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2696-2014青茶生产技术规程-(高清现行)_第1页
DB32-T 2696-2014青茶生产技术规程-(高清现行)_第2页
DB32-T 2696-2014青茶生产技术规程-(高清现行)_第3页
DB32-T 2696-2014青茶生产技术规程-(高清现行)_第4页
DB32-T 2696-2014青茶生产技术规程-(高清现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ICS65.020.20 B35备案号:43096-2014DB32江苏省地方标准DB 32/ T 26962014青茶生产技术规程Technical rul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Qing tea2014 - 07 - 20 发布2014 - 08 - 20 实施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 布DB32/ T 26962014I前言为规范“青茶”的栽培生产技术,特制订本标准。本标准按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和 GB/T1.22002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2 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的规定编写。本标准主要参考NY

2、/T 50182001 无公害食品 茶叶生产技术规程编写。本标准由江苏省农业委员会提出。本标准由无锡市茶叶研究所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许群峰、许宬铭。DB32/ T 26962014 PAGE 4青茶生产技术规程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江苏青茶生产的园地选择、规划与建设,茶树的种植,土壤管理和施肥,病、虫、草害的防治,茶树的修剪和茶叶的采摘。本标准适用于江苏青茶的生产。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改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

3、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 11767-2003 茶树种苗NY/T 5020-2001 无公害食品茶叶产地环境条件NY/T 5017-2001 无公害茶叶标准NY/T 5018-2001 无公害食品茶叶生产技术规程NY/T 225-94 机械化采茶技术规程NY/T 227 微生物肥料园地选择园地环境条件应符合 NY/T5020 的要求园地规划与建设应符合 NY/T5018-2001 规定。茶园生态建设茶园上风口应营造防护林,主要道路、沟渠两边种植行道树,茶园四周或茶园内不适宜种茶的地方进行植树造林,梯壁坎边种草护坡

4、。集中连片的茶园适当种植遮荫树,遮光率控制在 2030%。茶树种植茶园开垦茶园开垦应注意水土保持,根据不同的坡度和地形,选择相应适宜的时间、方法和施工技术。茶园与四周荒山陡坡、林地和农田交界处应设置隔离沟。全垦深度在 50cm 以上,在此深度内有明显障碍层(如硬塥层、粘盘层等)的土壤应彻底破除障碍层。划种植行,一般行距按 1.5m 种植,梯面宽 2.7m 以上的梯层按 1.21.5m 行距规划处理。种植沟与施基肥根据划出的种植行,挖深 60cm,宽 60cm 的种植沟。种植前施足底肥,底肥以有机肥为主,增施磷肥,与土拌匀,施入沟底,一般每 667 平方米施菜籽饼 200 千克,或鸡粪等商品肥

5、300 千克、NPK 复合肥 30 千克,再覆土 20cm。定植选用金观音、黄观音等乌龙茶良种的无性系茶苗,茶苗必须符合 GB 11767 规定的二级苗以上标准。外省市调入的茶苗应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检疫,持植物检疫证书调运。在茶苗休眠期定植,一般在晚秋 1011 月或早春 23 月,以雨后或阴天最好。栽植密度为 3500 株/667 ,双行单株栽植即大行距 150cm,小行距 35cm,株距 25cm,或单行株栽植,即大行距 120cm,株距 15cm。茶苗带土或沾涂泥浆移栽,茶苗根颈与土齐平,茶根要自然伸展,离底肥 10cm 以上。栽后覆土适度压实,浇水后再盖一层松土,最后铺草覆盖。土壤管理

6、和施肥土壤管理每 2 年一次监测土壤肥力水平和重金属元素含量,根据监测结果有针对性地采取土壤改良措施。采用浅耕和地面覆盖等措施提高茶园的保土蓄水能力。所用杂草、作物秸秆和修剪枝叶等覆盖材料应未受有害或有毒物质污染。茶园采用合理耕作,增施有机肥等措施改良土壤结构。耕作时应综合考虑茶园的地形、地貌和降水等条件,防止水土流失。对土层深厚,土壤结构良好、肥沃,茶树覆盖度大,病虫草害少的茶园可实行减耕或免耕。对幼龄茶园或台刈改造茶园,宜间作豆科绿肥,培肥土壤和防止水土流失。土壤 PH 值低于 4.0 的茶园,应施用石灰、白云石粉等调节土壤 PH 值至 4.55.5;土壤 PH 值高于 6.0 的茶园宜多

7、选用生理酸性肥料调节土壤 PH 至适宜范围。当土壤相对含水量小于 70%时,茶园宜进行节水型灌溉,灌溉用水符合 NY/T 5020 的标准。施肥根据茶园土壤的理化性状,茶树长势,预计产量和气候等条件,选择确定肥料种类、数量、施肥时间和方法,实施茶园平衡施肥,防止茶园缺肥和过量施肥。应多施用有机肥,化学肥料和有机肥料应配合使用,杜绝单纯使用化学肥料和矿物源肥料,提倡使用茶叶专用肥。允许使用的肥料按 NY/T5017-2001 执行。农家肥等有机肥料施用前应进行无害化处理,有机肥污染物质含量应符合 NY/T5018-2001 规定。微生物肥料应符合NY/T 227 标准。施肥标准,实行以产定肥。根

8、据上年各季鲜叶产量确定今年的施肥量,每 100kg 鲜叶年施纯氮58kg,磷、钾肥和其他所需营养根据茶园土壤状况合理配施。基肥每 667 施饼肥 200400kg 或土杂肥 20003000kg,配合适量磷、钾肥;追肥以化学肥料为主,每次追肥数量按每批产量比例分配。施肥时期:基肥在日均温稳定在 1812时进行,江苏茶区约在 10 月上旬至 11 月上旬开沟深施,施肥深度 20cm 以上;追肥中的催芽肥在日均温稳定在 8时即行开始约在 3 月上、中旬,其他各次追肥在采前 1520 天开沟施入,深度 10cm 左右,施肥后及时盖土。根据茶树生长和气候状况,可以使用叶面肥。施用的叶面肥应经农业部登记

9、注册,根外施肥应与土壤施肥相结合,采前 10 天应停止使用。病、虫、草害防治防治原则按照“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应用农业、生物、物理和适度化学防治相结合。农业防治在拓殖新茶园时,选用对当地主要病虫抗性较强的品种。采取分批、及时采摘,抑制假眼小绿叶蝉、茶橙瘿螨、茶白星病等危害茶叶的病虫。通过修剪控制茶树高度和保持间隙,减轻毒蛾类、蚧类、黑刺粉虱等害虫的危害,减少螨类的越冬基数。秋末结合施基肥,进行茶园深翻,清理和深埋根际落叶和茶园表土,防治和减少叶病类和越冬害虫密度。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茶园中的有益生物,减少因人为因素对茶园害虫天敌的伤害。使用生物源农药,如微生物农药和植物源农药。物理防治利

10、用害虫的趋性,进行灯光诱杀,色板诱杀和导性诱杀。采用人工捕杀害虫和机械或人工方法防治杂草,减轻虫、草的危害。化学防治严格按照制定的防治指标,掌握在防治适期用药,尽量做到农药一药多治、合理混用和轮换使用,防治方法按 NY/T5018-2001 执行。掌握低容量喷雾。实行蓬面害虫蓬面扫喷;茶丛中、下部害虫侧位喷雾。有限制地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品种;不得使用国家明令禁止在茶树上使用的农药。严格按照 GB 4285、GB/T 8321 的要求控制用药量与安全间隔期。非茶叶生产季节宜选用矿物源农药。茶树修剪修剪原则根据茶树的树龄、长势和修剪目的分别采用定型修剪、轻修剪、深修剪、重修剪和台刈等方法

11、,培养优化型树冠、复壮树势。幼龄茶树的定型修剪第一次在茶苗移栽时,离地1520cm用整枝剪剪去主杆上部;第二次在茶苗定植1年左右,树高30cm, 主茎粗0.3cm以上即可进行,离地2530cm剪平;第三次在移植后2年足龄时离地3540cm用平型修剪机剪平或用平型采茶机以采代剪;定剪次数为45次。在春茶采摘后进行。茶树轻修剪成龄茶树每年进行一次轻修剪,采用平剪或略带弧形剪,剪去树冠表面的鸡爪枝、细弱枝、病虫枝和突出枝;每次修剪深度比上次剪口提高5cm左右。茶树深修剪剪去树冠1015cm,刺激切口下骨干枝潜伏芽萌发新梢,更新树冠,控制树冠高度在60cm左右;修剪时间一般为春茶采摘后10天内进行。茶树重修剪和台刈茶树树势衰老或未老先衰,需要更新复壮时可采用重修剪和台刈,剪口离地3040cm和510cm处进行剪除,剪后应使用波尔多液冲洗树干,并清理树冠。覆盖度较大的茶园,每年进行茶行边缘修剪,保持茶行间 20cm 左右的间隙,以利田间作业和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发生。修剪枝叶应当留在茶园内,以利于培肥土壤。粗干枝和病虫枝条应清除出园,另行处理。采摘采摘原则应根据茶树品种和生长特性,遵循采养结合,量质兼顾和因园制宜的原则,按标准适时采摘,提倡单叶采摘。采摘条件成熟度:芽梢形成驻芽后顶叶小开面至中开面,春秋茶采顶叶 24 分成熟叶,夏茶可适当嫩采。茶青采摘标准茶青应采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