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史专题一测验题_第1页
经济史专题一测验题_第2页
经济史专题一测验题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经济史专题一检测题一选择题(每题只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4分,共64分)1、观察下列一组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图片,所能得到的正确认识不包括A铁制农具出现并广泛运用 B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C农用动力出现革命性变化 D使用畜力马排鼓风冶铁2旧唐书:“(唐朝)长安(年号)中,(苏环)累迁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扬州地当冲要,多富商大贾珠翠珍怪之产。”“江、淮之间,广陵(扬州)大镇,富甲天下。”材料没有反映出的信息是,扬州( )A地处交通要道 B出产精美工艺品 C是繁华的都市 D市场受官府控制3清人钱泳在履园丛话中认为:“凡置产业,自当以田地为上,市廛次之,典与铺又次之”。与此认识相关的社会背景是 A当时国内

2、商品经济繁荣 B农民承担的封建地租沉重C政府倡导重农抑商 D国家推行海禁政策,闭关锁国4都城纪胜记载:“酒楼歌馆,直至四鼓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卖早市者,复起开张。”梦梁录记载:“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虚空之屋。”以上两段材料记载的商业状况最早出现的时间是A秦汉 B隋唐 C两宋 D明清5据明史记载:“隆庆时,诏江西烧造瓷器十余万。万历十九年命造十五万九千,既而复增八万,至三十八年未毕工。”以上材料表明明朝官窑瓷器大量投放市场 政府对瓷器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江西是官瓷的主要生产地之一 政府对官瓷的工艺水平要求高A B C D6北宋的哥窑在浙江龙泉,以冰裂纹瓷器(见右图)最为

3、有名。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种冰裂纹瓷器应当属于瓷器分类中的( )A白瓷系列 B青瓷系列 C青花瓷系列 D珐琅瓷系列7 “在最小的空间内用最简单的耕作方式养活尽可能多的人是中国的终极目标,为此,他们将土地分成小块,劳动者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比他的房子大不了多少倍的那块土地上面。”这段材料最主要反映了 A精耕细作的必要性 B井田制的瓦解 C人口膨胀的压力 D小农经济的脆弱性8下列文字所描述的经济现象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 A B C D9东汉学者班固在西都赋中描绘长安“街衢洞达

4、,闾阎且千。九市开场,货别隧分”。这里的“九市”是指( )A工官监管的夜市 B政府管理的正规市场C物流通畅的草市 D多个繁华的商业市镇10、唐人张籍贾客乐中有关商人“年年逐利西复东,姓名不在县籍中。农夫税多长辛苦,弃业宁为贩宝翁。”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商人为追逐利润往来奔波 B农民赋税沉重,被迫弃农经商C商人好逸恶劳,弃农经商 D商人赋税沉重,被迫弃商经农11、据清代史书记载:“上自绅富,下自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对上述材料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是封建土地私有制发展的必然产物 B是重农抑商政策带来的后果 C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促进了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12、吕氏春秋

5、上农:“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财产轻便),其产约则轻(容易)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这段话的核心思想是A民贵君轻 B重农抑商 C施行仁政 D闭关锁国13、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面史实能够说明这一论点的是A租佃制经营方式已推广到全国各地 B世界白银一半流入中国,市面上大量使用白银C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有较大进步 D. 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 14、明清时期实行“海禁”政策的根本原因是 A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B封建制度渐趋衰落C君主专制的空前加强 D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15、下列言论中没有体现重农抑商思想的是 A“

6、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 B“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C“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D“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16、明朝万历年间,掌握纺织专业技能的人口开始进入苏州城。清晨,这些有技术的“机工”伫立桥头,等待拥有织机和机房的“机户”雇佣,暮息而归。这种现象实质上反映了:A 手工业的发展使劳动力需求增加 B农业的发展使农村出现了富裕劳动力C.劳动力的商品化开始出现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普及26、阅读下列材料(共36分)材料一 观察下列图片材料二: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计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蓄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贾谊论积贮疏材料三: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材料四: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妊,多治麻丝葛绪捆布黪,此其分事也。(1)结合材料一说明在古代中国的农业生产中,主要的耕作方式是什么?(2分)(2)材料二是如何看待农业和商业关系的?(4分)形成了什么样的经济政策?(4分)该政策有何影响?(9分)(3)材料三是如何看待农业和商业关系的?(4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