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木模板施工方案_第1页
圆柱木模板施工方案_第2页
圆柱木模板施工方案_第3页
圆柱木模板施工方案_第4页
圆柱木模板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圆柱木模板施工方案混凝土浇筑前应做好以下检查:检查模板的标高、位置、构件的截面的尺寸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检查模板的支架是否稳定,模板的固定是否牢靠。检查模板的紧密程度、模板的缝隙应嵌严。检查钢筋的规格、数量、安装位置及构件接点连接焊缝是否与设计和施工 规范的要求相符合。模板内的垃圾、木片、刨花、锯屑、泥土和钢筋上的油污等杂物应清理干 净。(9)柱模撤除拆模时,依次把加固在模板外面的钢管、木方、钢带去除,此时模板自然 脱模张开,如有个别没有自然张开的模板,只需要在凸凹槽接口位置用木条敲 击震动一下,模板便可自然脱模(请严禁用工具撬开)。重点部位施工方法和受力计算. 1支撑体系受力计算(1)各项参数

2、脚手架参数横向间距或排距(m):0.90;纵距横):1. 00;步距横):1. 50;脚手架搭设高度(m):最高4. 5;采用的钢管(mm):48X3.0 ;扣件连接方 式:双扣件,双扣件抗滑承载力:12. 0承N;板底支撑连接方式:方木支撑;荷载参数模板与木板自重(kN/m2) : 0. 350;混凝土与钢筋自重(kN/m3) : 25. 000;楼板浇筑厚度(m):采用0. 12; (100、120mm)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2. 500;振捣舲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kN/ m2) :2, 000.木方参数木方弹性模量E (N/mm2) : 8000. 000;木方抗弯强度设计值

3、(N/mm2) : 13. 000;木方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 : 1. 400;木方的间隔距离(mm) : 300. 000;木方的截面宽度(mm):40. 00;木方的截面高度(mm) : 80. 00;(2)支撑钢管计算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集中荷载P取纵向板底支撑传递力,P = 1. 476X1. 000 + 1. 890 = 3. 366 kN; ppppppppppj: f900900900支撑钢管计算简图0.8080.808支撑钢管计算弯矩图(kN. m)支撑钢管计算变形图(kN. m)3.3662.4692.469l3.3662.4692.469l3

4、.3664.2644.2640.8S80.8980.897b.8974.263 4.262634.263 4.262633.366 3.36tt 3662.468 2.46S 468支撑钢管计算剪力图(kN)最大弯矩 Mmax = 0. 808 kN. m ;最大变形a=1. 869 mm ;最大支座力Qmax=10, 996 kN ;钢管最大应力 o= 0. 808X 106/5080. 000=159. 063 N/mm2 ;支撑钢管的计算最大应力计算值159.063 N/mm2小于 钢管的抗压强度设 计值205. 000 N/mm2,满足要求!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于900. 000/15

5、0与10 mm,满足要求!(3)立杆的稳定性计算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b=,力其中N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kN); N = 10. 849 kN哥一一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10/i查表得到;i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cm); i = 1.58A立杆净截面面积(cm2) ; A=4. 89W 立杆净截面抵抗矩(cm3); W=5. 08a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计算值(N/mm2);f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 00N/mm2;lo计算长度(m);lo = kl Li hkl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取值为1. 155;口 计算长度系数,参照扣件式规范表5. 3.3;

6、 u = 1.80由长细比Lo/i =1. 155X 1. 8X 1. 5/0. 0158=197. 4的结果查表得到轴心受 压立杆的稳定系数6二0. 186 ;公式的计算结果:a = 119. 28N/mm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a f,满足 要求!(4)扣件抗滑移的计算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R W Rc其中Rc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单扣件取8. OkN;R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计算中R取最大支座反力,R=10.97kN单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不满足要求,双扣件满足要求2. 2圆柱模板受力验算(1)结构验算说明本结构验算按照圆模板径向

7、拉力原理和小断面平面模板原理进行验算。验算均取最不利位置进行,为到达平安目的,验算时受力结构模型均取用 简支,相当于另外附加了一个平安系数。计算模型中平安系数静载取用1.1,动 载取用1. 2O(2)混凝土侧压力计算最高柱高度取用4. 5m,设计考虑一次性浇筑,平均每小时浇筑30nl3,墩柱 截面积LI3n12,平均浇筑速度为26. 54m/h。Fl=0. 22 Y cto3 i 3 2Vi1/2) =0. 22X26X6X1. 2X1. 15X26. 54 (1/2)=244. 244Kn/m2混凝土的初凝时间t。为6h,浇注速度V为26. 54m/h,混凝土的比重取 26Kn/m3oF2=

8、 y ch =26X3. 9=101. 4Kn/m2两者比拟取侧压力,取较小值为101. 4O其他动载为施工荷载,按照常规取 5oF= 101. 4X1. 1+5X1. 2= 117. 54Kn/m20(3)径向拉力计算根据圆筒承压计算模型,标准圆形压力容器承受的法向压力均转化为径向拉力。米用微分,法向压力F = n rFsin 9712N = J tttF sin OdO = mF cos/ = 一勿F(l -1) = 2 m户 积分后, 。gp N= n rF=3. 14*0. 6*117. 54=221. 44 (Kn/m)(4)面板验算因圆木模面板纵肋为通长,环向箍钢带支撑纵肋,圆木模

9、面板直接支承在纵向肋上,圆木模面板在纵肋上的长宽比大于3,受力结构按照单向板考虑。截 取lOnim宽面板按简支梁进行验算。截面特性计算W = -bh2 =-xQx202 = 667(mm)366/ =bK =12/ =bK =121 1万 x 10 x203 =6667(即成面板强度和挠度验算截取两纵肋间面板,最大净距取30cm计算截取两纵肋间面板,最大净距取30cm计算a/ -ql2 0=竺=坐-w工就 6= l61.2xW6Pa215MPa6()xl(r9-x117.54x1()-3x10 x().3122 _8aw = 0.677 X 79.5 X10 x 10 x 0.312 t 38

10、 x 1Q-3100 EI 100 X 2.06 X10 X180 x IO-12,满足要求。由于圆模板理论上法向压力均会转化为切向拉力,实际面板挠度会大大小 于按照小截面简支力学模型计算出的结果,上述计算得出的挠度不能代表实际 产生的挠度,还需要验算面板抗拉。面板抗拉强度验算截取1cm断面面板进行面板抗拉强度验算。拉力 T = 399. 6X103X1X10 2 = 3996 (n) T 3996。=一 =7 = 66.6xlO6 Pa80nini的木方。(3)柱模的加固“井”构件采用648mmX3. 5mm的钢管。(4)连接结构构件采用模板工程中的各种连接件。作业条件(1)柱模安装操作平台

11、搭设完毕,要在某一侧向留有柱模竖向临时入口。(2)放好圆柱子轴线、模板边线及控制标高线;圆柱模底口应做水泥砂浆 找平层;校正圆柱模垂直度的钢筋环已在楼板上预埋好。(3)圆柱子钢筋绑扎完,各类预埋件已安装,绑好钢筋保护垫块,并已办 完隐检手续。(4)施工方案已批准,并向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第四章施工方案4.1施工工艺4. 1. 1施工工艺流程搭设排架一圆柱钢筋绑扎一圆柱定位措施筋绑扎一圆柱模板拼装一圆柱模板环形钢带加固一圆柱垂直度、轴线检验调整一模板支设完成一浇筑混凝土一柱模撤除。4. 1.2施工工艺流程考前须知(1)搭设排架(2)圆柱模板定位措施钢筋绑扎柱模板内侧用12的螺纹钢在圆柱箍筋上焊

12、制定位筋,定位筋沿柱筋的竖 向间隔500 nun均匀布置,第一道的起步距离为50 mm。柱筋卡在定位筋的卡槽 内然后用扎丝绑扎牢固,绑扎时保证定位筋水平放置。(3)圆柱模板拼装当柱高超过三米,模板的上下连接处的两块模板需要错位安装,错位安装可以保证圆柱体的垂直性和整体性。u 二 LT(4)圆柱模板环形钢带加固定位筋绑扎验收合格后,将两块半圆模板咬齿进行拼装,而后套上紧固钢 带(1 mm厚x30 mm宽),第一道钢带距离柱底100 nun,之上每间隔300 mm布置 一道,钢带紧固时要保证钢带水平,不要扭曲。由于模板是错开安装,在上下 模板水平接口的位置一定要用钢带进行加固,钢带要水平覆盖在接口

13、部位,而 且保证接口位置在加固钢带的中间,这样可以增强模板的稳固和施工的效果。水平扎捆可以保证钢带受力均匀,固定钢带的上下边距为30cm。(安装技巧: 钢带安装时最好用钢尺对模板进行测量,在模板的同一高度四周钉上3-4个小 钉子。上钢带时把钢带放在钉子上,即可保持钢带的安装水平)。安装螺丝时,每一个螺丝拧紧度要保持一致,这样才能保证钢带松紧度的 一致性及施工平安(安装提示:最好同一棵柱子用同一个人加固螺丝)。模板合拢加固后,模板的底部圆平面最好离地面0. 5-lcm距离,并用混凝 土填缝。(5)对模板进行保护(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做)钢带安装好以后为了对模板进行保护,要在模板四周垂直加40mni

14、X80mm的 木方四个,并在用四个钢管固定木方,上下每层钢管的间距保持150cm最正确, 这样不仅可以对木模板进行保护,而且可以缓冲振动棒的压力,使打出来的混 凝土效果更好,同时这样保护也有利于对模板进行垂直定位,使模板的受力形 成一个整体,到达二次加固的作用。(6)圆柱垂直度、轴线检验调整模板加固到位后,还要对模板的垂直度和轴线位置进行校正。在圆柱模体 系的外侧做四边相切的钢管架,钢管架闭合连接,竖向每间隔1500 mm布置一 道,起步杆距柱底200 mm (见排架图)。并且与周围的外架连接成整体。在脚手 架加固的同时,通过吊线来调整模板的垂直度和轴线位置,待偏差在规范要求 范围内时,将外侧脚手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