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飞向太空的航程》20212022学年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_第1页
7《飞向太空的航程》20212022学年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_第2页
7《飞向太空的航程》20212022学年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_第3页
7《飞向太空的航程》20212022学年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_第4页
7《飞向太空的航程》20212022学年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7飞向太空的航程20212022学年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飞 向 太 空 的 航 程飞天梦想腾云驾雾,呼风唤雨,高居于碧霄之上,逍遥于九重天外:这是龙的形象。中华民族自称为“龙的传人”,在我们的祖先心中,很早就产生了像神龙那样凌云御风、翱翔天宇的渴望。飞天梦之一嫦娥奔月嫦娥是帝喾的女儿,也称姮娥。她美貌非凡,是后羿的妻子,相传后羿是尧帝手下的神射手。淮南子览冥训中说,后羿从西王母处请来不死之药,嫦娥偷吃了这颗灵药,成仙了,身不由己飘飘然地飞往月宫之中,在那荒无的月宫之中度着无边的寂寞岁月。敦煌飞天敦煌地区约5OO多个石窟中,都绘有大量的飞天形象。 飞天,是佛

2、教中乾闼婆和紧那罗的化身。乾闼婆,紧那罗,原是古印度神话中的娱乐神和歌舞神,是一对夫妻,后被佛教吸收为天龙八部众神之一。乾闼婆的任务是在佛国里散发香气,为佛献花、供宝,栖身于花丛,飞翔于天宫。紧那罗的任务是在佛国里奏乐、歌舞,但不能飞翔于云霄。后来,乾闼婆和紧那罗相混合,男女不分,职能不分,合为一体,变为飞天。飞天梦之三万户上天太空探索其实是从个人起步的。世界上最早进行载人航天技术实践的,是我国明朝的万户(又名万福)。据史书记载,14世纪末,明朝一勇敢者万户坐在装有47个当时最大的窜天猴的椅子上,双手各持一大风筝,试图借助火药的推力和风筝的升力实现飞行的梦想。尽管这次试验是一次失败的悲剧,但万

3、户被公认是载人航天技术的世界第一人。为了纪念万户,月球上的一个环形山以万户的名字命名。飞天梦之四万户雕像飞天之梦航天之旅中华民族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神舟六号返回,飞天梦更进一层神舟五号升空飞天梦终实现神舟一号至四号的顺利升空20世纪80年代”863”计划对中国载人航天的催化五十年代末开始对人造卫星的探索20世纪70年代中国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中国航天神一回收神二回收神三发射成功神三回收神舟四号发射成功神四回收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的精彩瞬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的精彩瞬间这是杨利伟拍摄的作品,他说这是他看到的地球最美的画面。神五搭载者杨利伟凯旋神六发射成功2005年10月12日9时神六宇航员费俊

4、龙、聂海胜凯旋写作背景2003年15日上午9时整,一艘中国的载人火箭,从酒泉的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经过21个小时、60万公里的绕行任务后,成功返回地球,降落在內蒙古大草原上。这个行动的圆满結束,向世人宣告了一个事实:继雄霸太空40年的美国、苏联之后,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太空科技国家。怦怦( )直跳 橘( )红色苍穹( ) 斑斓( )目眩( ) 坚如磐( )石烧灼( ) 遨 ( )游矫( )正jpngqinglnxunpnzhuojio掌握重点字词,词语注音标题:电头:导语:主体:背景:结语:飞向太空的航程新华社酒泉10月16日电第13段第426段第526段第2730段课文结构标题:飞向太空的航

5、程(两层含义:时间上,空间上)导语(1)(3) “神舟”五号升空(描写式)意义十分重大 (评论式)主体(4)(26) 回顾航天历史(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结语(27)(30) “神五”进入轨道迎来飞天时刻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反映最真实最简明的内容。阅读本则新闻,思考:1、你能从本则新闻的标题中看出什么?课文分析有两层含义其一,本文要传达的新闻事实是中国的载人航天飞船飞向了太空,并且取得了成功,标题可认为实指“神舟”五号飞船发射的过程。其二,中国的航天梦经过几千年不懈努力终于取得了成功,标题也喻指这一探索过程。时间顺序3. 说说用了这么多精确的时间数字,对这则新闻起到什么作用?2. 请在文中标出

6、表明时间的词语。说说本文是按什么顺序行文的精确的时间数字,显示了新闻真实性的特点。表现出当时人们紧张、激动的心情。在那一刻,梦想将变为现实,传达出一种无法自制的激动和欣喜。理清结构一、导语:(13段)2003年10月15日,载人航天飞船“神州五号”发射成功,意义重大。导语部分主要讲述了什么点明时间、地点、带读者进入激动人心的场面与氛围中。指明了这一事件的意义,同时点明这则新闻的新闻价值所在。按时间顺序,叙述了中国的飞天梦及我们实现飞天梦的艰辛过程。二、主体(426段)这则新闻主体部分主要讲述了哪些内容新闻的主体部分,并没有继续叙述“神舟”五号飞船发射的经过,而是岔开一笔,用一个过渡段,过渡到对

7、中国航天研究史的回顾。3、在“飞天”历史的长河中,有哪些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1、1958年,毛泽东:“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2、1960年,中国第一枚火箭成功发射。3、1970年,中国成功地将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了太空。4、1992年中共中央作出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5、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号实验发射成功。6、2001年1月10日,“神舟”二号发射成功。7、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号飞船发射成功。8、2002年12月30日,“神舟”四号飞船发射成功。9、2003年10月15日, “神舟”五号飞船顺利进入太空。(回到现实)一个民族迎来了飞天梦圆的辉煌时刻。三

8、、结语(2730段)根据结语部分,回答:时间:人物:事件:评论:金色的秋日,9时10分杨利伟,一个勇敢的中国人飞船发射、升空,进入预定轨道,标志着发射成功。一个民族迎来了飞天梦圆的辉煌时刻!4、本文的结尾有什么特点?分析其作用?结尾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突出中心,深化主题。增强感染力,使文章锦上添花.深入探讨明确:本文除了符合新闻的结构外,还是一种首尾圆合型结构。本文首尾部分记录的是“神舟”五号的发射场景,中间则穿插了中国航天史的简要回顾,二者很自然地衔接在一起。这是不同于一般新闻的地方。提问:阅读导语和结语部分,思考本文的结构有什么特点?新闻报道强调及时性,强调关注当下的事件。这篇文章用了大

9、量篇幅来叙述中国航天史,是不是不像新闻了?研究探讨新闻报道的确有及时性的特点,但引入一些起补充说明作用的背景材料对于相关新闻的作用也是很重要的,它是新闻报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文虽然用很大的篇幅叙述中国航天史,但也是建立在叙述一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基础上,而那些航天史的材料也主要是作为新闻背景材料来用的。面对这样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感到自豪,同时也迫切想知道中国的航天工程走到今天这一步,到底经过了什么艰辛的历程。在这个时候,本文提供了翔实的资料,更有一些首次披露的资料,而且把这些资料以历史的形式系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这对于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无疑是及时的。另外,这种狂欢之中的冷静回

10、顾,也使得事件本身的意义更加突出。对于中国人来说, “神舟”五号载人火箭成功升上太空,是人类航天史上一次不同凡响的发射,让我们重温了成功的自豪与喜悦。在中国追求“飞天奔月”的道路上也凝聚了无数人的心血和汗水。请你从文章当中找出最令你感动的语句,然后谈谈自己的看法。品味语言1. “朝阳辉映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耸入云天的发射架”2. “面对天疆的呼唤”3. “飞天路上的重重困难,难不住富于智慧与创造的中国人”4. “在这个金色的秋日”洋溢着散文与诗的美好气息,增加通讯的文采。为了中国的航天事业,一大批科学家、工程师、技术员、航天员付出了他们毕生的智慧、心血和精神,将几千年来民族的梦想变

11、成了现实,用自己的努力和心血为我们创造了奇迹,谱写了一曲飞天壮歌。所以,我们要为他们鼓掌,要感谢他们的付出。这倒是让我们想起了魏巍作品中的一句话:“他们是最可爱的人。”在我们看来,他们不仅是最可爱的人,还是最敬业、最伟大、最值得我们学习的人。小 结这则新闻主体部分主要讲述了哪些内容,有什么特别之处并没有继续叙述“神州”五号飞船发射的经过,而是叉开一笔,用一个过渡段过渡到对中国航天研究史的回顾中。立意的角度很高,他们认识到“神州”五号发射的成功是中国航天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他们把目光投向了历史的深处,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中国的飞天梦以及我们实现飞天梦的艰辛过程。也正是因为把事件放在了历史的

12、长河中去讲述, 使得事件本身的意义更加突出。二、“神五”发射过程图片欣赏准备起飞1、发射点火10月12日,神舟六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整装待发10月12日,神舟六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首次将我国两名航天员同时送上太空这是费俊龙拍摄的作品,照片中的褐色部分是位于我国塔里木盆地中心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课堂练习请为神七飞天的新闻拟一段导语示例:新华网呼和浩特月日电(新华社记者李泽兵)载着亿中国人的期盼,迎着世界关注的目光,日时10分,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升空。这是中国在这个不平凡年份送给世界的又一个惊叹,也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又一次绽放出的光芒。英雄潇洒走苍穹200

13、3年,他是中国最具有标志性的人物;2003年,他和中国最鲜明的亮色联系在一起。这位中国的首位“太空使者”,凭借自身超人的素质和勇气,成为浩瀚太空迎来的第一位中国访客,证明了人类第241次太空飞行属于中国,他就是杨利伟。那一刻当我们仰望星空,或许会感觉到他注视地球的眼睛。他承载着中华民族飞天的梦想,他象征着中国走向太空的成功。作为中华飞天第一人,作为中国航天人的杰出代表,他的名字注定要被历史铭记。成就这光彩人生的,是他训练中的坚韧执著,飞天时的从容镇定,成功后的理智平和。而这也正是几代中国航天人的精神,这精神开启了中国人的太空时代,还将成就我们民族更多更美好的梦想。颁奖词消息、通讯、报告文学三者

14、都强调真实性。三者都具有时效性,消息最强、通讯较强、报告文学较弱。消息篇幅最短,通讯较长,报告文学最长。通讯与报告文学都具有文学性,后者比前者的文学色彩更浓。报告文学具有政论性,即它以明显的社会作用为目的,是一种特殊宣传工具。通讯具有评论性,即它必须对人或事作出评论。1.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发射成功,东方红乐曲传遍全世界,中国从此迈入了探索太空的时代。2.1975年11月26日,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返回式卫星,卫星在轨运行3天后,按预定计划顺利回收,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利用返回式卫星遥感

15、所获得的遥感信息,在国土普查、资源勘测、地形绘制、灾害预报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3.1984年4月8日,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东方红二号试验通信卫星,标志中国航天已掌握了使用氢氧发动机以及在失重条件下两次点火的技术,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研制和发射同步静止轨道卫星的国家。4.1985年10月25日,中国政府宣布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承担国际搭载和卫星发射业务,从此中国航天步入国际市场。自1990年4月7日发射亚洲一号通信卫星之后,至2000年,中国共将26颗外国卫星成功发射升空。5.1988年9月7日,长征四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风云一号气象卫星,风云一号是中国第一颗太阳同步极地轨道气象卫星,在气象观测

16、,海洋捕捞,农业估产,中长期天气预报和气象研究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6.1997年5月12日,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东方红三号通信卫星,中国大容量通信卫星技术实现了重大突破。7.1997年8月20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菲律宾马部海通信卫星。长征三号乙采用大推力氢氧发动机,使其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达到5吨,增强了中国在国际商业卫星发射市场上的竞争能力。8.1997年8月20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菲律宾马部海通信卫星。长征三号乙采用大推力氢氧发动机,使其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达到5吨,增强了中国在国际商业卫星发射市场上的竞争能力。9.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7秒,中国酒泉卫

17、星发射中心用新型改进后的长征2号F捆绑式火箭成功将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艘无人的载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送入太空。火箭起飞约10分钟船箭分离,飞船进入预定轨道。然后在经历了21小时11分(14圈)的太空飞行后,于1999年11月21日3时41分成功返回预先指定的内蒙古中部地区着陆场。本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59次飞行,也是最近3年连续17次获得成功。搭载物品:一是旗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奥运会会旗等;二是各种邮票及纪念封;三是各10克左右的青椒、西瓜、玉米、大麦等农作物种子,还有甘草、板蓝根等中药材。10.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7秒,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新型改

18、进后的长征2号F捆绑式火箭成功将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艘无人的载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送入太空。火箭起飞约10分钟船箭分离,飞船进入预定轨道。然后在经历了21小时11分(14圈)的太空飞行后,于1999年11月21日3时41分成功返回预先指定的内蒙古中部地区着陆场。本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59次飞行,也是最近3年连续17次获得成功。搭载物品:一是旗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奥运会会旗等;二是各种邮票及纪念封;三是各10克左右的青椒、西瓜、玉米、大麦等农作物种子,还有甘草、板蓝根等中药材。11.2002年3月25日22时15分,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2号F火箭成功将我国自行

19、研制的第三艘无人的载人试验飞船神舟三号送入太空。火箭起飞10分钟后飞船进入预定轨道。然后在太空进行了6天零18小时(108圈)的飞行后,于2002年4月1日在内蒙古中部地区预定着陆场返回。此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66次飞行,也是继1996年10月以来中国航天发射连续第24次获得成功。搭载物品:处于休眠状态的乌鸡蛋;进行空间试验的有效载荷公用设备十项,四十四件之多,包括:卷云探测仪、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地球辐射收支仪、太阳紫外线光谱监视仪器、太阳常数监测器、大气密度探测器、大气成分探测器、飞船轨道舱窗口组件、细胞生物反应器、多任务位空间晶体生长炉、空间蛋白质结晶装置、固体径迹探测器、微重力测

20、量仪、有效载荷公用设备。12. 2002年12月30日0时40分,中国自行研制的神舟四号无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2号F火箭发射升空并成功进入预定轨道。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4次飞行试验。火箭点火升空十几分钟后,飞船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在太空进行了6天零18小时(108圈)的飞行后,于2003年1月5日19时16分在内蒙古中部地区预定着陆场返回。此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69次飞行,也是自1996年10月以来,我国航天发射连续第 27次获得成功13.2003年10月15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执行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并取得圆满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独立执行载人航天飞行的国家。 飞船

21、在太空进行了21小时(14圈)的飞行后,于2003年10月16日6时28分在内蒙古中部阿木古朗草原地区(预定着陆场)平安返回。此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71次飞行,也是继1996年10月以来,我国航天发射连续第29次获得成功。 搭载物品:除了中国飞天第一人杨利伟外,“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内还搭载有一面具有特殊意义的中国国旗、一面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旗、一面联合国国旗、人民币主币票样、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纪念邮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纪念封和来自祖国宝岛台湾的农作物种子等。 14.2005年10月12日9时0分0秒,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2号F运载火箭将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送入太空。此次乘

22、坐飞船的航天员是费俊龙、聂海胜。火箭发射584秒后飞船进入预定轨道,在太空飞行了115小时32分(77圈)后于10月17日凌晨4时32分在四子王草原秋韵主着陆场平安返回。实现了多人多天飞行并安全返回主着陆场。搭载物品:共有8类64种搭载物品,其中包括香港金利来、查氏集团等知名企业标识,搭载的生物菌种、植物组培苗和作物、植物、花卉种子则用于太空育种实验。在开舱仪式现场,6位特殊的“乘客”有机会精彩亮相,它们分别是极地考察时使用过的中国国旗、国际奥委会会旗五环旗、上海世博会会旗、申报百年纪念特刊、书画作品六骏图和10幅少先队员太空画作品。神舟六号返回舱搭载的物品还有“我给神舟六号航天员写封信征文活

23、动”特等奖作文、共和国元帅特种邮票和神舟六号个性化邮票等邮品以及书画名家的作品等。15.2007年5月25日,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卫星二号”送入太空。此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99次飞行。美国把“遥感卫星二号”称为“尖兵6号”。16.2006年4月27日,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卫星一号”送入太空。此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89次飞行。美国称“遥感卫星一号”是合成孔径雷达侦察卫星,并称为“尖兵5号”。17.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中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送入太空,此后用8天至9

24、天时间完成调相轨道段、地月转移轨道段和环月轨道段飞行。经过8次变轨后,于11月7日正式进入月球工作轨道。11月18日卫星转为对月定向姿态,在距月球表面200千米的圆形极轨道上执行科学探测任务。11月20日开始传回探测数据。嫦娥一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第五个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国家地区。 2009年3月1日16时13分,嫦娥一号卫星在完成任务之后,在控制下成功撞击月球。为我国月球探测的一期工程,划上了圆满句号。 18.2008年9月25日21点10分04秒988毫秒,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2号F运载火箭将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成功送入太空。此次乘坐飞船的航天员是翟志刚、景海鹏、刘伯明。中国成功实现了航天员太空行走。19.2009年12月16日15日10时31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地将“遥感卫星八号”送入太空,搭载火箭升空的我国首颗公益小卫星“希望一号”也顺利进入预定的太阳同步轨道。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