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与打印机课件_第1页
传感器与打印机课件_第2页
传感器与打印机课件_第3页
传感器与打印机课件_第4页
传感器与打印机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传感器在打印机中的运用制作人:刘丰指导老师:肖金凤老师1、打印机图片2、簧片开关式传感器3、热敏电阻与打印机4、薄膜式压力传感器5、光电传感器6、CCD传感器与3D打印机1、打印机图片通用针式打印机通用的喷墨式打印机2.1簧片开关式传感器利用弹簧片闭合和断开时,电路发生“通”或“断”的两种状态来作为识别检测信号的。簧片开关传感器在打印机中常用来检测针式打印机字车的初始位置,当字车返回到初始位置时, 字车撞击簧片开关, 使其闭合, 向CPU输出低电平信号, 报告字车已返回初始位置。2.2簧片开关式传感器的优点和弊端1.优点结构简单,经济,维护简单。2.缺点随着打印机使用时间的增加, 簧片开关的簧

2、片会因疲劳导致弹性减弱而失灵, 这时字车虽然能够返回初始位置, 但不能正常打印。3.改进方法改用光敏遮断器。4.其他用法检测是否有纸的纸尽检测电路及检测机盖状态的检测电路3.1热敏电阻与打印机热敏电阻是一种新型的半导体测温元件, 具有体积小, 响应速度快, 检测精度高, 使用寿命长等优点。热敏电阻在温度的变化下, 其阻值会发生相应的化。1、原理打印机中的温度传感器普遍采用具有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 NTC) 。当温度升高时, 热敏电阻阻值下降。2、运用部位与作用(1)在针式和喷墨打印机中主要用于打印头的温度检测。(2)当打印头连续长时间打印时, 打印头表面温度可达到100 度以上, 其内部线圈

3、温度更高。为了防止破坏打印头内部结构, 几乎所有的打印机都设置有打印头温度检测电路, 他安装在打印头内部。4.1薄膜式压力传感器2原理同书上P94相同。3.作用在喷墨打印机中, 检测打印机中墨水通道的压力以确保墨水缓存器中墨水适量, 并判断墨盒中有无墨水, 就使用此传感器。1.薄膜式压力传感器是根据半导体材料的压阻效应而设计的。5.1直射型光电开关( 也称光敏遮断器)1.原理直射型光电开关由发光二极管和光敏三极管组成, 当发光二极管和光敏三极管之间没有物体或遮光板时, 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线被光敏三极管接收,光敏三极管导通; 当有物体或遮光板挡住时, 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线不能被光敏三极管接收,

4、光敏三极管截止。5.2反射型光电开关1.原理反射型光电开关与直射型光电开关结构相似, 都是由发光二极管和光敏三极管组成, 只是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线须经其它介质反射才能照射到光敏三极管, 此时光敏三极管导通; 当没有介质反射时, 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线不能被光敏三极管接收, 光敏三极管截止。2.运用反射型光电开关在打印机中常用于检测打印机是否装上打印纸, 若没有装上打印纸或打印过程中纸用尽, 则打印机停止打印。反射型光电开关用作纸尽传感器的检测电路如图4所示。当有纸时, 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线被打印纸反射到光敏三极管上, 光敏三极管导通, 发射极发出高电平给CPU, 表示有纸; 当缺纸时, 发光二极

5、管发出的光线无法反射到光敏三极管上, 光敏三极管截止, 发射极发出低电平给CPU, 表示纸已用尽。3、其他运用反射型光电开关在喷墨打印机中还被用来检测墨盒位置, 在激光打印机中用来检测进纸和出纸。6、CCD传感器与3D打印机这些狗狗们可爱吗?不过是打印宠物!常见吗?怎么制作的?古董鉴定家可能要失业了?结果会怎么样呢?6.1.1、3D打印机的起源起源3D打印技术的核心制造思想最早起源于19世纪末的美国,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3D打印技术发展成熟并被广泛应用。3D打印是科技融合体模型中最新的高“维度”的体现之一。据报道,美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可打印出三维效果的打印机,并已将其成功推向市场。普通打印机

6、能打印一些报告等平面纸张资料。而这种最新发明的打印机,它不仅使立体物品的造价降低,且激发了人们的想象力。未来3D打印机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6.1.2、发展过程1、3D打印源自100多年前美国研究的照相雕塑和地貌成形技术,上世纪80年代已有雏形,其学名为“快速成型”。它的原理是:把数据和原料放进3D打印机中,机器会按照程序把产品一层层造出来。打印出的产品,可以即时使用。最早3D打印机2、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SLS被在美国德州大学 奥斯汀分校的卡尔Deckard博士开发出来并获得专 利,项目由DARPA赞助的。1979年,类似过程由RF Housholder得到专利,但没有被商业化。就像办公软

7、件跟普通打印机关系一样,三维CAD设计软件先进行产品建模,形成具有参数的三维CAD图纸,再转换为STL格式,输入到3D打印机进行打印。听起来非常简单,但由于3D打印的特殊性,输入的图纸需要精确的参数才能提高成品精度,这也是为什么需要更专业的三维CAD软件设计出前端图纸。过去国外三维CAD软件垄断市场的时候,天价般的费用让许多企业望而却步,也使得精通三维CAD软件的设计师占的比例不高。 据介绍,随着国内三维CAD软件品牌的崛起,如 中望3D、CAXA等国内软件,整体市场价格开始回落到企业可接受的范围内。 随着国内三维CAD软件与3D打印技术的对接越来越完善,相信3D打印不会只是噱头,而是真正成为

8、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推动力。 6.1.3、工作原理中国物联网校企联盟把它称作“上上个世纪的思想,上个世纪的技术,这个世纪的市场”。使用打印机就像打印一封信:轻点电脑屏幕上的“打印”按钮,一份数字文件便被传送到一台喷墨打印机上,它将一层墨水喷到纸的表面以形成一副二维图像。而在3D打印时,软件通过电脑辅助设计技术(CAD)完成一系列数字切片,并将这些切片的信息传送到3D打印机上,后者会将连续的薄型层面堆叠起来,直到一个固态物体成型。3D打印机与传统打印机最大的区别在于它使用的“墨水”是实实在在的原材料。6.1.5、应用领域3D打印机的应用对象可以是任何行业,只要这些行业需要模型和原型。 1、医疗行业一

9、位83岁的老人由于患有慢性的骨头感染,因此换上了由3D打印机“打印”出来的下颚骨,这是世界上首位使用3D打印产品做人体骨骼的案例。 骨骼打印 这种骨骼替代打印材料已经被证明可以支持人体骨骼细胞在其中生长,并且其有效性也已经在老鼠和兔子身上得到了验证。进行骨骼损伤的修复,用于牙医诊所,甚至帮助骨质疏松症患者恢复健康 2、科学研究 美国德雷塞尔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对化石进行3D扫描,利用3D打印技术做出了适合研究的3D模型,不但保留了原化石所有的外在特征,同时还做了比例缩减,更适合研究。 3、产品原型 比如微软的3D模型打印车间,在产品设计出来之后,通过3D打印机打印出来模型,能够让设计制造部门更好

10、的改良产品,打造出更出色的产品。4、文物保护 博物馆里常常会用很多复杂的替代品来保护原始作品不受环境或意外事件的伤害,同时复制品也能将艺术或文物的影响更多更远的人。 5、建筑设计 在建筑业里,工程师和设计师们已经接受了用3D打印机打印的建筑模型,这种方法快速、成本低、环保,同时制作精美。完全合乎设计者的要求,同时又能节省大量材料。 6 制造业 3D打印无论是在成本、速度和精确度上都要比传统制造好很多。而3D打印技术本身非常适合大规模生产,所以制造业利用3D技术能带来很多好处,甚至连质量控制都不再是个问题。7、食品产业 没错,就是“打印”食品。研究人员已经开始尝试打印巧克力了。或许在不久的将来,

11、很多看起来一模一样的食品就是用食品3D打印机“打印”出来的。当然,到那时可能人工制作的食品会贵很多倍。 6.1.6、3D打印机的面临的困难1、价格因素 大多数桌面级3D打印机的售价在2万元人民币左右,一些国内的仿制品价格可以低到6000元。2、原材料 14种基本材料并在此基础上混搭出107种材料,两种材料的混搭使用、上色也已经是现实。但是,这些材料种类与人们生活的大千世界里的材料相比,还相差甚远。这些材料的价格便宜的几百元一公斤,最贵的要四万元左右。 3、社会风险成本 如同核反应既能发电,又能破坏一样。如果什么都能彻底复制,想到什么就能制造出什么,听上去很美的同时,也着实让人恐惧。 4.著名的

12、3D打印悖论 3d打印是一层层来制作物品,如果想把物品制作的更精细,则需要每层厚度减小;如果想提高打印速度,则需要增加层厚,而这势必影响产品的精度质量。若生产同样精度的产品,同传统的大规模工业生产相比,没有成本上的优势,尤其是考虑到时间成本,规模成本之后。5.整个行业没有标准,难以形成产业链 3d打印机生产商所用的原料一致性太差,从形式到内容千差万别,这让材料生产商很难进入,研发成本和供货风险都很大,难以形成产业链。6.意料之外的工序:3d打印前所需的准备工序,打印后的处理工序 打印前,建模。特别是一个复杂的模型,需要大量的工程,结构方面的知识,需要精细的技巧,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媒体将3

13、d打印描述成打印完毕就能直接使用的神器。可事实上制作完成后还需一些后续工艺:或打磨,或烧结,或组装,或切割,这些过程通常需大量的手工工作。7. 缺乏杀手锏产品及设计 都说3d打印能给人们巨大的生产自由度,能生产前所未有的东西。可直到2012年,这种“杀手”级别的产品还很少,几乎没有。做些小规模的饰品,艺术品是可以的,做逆向工程也可以的,但要谈到大规模工业生产,3d打印还不能取代传统的生产方式。 6.2、CCD传感器简单介绍一下3D打印机中很重要的一个传感器CCD传感器:主要拍摄物的三维立体成像。CCD的突出特点:是以电荷作为信号,而不同于其它大多数器件是以电流或者电压为信号。CCD传感器概述电

14、荷耦合器件(ChargeCoupledDevices,简称CCD)是贝尔实验室的W.S.Boyle和G.E.Smith于1970年发明的,由于它有光电转换、信息存储、延时和将电信号按顺序传送等功能,且集成度高、功耗低,因此随后得到飞速发展,是图像采集及数字化处理必不可少的关键器件,广泛应用于科学、教育、医学、商业、工业、军事和消费领域。光学系统 CCD 图像处理从这幅图片可以很清晰地看出来CCD图像传感器的功能:是把光学系统采集到的图像信息(光信号)转换为供后续电路处理的与之对应的电信号这些是几款线阵CCD的成品,这两个是面阵的。这些结构等下都会讲到6.2.1、CCD传感器的原理CCD的最基本

15、单元MOS电容器是构成CCD的最基本单元是,它是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器件中结构最为简单的。1、信号电荷信号的产生 CCD工作过程的第一步是电荷的产生。CCD可以将入射光信号转换为电荷输出,依据的是半导体的内光电效应(也就是光生伏特效应)。金属电极氧化物半导体e-光生电子e-e-e-e-e-2、信号电荷的存储CCD工作过程的第二步是信号电荷的收集,就是将入射光子激励出的电荷收集起来成为信号电荷包的过程。UG Uth 时e-+UG+UGe-e-e-e-3、信号电荷的耦合CCD工作过程的第三步是信号电荷包的转移,就是将所收集起来的电荷包从一个像元转移到下一个像元,直到全部电荷包输出完成的过程。4、信号电荷的检测 CCD工作过程的第四步是电荷的检测,就是将转移到输出级的电荷转化为电流或者电压的过程。 输出类型,主要有以下三种: 1)电流输出 2)浮置栅放大器输出 3)浮置扩散放大器输出6.3、CCD传感器的结构类型 按照像素排列方式的不同,可以将CCD分为线阵和面阵两大类。面阵CCD 面阵CCD能在x、y两个方向都能实现电子自扫描,可以获得二维图像。面阵CCD 可以同时接受一幅完整的光像.面阵CCD有行间转移(IT)型、帧间转移(FT)型和行帧间转移(FIT)型三种。可以接受二维图像 。线性CCD传感器 线性C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