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云南省江城县第一中学物理高三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3届云南省江城县第一中学物理高三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3届云南省江城县第一中学物理高三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3届云南省江城县第一中学物理高三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2023高三上物理期中模拟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一质量为0.5kg的质点从静止开始沿某一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的动量p随位移x变化的关系为(各量均取国际单位),则此质点( )A加速度为2m/s2B前2s内动量增加8kgC在连续相等时间内,动量增加量越来越大D在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

2、时,动量增量可能相等2、物体做曲线运动,则( )A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一定变化B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一定变化C物体的速度的大小一定变化D物体的速度的方向一定变化3、物体从斜面(斜面足够长)底端以某一初速度开始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t秒到达位移中点,则物体从斜面底端到最高点时共用时间为()A2B2tC(32)tD(2+2)t4、如图所示,S1、S2 是一水平面上的两个波源,它们的振动周期都为 T,振幅都为 A. 某时刻 S1 发出的波恰好传到 C,S2 发出的波恰好传到 A,图中画出的是该时刻两列波在 AC 部分的叠加波形,S1A 间、S2C 间波形没有画出。若两列波传播速度相同,则( )A两波源的起

3、振方向相同B再经过 ,AC 间的波形是一条直线CA、B、C 三点始终都是振动加强点,振幅为 2AD A、B、C三点始终都是振动减弱点,振幅为 05、氢原子能级示意图如图所示,大量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辐射出光子后,能使金属钨发生光电效应,已知钨的逸出功为4.54eV,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A氢原子辐射的光子都能使钨发生光电效应B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8.21eVC一个钨原子能吸收两个从n到n2能级跃迁的光子而发生光电效应D氢原子辐射一个光子后,氢原子核外电子的速率减小6、在平抛物体运动过程中,某一时刻测得物体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间的夹角为60,若已知物体平抛的初速度大小为10 m/s,g取10m/

4、s2,则物体从抛出到该时刻经历的时间为A1s B2s C3s D2s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7、如图所示,O处为地心,卫星1环绕地球做匀速四周运动,卫星2环绕地球运行的轨道为椭圆,两轨道不在同一平面内已知圆轨道的直径等于椭圆轨道的长轴,且地球位于椭圆轨道的一个焦点上,引力常量为G,地球的质量为M,卫星1的轨道半径为R,OQ=1.5R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卫星1的运行周期大于卫星2的运行周期B卫星2在 P、Q点的速度大小关系为C卫星2在Q 点的速度D如果卫星1的加速

5、度为a,卫星2在P点的加速度为a p ,则 aap8、从地面上同一位置O处抛出两小球A、B,分别落到地面上的M、N点,两小球在空中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空气阻力不计,则AB的加速度比A的大BA的飞行时间比B的飞行时间长CB的飞行时间比A的飞行时间长DB在最高点的速度比A在最高点的速度大9、某宇宙飞船在赤道所在平面内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假设地球赤道平面与其公转平面共面,地球半径为R。日落后3小时时,站在地球赤道上的小明,刚好观察到头顶正上方的宇宙飞船正要进入地球阴影区,则A宇宙飞船距地面高度为RB在宇宙飞船中的宇航员观测地球,其张角为90C宇航员绕地球一周经历的“夜晚”时间为6小时D若宇宙飞船的

6、周期为T,则宇航员绕地球一周经历的“夜晚”时间为T/410、如图所示,在动摩擦因数0.2的水平面上,质量m2 kg的物块与水平轻弹簧相连,物块在与水平方向成45角的拉力F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此时水平面对物块的弹力恰好为零g取10 m/s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轻弹簧的弹力大小为20 NB若剪断弹簧,则剪断的瞬间物块的加速度为0C若剪断弹簧,则剪断的瞬间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8 m/s2,方向向右D当撤去拉力F的瞬间,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8 m/s2,方向向左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11(6分)某同学设计了两个实验方案,用弹簧测力

7、计直接测量正方形木块与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方案一:将一木块和木板叠放于水平桌面上,弹簧测力计与木块相连,保持木板静止,向右水平拉动木块,如图1所示。方案二:将一木块和木板叠放于水平桌面上,弹簧测力计左端固定,另一端与木块水平相连,水平向右拉动木板,如图2所示。 (1)上述两种方案中,你认为更容易测出准确数据的方案是_(选填“方案一”或“方案二”)。(2)请简要说明选择的理由:_12(12分)某实验小组用一只弹簧测力计和一个量角器等器材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固定在竖直木板上的量角器的直边水平,橡皮筋的一端固定于量角器的圆心O的正上方A处,另一端系绳套1和绳套2.

8、(a)主要实验步骤如下:弹簧测力计挂在绳套1上竖直向下拉橡皮筋,使橡皮筋的结点到达O处,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弹簧测力计挂在绳套1上,手拉着绳套2,缓慢拉橡皮筋,使橡皮筋的结点到达O点,此时绳套1沿0方向,绳套2沿120方向,记下绳套1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计算此时绳套1的拉力F1_;比较F1和F1,即可初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只改变绳套2的方向,重复上述实验步骤.(b)保持绳套2方向不变,绳套1从图示位置向下缓慢转动90,此过程中保持橡皮筋的结点在O处不动,关于绳套1的拉力大小的变化,下列结论正确的是_.A逐渐增大 B先增大后减小 C逐渐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四、计

9、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26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13(10分)如图,AB是倾角为的粗糙直轨道,BCD是光滑的圆弧轨道,AB恰好在B点与圆弧相切,圆弧的半径为R。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可以看作质点)从直轨道上的P点由静止释放,结果它能在两轨道间做往返运动。已知P点与圆弧的圆心O等高,物体与轨道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求(1)物体做往返运动的整个过程中在AB轨道上通过的总路程;(2)最终当物体通过圆弧轨道最低点E时,对圆弧轨道的压力;(3)为使物体能顺利到达圆弧轨道的最高点D,释放点距B点的距离L应满足什么条件。14(16分)如图所示,一宇宙飞船

10、绕地球中心做圆周运动,已知地球半径为R,轨道1半径是2R,现在欲将飞船转移到另一个半径为4R的圆轨道2上去,已知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飞船质量为m,万有引力常数为G,求:(1)地球的质量(2)飞船在1、2两个轨道上做圆运动的的环绕速度之比v1:v2=?(3)理论上,若规定距地心无穷远处为引力势能零势能点,飞船和地球系统之间的引力势能表达式为,(其中r为飞船到地心的距离)请根据理论,计算完成这次轨道转移点火需要的能量15(12分)如图所示,长L=8m,质量M=3kg的薄木板静止放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m=1kg的小物体放在木板的右端,现对木块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取g=10m/s2,求:(

11、1)若薄木板上表面光滑,欲使薄木板以2 m/s2的加速度向右运动,需对木板施加的水平拉力为多大?(2)若木板上表面粗糙,物体与薄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若拉力F=6N,求物体对薄木板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3)若木板上表面粗糙,物体与薄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若拉力F=15N,物体所能获得的最大速度。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B【解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和动量的表达式,结合动量随位移变化的关系式求出加速度,从而求出2s内速度的变化量,得出动量的变化量;【详解】A、根据得,则动量,可知,

12、解得质点的加速度为,故A错误;B、内物体速度的增量为,则动量的增量,故B正确;C、因为相同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相同,则动量的增加量一定相等,故C错误;D、因为相等位移内速度变化量不同,则动量的增加量不可能相等,故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动量的表达式以及运动学公式的综合运用,需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并能灵活运用。2、D【解析】物体做曲线运动,其速度方向时刻变化,但是大小可以不变,例如匀速圆周运动,其速度大小不变,但是方向时刻变大,其加速度大小不变,但是加速度方向时刻变化;例如平抛运动,其加速度大小和方向都是不变的,故选项ABC错误,D正确。3、D【解析】采用逆向思维,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

13、线运动,根据x=12at2得则通过上面半段时间和总时间之比为1:2,则下面半段时间和上面半段时间之比为(2-1):1,因为下面半段时间为t,则物体从斜面底端到顶端共用时间为:t总=(2+2)t,故D正确。4、D【解析】A.由图看出,两列波同时开始传播,由波形平移法判断可知,S1开始振动方向向下,S2开始振动方向向上,故A错误。B. 再经过 ,两列波单独传播时的波形反相,根据叠加原理可知,AC间波形与图示时刻的反相,仍是正弦形。故B错误。CD.A、B、C三点的振动方向相反,所以图中A、B、C三点都是振动减弱点,振幅都为零。故C错误D正确。5、B【解析】A从n=4能级向n=3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光

14、子的能量为小于钨的逸出功,不能使钨发生光电效应,A错误;B设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km解得Ekm=8.21eVB正确;C根据光电效应的瞬时性可知,一个钨原子只能吸收一个光子,能量不能积累;D氢原子辐射一个光子后,向低能级跃迁,氢原子核外电子的轨道半径减小解得由上式得,半径减小速率增大,D错误。故选A。6、C【解析】设初速度为v0,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知,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间的夹角为60时,竖直方向上的分速度为vy=v0tan60= 3v0,则3v0=gt代入数据解得,t=3s,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

15、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7、CD【解析】A由开普勒第三定律可得:已知圆轨道的半径等于椭圆轨道的半长轴,则两卫星的运行周期相等,故A错误;B卫星2做椭圆运动,单位时间内,卫星和地球连线扫过的面积相等,在P点卫星2和地球连线长度小于在Q点卫星2和地球连线的长度,所以,B错误;C由题可知卫星2由Q点开始做向心运动,因此卫星2在过Q点时的万有引力大于向心力,即解得C正确;D卫星在运行过程中只受万有引力作用,则有:所以加速度由题意可知,OP=0.5RR,所以aaP,故D正确8、BD【解析】A.不计空气阻力两球均只受重力,故两球的加速度都为重力加速度,故A错

16、误;BC.两球都做斜抛运动,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是竖直上抛运动,根据运动的对称性可知,两球上升和下落的时间相等,而下落过程,由知用时较长,故的飞行时间比的飞行时间长,故B正确,C错误;D.两球水平方向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在水平方向则有:而:根据解得:在最高点时,两球的速度等于水平方向的速度,所以在最高点的速度比在最高点的速度大,故D正确。9、BD【解析】根据题意画出草图,结合几何关系求解宇宙飞船距地面高度和宇航员观测地球的张角;宇航员绕地球一周经历的“夜晚”转过的角度为90,据此求解所用的时间.【详解】如图所示:太阳光可认为是平行光,O是地心,人开始在A点,这时刚好日落,因为经过24小时地球转一圈,

17、所以经过3小时,地球转了45,即:AOC=45,此时人已经到了B点,卫星在人的正上方C点,太阳光正好能照到卫星,所以根据AOC=45就能确定卫星的轨道半径为:r=OC=OA=R则卫星距地面高度等于(-1)R故A错误。因ACO=45,则在宇宙飞船中的宇航员观测地球,其张角为90,选项B正确;宇航员绕地球一周经历的“夜晚”转过的角度为90,但是因卫星的周期不是24h,则经历的时间不是6小时,若宇宙飞船的周期为T,则宇航员绕地球一周经历的“夜晚”时间为T/4,选项C错误,D正确;故选BD.10、AD【解析】A将拉力F分解为竖直向上的力和水平向右的力,则有,因为此时水平面对物块的弹力为零,即,解得,因

18、为地面对物块的支持力为零,即物块与水平面之间的正压力为零,所以地面对物块不存在摩擦力,故水平方向上受到弹簧的弹力T和,所以,A正确;BC剪断弹簧的瞬间,弹力变为零,重力mg和平衡,物块与水平面间仍没有摩擦力,所以在剪断弹簧的瞬间物块合力为,故加速度为,方向水平向右,BC错误;D撤去力F的瞬间,弹力大小不变,仍为20N,由于竖直向上的分力消失,故物块与水平面间存在摩擦力,物体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小球的加速度为,方向水平向左,D正确。故选D。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11、方案二 方案一中要求水平匀速拉动木块,实际操

19、作很难控制;方案二中可以水平变速拉动木板,实际操作容易实现。 方案一中的弹簧测力计是运动的,不易读准示数;方案二中的弹簧测力计是静止的,容易读准示数。 【解析】(1)方案二更容易测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2)方案一中要求水平匀速拉动木块,实际操作很难控制;方案二中可以水平变速拉动木板,实际操作容易实现;方案一中的弹簧测力计是运动的,不易读准示数;方案二中的弹簧测力计是静止的,容易读准示数;而方案二中无论长木板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都处于静止状态(即平衡状态),这样拉力等于摩擦力,而且无论拉木板速度多少,摩擦力都一样,不改变摩擦力大小,所以容易操作;【点睛】本实验比较简单,要求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0、最好保证小物块处于静止状态,这样可以根据平衡来求摩擦力的大小,即弹簧秤的读数即为小物块受到摩擦力的大小。12、 D 【解析】(a)1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计算绳套1的拉力故有:;(2)保持绳套2方向不变,绳套1从图示位置向下缓慢转动90,此过程中保持橡皮筋的结点在O处不动,说明两个细绳拉力的合力不变,作图如下:故绳套1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大,ABC错误,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直接应用,第二问是三力平衡问题中的动态分析问题,关键受力分析后,作出示意图,然后运用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分析讨论,难度适中四、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26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要

21、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13、 (1);(2)(3-2cos)mg;(3)LR【解析】(1)物体从P点出发至最终到达B点速度为零的全过程,由动能定理得:mgRcosmgcosS=0 所以 (2)最终物体以B(还有B关于OE的对称点)为最高点,在圆弧底部做往复运动,物体从B运动到E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在E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联立解得 FN=(3-2cos)mg则物体对圆弧轨道的压力 FN=FN=(3-2cos)mg(3)设物体刚好到D点,则 对全过程由动能定理得mgLsinmgcosLmgR(1cos )mvD2 由以上两式得应满足条件则为使物体能顺利到达圆弧轨道的最高点D,释放点距B点的距离L应满足14、(1) (2) (3) 【解析】(1)设在地面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