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教案:《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设计_第1页
高二语文教案:《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设计_第2页
高二语文教案:《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设计_第3页
高二语文教案:《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设计_第4页
高二语文教案:《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二语文教案: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感受词人爱国主义情怀,体味辛弃疾豪放派的词风。二、重点难点分析:这首词虽为自读课,但词中用典较多,指导诵读几分析课文时,要指导学生理解典故的含义,为理解全词扫清障碍。三、课时安排:一课时四、教学过程:学生齐读念奴娇赤壁怀古导语赤壁的惊涛骇浪引起了苏轼的无限遐想,他怀念古人,但是与雄姿英发、年轻有为的周瑜相比,华发早生、壮志难酬的东坡自然会生发无限的感慨。登上京口北固亭的辛弃疾,又会借古人抒发何种感想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背景及作者介绍(知人论世法)人:辛弃疾一生致力于抗金,收复中原,但不被统治者重用;写此词时

2、,66岁在京口任知府。世:统治阶级偏安江南,统治集团内部分为主战主和两派;宰相韩托胄为巩固自己的个人地位急于北伐。范读正音;学生自读三遍(第1、2遍出声朗读,第3遍结合注释默读并考虑本词最突出的写作特色是什么;学生齐读。(四)在清楚本词最突出的特色是“用典”的前提下,让学生找出用典之处,每个典故涉及到的人物是谁。明确:(1)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孙权)(2)寄奴曾住(刘裕)(3)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刘义隆)(4)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拓拔焘)(5)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廉颇)(五)分析典故作用,得出作者的观点立场及文章主旨。明确:(1)抗金收复失地,恢复中原。(赞叹惋惜)(2)

3、主张北伐抗金。(赞叹惋惜)(3)批草率出兵。(批评,借古讽今)(4)今昔对照,不堪回首(担忧)(5)不忘为国效力(悲壮)立场观点:抗金北伐,收复中原,不忘为国效力,反对草率出兵。主旨:抒发抗敌救国的雄图大志,反对草率出兵和为国效力的忠心。辛词风格:苍凉中见悲壮,豪放。五、作业:比较本词与扬州慢的不同。教学实录:学生:齐诵念奴娇赤壁怀古师:赤壁的惊涛骇浪引起了苏轼的无限遐想,他怀念古人,但是与雄姿英发、年轻有为的周瑜相比,华发早生、壮志难酬的东坡自然会生发无限的感慨。登上京口北固亭的辛弃疾,又会借古人抒发何种感想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板书课题作者)过以前的学习我们知

4、道,鉴赏古典诗歌,入手之前什么是重要的一环?生:(七嘴八舌)写作背景作者情况。师:对。现在我们就由此入手来学习这首词。记得朱光潜先生曾经教给我们一个鉴赏诗歌的方法,叫“知人论世”。下面我们就用这个方法,根据以往的知识,看看其中的“人”与“世”。既然我们是用这个方法来介绍作者与背景,那么我们可以轻易得出人即(生齐答:辛弃疾),世即(生齐答:社会)。好,具体来看“人”,辛弃疾一生都致力于什么?生:致力于抗金,收复中原。师:他的理想实现了吗?生:没有。师:为什么?生:因为他不被统治者重用。(板书:一生致力于抗金,收复中原,但不被统治者重用。)师:写这首词时,作者情况如何?生:他当时66岁,在京口任知

5、府。(板书:66岁,在京口任知府。)师:再来看“世”,当时的社会情况如何?生:当时的宰相急于北伐。师:以皇帝为首的统治集团呢?生:偏安江南。师:统治集团内部分成几个派别?生:分为主战派与主和派。(板书:统治集团偏安江南,集团内部分为主战与主和两派;宰相韩托胄为巩固个人地位急于北伐。)师:现在写作背景及作者情况我们已经了解了,在这种情况下,处于这种地位的辛弃疾会写出什么样的诗篇,抒发什么样的感情呢?我们来看这首词。(师范读,指出韵:处、去、住、虎、顾、路、鼓、否。)要求学生自读3遍。前2遍出声朗读,第3遍结合注释品读,并考虑这首词的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学生齐读。师:这首词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生:

6、用典。(板书:用典。)师:请一位同学找出词中所用的典故。生:(站起无语)师:你找不出,说明你一不懂何为用典,二没有品读课文。生:一处是“英雄无觅孙仲谋处”,一处是“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无语)师:(板书,等待此生继续回答)找出了两处。可以肯定的是用典之处还有。你找不到的原因是不懂什么是用典。你先谈谈什么是用典。生:(说不清楚)另一生:把历史故事放在自己的作品中,借以表现自己的理想愿望或感情。师:这位同学讲得浅显易懂,这就是用典。继续找。生:“人道寄奴曾住”“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师:(板书)现在找全了。请看,这首词全文只有“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

7、路”没有用典。从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我们知道,词人怀古的目的是为了感今。辛弃疾怀古的目的亦是如此,他怀念古人,为了表现他的理想愿望或观点立场。从中,我们亦可以看出他的感情倾向。下面,我们就来具体分析作者用典的作用。师:“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此句是怀念孙权的。“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是什么句式?生:倒装句。应为“无处觅英雄孙仲谋”。师:作者在“孙仲谋”前加上了“英雄”一词作为修饰限定,他为什么认为孙权是英雄呢?生:因为孙权打败了曹操。师:刘备也打败过曹操啊,况且三国时的英雄很多,曹操、张飞、关羽、赵云、诸葛亮等都是英雄。为什么只提孙权?关键看他打败的是曹操什么样的

8、军队?看注释。生:(齐)来自北方的。师 :曹操不在北方老实呆着,来南方做什么,他所进行的战争是什么性质的?生:侵略战争。师:对了,是因为孙权打败了来侵犯他的队伍,所以作者认为他是英雄。进一步想,辛弃疾为什么不像苏轼一样怀念周瑜而怀念孙权呢?生 :因为孙权是帝王。师 :帝王就一定比平常人值得怀念?生:因为孙权以一个帝王的身份打败了侵略他的曹操,又从“无觅英雄孙仲谋处”句可见作者认为像孙权这样的帝王没有了,隐含他对当时统治者偏安江南的不满,为再没有这样的人物而惋惜。回答得十分到位。下句“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中,“舞榭歌台”体现的是歌舞生平的气象。在三国纷乱的情况下,东吴为什么会有如此气象

9、?生:因为孙权的领导。师:对,是因为孙权能确保国土不受侵犯。可是从“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又见到如今已没有孙权这样能保证让国家太平的国君了。他的雄才大略及建树已被历史的风雨吹打干净了。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作者通过这个典故,表达了对孙权的赞叹,对统治者的惋惜,表现他想抗金,收复中原的愿望。(板书:抗金,收复中原。赞叹惋惜。)好,接下来看“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相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这句是怀念刘裕的,这个典故所表现的作者的感情与上一个是否一样?生:一样。师:看他是如何表现的?“斜阳草树,寻常巷陌”是说刘裕早年的生活环境,亦即他的出身。可见,他的出身是低微贫寒的,那么作者为什么要在

10、此交代他的出身呢?生:他出身低微,后来却有了作为。师:写这一点有什么用呢?生:(沉默)师:想一想陆游的书愤中“楼船夜雪瓜洲度,铁马秋风大散关”两句,他为什么要在抒发愤怒的诗中写两次胜利的战争呢?生:(恍然大悟)强调事在人为。师:太好了!我们本有能力打败外族的入侵,可是统治者不打,反倒偏安于江南。同样体现了作者对刘裕的赞叹和对统治者的惋惜。那么,这一典故表现了作者想做什么?生:他想北伐。师:(板书)上片作者写到的两个人,有什么共同特点?生:事业都在京口起步,都建功立业。师:作者为什么只写这两个人?生:他们的做法体现了作者的理想。师:接着读下片,作者用刘义隆北伐的典故想说明什么?刘义隆是个好大喜功

11、的人,他的北伐战争有什么特点?生:草草。师:结果?生:赢得仓皇北顾。师:作者本主张北伐,在这里又反对,为什么?生:他反对草率北伐。师:好,作者主张打有准备的仗,反对草率北伐。他借古讽今,其实在劝说宰相不要草率出兵。(板书:批草率出兵 批评)。下六句“四十三年一片神鸦社鼓”实际描写了两种场面,想一想这两种场面一样吗?生:不一样。师:各自有什么特点?生:“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写四十三年前,扬州一带被金兵劫掠,战火纷飞,肯定是惨不忍睹的。师:好的。下一个场景是写过去还是写现在?生:现在。师:什么特点?生:人多,人们在祭祀,庆祝很乱。师:人多必然乱吗?想一想你去赶庙会,你去逛街,有什么感觉

12、?感觉街上是什么特点?生:红火热闹。师:对了,那么,当时佛狸祠在谁的统治之下?生:金的统治。师:人们这样生活,这“人”指金人还是汉人?生:(七嘴八舌)金人 汉人。师:在金的统治下,如果金人过这种安定的生活,在词中有什么意义?如果是汉人呢?生:是汉人。师:怎么判断的?生:汉人安于现状,人们忘了国耻,忘了收复中原。师:非常好。作者用今昔对照,表达了什么感情?生:气愤。作者对老百姓“气愤”?生:应该是忧虑。师:(板书:今昔对照,不堪回首 担忧)是的体现了他对国运的担忧之情。这样作者的忠义之心,跃然纸上。最后一个典故“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你怎样看待这句话?生:能看出作者想像廉颇一样,重新受到朝廷的起

13、用,为国效力。师:对。但是廉颇的结局如何?生:没被起用。师:作者呢?生:也没被起用。师:是的满怀爱国热情的辛弃疾一心为国效力,可他忠不为用,报国无门。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一个正常的人,他自然会生发什么感情?生:悲愤。师:是的,辛弃疾是一个爱憎分明的词人。可是,他的“愤”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的?与鲁迅的“悲愤”是否相同?他像鲁迅一样恨当权者吗?生:他不恨,他爱国。师:所以说,词人的愤是建立在爱国的基础上的,这就决定了这个“愤”中含有“悲壮”的成分。那么这一句,大家说是以不忘为国效力为主,还是以抒发悲愤为主呢?生:以不忘为国效力为主。师:分析到这里,我们已经知道了辛弃疾用典的作用。同时,他也用古人形

14、象声明了自己的政治立场和观点。请大家总结一下。他的政治立场与观点是:决心北伐抗金,收复中原,不忘为国效力,但反对草率出兵。学了本词之后,你是否对辛词风格有了大体印象呢?生:豪迈,悲壮,苍凉师:好。至此,我们分析完了这首词,解决了本课的重点,即辛词是如何运用典故来表达他的理想愿望及主旨的。齐读课文。作业:比较扬州慢与本词的不同之处。教学后记:对古典诗歌的教学,人们往往会走进两个误区:一是只读读背背,二是脱离文本,架空分析,任意拔高。作为一名一线的青年教师,对此我并没有高谈阔论,只想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一点自己实际的做法。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又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可见“读”在语文教学特别是在诗歌教学中的作用。学生不读熟,教师就无从讲起。况且,中学课本中选的诗文都不难,学生读熟了,再结合注释,字面意思就很容易了解,大致把握了诗歌的内容。在此基础上,还有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对作者及写作背景的介绍。此时介绍作者决不能只满足于介绍作者的字号生活年代及代表作。要更多地介绍作者的生活经历,重点介绍作此诗(词)时的社会环境及生活状况。这样能更好地深入地体会作者写作时的心境及意图。每一篇作品都有自己的特色,具体分析一首词时,切忌面面俱到,即使窜讲也不要全部点到,否则会造成重点不突出,学生不知掌握什么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