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颐丹毒流痰0921_第1页
发颐丹毒流痰0921_第2页
发颐丹毒流痰0921_第3页
发颐丹毒流痰0921_第4页
发颐丹毒流痰092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发颐 丹毒 流痰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外科教研室 血管外科 王建春第一页,共九十七页。发颐 第二页,共九十七页。第三页,共九十七页。定义 热病后余毒结于颐颌间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疾病。相当于西医的化脓性腮腺炎。 第四页,共九十七页。特点常发生于热病后期,多一侧发病,颐颌部肿胀疼痛,张口受限,全身病症明显,重者可发生内陷。第五页,共九十七页。病因病机外感风寒、风温之邪;或热病后遗毒于内;或情志郁结、饮食不节 郁热内生,致使炽热不能外达,而结聚于少阳、阳明之络,气血凝滞而成。 第六页,共九十七页。诊断 多发于成年人,尤多见于伤寒、温病等热性病后、大手术后、或体质虚弱者,多数是单侧发病,亦可双侧

2、同时发病。 第七页,共九十七页。初起 颐颌之间发生疼痛及紧张感,轻微肿胀,张口稍感困难。继那么肿胀逐渐显著,并延及耳之前后,以耳垂下部最为显著,如压迫局部,在口内颊部导管开口处有粘稠的分泌物溢出。此时张口困难,唾液分泌大为减少,并可出现暂时性口眼歪斜之症。第八页,共九十七页。成 脓 发病710天左右腮腺部疼痛加剧,呈跳痛,皮色发红,肿胀更甚,肿势可涉及同侧眼睑、颊部、颈部等处,压痛明显,按压局部有波动感,同时口内颊部导管开口处能挤出混浊黄稠脓性分泌物。假设不及时切开,脓肿可在颐颌部皮肤或口腔粘膜或向外耳道溃破,脓出臭秽。第九页,共九十七页。变证重症 开展严重时体温可高达40左右,口渴纳呆,大便

3、秘结,舌苔黄腻,脉弦数。内陷 如患者极度衰弱,或失于调治,或因过投寒凉攻伐之品,常可使肿势漫及咽喉,而见痰涌气塞,汤水难下,神识昏糊等毒邪内陷之证。第十页,共九十七页。鉴别诊断1痄腮 多发生于515岁的儿童,常有本病接触史。发于颐颌之间,多为双侧性,色白濡肿,酸多痛少,不会化脓。2颈痈 多发生于颈部、颌下的一侧,虽可化脓,但无口内颊部导管开口处红肿。3骨槽风 多发于2040岁青壮年,有拔牙史,腮颊部漫肿焮痛,色红或白,牙关拘紧,不能咀嚼,脓成溃后疮口日久不收,且有死骨排出。 第十一页,共九十七页。内治热毒蕴结证证候:颐颌之间结块疼痛,张口不利,继那么肿痛渐增,检查口内颊部导管开口处常现红肿,压

4、迫局部有粘稠的分泌物溢出。伴身热恶寒,口渴,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苔薄腻,脉弦数。治法:清热解毒。 方药:普济消毒饮加减。 第十二页,共九十七页。毒盛酿脓证证候:颐颌间结肿疼痛渐增,甚至肿势延及面颊和颈项,焮红灼热,张口困难,继之酿脓应指,口内颊部导管开口处能挤出脓性分泌物,伴高热口渴,舌苔黄腻,脉弦数。治法:清热解毒透脓。方药:普济消毒饮加皂角刺、白芷等。 第十三页,共九十七页。热毒内陷证 证候:颐颌间肿块多平塌散漫,肿势延及面颊和颈项,焮红灼热,疼痛剧烈,汤水难咽,壮热口渴,痰涌气粗,烦躁不安,甚至神昏谵语。舌红绛,苔少而干,脉弦数。治法:清营解毒,化痰泄热,养阴生津。方药:清营汤合安宫牛

5、黄丸加减。 第十四页,共九十七页。余毒未清证 证候:患者多有数月以至数年的反复发作病史,发作时颐颌部肿痛,触之似有条索状物,进食时更为明显。在两次发作的间歇期,患者口内常有臭味,晨起后挤压腮腺部可见口内颊部导管开口处有粘稠的涎液或脓液溢出。舌苔薄黄或黄腻,脉滑。治法:清脾泄热,化瘀散结。方药:夏枯草、连翘、黄芩、生山栀、金银花、玄参、莪术、鲜芦根等。伴有阳痿者,加鹿角粉1.5g,每日2次吞服。 第十五页,共九十七页。外治法初起 金黄膏或玉露膏外敷,撒红灵丹外敷,12日调换1次。脓成 及早切开排脓。溃后 先用八二丹药线引流,外敷金黄膏;口腔粘膜出脓处,用青吹口散外搽,每天45次。脓尽改用生肌散、

6、红油膏外敷。第十六页,共九十七页。其他疗法1板蓝根冲剂,1代,1日3次。2犀黄丸或醒消丸,每次3克,1日2次。 第十七页,共九十七页。预防及调护1急性期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防止酸性饮食及辛辣刺激之品。2热病后、大手术后,注意保持口腔清洁,经常用板蓝根30g煎汤或等渗盐水漱口。3保持大便通畅,病久反复发作者,可作腮腺部按摩。急性发作时暂停。 第十八页,共九十七页。丹毒第十九页,共九十七页。首见?素问至真要大论?第二十页,共九十七页。又名丹轸火丹天火第二十一页,共九十七页。颜色命名因皮肤红如涂丹,热如火灼第二十二页,共九十七页。何为丹毒?中西医病名一致西医 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网状淋巴管及其周围组

7、织的炎症中医 患处突然发红成片,色如丹涂脂染第二十三页,共九十七页。文献 ?诸病源候论?“丹者,人身突然欣赤,如丹涂之状,故谓之丹。或发于手足,或发腹上,如手掌大,皆风热恶毒所为,“不急治,那么痛不可堪,久乃坏烂,去脓水数升。假设发于节间,使流之四肢。毒入肠那么杀人,小儿得之最忌。第二十四页,共九十七页。此外?外科正宗?疡医准绳?外科启玄?外科大成?病因、病机、命名、辨症论治等。第二十五页,共九十七页。头面部抱头火丹?疡科心得集?“抱头火且毒者,中于天行热毒而发。第二十六页,共九十七页。第二十七页,共九十七页。胸腹腰胯部内发丹毒?疮疡经验全书?“丹毒,内丹毒从胁下至腰下,肿发赤色,名日内丹,如

8、早觉可治,致腰便不可治。第二十八页,共九十七页。下肢流火?外科证治全书?“流火,生小腿,红肿放亮,热痛如烧,不溃不烂,多在小腿肚之下。时医惟知以镰血出,或以鳝鱼血涂,总无全愈之日,时常发作,复镰复涂而已。第二十九页,共九十七页。第三十页,共九十七页。下肢丹毒第三十一页,共九十七页。赤游丹毒新生儿?医宗金鉴?“赤游丹毒,小儿赤游丹之证,皆由胎毒所致。第三十二页,共九十七页。病因病机西医-溶链网状淋巴管及其周围组织表皮、真皮浅层。一般不化脓、不发生组织坏死第三十三页,共九十七页。中医病因病机第三十四页,共九十七页。?圣济总录?“热毒之气,爆发于皮肤间,不得外泄,那么蓄热为丹毒第三十五页,共九十七页

9、。发病部位不同 所化火毒之病邪性质不同第三十六页,共九十七页。上部天行热疫毒邪或风热之邪第三十七页,共九十七页。?疡科心得集?“抱头火且毒者,中于天行热毒而发。第三十八页,共九十七页。中部肝经火旺,脾经湿热相感而成第三十九页,共九十七页。?医宗金鉴?“内发丹毒,此证由肝脾二经,热极生风所致。第四十页,共九十七页。下部湿热下注,化为火毒第四十一页,共九十七页。赤游丹毒由胎火胎毒所化第四十二页,共九十七页。?医宗金鉴?“赤游丹毒,小儿赤游丹之证,皆由胎毒所致。第四十三页,共九十七页。临床所见患者多有局部破损史第四十四页,共九十七页。特点突然发病,局部皮肤变赤,色如丹涂脂染。红斑边界清迅速扩大,发无

10、定处。毒邪所致第四十五页,共九十七页。下肢与脚癣有关第四十六页,共九十七页。临床表现第四十七页,共九十七页。部位颜面部小腿易反复、大脚风第四十八页,共九十七页。病史破损史患者自己不明第四十九页,共九十七页。前驱病症有些患者有有些没有邪在肌表之表现第五十页,共九十七页。局部表现第五十一页,共九十七页。主皮损红斑第五十二页,共九十七页。特点略高皮面初色鲜红迅速扩大边界清楚第五十三页,共九十七页。第五十四页,共九十七页。第五十五页,共九十七页。颜色变化鲜红暗红棕黄色脱屑而愈第五十六页,共九十七页。局部表现水肿性边界清的片状红斑鲜红色。迅速扩大外表紧张光亮,灼热有触痛严重时红斑可见水疱、大疱等。鲜红斑

11、-暗红斑-脱屑而愈第五十七页,共九十七页。严重时水疱大疱瘀点瘀斑皮肤化脓坏死第五十八页,共九十七页。第五十九页,共九十七页。第六十页,共九十七页。由于部位不同表现略有区别颜面部第六十一页,共九十七页。颜面部从一侧开始-形成蝶形红肿,扩大-整个面部红肿-眼睑肿胀。第六十二页,共九十七页。第六十三页,共九十七页。受邪部位不同,扩肿不同耳部破损先肿于耳周,再肿头角头皮破损先肿头额,再肿及脑后第六十四页,共九十七页。下肢流火大脚风第六十五页,共九十七页。重症新生儿年老体弱者第六十六页,共九十七页。鉴别诊断发接触性皮炎第六十七页,共九十七页。第六十八页,共九十七页。第六十九页,共九十七页。类丹毒第七十页

12、,共九十七页。中医辨治按部位辨证第七十一页,共九十七页。头面部第七十二页,共九十七页。风热毒蕴证部位风热袭表:疏风清热解毒普济消毒饮风盛者用荆防败毒散、热盛者用仙方活命饮第七十三页,共九十七页。胁肋部第七十四页,共九十七页。肝脾湿火证部位胸腹腰胯部清肝泻火利湿龙胆泻肝汤第七十五页,共九十七页。下肢小腿第七十六页,共九十七页。湿热毒蕴证下部湿热中阻:清热利湿解毒五神汤合萆薢渗湿汤第七十七页,共九十七页。小儿第七十八页,共九十七页。赤游丹?外科大成?“丹毒受毒于未形之后,由胎养失宜所致“小儿无故眼生厚眵,或眼胞红晕,微有气喘,夜那么烦啼,此欲发丹之候也,急服兰根等药,潜消其毒。第七十九页,共九十七

13、页。胎火蕴毒证凉血清热除湿解毒犀角地黄汤合黄连解毒汤第八十页,共九十七页。外治视皮损以施治第八十一页,共九十七页。红斑水肿金黄散外调擦或用3050%硫酸镁或用草药外敷第八十二页,共九十七页。水疱大疱时空针抽水疱再敷第八十三页,共九十七页。砭镰法复发性丹毒可浅刺也或围刺第八十四页,共九十七页。预防与调护休息,饮食抬高患肢,大足风穿弹力袜治疗原发病第八十五页,共九十七页。流 痰第八十六页,共九十七页。定义是发生在骨与关节间的慢性化脓性疾病。第八十七页,共九十七页。定义 是发生在骨与关节间的慢性化脓性疾病。第八十八页,共九十七页。特点好发于骨与关节,病程进展较慢,初起不红不热,化脓亦迟,脓水清并夹有

14、败絮状物,溃后不易收口,易成窦道,常可损筋伤骨而致残废,甚那么危及生命。第八十九页,共九十七页。 病因病机肾虚络空是其本,风寒侵袭,痰浊凝聚是其标。寒邪化火、阴虚火旺、肉腐为脓、火烁阴液。第九十页,共九十七页。 诊 断 好发青少年,脊椎,上下肢。初期,不红不热只疼痛,而后关节功能障碍,动那么痛。中期,局部肿起,脓熟皮透一点红。后期,溃流稀脓,夹败絮样物,疮口凹陷,皮色紫暗,外成窦道不收口。第九十一页,共九十七页。鉴别诊断历节风:日久出现肌肉萎缩,关节变形,初起有寒热汗出,肢节窜痛无定处。骨瘤:初起隐隐痠痛,皮色渐变紫黑,坚硬如石,推之不称,紧贴于骨,掣痛难忍。第九十二页,共九十七页。辨证论治内治:阳虚痰凝 治宜补肾温经,散寒化痰,方用阳和汤加减;阴虚内热 治宜养阴清热托毒,方用六味地黄丸合清骨散加减;肝肾亏虚 治宜补益肝肾,方用左归丸合香贝养营汤加减;气血两虚 治宜补气养血,方用人参养荣汤或十全大补汤加减。第九十三页,共九十七页。 外治初期用阳和解凝膏,回阳玉龙膏,掺桂麝散或黑退消。溃后,五五丹、红线、阳和解凝膏。成窦道用白降丹或千金散拔管。脓净用生肌散收口加垫棉压迫。第九十四页,共九十七页。预防与调摄1、忌食酒类及辛竦发物。2、节制房事。3、卧床休息。4、预防褥疮发生。第九十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