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22年度实验区年度报告2022-12(“四年四循环”农业水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_第1页
最新2022年度实验区年度报告2022-12(“四年四循环”农业水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_第2页
最新2022年度实验区年度报告2022-12(“四年四循环”农业水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_第3页
最新2022年度实验区年度报告2022-12(“四年四循环”农业水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_第4页
最新2022年度实验区年度报告2022-12(“四年四循环”农业水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of rural drinking water sources, protection of drinking water sources in rural areas by the end of the delimitation of the scope of protection, complete with warning signs, isolating network protection facilitiesPAGE 8of rural drinking water sources, protection of drinking water sources in rural are

2、as by the end of the delimitation of the scope of protection, complete with warning signs, isolating network protection facilitiesPAGE 6of rural drinking water sources, protection of drinking water sources in rural areas by the end of the delimitation of the scope of protection, complete with warnin

3、g signs, isolating network protection facilities石河子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年度检查报告书 实验区名称“四年四循环”农业水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所属学科门类工学实验区负责人刘建军联系电话所属学院水利建筑工程学院起 止 日 期2009-2013填表日期2011-12-19石河子大学教务处二一一年一、实验区负责人情况及项目组成员分工二、人才培养理念立项以来本实验区在人才培养理念、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方面的理念和思路(简述)实验区秉承“严谨的治学作风 ,严肃的教学态度,严格的学生管理” 的优良传统,扎根农业水利工程艰苦行业,依托优势学科群体

4、,在保持疆内领先的基础上,致力于建成区域一流、特色鲜明的农业水利工程人才培养基地。农业水利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传承历史,勇于创新,形成了先进的教育理念:改革教学体系,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不断完善“四年四循环”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基础扎实、专业面广、实践和创新能力强、素质高、肯奉献的一流工程师。“四年四循环”是理论与实践循环交替、互相印证的一种模式,是校企合作,联合育人的一种模式。其要点是利用学校和社会两种环境,高校和企业两种教学资源,从学生入校直到毕业,通过对学生理论与实践高频率的循环训练,把课堂学习和实践工作动态的结合起来的一种高效、立体、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利用大学本科四年时间,每年都进

5、行一次理论与实践的循环交替,四年达到“四年四循环”的人才模式理念,具体如下:循环循环第一年循环:理论:专业基础课 实践:专业认识实习+课程实习;循环第二年循环:理论: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实践:专业实习+课程实习+课程设计;循环第三年循环:理论:专业课 实践:生产实习+课程实习+课程设计;第四年循环:理论:专业课 实践:具体工程实习+毕业设计;三、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和设计立项以来本实验区在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和设计等方面的思路、措施、成效(简述)立项以来,共进行了两年的两轮循环,在人才培养方面具体措施和成效如下:1、结合实验区方案设计,成立了实验班,确定了方案人员构成。2、以2009年新修订的人才

6、培养方案为基础,全面落实本实验区的培养方案,并将第一年循环需要的理论和实践课程全部在实验班学生中开设,充分锻炼了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技能训练。3、专门安排给农水09级学生进行选课指导讲座。4、建立了校内外实习基地,保证了实践训练的可行性。5、建立了校内和校外双导师制度,明确了导师责任,保证导师指导学生的效果本年度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方面的措施和成效本年度人才培养方案是“四年四循环”中的第二年第二循环,具体措施和成效如下:结合开设的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土力学、水力学建筑材料、结构力学、材料力学、水文学及水利计算等课程,进行第二层次农业水利工程专业专项能力训练:掌握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相关工程

7、地质水文地质的问题、工程水文过程的特点以及材料和结构性能。包括力学实验、建材实验、土工实验、水力学实验、地质实习、水文实习、课程设计等。1、明确了校内外导师职责,加强了校内导师队伍实践能力培养,特别是年轻导师的引进和培养,效果显著。2011年新引进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博士:姜海波,加强了导师队伍力量。去年引进两名教师王海娟和周阳,2011年直接派送到肯斯瓦特水利枢纽工程现场进行工程实践锻炼。通过一系列讲课活动,全面提升年青教师的讲课水平。2、加强教师的对外交流与合作,学习校外先进的改革理念和方法。2011年建设期内,实验区共选派9名教师,在疆内外进行了合作和交流。 = 1 * GB3 在学院王京副

8、院长的协调下,选派实验区教师:程建军和刘海隆老师,与兵团设计院地勘分院进行了实验区专业实习实践锻炼全面的交流和合作。 = 2 * GB3 选派宗全利老师与实习基地石河子市金土地节水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华平2011-6-18赴河南郑州参加了“全国高效节水灌溉先进设备与技术应用交流研讨会”,并应邀做了“新疆新型节水灌溉配套水沙处理技术及应用研究”和“自动清洗网式过滤器研发及推广 ”两个报告。 = 3 * GB3 补充其他老师参加的会议等1、刘海隆在2011年6月和兵团水利局一起到兰州大学、河海大学等进行了交流活动。2、刘兵在2011年中国三峡大型梯级水库调度研讨会水利工程年会上进行了交流。3、何新

9、林代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灌区田间节水改造技术集成模式研究”去北京答辩,现项目被立项为石河子大学课题。4、何新林、王振华的论文在“Effective of Agricultural Soil & Water Resources and Protection of Environment”国际会议上进行交流。5、何新林在2010年11月,2011年8月先后两次代表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准噶尔盆地南缘荒漠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技术研究与示范”首期科学家向国家科技部组织的专家组进行项目总结,并进行项目鉴定。6、2011年11月1月-11月8日,刘兵老师接受百众思壮公司,RTK操作技术培训,

10、掌握了RTK的基本操作技能;7、2011年5月,刘兵老师接受南方测绘公司的南方触摸式全站仪的拓展功能介绍,并就教学过程中到诸如“前方交会”、“距离交会”等进行了交流与探讨。四、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改革立项以来本实验区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改革等方面的思路、措施、成效(简述)立项以来,共进行了两年的两轮循环,在课程体系和教学改革方面具体措施和成效如下:1)第一年第一循环结合开设的农业水利工程概论、画法几何、水利工程制图、测量学等课程,进行第一层次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基础技能训练:了解、认识、描述水利工程的功能要求和内部结构,包括认识实习、测量实习,识图、制图训练等。根据实施方案

11、,第一年需要开设的理论课程有:农业水利工程概论、画法几何、水利工程制图、测量学等课程,实践课程有:测量学实验、工程现场测绘实习等,并在2009级实验班中举行了测量学技能大赛,使学生进行第一层次锻炼:了解、认识、描述水利工程的功能要求和内部结构,工程实际测量的技能掌握,以及对实际工程的识图、制图训练等。2)第二年第二循环结合开设的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土力学、水力学建筑材料、结构力学、材料力学、水文学及水利计算等课程,进行第二层次农业水利工程专业专项能力训练:掌握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相关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的问题、工程水文过程的特点以及材料和结构性能。包括力学实验、建材实验、土工实验、水力学实验、地质实

12、习、水温实习、课程设计等。具体见本年度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改革的措施和成效。本年度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改革的措施和成效本年度人才培养方案是“四年四循环”中的第二年第二循环,具体措施如下:结合开设的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土力学、水力学建筑材料、结构力学、材料力学、水文学及水利计算等课程,进行第二层次农业水利工程专业专项能力训练:掌握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相关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的问题、工程水文过程的特点以及材料和结构性能。包括力学实验、建材实验、土工实验、水力学实验、地质实习、水文实习、课程设计等。成效:1、重新挂牌成立了校外两个实习基地,扩大了实验区学生实习的范围,加强了实践教学体系

13、。新挂牌建设了石河子市惠利工贸有限责任公司和石河子市金土地节水设备有限公司两个校外实习基地,并签订了实习基地合作建设协议。2、“不同阶段实践锻炼”以在建的同一水利工程“不同施工阶段”为内容开展,既符合实践训练的递进关系,又保证了实践锻炼的效果。结合2010年动工的兵团最大水利枢纽工程肯斯瓦特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工期为四年,结合该工程的施工方案,将实验班学生的认识实习、专业实习和生产实习主要安排在此工地现场,可以让学生在不同阶段实践锻炼中,逐渐掌握水利工程施工的顺序、工艺等,保证实践锻炼的连续性。2010年安排2009级学生进行了为期1周的认识实习,2011年安排2009级学生进行了为期1周的专业

14、实习,包括工程地质和工程水文实习。 3、实验区在上一年度试行“鼓励年轻教师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撰写教学法论文”的若干措施基础上,继续锻炼年轻教师实践能力,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研究,积极撰写教学法论文,2011年度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实验区一年共发表教学法论文11篇,获得教学成果15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体见附件。此处补充教学成果统计情况五、教学条件立项以来本实验区在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教学设备的配置,基本教学资料,教材选用情况,专业图书资料,实习实训场地等教学基础设施建设思路、措施、成效(简述)1、立项以来,实验区在教学条件上的建设,主要依托学院基本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料,实验区在建设上重点为实习基

15、地建设,两年共新增加了4个校外实习基地; = 1 * GB3 2010年新挂牌成立了校外两个实习基地:头屯河水利枢纽工程和石门子水库两个校外实习基地,并签订了实习基地合作建设协议。 = 2 * GB3 2011年新挂牌成立了校外两个实习基地:石河子市惠利工贸有限责任公司和石河子市金土地节水设备有限公司两个校外实习基地,并签订了实习基地合作建设协议。2、两外由于实验区目前到账经费只有2万元,受到经费限制实验区只能购买特别需要的图书资料,如:地质实验标本、水工教学模型等。本年度在师资队伍,实验室教学设备的配置,基本教学资料,教材选用情况,专业图书资料,实习实训场地等教学基础设施建设措施和成效201

16、1年度实验区到账经费1万元,主要进行了一下建设: = 1 * GB3 校外两个实习基地:石河子市惠利工贸有限责任公司和石河子市金土地节水设备有限公司两个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 2 * GB3 购置了一批必备的专业图书资料,如:基础工程设计手册水工设计手册等; = 3 * GB3 建设了工程地质实验室,购置了一些地质标本和水工教学模型等。六、运行机制和保障体系立项以来本实验区在运行机制和保障体系等方面的措施、成效(简述)1、石河子大学领导对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学科建设非常重视,由于该专业每年招生、就业形式很好,大学在师资配备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如积极支持教师提高学历、外出进修、访学以及参加学术交流会。

17、2、实验区以农业水利工程系为行政单位,专门推行了实践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帮助青年教师提高专业实践能力的“导师制度”。一届导师任期为一年,指导方向:水工建筑物设计、水电站设计、施工组织技术、节水灌溉设计等;任期结束,接受指导的青年教师需提交相关专业学习成果(包括学习心得一份、各专业图纸各一套及设计计算书)。系里组织相关专家进行答辩,评出优秀、合格、不合格。阶段考核不合格不准进入下一阶段,且不准指导学生毕业设计。本年度运行机制和保障体系的措施和成效 本年度实验区在运行机制和保障体系还是主要落实“导师制度”,对上一年度指定的倒是制度,组织相关专家进行水工建筑物设计(王克全、周阳)、施工组织技术(李东生)

18、、节水灌溉设计(李玉芳、吕廷波)等答辩,取得了良好效果。七、人才培养效果立项以来本实验区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成效(简述)实验区除了按照培养方案做好日常教学工作外,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等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毕业设计竞赛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注重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显著提高。立项以来组织学生参加测量技能大赛和结构设计大赛,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了水利工程的功能要求和内部结构,掌握了工程实际测量的技能,以及对实际工程的识图、制图技能等。据不完全统计,实验区已为西部培养出1000余名农业水利工程类专业毕业生,其中在西部就业的占80%,实验区始终秉承优

19、良传统,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毕业生,他们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尤其是西部水利工程建设中,如引额济乌、引额济克、肯斯瓦特水利枢纽工程、伊犁等水电开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新疆可以说,哪里有水利工程哪里就有实验区的农水类毕业生。社会及用人单位对我们所培养学生的总体评价: 下得去、吃得苦、留得住、顶得上。本年度实验区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成效本年度实验区再继续组织学生参加测量技能大赛和结构设计大赛基础上,努力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践能力,为学生创造更多机会参加课外实践,使更多的人参与到实践教学活动中来,具体如下:1、开展了学术论文阅读活动为提升学生专业学习兴趣,训练科研思维,提升科研意识,引导学生在专业领域开展研

20、究,培养通过检索文献了解专业学科的发展及动向,结合学院开展的“在本科三年级学生中开展撰写文献综述活动”,实验区开展了学术论文阅读活动,学生所撰写的阅读报告成绩合格后,可获得相应学分,具体方案如下:(1)学术论文阅读报告撰写时间为一学期,第六学期结束前两周上交阅读报告,字数4000-5000,参考文献不低于20篇,其中外文文献5篇,论文时限由指导老师确定。(2)导师组成员农水组:李明思 何新林 王 京 王振华 范文波 王英 刘海隆 杨海梅 李玉芳 陈伏龙 吕廷波 刘 兵 水工组:刘建军 刘焕芳 宗全利 宋玲 李刚 程建军 赵以琴 李东升 王克全 金瑾 王海娟 周阳(3)保障措施a、将指导学生撰写学术论文阅读报告列为各专业正常教学活动计算工作量,指导一个选题计算2个课时。b、撰写学术论文阅读报告的学生经评审合格在综合测评总分上加0.5-1分,经老师指导并在省级刊物以上正式期刊发表(含待刊)的学术报告在此基础上酌情加分。(4)成绩评定各指导老师对学生撰写的阅读报告进行成绩评定,系组织评定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