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初中语文 第20课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 教案_第1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初中语文 第20课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 教案_第2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初中语文 第20课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 教案_第3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初中语文 第20课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 教案_第4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初中语文 第20课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 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文档 精心整理精品文档 可编辑的精品文档20*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课题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课时安排 2课时 授课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了解纪念碑的结构特点。2.学习将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相结合的说明方法。3.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生动的特点。过程与方法1.运用阅读与图片相结合的方法了解纪念碑的结构和本文的说明顺序。2.通过分析具体语句体会文章的语言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和革命精神,继承和发扬先辈的光荣革命传统,为祖国的建设事业努力奋斗。教学重难点重点 了解说明对象的特征及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难点 学习将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相结

2、合的说明方法。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 问答法、读书指导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第1课时教学步骤 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情景导入用多媒体播放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视频资料。大家刚才看到的就是屹立在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周定舫的脚步去参观并深入了解人民英雄纪念碑。以视频资料引入,让学生初步认识人民英雄纪念碑,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基础梳理作者介绍1.学生分享自己搜集到的关于周定舫的资料。2.老师用PPT展示周定舫的简介。周定舫,生于1931年,浙江定海人。1953年8月从上海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分配到新华社北京分社担任记者。现为北京新闻学会会员。在漫长的记者生涯中,担负过首都

3、十大建筑、毛主席纪念堂等重大报道任务。他采写的或与人合写的建设中的北京北京城里里外外祖国的天常蓝水常清等作品,分别被收入北京在前进人民的好总理等书中。简要了解周定舫的生平和主要作品。背景资料本文选自1958年4月23日人民日报,有改动。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会议的最后一天决定议,为纪念在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在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决议通过后随即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奠基礼。当天傍晚,毛主席率领全体政协委员为纪念碑举行了庄严隆重的奠基礼,并亲自执锨铲土,为纪念碑奠定基石。1952年8月动工,1958年4月22日落成,“五一”节正式揭

4、幕。本文发表于纪念碑落成的第二天。介绍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设情况,引起学生的重视,为后面的学习奠定情感基础。字词归纳PPT展示,检查学生的字词预习情况, 帮助学生再次梳理字词。瞻仰(zhn) 矗立(ch) 奠基(din)镏金(li) 上溯(s) 重幔(mn)挑衅(xn) 髻子(j) 五卅(s) 逾越(y) 天堑(qin) 旌旗(jng)瞻仰:恭敬地看。巍峨:形容山或建筑物高大雄伟。矗立:高耸地立着。挑衅:借端生事,企图引起冲突或战争。峻峭:形容山高而陡。顶天立地:形容形象高大,气概雄伟豪迈。丰功伟绩:伟大的功绩。永垂不朽:(姓名、事迹、精神等)永远流传,不磨灭。慷慨激昂:形容情绪、语调激动昂扬而

5、充满正气。怒形于色:内心的愤怒在脸上显露出来。引导学生认识、理解课文中的生字、生词。整体感知学生自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PPT展示),教师点名学生回答并进行总结。1.文章的标题下面有个副题,副题起什么作用?文章标题表明了作者要歌颂的对象,副题标明文章要具体介绍的建筑物。通过对纪念碑的介绍说明,讴歌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和前赴后继的革命精神。2.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特征,作者用哪几个词来形容的?你能举出文章中运用的比喻修辞、列出的数据以及建筑材料来具体说明吗?作者为什么要运用列数字和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人民英雄纪念碑“巍峨”“雄伟”“庄严”。它像顶天立地的巨人一样,是中国自古以来最大的一座纪念碑,从地面到

6、碑顶高达37.94米。纪念碑用17 000块坚硬的花岗石和洁白的汉白玉砌成,碑身四周围绕着双层汉白玉栏杆。以上种种仅是稍加说明,已显示出纪念碑的巍峨、雄伟、庄严。作者运用列数字、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使读者对建筑物有了更加具体的认识。3.让学生齐读开头和结尾,并说说作者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时的心情与瞻仰后的感受。了解中国革命的“艰苦道路”和先烈的“光辉业绩”,以及中国人民为了取得自由、解放而付出的“巨大代价”,作者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时怀着万分崇敬的心情,离开纪念碑时作者“默默致敬”,表达了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崇敬和深切悼念。4.要求学生认真阅读课文,给文章划分段落层次。在学生划分的基础上,教师指导、总结

7、。本文可划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说明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时的心情和印象。第二部分(26段)说明纪念碑的位置、结构、题词、碑文、造型等。第三部分(610段)说明碑座四周的十幅浮雕。第四部分(第11段)写瞻仰纪念碑以后的感受。阅读课文,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说明对象及其主要特征,体会作者瞻仰时的心情和瞻仰后的感受,厘清本文的写作思路。板书设计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说明对象人民英雄纪念碑事物特征巍峨、雄伟、庄严说明方法打比方、列数字瞻仰时的心情和瞻仰后的感受“万分崇敬”“默默致敬”课后作业1.识记本文重点生字词。2.运用打比方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介绍一种事物。200字左右。 第2课时

8、教学步骤师生互动设计意图温故知新上节课我们通过阅读和分析,整体把握了文章的说明对象及其特征,了解了作者瞻仰时的心情和瞻仰后的感受,本节课重点梳理本文的说明顺序,学习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概括上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内容。研读赏析1.从总体上看,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把纪念碑一步步介绍到读者的面前来的?请同学阅读第2至5段,找出表明顺序的关键词语回答。按照作者的活动顺序把纪念碑介绍到读者的面前。从“东长安街”出发,先“进入广场”,再“越过广场”,进而“踏着石道”,然后“走到碑前”,接着“踏上台阶”,而后“到了平台”。活动顺序清晰,由远而近,把纪念碑的位置、兴建经过以及整个形象介绍得明明白白。2.作

9、者来到平台仔细瞻仰纪念碑。请同学回答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有条不紊地说明纪念碑的结构、题词、碑文和造型的?说明纪念碑的结构、题词等是按照空间的顺序。由下而上:台阶平台(双层汉白玉栏杆)碑身碑身东西两侧上部碑顶。由正面而背面:题词碑文。先四周后中间:碑身四周碑身碑心石。3.请同学思考并讨论:既然按照由下而上的空间顺序,为什么“小碑座”不放在“碑身”前说明呢?“大碑座”又为什么不紧接着“平台”“汉白玉栏杆”加以介绍呢?这样是否显得杂乱?讨论后明确:说明纪念碑的结构基本上按照由低而高、由下到上的顺序,但为了表达内容的需要,把碑身东西两侧上部的装饰花纹和小碑座四周的雕刻花纹集中起来写,阐述花纹的象征意义

10、,可以加深读者的印象,寄寓对先烈的崇敬。碑座总是在碑身的下面,这是众所周知的,不会引起误解。大碑座四周的十块大浮雕是本文说明的重点,作者对其进行详细说明,突出了中国革命历经的艰苦道路,先烈们的光辉业绩和为了取得自由、解放中国人民付出的巨大代价。4.十块汉白玉的大浮雕是按照什么顺序说明的?请按照文中写的顺序简要说明这些浮雕的主要内容。十块大浮雕是按照方位的顺序加以说明的,从碑身的东面起,依次到南面、到西面、到北面。这个顺序正好与浮雕中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相吻合。学生口述十块浮雕的主要内容,老师进行评价、指导。5.剖析“五四爱国运动”浮雕的记述,了解爱国青年在革命中发挥的先锋作用,理解背景与主

11、体的记述和用词造句的恰当。引导学生根据上述要点仔细阅读介绍其他幅浮雕的段落。6.引导学生梳理课文运用的几种说明顺序,体会并学习运用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相结合的方法说明事物。精读文章各部分,分析各部分的说明顺序,从而把握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板书设计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说明的顺序活动顺序:广场石道碑前台阶平台(由远而近)空间顺序:台阶平台(大小碑座)碑身碑身东西两侧上部碑顶(由下而上)方位顺序:东南西北课后作业认真阅读课文,思考:1.为什么文中三次提到“人民英雄永垂不朽”?2.学习了这篇课文后,你对人民英雄纪念碑有了哪些新的或具体的认识?本文是一篇说明文,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这篇

12、说明文,我准备了一小段介绍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视频,上课前放给学生们看,这既让学生们初步了解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又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上课过程中,我非常注意图文结合的方法,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形象地了解人民英雄纪念碑,更好地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在讲授浮雕的过程中,我非常注重对每幅浮雕相关的历史事实的解说,让学生们更深刻地理解浮雕的内容,激发他们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和爱国之情。总的来说,这两节课是比较成功的,但因为时间的原因,浮雕部分拓展延伸的不够,没有更深入地挖掘其巨大的教育价值,以后还要更好地分配课堂时间,提高教学效率。1.【电子教案】【同步课件】【备课资源】【同步试卷】详见光盘内容。2.【拓展延伸】

13、含有“碑”的诗文名句*华表半空经霹雳,碑文才见满埃尘。刘禹锡汉寿城春望*独孤房相碑文在,几认题名拂藓斑。林逋山谷寺*丰碑文字灭,冥漠不知年。岑参文公讲堂*碑文老势信可爱,碑意少缺谁能镌。曾巩颜碑*沙埋古篆折碑文,六国兴亡事系君。贾岛经苏秦墓*石老碑文古,庭荒蚁穴深。刘骘次韵虞舜庙怀古关于牡丹、荷花、菊花的象征意义牡丹又名洛阳花、富贵花,是中国特有的花卉之一,被誉为花中之王。牡丹雍客大度,花开富贵,是吉祥宝贵的象征。荷花,又名莲花。自从宋代周敦颐作爱莲说赞美荷花“出淤泥而不染”后,荷花便赢得了“花中君子”的美誉,为世人所推崇,并作为虚心正直、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纯洁)的象征。菊花,有着千姿百态的花型,绚丽多彩的色调,清淡文雅的幽香,深受人们喜爱,然而它还有某些更突出的品质。菊花不在明媚的春光中与群葩争丽斗艳,却在西风骤起,万花纷落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