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习题答案_第1页
环境影响评价习题答案_第2页
环境影响评价习题答案_第3页
环境影响评价习题答案_第4页
环境影响评价习题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环境影响评价试题库答案一、名词解释1、环境:以人类社会为主体的外部世界的总体。2、 环境影响: 是指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对人类社会的效应。3、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拟议中的建设项目、区域开发计划和国家政策实施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系统性的识别、预测和评估。4、筛选:是指确定一项拟议活动是否需要进行全面的环境影响评价的过程。5、环境标准:是控制污染、保护环境的各种标准的总称。6、评价工作等级:是指需要编制环境影响评价和各专题工作深度的划分。环境预测: 在对环境质量的过去、 现在调查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推测社会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及环境质量变化的情况。环境影响

2、评价制度: 是指把环境评价工作以法律、 法规或行政规章的形式确定下来从而必须遵守的制度。9、环境影响评价程序:是指按一定的顺序或步骤指导完成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过程。10、环境影响报告书:析增加可靠性,污染防治对策具有针对性。12、大气湍流:是一种不规则运动,其特征量是时空随机变量。13、 大气稳定度: 是表示气团是否易于发生垂直运动的判别。 简单的说, 就是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书面总结。11、 环境影响识别: 就是要找出所受影响 (特别是不利影响) 的环境因素,以使环境影响预测减少盲目性,环境影响综合分14、等标污染负荷:把i 污染物的排放量稀释到其相应排放标准时所需要的介质量:计算式pi=mi

3、/ci15、土壤:是位于地球表面能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16、土壤环境背景值:是指一定区域、一定时期未受污染破坏的土壤中化学元素的含量。17、土壤环境容量:一般是指土壤受纳污染物而不产生明显的不良生态效应的最大数量。18、环境容量:是指某环境单元所允许承纳污染物的最大数量。19、环境噪声:是指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20、等效连续A 声级:即考虑了某一段时间内的噪声随时间变化的特性,用能量平均的方法并以一个A 声级值去表示该段时间内噪声的大小。21、噪声敏感建筑物:是指医院、学校、机关、科研单位、住宅等需要保持安静的建筑物。22、区域环境影响

4、评价:是在一定的区域内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从整体上综合考虑区域内拟开展的各种社会经济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污染物总量控制: 是指在某一区域范围内, 为了达到预定的环境目标,通过一定的方式,核定主要污染物的环境最大允许负荷(近似于环境容量) ,并以此进行合理的分配,最终确定区域范围内各污染源允许的污染物排放量。24、环境承载力:是在某一时期、某种状态或条件下,某地区的环境所能承受人类活动作用的域值。25、环境敏感区:泛指对人类具有特殊价值或具潜在自然灾害的地区,这些地区极易因人类的不当开发活动导致负面的环境效益。26、环境目标: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决策者对环境质量所想要达到(或希望达到)的境地(结

5、果)或标准。27、生态环境:是指除人口种群以外的生态系统中不同层次的生物所组成的生命系统。28、生态环境影响评价:通过许多生物和生态概念和方法,预测和估计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果和功能所造成的影响, 这些概念和方法也适用于人工改造过的系统,如农田和城市。29、生物量:又称“现有量” ,指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内生物体的重量。30、生物多样性:系指某一区域内遗传基因的品质、物种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总和。31、植被覆盖率:指某一地域植物垂直投影面积之比,用百分数表示。33、社会经济环境:以人(人体或人群)为中心,由人类创造的一切产品和副产品及其关系、状态和过程的总体。34、目标人口:是指受拟建项目直

6、接或间接影响的那部分人口。35、外部不经济性:是经济外部的一种表现形式。36、机会成本:我们把其他使用方案获得的最大经济效益,称为该资源利 用选择方案的机会成本。37、文物环境:就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第一章第二条规定 的名胜古迹区。38、视觉影响评价:是指运用环境美学观点,依据不同功能区的美学标准, 对建设项目引起的环境景观变化,包括自然景观和人 文景观所进行预测影响分析与评价的过程。39、文化环境:文物保护与环境保护有着密切关系, 古文化遗迹、古墓葬、 古建筑、石窟等,以及重要历史遗址、化石遗址等具有环 境价值的文物,既是文物保护对象。也是环境保护的对象。 即所谓的文化环境。40、

7、文物环境评价:是指建设项目的实施,使史迹文物改变的程度,文物 周围环境的改变程度,以及对这些改变导致文物价值 的变化进行评价。二、填空题1、环境基本特征整体性与区域件、变动件与稳定性、资源件与价值件。2、环境影响分类按来源分类为直接影响、间接影响、累积影响。3、环境影响分类按影响效果分类为有利影响、不利影响。4、环境影响分类按影响程度分类为可恢复影响、不可恢复影响。5、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功能判断、预测、选择、导向功能。6、环境影响评价法正式试行的时间 2003年9月1日。7、环境标准体系按类别分为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基础标 造环境方法标准、环境标准物质标准、环保仪器标准强制性标准

8、和推荐 性标准七类。按照标准制定颁布机关的行政级别分为国家、地方两级。8、环境影响评价程序可分为管理程序和工作程序。 前者主要用于指导环境 影响评价的监督管理,后者用于指导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内容和进程。9、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预测分为建设阶段、 生产运营阶段和服务期满或退 役阶段三个阶段。所有项目均应预测生产运营阶段的影响;预测又分为两 个时段即冬2夏的季,丰二枯二平水期。10、建设项目管理中的“三同时”是指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11、污染物调查中核实污染物的排放量一般有三种方法,分别为物料衡算法、代入系数法、实测法。12、水体中主要污染物包括耗氧有机污染物、营养物、有机毒物、重金属、

9、非金属无机毒物等九种,其中的大部分按是否能在水体中衰减变化分为持 久性污染物和非持久性污染物两大类。13、根据水域的使用目的和保护目标,将水域分为五叁I类水域主要适 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14、地表水的预测分为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三个时期。一般而言,枯 示期自净能力最小,三级评价要求预测枯也期的环境影响。15、确定地表评价工作等级的四个因素分别是根据拟建设项目排放的废水星、废水组分复杂程度、废水中污染物讦移转化和衰减化的特点、受纳水体规模和类别。16、影响大气污染的气象因子风、辐射与云、天气形势、下垫面的条件。17、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环境空气质量划分为三关功能区,其中: 类类功能区主

10、要指适用于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 的地区。18、根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导则,等排放量 R2.5X109建设项目,其评价 等级为二级。20、按照pasquill对大气稳定度的分类方法有 A、B、C D E、F类,其 中属于稳定状态类的是F。属于不稳定类的是B。21、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时,十壤布点一般使用网格方法。22、土壤环境影响类型划分为土壤污染型影响、土壤退化型影响、土壤资 源破坏型影响。23、影响土壤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是土壤污染、土壤退化破坏。24、工业工程对土壤环境影响有工业废气、工业废水、工业固体废弃物。25、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对十壤的环境影响有占用十地资源诱发十壤一地

11、质环境的灾害、引发土壤盐泽化、促进土壤沼泽化促使河口土壤肥力下降、海岸后退。26、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 2020000Hz27、声压为80dBA和70dBA的声源叠加后是80dR。28、环境噪声评价一般一级评价要求该项目边界往外 200m内为评价工作范 围;对机场要求飞行跑道两端各 15Km侧向2Km为评价范围。29、项目建设前后噪声级有显着增高,增高量在 510dB(A)或受影响人口显着增多的情况,噪声环境评价按一级评价。一般建设前后增高量在3dB”以内且受影响人口变化不大的情况, 噪声环境评价按三级评价进行工作。30、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类型流域开发、 开发区建设、城市新区建设、

12、旧区改造。31、污染物总量控制分类,一是指令约束下的总量控制,二是环境容量约束下的总量控制。32、某一建设项目对环境土壤质量评价内容包括土壤环境污染现状评价、土壤退化现状评价、土壤现状破坏评价三个方面。33、区域环境容量从环境要素可分大气、水、土壤、生物。34、区域污染物的总量捽制可分为指令约束下的总量控制和环境容量约束下的总量控制两类。35、建立区域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应遵循科学性、完备性、可量性、区域性、规范性等五条原则。36、生物量是指单位面积或体积内生物体的总量。37、植被药盖率是指指某一地域植物垂直投影面积之比,用百分数表示。38、生物多样性是指系指某一区域内遗传基因的品质、物种和生态

13、系统多样性的总和。39、生态环境影响评价1, 2, 3级评价项目,要以重要评价因子受影响的方向为扩展距离,一般不能小于 830Km 28Km 12Km40、牛态环境影响识别的内容包括影响因素识别,影响对象识别,景彳响后果与程序识别。41、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以重要评价因子受影响的方向为扩展距离, 一般一级评价范围为830Km二级评彳范围为2-8Krg三级评价范围为 匕2Km42、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的减缓措施有保护、恢复、补偿、建设。43、如果气温的垂直递减率为 丫,干绝热的垂直递减率为 口,那么当丫Y d时,大气为中性层结。44、大气污染按照相态可分为气态、固态、液态。而根据他们的化学组成

14、 可分为含至 含硫、含碳、氯代化物、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物质五种。45、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时目标人口确定的。凡居于此范畴都可以划为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46、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评价中的敏感区有农业基地区、森林生态保护区、沿海滩涂地区、文物古迹保护区、少数民族居住区。47、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评价方法有专业判断法、调查评价法、费用一效益 分析。三、问答题1、一种理想的环境影响评价过程应能满足以下条件?答:1基本上适应于所有可能对环境造成显着影响的项目,并能够对所有可能的显着影响作出识别和评估;2对各种替代方案(包括项目不建设或地区不开发的情况)、管理技术、减缓措施进行比较;生成清楚地环境影

15、响报告书,以使专家和非专家都能了解可能的影响的特征及其重要性;包括广泛的公众参与和严格的行政审查程序;及时、清晰的结论,以便为决策提供信息。另外,环境影响评价内容还应验甚至所评价活动开始及结束以后一定时段内的监测和信息反馈程序。2、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应包括的内容(要点)?答: 1 建设项目概况;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状况;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和预测;环境保护措施及其经济、技术论证;环境影响经济效益分析;对建设项目实施环境监测的建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涉及水土保持的建设项目, 还必须有经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的水土保持方案。3、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功能?答:评价具有四种最为基本的功能:判断

16、功能、预测功能、选择功能和导向功能。评价的基本功能在评价的基本形式中得到充分地体现。评价的基本形式之一,是以人的需要为尺度,对已有的客观作出价值判断。评价的基本形式之二,是以人的需要为尺度,对将形成的客体的价值作出判断。评价的另外一种基本形式, 是将同样都具有价值的客体进行比较,从而确定其中哪一个更有价值,更值得争取的,这是对价值序列的判断,也可称为对价值程度的判断。在人类活动中,评价最为重要的、处于核心地位的功能是导向功能,以上三种功能都隶属于这一功能。4、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答: 1 保证建设项目选址和布局的合理性;知道环境保护措施的设计,强化环境管理;为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导向;促进

17、相关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5、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特征?答: 1 具有法律强制性;纳入基本建设程序;评价对象偏重于工程项目建设;分类管理;评价资格实行审核认定制。6、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发展? 1972 年引入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开展研究。? 1979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 颁布,首次明确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法律地位。? 1981 年, 基本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作了具体规定。? 1986 年,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进一步明确了环境影响评价的有关内容、编制和审批程序。? 1996 年, 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 提出环境影响评价应当从微观

18、评价向中观、宏观评价发展。? 1998 年,国务院颁布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以专章的形式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进行了规定,提出对建设项目实行分类管理,完善了申报、审批程序及法律责任。? 2002 年 10 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扩展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两部分7、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答: 1 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第二阶段为正式工作阶段;第三阶段为报告书编制阶段。8、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依据?答; 1 建设项目的工程特点;项目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国家或地方政府所颁布的有关法规。9、环境影响评价是怎样进行分类管理的?答

19、: 1 编写环境影响报告书的项目:新建或扩建工程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的不利影响,这些影响可能的是敏感的、不可逆的、综合的或以往尚未有过的。编写环境影响报告表的项目:新建或扩建工程对环境可能产生有限的不利影响,这些影响是较小的或者减缓影响的补救措施是很容易找到的,通过规定控制或补救措施可以减缓对环境的影响。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的项目:对环境不产生不利影响或影响较小的建设项目,只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10、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写原则及要求?答:原则:环境影响报告书应该全面、客观、公证,概括的反应环境影响评价的全部工作,评价内容较多的报告书,其重点评价项目另编分项报告书,主要的技术问题另编专题报告书。文字应

20、简洁、准确,图表要清晰,论点要明确。基本要求:环境影响报告书总体编排结构:应符合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条例( 1998 年 11 月 29 日颁布)的要求,内容全面、重点突出、实用性强。基础数据可靠:基础数据时评价的基础。预测模式及参数选择合理;结论观点明确、客观可信;语句通顺、条理清楚、文字简练、篇幅不宜过长;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应有评价资格证书。11、环境影响识别包括哪些基本内容?答: 环境影响就是要找所有受影响的环境因素, 以使环境影响预测减少盲目性,环境影响组合分析增加可靠性,污染防治对策具有针对性。环境影响因子的识别;环境影响程度识别。12、指数法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答: 环境现状评价中常

21、采用能代表环境质量好坏的环境质量指数进行平价。具体有单因子指数评价、 多因子指数评价和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评价等方法。13、地表水环境预测点怎样确定?答: 1. 已确定的敏感点. 环境现状监测点,以利于进行对照;水文条件和水质突变处的上下游水源地,重要水工建筑物及水文站附近:. 在河流混合过程段选择几个代表性断面;. 排污口下游可能出现超标的点位附近。14、常用的消减拟建项目对地表水污染的措施有哪些?答: 1. 对拟建项目实施清洁生产、预防污染和生态破坏是最根本的措施其次是就项目内部和受钠水体的污染控制方案的改进提出有效的建议。推行节约用水和废水再用,减少新鲜水用量;结合项目有、 特点,对排放的废

22、水采用适宜的处理措施。. 在项目建设期因清理场地和基坑开挖、堆土造成的裸土层应就地建雨水拦蓄池和种植速生植被,减少沉物进入地表水体。. 试用农用化学品的项目,可通过安排好化学品试用率、试用范围、和流失到水体的途径等方面想办法,将土壤侵蚀和进入水体的化学品减至最5应采用生物、化学、管理、文化和机械手段、一体的综合方法。6在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利用人工湿地控制非点源污染。7.在地表水污染负荷总量控制的流域,通过排污交易保持排污总量不增加。15、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有?答:水环境影响评价是在工程分析和影响预测基础上,以法规标准为依据 解释拟建项目、引起水环境变化的重大性,同时辨识敏感对象对污染物

23、排 放的反应;对拟建项目的生产工艺、水污染防治于污水排放方案等提出意 见;提出避免消除和减少水体影响的措施和对策建议最后提出评价结论。16、大气污染环境评价技术导则要求预测的内容?答1.建设项目概况及工程分析。.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的环境概况。.边界层污染气象条件分析。.大气环境质量现状检测与评价。.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环境经济损益分析。.评价结论和对策。17、高斯模式2(2 He 2nh)2exp 22 222C(x,y,z) exp( -y7)exp e 2 口 2 u y z 2 y n2 2中各项的物理意义?答:式中:c(f , y, z)下风向某点(f , V, z)处的空气污染物

24、浓度,叫毫克 /立方米; x一下风向距离,m;y 横风向距离,m; TOC o 1-5 h z z 距地面高度,m;Q气载污染物源弓虽,即释放率,ms ;u 排气简出口处的乎均风速,刮m/s ;y 垂直于主导风向的大气横向扩散参数,mz 铅直向扩散参数, mHe 有效排放高度,m。18、在选择大气预测方法程序时,应考虑哪些方面的因素?答: (1) 污染源及污染物模拟的时空范围及分辨率模拟区的下垫面特征对模式效能的要求19、影响大气预测准确度的因素有哪些?答: 1 模式使用的排放源、气象和地形资料的误差模式包括的所有计算公式和参数不合适引起的误差用来检验模式的浓度实测资料的误差20、如何筛选土壤

25、污染,土壤退化和破坏的评价因子?答:评价因子的选择:评价因子的选取是否合理,关系到评价结论的科学性和可靠程度。选择评价因子时,要综合考虑评价目的和评价区域的土壤污染物的类型等因素。一般选取的基本因子如下:重金属及其他有毒物质:汞、镐、铅、锌、铜、镑、银、碎、氟及富等;有机毒物:酚、DDT六六六、石油、3, 4一苯并在、三氯乙醛及多氯联苯等。此外,还可选取一些附加因子,主要包括有机质、土壤质地、酸度、石灰反应、氧化还原电位等。21、保护土壤环境采取哪些主要对策措施?答 : 1 加强土壤资源法制管理加强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加强土壤环境的监测和管理加强土壤保护的科学技术研究22、噪声的衰减有哪些?答:

26、声在大气中传播将产生几何发散、反射、衍射、折射等现象,并在传播过程中引起衰减。噪声从声源传播到受声点,因受传播距离、争气吸收、阻挡物的反射与屏障等影响,会使其衰减。23、我国环境噪声影响评价的基本内容?答:国内噪声影响评价的基本内容有六个方面:根据拟建项目多个方案的噪声预测结果和环境噪声标准,评述拟建项目各个方案在施工、运行阶段噪声的影响程度、影响范围和超标状况( 以敏感区域或敏感点为主 )o分析受噪声影响的人口分布( 包括受超标和不超标噪声影响的人口分布)分析拟建项目的噪声源和引起超标的土要噪声源或主要原因。分析拟建项目的选址、设备小置和设备选型的合理性;分析建设项目设计中已有的噪声防治对策

27、的适应性和防治效果。为了使拟建项目的噪声达标,评价必须提出需要增加的、适用于该项目的噪声防治对策,并分析其经济、技术的可行性。提出针对该拟建项目的有关噪声污染管理、噪声收泅和城巾规划方面的建议。24、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内容?答: 1 区域开发活动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开发区的选址合理性分析开发区的总体布局合理性分析开发区规模与区域环境承载力分析区域开发土地利用与生态适宜度分析拟定开发区环境管理体系规划25、生态环境保护需遵循的基本原理?答 : 1 保护生态系统结构的完整性保持生态系统的再生产能力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为核心关注特殊性问题解决重大生态环境问题26、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28、?27、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有哪些?答: 1 图形叠置法( 生态图法 )生态机理分析法类比法. 列表清单法质量指标法( 综合指标法)景观生态学方法系统分析法生产力评价法生物多样性足且评价28、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应阐明的内容?答: (1) 生态现状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从生态完整性的角度评价现状环境质量,即注意区域环境的功能与稳定状况;用可持续发展观点评价自然资源现状、发展趋势和承受干扰的能力;植被破坏、荒漠化、珍稀濒危动植物物种消失、自然灾害、土地生产能力下降等,重大资源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生态现状评价要有大量数据支持评价结果( 也 uJ 以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

29、行) ;常用的方法有图形叠置法、系统分析法、生态机理分析法、质量指标法、景观生态学法、数学评价方法等。29、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答: 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就是通过分析开发建设对社会经济环境可能带来的各种影响, 提出防止或减少在获取效益时可能出现的各种不利社会经济环境影响的途径或补偿措施, 进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综合分析,使开发建设的可行性论证更加充分可靠设计和实施更加完善。30、社会影响评价因子有哪些?答: (1) 目标人口:项目影响区内的人口总数、人口密度、人口组成、人口结构等现状情况;受拟建项目影响人口现状情况的变化、 现实受损者和潜在受益考人数及其比例、 人口迁

30、移等方面的情况。科技文化:当地的传统文化、习惯、科研单位、科研力量、科研水平、学校数、教学水平、入学等方面的情况。医疗卫生:当地的医疗设施以及卫生保健等方面的情况、医院的分布、规模、设施和卫生健康等。公共设施:当地住房、交通、供热、供电、供水、徘水、通倍以及娱乐设施等方面的情况。社会安全:当地的凶杀、暴力、盗窃等犯罪率的情况以及交通事故和其他意外事件等。社会福利:社会保险和福利事业以及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等方向的情况。31、经济影响评价因子有哪些?答: (1) 经济基础:评价区经济结构、产业布局、国民收入、人均收入水平等情况。需求水平:根据市场预测对拟建项目产出的市场需求,特别是评价区内目标人口

31、对拟建项日产出的需求。收入分配:受拟建项目影响,收入分配在目标人口中的变化情况o就业与失业:受拟建项目的影响,目标人口的就业与失业情况。32、简述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评价的评价因子?答: 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评价因子就是在社会经济环境评价范围内受拟建项目影响的那些社会经济环境要素,这些要素一定要能从总体上反映日标人门及共社会经济环培受拟建项目影响的情况。33、环境费用效益分析的步骤内容?答: (1) 弄清问题环境功能的分析确定环境破坏程度与环境功能危害的关系,即剂量反应关系弃清各种对策方案改善环境的程度计算各个对策方案的环境保护效益计算各种对策方案的费用 .34、文物环境评价的基本原则?答:现存的史迹

32、文物不受显着影响2潜在文物埋藏地不被破坏灭迹或使其无明显变化文物环境改变,但不使其文物价值降低;保持文物环境的美学价值和旅游经济价值。35、视觉影响评价内容应包括几个方面?答: 视觉影响评价内容应包括下列各方面: 在观感上与邻近环境协调性: 例如, 建筑物密集程度、高度、形态、建筑物的比例及和谐性,采用的色彩和物料等;是否阻挡视线: 例如, 是否阻碍现有景物的视线或阻碍从现有已规划的观景廊道观赏地志及名胜;是否改善景观:例如,清除阻挡视线及影响景观的事物、设计悦目及可美化的景观的景物;阳光照射、反射或人造光源所散发的刺目强光:例如,从构筑物表层覆盖的镜面或磨光面折射的光线,或从拟议发展项目内光

33、源所散发的光线,令人目眩及感受到不适。除了以上内容外,视觉影响评价还应进一步考虑下面列出的一些问题,它们可以单独或联合使用以解释视觉影响的显着性:拟建工程( 活动 ) 是否符合当地社区或城区的土地使用要求?拟建工程(活动)是否符合当地社区或城区的法规?拟建工程(活动)是否符合当地社区或城区的规划导则”拟建工程(活动)是否符号当地社区或城区的缓冲区的要求根据所采用的用来描述现状和I 稻建设条件的定量方法,确定哪些景观质员的变化是可行的根据与当地社区或城区的规划者的交谈结果,确定哪些景观质量的变化是可行的 ?四、计算题1、计算如下几个噪声之和:52dB, 61 dB, 58 dB, 55 dB,

34、52 dB, 64 dB,57 dB 。n解:LPT10lg (pi / p0)2i1由于LP 10lg( pi / p0)2 所以(pi / p0)2 =100.1L P代入数据得Lpt101g(pP0)2=67dBi 12、锅炉房2m处测为80 dB,距居民楼16m;冷却塔5m处测为80 dB,距居民楼20m,求二设备噪声对居民楼共同影响。解:锅炉房对居民楼产生的噪声:Lpi 80 201g(ri) 62 dB冷却塔对居民楼产生的噪声:Lp2 80 201g(r2/ri) 68 dB共同影响 Lpt 101g(100.1Lp1 100.1Lp2)=69 dB3、某热电厂排汽筒(直径1M排出

35、蒸汽产生噪声,距排汽筒2m处测得噪声为80 dB,排气筒距居民楼12nl问排汽筒噪声在居民楼处是否超标(标准为60 dB) ?如果超标应离开多少米?解:排气筒在居民楼产生的噪音为:Lp 80 201g(2/r1)二64 dB标准为60 dB故超标要想达标设应离开2米即 60=80-201g(r 2/r 1)解得2=20m4、一位于工业区的噪声源,在离声源 5米处测得噪声维85dBA问其厂界(距离声源100米)噪声是否超标?(提示:Aw 2010g工)2解:Lp=85+201g(5/100)=59 dB两个声源分别在预测点产生的噪声值为20dBA和80dBA加合后最终的结果是多少dBA?解:Lp

36、t 101g(100.1Lp1 100.1Lp2) =80dBA某厂使用硫含量1.590的煤,其年用量为2000 t ,烟囱的有效高度为25米,烟囱的出口处风速为2.5m/s ,烟气排放量为760万Nml/a ,试问计算在D稳定度下,距离该厂烟囱1000米的某一环境敏感点SO的地面轴线浓度?【已知在 D稳定度下1000米处的水平方向扩散参数为156,垂直方向扩散参数为109,地面轴线浓度公式为:C(x,o,o,He) u y z, He2、exp( )12 z解:已知:u=2.5m/s ; y= 156 ;z=109; He=25mQ=(2000 106 1.59% 2代入公式得C(x,o,

37、o, He)80%)/(365 24 60 60)=1613mg/sHl-2,3exp(ey)=1.18 10 mg/m u y z2 z某工厂年排废水200万吨,废水中COD220mg/l排入三类水域,采用的废水处理方法COD?除率50%,三类水体标准为100mg/l。请提出该厂CO团F放总量控制建议指标并说明理由。解:1、处理前 CODF放量:200X 104X 220X 103X 10-9=440 吨/年2、处理后排量:440X (1-50%) =220吨/年 3、达标排放量:200X 104X 100X 103X 10-9=200 吨/年 则总量控制建议指标w 200吨/年某工厂建一台10t/h蒸发量的燃煤蒸汽锅炉,最大耗煤量1600kg/h,引风机风量为15000附八,全年用煤量4000t煤的含硫量1.2%,排入气 相80%, SO的排放标准1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