强,不可动摇。生词释义在马克思墓

6、前的讲话偏正式短语定语中心语悼词演讲词文体明确内容思路:悼词一般是按照“述其哀、赞其功、颂其德”的思路来写。可以按这一顺序来理清写作思路,概括文章内容。?情感表达:悼词是对死者表示哀痛和怀念的致词。既是对死者的敬仰、悼念,又是对死者亲属的安慰。但主要目的是为了化悲痛为力量,更好地勉励生者。扣住这一特点,便不难把握文章丰富的情感内涵。?语言特点:悼词的语言要十分讲究,既要充分表达对死者的哀思,又要给以慰藉和鼓舞。评价时,要实事求是,赞而不媚,哀而不俗。用语要仔细斟酌,反复推敲。悼词的语言要庄重严肃高雅,不能使用幽默低俗的语言和不庄重的语词。悼词文体明确介绍死者的生前身份、逝世时间、地点、原因及其

7、享年等。追述死者的经历及一生中主要成就和贡献。(重点)对死者表示哀悼之情,对悼念人提出希望和要求等。文体明确悼词的内容结构阅读全文,根据悼词的特点理文章的结构。在马克思前的讲话墓一.(1)追述马克思逝世的时间、地点和情景。(悼念)二.(2-7)叙述马克思生前的主要活动,评价了马克思一生的伟大贡献。(评价)三.(8-9)论述马克思在当代的巨大影响,并对他的逝世表示深切的悼念。(悼念)整体把握(论点)(论据)(结论)不可估量的损失科学理论革命实践两个发现: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剩余价值规律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影响和品格永垂不朽其它发现整体把握1仔细阅读文章,找出悼词中对马克思个人的评价,并从文中寻找这些评价

8、的依据。(1)第一段中,恩格斯把马克思称作“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在第三、四段讲述的,马克思发现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和剩余价值这样的理论发现中体现出来。(2)第二段中,恩格斯评价马克思为“这位巨人”。认为马克思无论是在无产阶级斗争这样的实践领域,还是历史科学这样的理论领域,都有不可估量的贡献。精读思考述其功(3)第六段中,恩格斯说马克思是“科学家”。马克思对于历史科学具有深入的研究,而且在其他科学领域同样都有独到的发现,而且不是浅尝辄止,涉及范围广,研究深入。而且他还重视科学,认为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还曾密切地注意电学方面各种发现的发展情况和关注马赛尔?德普勒的发现。(4)

9、第七段中,说马克思是“革命家”。他注重革命实践,参加推翻资本主义事业和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并且编报著书,创立了国际工人协会,是当之无愧的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领袖。他不仅关注一国的无产阶级工人运动,而且致力于把其发展成国际性的无产阶级工人运动。精读思考小结马克思的贡献:马克思在他的一生中贡献巨大,在历史科学领域他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和剩余价值的规律,而且在每个领域都有独到的见解;在革命实践上,他认为科学是一种革命的力量,他参加了推翻资本主义事业和无产阶级解放事业,而且编报著书,创立了国际工人协会。精读思考2.在本论部分写了马克思什么伟大贡献?马克思的第一个发现具有什么意义?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

10、简单事实”。“物质决定意识”。可结合分析这段的句子结构来理解。达尔文从生物学的角度揭示了人类的起源,推翻了“上帝造人”的宗教落后观点;马克思从社会学的角度揭示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为人们认识社会,改造社会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二者同样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纷繁芜杂”和哪个词构成对比?“简单事实”又是指什么?冒号后面的内容说明了哪些道理?精读思考3.第段中“豁然开朗”和“在黑暗中摸索”是什么关系?说明什么问题?“豁然开朗”说明了马克思找到了一条认识资本主义社会并解决资本主义社会根本矛盾的正确道路,“在黑暗中摸索”与之相反,比喻马克思以外的各种学说都没能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他们在黑暗中转来转

11、去,找不着门径。精读思考2.第7段的第一句话说:“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那么其次是什么?“首先”又应该从什么角度来理解呢?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然后才是一个理论家。这是承接上文对马克思科学理论的评述而说的,意在说明马克思不是为理论而理论,他创立科学理论的目的是为了指导革命实践,否则他也就不可能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这是从理论和实践的辩证关系的角度说的。精读思考4.马克思的墓志铭是什么?从这个墓志铭你能悟出第段的内容吗?“历史上的哲学家总是千方百计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解释世界,然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改造世界”。“办报、出书”宣传工作。“领导革命组织、创立第一国际”组织群众。具体说说马

12、克思做了哪些改造世界的工作?精读思考面对这样一个伟大的马克思,恩格斯在悼词中用了哪些词表达其情感的?尊敬、爱戴和悼念。(1)“两点三刻”因为是在葬仪上讲话,需要向全世界公布逝世的准确时间;强调这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应当永远不忘的时刻;表明马克思生命的每一刻对世界无产阶级都十分宝贵,饱含了对马克思的无限崇敬和赞扬。精读思考1.第一段表达了恩格斯什么心情?为何要强调精确时间?沉痛悼念。感其情(2)“不到两分钟”:让人深感惋惜、痛心、遗憾不能。用讳饰的修辞手法,是为了突出马克思的伟大,因为他是一位卓越的思想家,他的逝世,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失去了一个最睿智的、最重要的阶级头脑。精读思考(3)“停止思想”能

13、不能换成“心脏停止跳动”?(4)为什么要强调“在安乐椅上”死去?明确:说明了马克思临终的姿态,表明这位无产阶级导师一直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流露出死者忘我工作精神的赞颂。2如何理解第八小节“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无论性质怎样的政府,也无论什么资产者派别,都毫不例外地疯狂地嫉恨他,恶毒地诬蔑他。马克思对此“毫不在意”,当作蛛丝“轻轻抹去”,表明马克思对敌人的极端蔑视的大无畏的人格精神和他追求自己理想的执着。精读思考3.第8小节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这里的“敌人”和“私敌”有何区别?明确:“私敌”是指以我为中心,以“我”的利害区分敌友。马克思没有这样的私敌,说明他不

14、存私念。他是坚定地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全力以赴地与形形色色的敌对分子作斗争,因而他有“许多敌人”。这些敌人都是无产阶级的敌人。这个评价含蓄深刻,高度赞颂了马克思光明磊落、大公无私的高尚的革命品格。精读思考4.正因为马克思在他的一生中,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有如此卓越的贡献,所以在恩格斯看来,他的逝世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呢?“不可估量的损失”(全文的中心论点)但恩格斯在上面说的都是马克思的伟大贡献,怎么能论证“损失”呢?因为马克思的逝世使科学理论和革命实践方面都将形成“空白”。这就把“贡献”和“损失”的内在联系揭示出来了。具体说说有几个什么样的“损失”呢?有两个“损失”,一个是“对于”,一个是“对

15、于”。精读思考(总纲)马克思逝世两个发现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剩余价值规律每个领域都有独到见解(用对科学的认识和态度连接上下段)宣传(编报著书)组织(创立工人协会)思想家革命家深远的影响敌人人民驱逐诽谤诅咒尊敬爱戴悼念英名和事业永垂不朽(一)(二)(三)理论贡献实践贡献两个“对于”不可估量的损失内容总结第一、结构严谨而逻辑严密第二、语言准确而感情深沉。写作特点结构前后连贯,步步深入,层次分明而又浑然一体,这严密的结构是建筑在严密的逻辑基础上的,作为无产阶级的领袖,他的科学思想和革命实践是统一的,他的科学理论和他的革命科学观是统一的,他的爱和恨是统一的。在结构文章时,正是根据这些事物的内在逻辑联系来

16、组织和安排材料的。拓展延伸说:“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时隔多年,有人对这句话提出了疑问,会是空白吗?那不成革命事业后继无人了吗?你怎么看?1.马克思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太重要了,人们不久就会发现世界上失去了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对他的逝世,人们心理上一时很难接受,心里形成空白。2.由于马克思的逝世,革命理论的研究将出现一段空白。马克思对人类的贡献极大,他逝世的损失无法弥补,他的位置无人可以替代。3.革命事业后继有人,马克思主义正日臻完善,“空白说”只是局限于当时,后来的革命实践证明,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特别是毛泽东、邓小平等一代又一代伟人,一直在实践、发展并丰富着马克

17、思理论,“空白说”很有局限性。拓展延伸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语言运用下列各项中,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A今天的讲座,能够聆听诸位先贤的高论,茅塞顿开,获益匪浅。B兹介绍我校王子健同学前往贵公司参加社会实践,请予接洽为荷。C迟暮之年,年华已逝,祝您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D三年同窗,朝夕相处,今毕业在即,特赠小照一张,敬请笑纳

18、!A项,“先贤”是指已经去世的有才德的人,与语境不符,可改为“大师”等;B项,正确,其中“荷”常用于书信、公文等,表示感谢;C项,“迟暮之年,年华已逝”,有感伤情调,不合祝寿语境,此处可改为“松鹤长春,春秋不老”;D项,“笑纳”用于请人收下礼物,此处可以改为“敬请惠存”。答案:B再见学情分析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是一篇结构严谨、逻辑严密,充满真挚情感的悼词。在现代生活学习的背景下,学生可能接触类似的葬礼这样的场合,或者直接地感受到过葬礼上悲痛沉重的氛围,但是却不一定接触过与葬礼相关的特殊文体悼词,这与中西方传统文化差异有直接的关系。加之,本篇文章是一篇译文,虽然文章蕴含着深厚真挚的情感,但是由于时

19、空差距和文化背景不同等原因,对学生而言,存在一定的文本认知和情感体验难度,如果教学措施与方法不当,很容易在教学过程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参与课堂积极性不高,难以理解文章内容和情感等问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对悼词进行解释,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能理解悼词;通过寻找对马克思的评价来看其功绩,在语言品读中领会情感,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其次将话语权还给学生,让他们在思考中感悟终其一生都在思考的马克思。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在把握总体内容的同时,深入分析句子含义,感受马克思为全人类作出的伟大贡献,从而体会马克思去世后,恩格斯的沉痛悼念之情。教学目标1.整体把握悼词的内容与思路。2.认识马克思的伟大功绩与崇高

20、人格。3领悟品味文中深刻的思想和精彩的语言,感受的悲悼之情。教学重点1领悟品味文中深刻的思想和精彩的语言;2理解贯穿全篇的深沉而含蓄的感情。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曾经有一个女儿问她的父亲:“您的座右铭是什么?”父亲的回答是“思考一切”。这位以“思考一切”为座右铭的父亲就是著名无产阶级革命导师,被誉为千年来最伟大的思想家的马克思。他的一生,一直在思考人类社会的问题,并为人类社会更好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一直到逝世,他才停止思考。在向这位伟人告别时,他的亲密战友恩格斯发表了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让我们一起走进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走近马克思。二、背景及介绍马克思(18181883),伟大的思想家、政治

21、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社会学家、社会学三巨头之一、千年第一思想家,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当代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主要著作有资本论、共产党宣言。恩格斯(18201895)德国思想家、哲学家、革命家、教育家,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是马克思的挚友,被誉为“第二提琴手”,他为马克思从事学术研究提供大量经济支持。马克思逝世后,将马克思遗留下的大量手稿、遗著整理出版,并众望所归地成为国际工人运动的领袖。1844年8月,恩格斯从英国返回德国,途中来到巴黎,拜访了马克思。这次会晤为两人今后的合作奠定了基础。马克思对恩格斯的意

22、见比对其它任何人的意见都更加重视。因为马克思认为恩格斯是能够同他合作的人。为了说服恩格斯赞成某一思想,马克思觉得费多少力气都值得。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逝世。3月17日,在伦敦海格特公墓举行了葬礼,葬礼简朴、庄严,在安葬这位伟人的时候,恩格斯作为卡尔?马克思的挚友,代表全世界无产阶级向自己的导师表达了深切的悼念,用英语发表了这篇悼文。作为马克思伟大事业终身战友的恩格斯,在马克思逝世以后,出色地完成了资本论第二第三卷的整理出版工作,卓越地领导了国际工人运动,直至1895年8月5日因病逝世。正如列宁所说,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革命友谊“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在马克思之后,“恩

23、格斯是整个文明世界中最卓越的学者和现代无产阶级的导师”。正是由于这种伟大的无产阶级的友谊,才使他们为人类作出了如此伟大的贡献。正是由于恩格斯最了解马克思的一生,最了解他的科学理论和革命实践,所以只有他才能具备正确地、科学地评论马克思的理论和实践的主客观条件,正因为恩格斯是马克思终生不渝的同志和朋友,所以才能写出这篇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容,充满着深厚的无产阶级情谊,闪耀着科学共产主义光辉的演讲悼词来。三、语言学习悼(do)词纷繁芜(w)杂豁(hu)然开朗嫉(j)恨衷(zhng)心喜悦诬(w)蔑卓(zhu)有成效诅咒(zzhu)诽谤(fibng)给(j)予答复诽谤:无中生有,说人坏话,毁人名誉;诬蔑

24、。诅咒:原指祈祷鬼神加祸于所恨的人,今指咒骂。繁芜丛杂:丛生的杂草多而乱。形容内容、文字或种类繁多杂乱。浅尝辄止: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对知识、问题等不做深入研究。豁然开朗:由狭窄阴暗一下子变为开阔明亮,也形容一下子领悟到某种道理而感觉明朗。坚忍不拔:形容意志坚强,不可动摇。四、整体感知1从题目“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我们可以知道,这篇文章的文体是什么?明确:悼词内容思路:悼词一般是按照“述其哀、赞其功、颂其德”的思路来写。可以按这一顺序来理清写作思路,概括文章内容。?情感表达:悼词是对死者表示哀痛和怀念的致词。既是对死者的敬仰、悼念,又是对死者亲属的安慰。但主要目的是为了化悲痛为力量,更好

25、地勉励生者。扣住这一特点,便不难把握文章丰富的情感内涵。?语言特点:悼词的语言要十分讲究,既要充分表达对死者的哀思,又要给以慰藉和鼓舞。评价时,要实事求是,赞而不媚,哀而不俗。用语要仔细斟酌,反复推敲。悼词的语言要庄重严肃高雅,不能使用幽默低俗的语言和不庄重的语词。悼词的结构开头:介绍死者逝世的原因、时间、地点及其享年,还有死者生前的身份职务;主体:追述死者的经历和一生中做出的成就贡献,并简要地作出评价;结尾:对死者表示哀悼之情,对参加悼念仪式的人提出希望和要求等等。2阅读全文,根据悼词的特点理清文本的结构。明确:A(1)追述马克思逝世的时间、地点和情景。B(2-7)叙述马克思生前的主要活动,

26、评价了马克思一生的伟大贡献。C(8-9)论述马克思在当代的巨大影响,并对他的逝世表示深切的悼念。四、精读思考(一)走近马克思:赞其功1仔细阅读文章,找出悼词中对马克思个人的评价,并从文中寻找这些评价的依据。明确:(1)第一段中,恩格斯把马克思称作“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在第三、四段讲述的,马克思发现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和剩余价值这样的理论发现中体现出来。(2)第二段中,恩格斯评价马克思为“这位巨人”。认为马克思无论是在无产阶级斗争这样的实践领域,还是历史科学这样的理论领域,都有不可估量的贡献。(3)第六段中,恩格斯说马克思是“科学家”。马克思对于历史科学具有深入的研究,而且在其他科学领域同样都有独

27、到的发现,而且不是浅尝辄止,涉及范围广,研究深入。而且他还重视科学,认为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还曾密切地注意电学方面各种发现的发展情况和关注马赛尔德普勒的发现。(4)第七段中,说马克思是“革命家”。他注重革命实践,参加推翻资本主义事业和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并且编报著书,创立了国际工人协会,是当之无愧的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领袖。他不仅关注一国的无产阶级工人运动,而且致力于把其发展成国际性的无产阶级工人运动。总结:马克思在他的一生中贡献巨大,在历史科学领域他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和剩余价值的规律,而且在每个领域都有独到的见解;在革命实践上,他认为科学是一种革命的力量,他参加了推

28、翻资本主义事业和无产阶级解放事业,而且编报著书,创立了国际工人协会。2为什么恩格斯认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呢而不是思想家??明确:马克思毕生使命是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来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制度事业。正因为马克思首先是革命家,把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视为毕生使命,所以他才会有意识肩负起对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研究和提出科学理论及指导性纲领。他在历史科学方面的理论都是为指导无产阶级革命实践服务的,他的研究对启发无产阶级革命力量有着深远的意义。所以我们应该从革命家的高度去解读马克思,如此才能真正理解马克思走上科学研究之路的目的。(二)走近:感其情1面对这样一个伟大的马克思,恩格斯在悼词中用了哪些词表

29、达其情感的?明确:尊敬、爱戴和悼念。2(1)第一段表达了恩格斯什么心情?为何要强调精确时间?明确:A.沉痛悼念B“两点三刻”因为是在葬仪上讲话,需要向全世界公布逝世的准确时间;强调这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应当永远不忘的时刻;表明马克思生命的每一刻对世界无产阶级都十分宝贵,饱含了对马克思的无限崇敬和赞扬。C“不到两分钟”:让人深感惋惜、痛心、遗憾(2)“停止思想”能不能换成“心脏停止跳动”?明确:不能。用讳饰的修辞手法,是为了突出马克思的伟大,因为他是一位卓越的思想家,他的逝世,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失去了一个最睿智的、最重要的阶级头脑。(3)为什么要强调“在安乐椅上”死去?明确:说明了马克思临终的姿态,

30、表明这位无产阶级导师一直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流露出死者忘我工作精神的赞颂。小结:第一段简述马克思的逝世,恩格斯把自己的情感浸入到叙述和描写之中,是含着泪去介绍死者逝世的时间、地点、原因、身份和职务。?第三小节,先说马克思发现的是“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后又指其为“简单事实”,这种说法矛盾吗?明确:不矛盾。这里所说的简单,一方面表明了这个规律于人们生活的密切相关性,从而显示出重要性;另一方面将“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和“简单事实”列举在一起,说明这个规律容易被遮蔽而难以发现,反证出马克思的思想十分敏锐。人们意识到,马克思第一次带领我们发现了人类历史上这一简单的事实真相,马克思这一发现的开创性意义

31、也就呈现出来;再者,把他的这一发现说成是“简单事实”,也是相对于马克思对人类的巨大贡献来说的。4第四小节“豁然开朗”和“在黑暗中摸索”是什么关系?说明什么问题?明确:“豁然开朗”和“在黑暗中摸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剩余价值理论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指导意义,从而高度赞扬马克思的理论贡献。?5如何理解第八小节“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明确:无论性质怎样的政府,也无论什么资产者派别,都毫不例外地疯狂地嫉恨他,恶毒地诬蔑他。马克思对此“毫不在意”,当作蛛丝“轻轻抹去”,表明马克思对敌人的极端蔑视的大无畏的人格精神和他追求自己理想的执着。?6第八小节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这里的“敌人”和“私敌”有何区别?明确:“私敌”是指以我为中心,以“我”的利害区分敌友。马克思没有这样的私敌,说明他不存私念。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