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高二语文试卷_第1页
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高二语文试卷_第2页
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高二语文试卷_第3页
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高二语文试卷_第4页
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高二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专心-专注-专业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17一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高二年语文试卷2017.11(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注意事项:1.所有试卷的选择题,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涂卡时注意试题题号和答题卡题号要一一对应。2.答题卷和作文内容请使用黑色中性笔或黑色钢笔,在相应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规定答题区域不得分。3.试卷只交答题纸,并务必按要求写清自己的考号和班级、座号和姓名。第卷一、课内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四个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蕴藉(j)

2、舂粮(chn) 数数然(sh) 深恶痛绝() 灼灼其华(sho)B.棨戟(q) 招徕(ln) 岑寂(chn) 茅塞顿开(si) 翩翩起舞(pin)C.媲美(p) 告罄(qn) 憎恶(zng) 亡矢遗镞(z) 除臣洗马(x)D.狡黠(xi) 衣袂(qu) 文绉绉(zu) 自怨自艾(i) 数见不鲜(x in)2.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尺椟 鲁莽 眉眼颦蹙 缁铢必较 焚膏继轨 轻鸢剪掠B.窸窣 譍品 敷衍塞责 酩酊大醉 得鱼忘荃 佳言懿行C.流敝 干躁 柳岸灞桥 无路请璎 陨身不恤 毁誉参半D.付梓 征戍 拔木转石 自明得意 一蹴而至 秋风袅袅3.下列句中对加点字词的解释,全都正确

3、的一项是()(3分)A.系京兆狱(关押) 逮奉圣朝(到) 有书生旅次宋州(停留)B.比暮方归(等到) 穷且益坚(贫困) 控蛮荆而引瓯越(连接)C.于公治狱(监狱) 有司旌其功(表扬) 时矫首而退观(抬)D.养姑甚谨(婆婆) 听臣微志(聆听) 所赖君子见机(征兆)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各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夙愿得偿 夙遭闵凶 夙兴夜寐B.慈父见背 见字如面 见陵之耻C.百战不殆 殆例送死 伤亡殆尽D.各具情态 具以表闻 具以宗道言对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A.进于城北治第 以其第曰武七 第以实言对B.杀鸡焉用牛刀 惧有伏焉 积土成

4、山,风雨兴焉C.再拜而去 泉涓涓而始流 酌贪泉而觉爽D.臣以奉养无主 家叔以余贫苦 臣以险衅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全都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3分)A.九岁不行 亲戚左右送之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B.臣之辛苦 阮籍猖狂 节制钟陵,镇抚一方C.至于成立 孟尝高洁 亦不计忆公所处分D.千里逢迎 以睚眦杀人 腹犹果然7.下列对加点词的用法的归类,正确的一组是()(3分)雄州雾列 谨拜表以闻 襟三江而带五湖 徐孺下陈蕃之榻宾主尽东南之美 履之而去 屈贾谊于长沙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即上怪公来迟 山立而拒之 谁悲失路之人 又安能祸之A./B./C./D./8.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特点,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5、()(3分)目吴会于云间 童子何知 为众所服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臣亡国贱俘 急于星火 而留夙婴疾病 既自以心为形役彼且奚适也 而莫之夭阏者 宁许以负秦曲 饮酒,人之常情A./B./C./D./9.下列有关滕王阁序中所用的典故,解说有误的一项是()(3分)A.“奉宣室以何年”,化用贾谊之典,表达王勃自己怀才不遇的苦闷。汉文帝时,贾谊迁谪长沙,四年后,文帝把他征回长安,召见于宣室问事。B.“气凌彭泽之樽”,以“彭泽”代指陶渊明,意是说参加此次盛会的文人雅士豪爽畅饮的气概。陶渊明“性嗜酒”,曾任彭泽县令,世称陶彭泽。C.“邺水朱华”,以曾在公宴诗中写到“朱华冒绿池”的曹植比拟参加宴会的文人具有很高文

6、才。邺下是曹魏兴起之地,三曹常在此雅集作诗。D.“梓泽丘墟”,以梁孝王所建的昔日繁华的金谷园已成为荒丘废墟,来说名胜之地终难免于荒芜。梓泽是西汉梁孝王刘武的别墅金谷园的别称。10.下面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子负文学之名,倨然如此,止于一第乎?”译为:你依仗着文学的才名,以致如此倨傲怠慢,就只能停在进士的位置了吧?B.既往,未及反,于是遂斩庄贾以徇三军。译为:求救的人去了,还没回来,在这个时候,田穰苴就下令把庄贾斩了,来警告三军。C.公乃召甲谓之曰:“汝能陷此阵否?”甲曰:“诺。”译为:葛周就把甲叫来,说:“你能攻入敌人这个阵地吗?”甲说:“能。”D.“汝曹所惜者罗程艺,朕

7、所惜者高祖、太宗法。”译为:你们这些人看重的是罗程的才艺,我看重的是高祖、太宗的法律啊。二、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悲剧产生于社会的矛盾、两种社会力量的冲突。冲突双方分别代表着真与假、善与恶、新与旧等对立的两极,却总是以代表真、善、新等美好的一方的失败、死亡、毁灭为结局,他们是悲剧的主人公。因为他们的力量还比较弱小,还无法与强大的旧势力或邪恶力量抗衡,正义的要求不能实现,于是形成了悲剧。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指出,悲剧描写了比现实中更美好同时又是“与我们相似的”人物,通过他们的毁灭“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感情得到陶冶”,即产生净化的作用。然而,悲剧不仅表

8、现冲突与毁灭,而且表现抗争与拼搏,这是悲剧具有审美价值的最根本的原因。鲁迅说过:“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种毁灭是抗争、拼搏以后的毁灭,抗争与拼搏体现了人的一种精神。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从天上盗取火种,触怒了主神宙斯,被锁在高加索山崖上,每日遭神鹰啄食肝脏,但普罗米修斯毫不屈服,最后坠入深渊。罗丹的大理石雕塑马身人首中,人臂绝望地扑向一个它所抓不到的目标,而马足则陷于尘土不能自拔,表现出人性与兽性的冲突,象征着灵与肉的斗争,具有强烈的悲剧性。可以说,没有抗争就没有悲剧,冲突、抗争与毁灭是构成悲剧的三个主要因素。悲剧的审美价值的载体只能是文学艺术。因为人生有价值的东西、

9、美好事物的毁灭是令人伤悲的,因此现实中的悲剧不能作为直接的审美对象来欣赏,否则人就是泯灭了人性的人了。现实中的悲剧只能激起人的同情、义愤,迫使人采取严肃的伦理态度和实践行动。民主革命时期,在演出歌剧白毛女的过程中,曾多次出现扮演地主黄世仁的演员被打甚至险遭枪击的事件,这是人们以实际的道德评价代替了审美活动。现实的悲剧只在客观上具有悲剧的审美性质,它们必须以文学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成为欣赏的对象,美学上所谓的“以悲为美”才能实现。悲剧成为审美对象只能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现,原因在于它需要建立悲剧事件与人的心理距离。不仅遥远的时间会使过去的现实悲剧的悲惨因素淡化,就是很近的时间间隔也可以使人不陷

10、入现实。这里还有一个空间的间隔,悲剧艺术展现的毕竟是一个人们不熟悉或有点陌生的空间,这就使人们不容易介入其中,而能够客观、超然地看待。当然,在欣赏中审美主体可以“审美地”加入悲剧冲突,体验悲剧客体的巨大和狂暴、悲剧主体的抗争和悲痛,从而感受到强烈的震撼和刺激,获得悲剧感和审美愉悦。悲剧表现的不是人生的欢乐或全然的幸福,而是悲剧主体对待痛苦和死亡的方式,这是人类社会和人类活动中十分重要、严肃的一面。悲剧在表现对伟大和崇高的人的摧毁的同时,更表现出无法摧毁的人的伟大和崇高。(摘编自王晓旭美的奥秘)11.下列各项中,其性质不属于原文所论悲剧的一项是()(3分)A.在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中,祝英台女扮

11、男装外出求学,为追求爱情自由,面对封建势力的巨大压力,拒绝委曲求全,最后触碑殉情,化成蝴蝶。B.老舍笔下的祥子,纯朴善良,勤劳能干,有着骆驼般坚韧的精神,在饱受旧社会、旧制度的沉重打击之后,沦为自甘堕落的行尸走肉。C.在电影狼牙山五壮士中,五位八路军战士为了掩护大部队撤退及当地群众安全转移,阻击了3000多名日寇的多次进攻,弹尽粮绝之后,跳下悬崖。D.在甲午海战中,清军致远舰在中弹累累、舰身倾斜、弹药耗尽的情况下,开足马力,冲向日本吉野舰,最后被鱼雷击中,沉入海中,200多名官兵壮烈殉国。1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在悲剧冲突中,代表真、善、新等美好的一方总是以失败、

12、死亡、毁灭为结局,他们是悲剧的主人公,即悲剧主体,而其对立面则是悲剧客体。B.在罗丹的马身人首雕塑中,人首和人臂是人、灵和人性的象征,马身和马足则是兽、肉和兽性的象征,兽性和人性的矛盾构成了人间的悲剧。C.当悲剧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现,悲剧事件与观众或读者之间就会具有一定的心理距离,这样人们就不至于获得悲剧感,从而不至于介入悲剧冲突之中。D.悲剧主体的死亡意味着肉体力量的失败,却并不意味精神力量的失败,所以说悲剧在表现伟大和崇高的人被摧毁的同时,更表现出人的无法摧毁的伟大和崇高。1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具有“净化”作用。他所说的“净化”,

13、不是指受众在生理上的发泄,如呼喊、哭泣等,而是指他们道德、精神和情感的提升。B.人们之所以喜欢欣赏悲剧,是因为悲剧会引起人的悲伤、畏惧、怜悯,使人在强烈的痛苦中获得一种快感,所谓“以悲为美”的意思全在于此。C.在歌剧白毛女的演出过程中,扮演地主黄世仁的演员被激愤的观众殴打的事件,说明人们的实际道德评价是不可能把现实的悲剧作为审美对象的。D.悲剧在表现冲突与毁灭的同时,也表现抗争与拼搏,因此双方力量越是悬殊,主体的抗争越是艰难,所体现的精神就越强大,悲剧的审美价值也越高。三、文言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一17题。(15分)敬晖,绛州太平人也。弱冠举明经。圣历初,累除卫州刺史。时河北

14、新有突厥之寇,方秋而修城不辍,晖下车谓曰:“金汤非粟而不守,岂有弃收获而缮城郭哉?”悉令罢散,由是人吏咸歌咏之。再迁夏官侍郎,出为泰州刺史。大足元年,迁洛州长史。天后幸长安,令晖知副留守事。在职以清干著闻,玺书劳勉,赐物百段。长安三年,拜中台右丞,加银青光禄大夫。神龙元年,转右羽林将军。以诛张易之、昌宗功,加金紫光禄大夫,擢拜侍中,赐爵平阳郡公,食实封五百户。寻进封齐国公。天后崩,遗旨加实封通前满七百户。晖等以唐室中兴武氏诸王咸宜降爵上章论奏于是诸武降为公武三思益怒乃讽帝阳尊晖等为郡王罢知政事。仍赐铁券,恕十死,朔望趋朝。初,晖与彦范等诛张易之兄弟也,洛州长史薛季昶谓晖曰:“二凶虽除,产、禄犹

15、在,请因兵势诛武三思之属,匡正王室,以安天下。”晖与张柬之屡陈不可,乃止。季昶叹曰:“吾不知死所矣。”翌日,三思因韦后之助,潜入宫中,内行相事,反易国政,为天下所患,时议以此归咎于晖。晖等既失政柄,受制于三思,晖每椎床嗟惋,或弹指出血。柬之叹曰:“主上畴昔为英王时,素称勇烈,吾留诸武,冀自诛锄耳。今事势已去,知复何道?”三思既深愤晖,以许州司功参军郑愔素被晖等废融,因令上表陈其罪状。中宗诏曰:“则天大圣皇后,往以忧劳不豫,凶竖弄权。晖等因兴甲兵,铲除妖孽,朕录其劳效,备极宠劳。自谓勋高一时,遂欲权倾四海,擅作威福,轻侮国章,悖道弃义,莫斯之甚。咸宜贬降,出佐遐藩。”晖到崖州,竟为周利贞所杀。睿

16、宗即位,追复官爵,赠晖泰州都督,谥曰肃愍。(节选自旧唐书列传第四十一,有删节)1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晖等以唐室中兴武氏/诸王咸宜降爵/上章论奏/于是诸武降为公/武三思益怒乃讽/帝阳尊晖等为郡王/罢知政事/B.晖等以唐室中兴/武氏诸王咸宜降爵/上章论奏/于是诸武降为公/武三思益怒乃讽/帝阳尊晖等/为郡王罢知政事/C.晖等以唐室中兴武氏/诸王咸宜降爵/上章论奏/于是诸武降为公/武三思益怒/乃识帝阳尊晖等/为郡王罢知政事/D.晖等以唐室中兴/武氏诸王咸宜降爵/上章论奏/于是诸武降为公/武三思益怒/乃讽帝阳尊晖等为郡王/罢知政事/1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

17、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弱冠”古指男子18岁,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是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B.“河北”指黄河以北,“河南”指黄河以南,与现代汉语的河北省、河南省的“河北”“河南”不同。“河”在古代专指黄河。C.“朔望”即朔日与望日。夏历每月初一为朔日;“望日”指月亮圆的那一天,通常指旧历每月十五日;望日后一天为“既望”。D.“谥”,即“谥号”。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敬晖勤于政事。他果断下令停止修城,放老

18、百姓回乡收获庄稼,受到百姓赞许;在为武则天管理留守事务中清廉能干,受到朝廷嘉奖。B.敬晖固执己见。洛州长史薛季昶劝敬晖乘着兵势诛杀武三思之流,纠正王朝的风气,敬晖坚持一己之见,拒不采纳,结果被武氏加害。C.敬晖受到诬陷。武三思凭借韦后的帮助,偷偷进入宫中行使宰相权力,改变朝廷政令,造成天下的大患,误导人们把责任推给敬晖。D.敬晖崖州遇难。武三思挑拨被敬晖废黜的许州司功参军捏造罪名,向唐中宗诬告敬晖。中宗偏听谗言,将敬晖等人贬黜,敬晖在崖州被杀。第卷17.将文言文中的画线句子译为现代汉语。(3分)晖下车谓曰:“金汤非粟而不守,岂有弃收获而缮城郭哉?”_18.课内句子翻译。(4分)臣欲奉诏奔驰,则

19、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_四、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9-20题。(7分)别舍弟宗一柳宗元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注】宗一:柳宗元的从弟,元和十一年春,自柳州赴江陵,柳宗元写诗送别。此时柳已被贬为柳州刺史。桂岭:这里泛指柳州附近的山。洞庭:在柳州至江陵途中。野:古楚都,今湖北江陵西北。19.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首联写诗人在送兄弟到越江边时,双双落泪,依依不舍。起势迅拔奇突,既是铺叙,又是情语,有很大的感染力。B.颔联以“万死”“投荒”“六千里”“十二年”

20、等词极言被贬谪的地域之远、时间之长,这是诗人对自己的政治遭遇的客观实写。C.颈联连用两处比喻,“云似墨”是说乌云密布,象征自己处境险恶;“水如天”则以洞庭水阔天长,预示舍弟有一个美好前程。D.本诗运用“黯然”“别泪”“去国”“投荒”“相思”等词语,以直抒胸臆的方式,表达了兄弟之间的骨肉之情,悲情无限。20.对于本诗的最后一联,宋代周紫芝曾在竹坡诗话中提出非议说:“梦中安能见野树烟?烟字只当用边字”。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4分)_五、名句名篇默写。(每空1分,共15分)2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以太阳快要落山,比喻人即将死亡或事物即将没落的成语是_。(2)陈情表中李密连用“_

21、,_”形容自己无依无靠,非常孤单。(3)为了消除司马炎对自己顾及名节而不愿出仕想法的顾虑,李密说自己的为官理念是_,_。(4)滕王阁序中着力表现大自然的色彩变幻,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的两句是:_,_。(5)滕王阁序中描写雕饰精美的大船停满了渡口的句子是_,_。(6)深秋初冬,去湿地看鸟看日落,或许仍可感受“_,_”的胜景。(7)“不要为错过太阳哭泣,天空依然有闪烁的群星”,和这句话类似的诗句,有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的“_,_”;王勃滕王阁序的“_,_”。六、文学类文本阅读(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2-24题。黑羊意大利卡尔维诺从前有个国家,里面人人是贼。一到傍晚,他

22、们手持万能钥匙和遮光灯笼出门,走到邻居家里行窃。破晓时分,他们提着偷来的东西回到家里,总能发现自己家也失窃了。他们就这样幸福地居住在一起。没有不幸的人,因为每个人都从别人那里偷东西,别人又再从别人那里偷,依次下去,直到最后一个人去第一个窃贼家行窃。该国贸易也就不可避免地是买方和卖方的双向欺骗。政府是个向臣民行窃的犯罪机构,而臣民也仅对欺骗政府感兴趣。所以日子倒也平稳,没有富人和穷人。有一天到底是怎么回事没人知道总之是有个诚实人到了该地定居。到晚上,他没有携袋提灯地出门,却呆在家里抽烟读小说。贼来了,见灯亮着,就没进去。这样持续了有一段时间。后来他们感到有必要向他挑明一下,纵使他想什么都不做地过

23、日子,可他没理由妨碍别人做事。他天天晚上呆在家里,这就意味着有一户人家第二天没了口粮。诚实人感到他无力反抗这样的逻辑。从此他也像他们一样,晚上出门,次日早晨回家,但他不行窃。他是诚实的。对此,你是无能为力的。他走到远处的桥上,看河水打桥下流过。每次回家,他都会发现家里失窃了。不到一星期,诚实人就发现自己已经一文不名了;他家徒四壁,没任何东西可吃。但这不能算不了什么,因为那是他自己的错;不,问题是他的行为使其他人很不安。因为他让别人偷走了他的一切却不从别人那儿偷任何东西;这样总有人在黎明回家时,发现家里没被动过那本该是由诚实人进去行窃的。不久以后,那些没有被偷过的人家发现他们比人家就富了,就不想

24、再行窃了。更糟的是,那些跑到诚实人家里去行窃的人,总发现里面空空如也,因此他们就变穷了。同时,富起来的那些人和诚实人一样,养成了晚上去桥上的习惯,他们也看河水打桥下流过。这样,事态就更混乱了,因为这意味着更多的人在变富,也有更多的人在变穷。现在,那些富人发现,如果他们天天去桥上,他们很快也会变穷的。他们就想:“我们雇那些穷的去替我们行窃吧。”他们签下合同,敲定了工资和如何分成。自然,他们依然是贼,依然互相欺骗。但形势表明,富人是越来越富,穷人是越来越穷。有些人富裕得已经根本无须亲自行窃或雇人行窃就可保持富有。但一旦他们停止行窃的话,他们就会变穷,因为穷人会偷他们。因此他们又雇了穷人中的最穷者来帮助他们看守财富,以免遭穷人行窃,这就意味着要建立警察局和监狱。因此,在那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