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病奈瑟菌的生物危害评估报告_第1页
淋病奈瑟菌的生物危害评估报告_第2页
淋病奈瑟菌的生物危害评估报告_第3页
淋病奈瑟菌的生物危害评估报告_第4页
淋病奈瑟菌的生物危害评估报告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淋病奈瑟菌的生物危害评估报告一、淋病奈瑟菌的传播与致病的,也是当前世界范围内流行非常广泛的一种性传播疾病。性强、后果严重,因此它是我国当前重点防治的性病之一。二、淋病奈瑟菌的生物学特性.在一起,大小 0.6m0.8m。革兰氏染色阴性,呈粉红色,美蓝染色呈蓝色。急性炎症期(相对温度 (pH7.2 7.6)、含 510二氧化碳的条件下生长。最怕干燥,在完全干燥环境下只能存活12 38301239 存活 1315518241:40007324 小时后,可形成直径 0.51mm淋球菌的生化反应不发达,只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不分解麦芽糖及蔗糖。藉助 在诊断上有一定意义。三、淋病奈瑟菌的实验室检查及其

2、诊断细菌的实验室检查及其它检查在 90%左右,可以初步诊断。女性宫颈分泌物中杂菌多,敏感性和特异性较差,阳性率仅为 50-60%,且有假阳性,因此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用培养法检查女病人。慢性淋病由于目前国外推荐选择培养基有改良的Thayer-Martin(TM)培养基和New York City(NYC)培养基。国内采用巧克力琼脂或血琼脂培养基,均含有抗生素,可选择地抑制 36,70%湿度,含 5%-10%CO2(烛缸)培养阳性率男性 80%-9580-90%。培养后需根据菌落形态、革兰染色、氧化酶试验和糖发酵试验做出鉴定。培养阳性率男性为8095,女性为 8090。抗 原 检 测 1固相酶免疫试

3、验又不能作培养或标本需长时间远送时使用,可以在妇女人群中用来诊断淋球菌感染。 2直接免疫荧光试验:通过检测淋球菌外膜蛋白I 的单克隆抗体作直接免疫荧光试验。但目前在男女二性标本的敏感不高,特异性差,加之实验人员的判断水平,故该实验尚不能推荐用来诊断淋球菌感染。基因诊断DNA基因探针和rRNA2、淋球菌的基因扩增检测 PCR 技术和连接酶链反应的出现进一步提高了检测淋球菌的灵敏性,它具有快速、灵敏、特异、简便的优点,可以直接检测临床标本中极微量的病原体以及用纸片酸度定量法检测内酰胺酶(使用 WhatmanI号滤纸PP-NGPPNG,阴性为四、淋病的预防淋病奈瑟菌的预防要点如下: 1.避免婚外性行

4、为。在性生活中提倡使用避孕套等理化屏障,以防止淋球菌感染。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可减少感染的危险,可应用于已知与淋病患者有性接触者。按淋病治疗方案对病人进行合理治疗,彻底消灭传染源。对性伴侣应进行检查和治疗。患者宜注意个人卫生与隔离,不与家人、小孩(尤其女孩)同床、共浴。执行对新生儿硝酸银溶液或红霉素溶液预防滴眼的规定,防止新生儿淋病性眼炎发生。病人需经彻底治愈后,方可结婚、生育和安排工作。规定,人间传播的微生物名录(待颁布)。相关的防护事宜包括:操作要求1、实验时,未经实验室主任同意,限制或禁止进入实验室。2、不许在工作区域饮食、吸烟、清洗隐型眼镜和化妆。食物应存放在工作区域以外专用橱柜或冰箱中。

5、3、对于污染的锐器,必须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包括针、注射器、玻片、加样器等。4、注射和吸取感染材料时,只能使用针头固定注射器或一次性注射器(即注射器和针头是一体的)。用过的一次性针头必须弯曲、切断、破碎、重新套上针头套、从一次性注射器上去掉,或在丢弃前进行人工处理,要不将之小心放入不会被刺穿的、用于收集废弃锐器的容器中。非一次性锐器必须放置在坚壁容器中,转移至处理区消毒,最好高压杀菌。5、打碎的器皿不能直接用手处理,必须用其它工具处理,如刷子和簸箕、夹子或镊子。盛污染的针头、锐器、碎玻璃的容器在倒掉前,应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消毒。67、溅出或偶然事件中,明显暴露于传染源时,要立即向实验室主任报告

6、。进行适当的医学评估、观察、治疗,保留书面记录。8、按日常程序、在有关传染源的工作结束后、尤其是传染源溅出或洒出后、或受到其他传 染源污染后,实验室设备和工作台面应当使用有效的消毒剂消毒。污染的设备在送去修 安全设备1、正确使用和保养生物安全柜、最好是二级生物安全柜、或其他合适的人员防护设施、或物理遏制装置。2声波破裂、开启装有传染源的容器、采集感染标本等。3罩仅在生物安全柜中打开,则可在开放实验室内离心。4、当必须在生物安全柜外处理标本时,需采取面部保护措施(防溅装置),以免传染源或其他有害物溅或洒到面上。5防护服必须留在实验室内。防护服可以在实验室内处理,也可以在洗衣房中洗涤,但不 能带回家中。6、可能接触潜在传染源、被污染的表面或设备时,要戴手套。一次性手套不用清洗、不能 重复使用,不能用于接触“洁净”的表面(键盘、电话等),要备有带滑石粉的乳胶手套。脱掉手套后,要洗手。六、人员健康及素质工作人员在上岗前均经充分的生物安全和专业知识及操作技能培训,具有省卫生厅组织的生物安全培训考核合格证和上岗证,并定期参加省、市疾控我院组织的相关检测技术培训,每年参加本院组织的生物安全相关知识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