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19-06-04 颁布
  • 2020-05-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T 24583.4-2019 钒氮合金 碳含量的测定 红外线吸收法_第1页
GB∕T 24583.4-2019 钒氮合金 碳含量的测定 红外线吸收法_第2页
GB∕T 24583.4-2019 钒氮合金 碳含量的测定 红外线吸收法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文档简介

ICS77100

H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45834—2019

代替.

GB/T24583.4—2009

钒氮合金碳含量的测定

红外线吸收法

Vanadium-nitrogen—Determinationofcarboncontent—

Infraredabsorptionmethod

2019-06-04发布2020-05-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245834—2019

.

前言

钒氮合金的分析方法共分为个部分

GB/T245838:

钒氮合金钒含量的测定硫酸亚铁铵滴定法

———GB/T24583.1;

钒氮合金氮含量的测定惰性气体熔融热导法

———GB/T24583.2;

钒氮合金氮含量的测定蒸馏中和滴定法

———GB/T24583.3-;

钒氮合金碳含量的测定红外线吸收法

———GB/T24583.4;

钒氮合金磷含量的测定铋磷钼蓝分光光度法

———GB/T24583.5;

钒氮合金硫含量的测定红外线吸收法

———GB/T24583.6;

钒氮合金氧含量的测定红外线吸收法

———GB/T24583.7;

钒氮合金硅锰磷铝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GB/T24583.8、、、。

本部分为的第部分

GB/T245834。

本部分按照给出的规则起草

GB/T1.1—2009。

本部分代替钒氮合金碳含量的测定红外线吸收法本部分与

GB/T24583.4—2009《》。

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GB/T24583.4—2009,:

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章年版的第章

———“”(2,20092);

修改了原理的描述见第章年版的第章

———(3,20093);

修改了氧气的纯度见年版的

———(4.7,20094.7);

修改了试样的采取和制备方法见第章年版的第章

———(6,20096);

修改了分析结果的表示见第章年版的第章

———“”(8,20098);

用实验室间精密度共同试验数据统计的重复性限r和再现性限R代替了允许差见第章

———(9,

年版的第章

20099)。

本部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生铁和铁合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SAC/TC318)。

本部分起草单位攀钢集团有限公司河钢股份有限公司承德分公司国家钒钛制品质量监督检验

:、、

中心交城义望铁合金有限责任公司青岛中科联实验室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

、、、。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杨新能周开著钟华李兰杰冯宗平罗平卢明亮李秀峰李小青仲利

:、、、、、、、、、、

章伟郑小敏王娟刘雅健成勇卢春生

、、、、、。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

———GB/T24583.4—2009。

GB/T245834—2019

.

钒氮合金碳含量的测定

红外线吸收法

警示———使用本部分的人员应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本部分并未指出所有可能的安全问

题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条件

。,。

1范围

的本部分规定了红外线吸收法测定钒氮合金中的碳含量

GB/T24583。

本部分适用于钒氮合金中碳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质量分数

。():1.00%~15.00%。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

测量方法与结果的准确度正确度与精密度第部分总则与定义

GB/T6379.1()1:

测量方法与结果的准确度正确度与精密度第部分确定标准测量方法重复

GB/T6379.2()2:

性与再现性的基本方法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8170

钒氮合金

GB/T20567

3原理

试料于高频感应炉的氧气流中加热燃烧碳生成二氧化碳由氧气流载至红外线分析器的测量室二

,,

氧化碳吸收特定波长的红外能其吸收能与其浓度成正比根据检测器接收能量的变化可测定碳含量

,,。

4试剂和材料

41高氯酸镁无水粒状

.,、。

42碱石棉粒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