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全套课件_第1页
新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全套课件_第2页
新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全套课件_第3页
新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全套课件_第4页
新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全套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八年级上册新人教版初中历史课件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8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学习目标1了解孙中山早年所从事的主要革命活动,了解兴中会的建立,同盟会的建立及其纲领。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2情境引入孙中山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名文,字载之。他是中国近代民族民主主义革命的开拓者,中国民主革命伟大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三民主义的倡导者,创立五权宪法。他首举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两千年封建帝制”。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新课探究史记上有两句话:“上医医国,其次医人。”范文正公也

2、说过:“不为良相,当为良医。”孙中山选择学医,其学医的目的,是将政治与行医并行,作为救国救民的手段。孙中山与宋庆龄新课探究材料一: “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回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年6月材料一说明孙中山上书李鸿章的目的是什么?使清政府变法维新,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新课探究材料二:“革命为惟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1903年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孙中山救国

3、方法和目的有何变化?方法:以前是温和的改革,以后主张革命;目的:以前未主张建立新的政治制度,以后主张建立共和国新课探究檀香山1894年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振兴中华标志着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诞生时间:地点:纲领:宗旨:意义:成立兴中会新课探究时间:地点:人物:结果:1895年广州孙中山、陆皓东等会党人员起义消息泄露,起义失败广州起义失败后,孙中山流亡海外,先后在日、美、英等国考察社会实际,发展革命组织,为继续革命作准备。领导广州起义陆皓东新课探究同盟会与三民主义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革命军陈天华猛回头警世钟新课探究(1)国内革命情绪日趋高涨: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沦为帝国主

4、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国内革命情绪日趋高涨;同盟会成立的背景是:(2)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的著作相继问世: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革命军、陈天华的猛回头和警世钟等著作号召人们起来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制度,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得到迅速传播;(3)革命团体纷纷成立:影响较大的有华兴会和光复会。新课探究孙逸仙者,近今谈革命者之初祖,实行革命者之北辰,此有耳目者所同孙逸仙者,非一氏之私号,乃新中国新发现之名词也。有孙逸仙,而中国始可为 章士钊孙逸仙自序孙中山从甲午中日战争时期就开始从事武装反清斗争,屡败屡起,百折不挠。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孙中山的主张逐渐得到其他革命党人的认同,成为革命党公认的领

5、袖。思考一下,为什么孙中山能成为革命党公认的领袖?新课探究华兴会、光复会新课探究创建目的:集中革命力量,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时间:1905年8月。地点:日本东京。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大会决议:选举孙中山为同盟会总理,创办民报作为同盟会的机关报。性质: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意义:同盟会的成立,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奋斗目标,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新课探究中国同盟会会徽中国同盟会机关报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为三民主义。中国同盟会纲领新课探究包含两层

6、意思:一是推翻清朝统治,废除其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二是主张独立,推翻“洋人的朝廷”,暗寓反帝的意愿。但是,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他们的反帝旗帜不够鲜明,没有公开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新课探究有三层意思:一是进行政治革命,推翻帝制;二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三是防止封建君主制复辟。“创立民国”的主张反映了人民反封建的强烈愿望。创立民国新课探究希望改变封建土地所有制,实现资本主义的“土地国有制”。它表明:资产阶级已开始注意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平均地权新课探究新课探究我们应怎样评价三民主义呢?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

7、与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的共同愿望。但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以及试图在不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前提下解决土地问题,这些局限是资产阶级的软弱性的体现,也就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地完成革命。1.2017年将是孙中山诞辰151周年,孙中山先生“集毕生之精力以赴之,百折而不挠”地从事革命事业,为中华民族的进步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对于孙中山的评价最恰当的是( )A.洋务运动的精神领袖 B.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C.抵抗外敌的先锋 D.戊戌变法的倡导者B随堂练习2.孙中山的民生观体现了他致力改造社会、寻求人类解放之路的理想蓝图,他提出的政治纲领中最能体现其“民生观”的一项是( )A

8、.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C随堂练习课堂小结八年级上册新人教版初中历史课件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9课 辛亥革命学习目标1了解武昌起义的简单情况;了解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封建帝制重大的历史意义。情境引入鄂军都督府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新课探究新课探究起义名称时间领导人结果或意义萍浏醴起义1906年冬刘道一蔡绍南失败,但同盟会的声望由此大振安庆起义1907年夏徐锡麟徐锡麟死难,秋瑾被捕遇难广西起义1907年孙中山黄兴夺取镇南关,最后失败黄花山岗起义1910年黄兴等人虽然失败,但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新课探究广州黄花岗起义1911年4月

9、27日,同盟会在广州发动由黄兴领导的武装起义。在这次起义中,喻培伦、林觉民等80多人英勇牺牲。后来收殓烈士遗骨72具,合葬于城郊黄花岗,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新课探究黄兴喻培伦林觉民新课探究徐锡麟秋瑾新课探究“本日驰赴阵地,誓身先士卒,努力杀贼,书此以当绝笔。” 黄兴绝命书黄花岗起义中被捕的革命志士新课探究武昌起义“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慈禧太后辛丑条约)签订时的场景新课探究(1)思想准备: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及三民主义的提出;为了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以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志士进行了长期的武装斗争,付出了极大牺牲。分析前面所学知识,他们为这次民族民主革命进行了哪些准备工

10、作?(2)组织准备:兴中会和同盟会等革命团体和革命政党的建立;(3)军事准备:以黄花岗起义为代表,革命志士发动一系列的武装起义。新课探究武昌起义形势图武昌起义的领导者:领导机构:1911年,湖北革命组织文学社与共进会,在同盟会的推动下,积极谋划起义。领导人:起义总部由蒋翊武任革命军临时总司令,孙武任参谋长。武昌起义的主要力量:湖北新军中倾向革命的士兵。新课探究起义过程:10月9日,共进会负责人孙武等在汉口租界制造炸弹,不慎爆炸,起义计划泄露。10月10日,武昌的起义指挥部遭破坏,全城戒严,搜捕革命党人。起义领导人刘复基、彭楚藩等被捕。10月10日晚,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首先起义,夺取军

11、械库,进攻总督衙门,占领武昌全城。熊秉坤打响武昌首义第一枪新课探究起义结果: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10月11日,起义军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新军将领黎元洪为都督。新课探究湖北军政府旗帜黎元洪湖北军政府成立新课探究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辛亥革命的意义1.孙中山在总结黄花岗起义的影响时说“事虽不成,而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轰轰烈烈之慨,已震动全球,而国内革命之时势,实以之造成矣”。下列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沉重打击了清朝的腐朽统治B.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

12、志C.成为保路运动的导火线D.加速了革命发展的进程C随堂练习2.武昌起义前社会上流行一-首歌谣:“不用掐,不用算,宣统不过两年半,今年猪吃羊,明年种田不纳粮。”下列对此分析错误的是( )A.武昌起义前,革命党人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B.清朝统治的结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C.清朝的反动统治已经激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极度愤慨D.命里注定,清政府就要覆亡了D随堂练习课堂小结八年级上册新人教版初中历史课件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学习目标1简述中华民国创建的主要过程,知道南京临时政府的性质及临时政府成立后采取的措施;归纳创建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剖析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的

13、原因和过程;理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和意义。2情境引入中山装剪辫子中华民国的建立新课探究相关史实:武昌起义发生时,孙中山正在美国向华侨募款,筹备军费。得到这一意外消息后,他立即绕道英、法,争取外交支持。12月25日,孙中山抵达上海。1912年1月1日,孙中山自上海乘火车赴南京,下午5点到南京站,一时欢声震天,长江江面的军舰鸣礼炮21响。晚上11点,孙中山在总统府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新课探究中华民国的建立有哪些历史条件?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独立,清王朝统治崩溃,为中华民国的建立奠定了政治基础;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革命纲领,为中华民国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各省代表在南京集会,

14、为中华民国的建立奠定了组织基础。新课探究建立时间:1912年1月1日。建立地点:南京。总统:孙中山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与临时参议院议员合影新课探究孙中山在总统府门前接受卫兵的致敬纪年: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改用公历。政府组成:选举黎元洪为副总统;成立临时参议院,各省的会议代表任参议员。新课探究性质: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民主政府。意义: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标志着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的诞生,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新课探究(1)政治方面:保障人权,不准刑讯、体罚、禁止买卖人口、贩卖童工,保护华侨,保护人民财产

15、;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2)经济方面:奖励工商业发展,鼓励兴办实业;新课探究(4)教育方面:提倡男女同校,废止小学读经等。缠足(3)社会生活方面:提倡平等观念,革除“大人”“老爷”等称谓,废止跪拜,剪除男子发辫,劝禁女子缠足,严禁鸦片,禁止赌博;新课探究临时政府成立以后,当尽文明国应尽之义务,以期享文明国应享之权利。满清时代辱国之举措与排外之心理,务一洗而去之;与我友邦益增睦谊,持和平主义,将使中国见重于国际社会,且将使世界渐趋于大同。 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你怎样看待南京临时政府的外交政策?新课探究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南京临时政府的外交政策是:中国与各国平等友好;要洗刷满清时

16、代的辱国措施和国人排外的思想;维持列强在华现状,专心整理内政。这一对外政策表现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新课探究袁世凯窃取革命成果清朝最后一个皇帝宣统(1)南北议和:武昌起义成功后,湖北军政府与清朝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交涉,力图通过和平的方式早日实现共和。袁世凯是怎样窃取革命果实的?(2)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在袁世凯软硬兼施的逼迫下,宣统帝下诏退位。清朝260多年的统治结束。新课探究(3)孙中山辞职:2月13日,孙中山向临时参议院提出辞职,并推荐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4)袁世凯就职:在袁世凯通电声明拥护共和后,2月15日,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过程:南北议

17、和清帝退位孙中山辞职袁世凯就职。新课探究袁世凯成功窃取革命果实的原因?(1)外因:(2)内因:立宪派和旧官僚的进攻,资产阶级革派的软弱妥协。(3)根本原因: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袁世凯得到了帝国主义国家的支持袁世凯掌握清政府军事政治大权新课探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新课探究主权在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以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平等自由三权分立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

18、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新课探究三权分立行政权(总统、国务员)立法权(国会)司法权(法院)制衡有效地防止专制独裁新课探究意 义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新课探究衡量一场革命的成败,关键是看革命的根本目的和预定目标是否或者在大多数程度上达到了。下面我们逐项分析:新课探究辛亥革命作为一场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根本目的是要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铲除封建制度,使中国成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其直接目标是要推翻满清政权,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辛亥革命成功了:新课探究从直接结

19、果看,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的腐朽统治,结束了长达两千年多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的权利,使民主共和国观念深人人心。中华民国成立后,国民政府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因此辛亥革命成功了。新课探究从最终结果看,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大地主买办阶级代表袁世凯所窃取,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所以说辛亥革命是失败了。辛亥革命失败了:1.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

20、帝制。下列对该事件评价不正确的是( )A.是辛亥革命的直接后果B.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C.受近代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D.是中国近代化探索在政治方面的革新B随堂练习2.帝国主义声称:中国政局非袁世凯不能收拾,其出发点是( )袁世凯是难得的人才 清政府的统治已无法挽救 帝国主义选中袁世凯作为他们的统治工具帝国主义要维护其在华利益A. B. C. D.B随堂练习课堂小结八年级上册新人教版初中历史课件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学习目标1了解北洋军阀政府的统治时期,袁世凯的独裁统治、复辟帝制与卖国行径,知道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统治下的混战局面以及给全国人民

21、带来的灾难性影响。知道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为维护共和制度与北洋军阀政府所开展的不懈斗争。2情境引入1913年3月20日,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被袁世凯派人刺死。1924年6月在上海闸北群地百余亩建成宋公园,葬宋于园内,墓呈半球形,墓前立有宋教仁先生之墓的石碑。墓顶塑一展翅雄鹰,象征先烈革命的凌云之志。二次革命新课探究袁世凯北洋军阀是民国军阀势力之一,由袁世凯掌权后的北洋新军主要将领组成。袁世凯死后,无人具有足够能力统领整个北洋军队及政权,各领导人以省割据导致分裂,以军队为主要力量在各省建立势力范围。在名义上仍接受北京政府的支配。但北京政权实际上由不同时期的军阀所控制,故而在北洋军阀时期,北京政府又

22、有北洋军阀政府(简称北洋政府)的称呼。新课探究1912年,以宋教仁为首的国民党在第一届国会选举中占据了明显的优势,使袁世凯大为惊恐。1913年春,准备北上组阁的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遇刺身亡。经查,此案牵涉到袁世凯本人。宋教仁新课探究宋教仁被刺的深层原因:首先,宋教仁组成国民党,扩充了国民党的力量,并在随后的第一届国会选举中占据了明显优势,即将准备北上组阁,使袁世凯大为惊恐。其次,宋教仁拒绝了袁世凯的收买并且反对他的独裁统治。第三,宋教仁主张实行责任内阁制来限制袁世凯的权利,这与一再破坏责任内阁、一心想建立独裁统治的袁世凯产生矛盾。新课探究二次革命形势图时 间1913年经 过“宋案”后,袁世凯决定

23、以武力镇压国民党,下令罢免由国民党人担任的江西、广东、安徽三省都督,并派兵南下。孙中山和黄兴等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二次革命”。结 果由于国民党力量涣散,二次革命很快被袁世凯镇压下去。孙中山、黄兴被迫流亡日本。新课探究二次革命的性质:二次革命是一场由孙中山发动的反对袁世凯独裁,维护共和体制的斗争,它是辛亥革命的继续。二次革命发动的原因:袁世凯制造“宋教仁案”;以武力镇压国民党人。失败的原因:主观:革命党人力量涣散;客观:袁世凯领导的北洋军阀力量强大。新课探究袁世凯复辟帝制袁世凯(1)武力镇压二次革命;(2)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3)下令解散国民党,解散国会;(4)废除中华民

24、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5)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无限期连任,可指定继承人。袁世凯在镇压革命党人后,又实施了哪些独裁措施?新课探究袁世凯祭天1915年末,袁世凯下令以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准备在元旦举行登基大典。新课探究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进一步扩大日本在“南满”和蒙古的权益;规定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借或割让他国;聘用日本人为顾问等。新课探究护国战争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国共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戮此民贼,以拯吾民。 孙中山讨袁宣言对袁世凯倒行逆施的复辟帝制行为进行了

25、强烈谴责,坚决斗争。试通过以上材料分析孙中山对袁世凯称帝的态度。新课探究原因袁世凯的复辟活动,令举国哗然。孙中山发表讨袁檄文,号召爱国豪杰共同奋起,维护共和制度。经过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护国战争爆发。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护国战争爆发。新课探究图为护国军部分的将领右起:3蔡锷,4李烈钧结果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6月在绝望中死去。护国战争结束。新课探究袁世凯能够建立独裁统治和复辟帝制的原因是什么?袁世凯掌握了北洋新军,并不断扩充其实力。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的支持,尤其是日本帝国主义的

26、支持。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新课探究(1)袁世凯出卖国家民族利益,违背民主共和的历史发展潮流,必然遭到全国人民的唾弃和历史的惩罚,这是袁世凯迅速败亡的根本原因。袁世凯复辟帝制迅速失败的原因是什么?(2)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人人心,民主共和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使复辟帝制的倒行逆施没有长期生存的思想基础。新课探究(3)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坚决维护民主共和制度,以蔡锷、李烈钧等为代表的国民党人武力讨伐也是其原因之一。(4)北洋军队人心涣散。节节败退。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加剧。复辟帝制者众叛亲离。新课探究原因:袁世凯死后,继任的北洋统治者拒绝恢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国会。为了维护共和制度,孙中山毅然举起了“护法”的大旗。护法运动经过:1917年秋,孙中山在广州组织护法军政府,试图借助滇系、桂系等西南军阀的军事力量,开展护法运动。结果:南北军阀最终达成了妥协,孙中山被排挤出军政府,护法运动失败。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