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完美版1课件_第1页
人民版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完美版1课件_第2页
人民版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完美版1课件_第3页
人民版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完美版1课件_第4页
人民版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完美版1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课标要求:1、了解孙中山旧、新三民主义提出的背景及基本内容2、认识新、旧三民主义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一、孙中山首倡三民主义1、历史背景(1)经济基础: (2)政治原因: (3)社会现实: (4)思想基础: (5)阶级基础: (6)个人因素: 孙中山由改良走上革命道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社会危机日益严重。救国探索不断碰壁。民主革命思想传播。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 1905年同盟会成立,纲领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里,将其概括为 民族、民权、 民生三大主义。2、提出3、基本内容及相互关系(重点)民族主义驱除鞑虏 恢复中

2、华以革命暴力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争取实现民族的独立自主。内容前提民权主义创立民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内容核心民生主义平均地权“核定地价”、“国民共享”是资本主义土地纲领。内容补充和发展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4、评价(1)性质:是中国近代 纲领。(2)进步性: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 和 的愿望。代表了时代前进的方向,在 时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独立富强辛亥革命 说明:资产阶级革命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的革命任务。 没有明确提出反帝要求(反帝不明确); 民权主义缺少具体的可操作性,只是些抽象的概念;(3)局限性:具有明显的时代局

3、限性和阶级局限性。没有提出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反封不彻底)(1)孙中山维护民主共和斗争的失败(2)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3)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4)孙中山本身与时俱进的精神 1、根据课本65-66页内容思考:孙中山为什么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二、新三民主义的提出2、旧三民主义与新三民主义内容比较旧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新发展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暴力推翻清王朝反对帝国主义;民族一律平等不反帝反帝反满民族平等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民权由资产阶级掌握普遍平等的民权平均地权平均地权,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关注工农联俄联共扶助农工3、探究:材料:新三民主义或真三民主义,是

4、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没有三大政策,或三大政策缺一,在新时期中,就都是伪三民主义或半三民主义。 毛泽东回答: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之间是怎样的关系?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的关系:新三民主义三 大 政 策适 应 其 需 要提供思想理论依据核 心政策原则纲领、奋斗目标方法、手段推动国民革命的发展4、评价意义:(1)它和中国共产党的 纲领是基本一致的,因而成为国共合作的 基础和国民革命时期的旗帜。民主革命阶段政治(2)它推动了国民大革命在全国展开。局限性:新三民主义在理论上、纲领上仍然没有超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立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

5、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民主革命纲领 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 最高纲领探究:新三民主义与中共革命纲领有何异同?中共纲领新三民主义反帝反封它仍然财产私有,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范畴明确提出铲除私有制度,有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最终目标三、课堂探究美国记者斯诺曾在上世纪30年代问宋庆龄是如何爱上孙中山的?宋庆龄答道:“我当时并不是爱上他,而是出于敬仰。”你能根据你所熟悉的孙中山谈谈中山先生具有哪些值得敬仰的品质吗?孙中山与宋庆龄结婚照、与时俱进,不断探索的精神、屡败屡战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民族革命鞠躬尽瘁

6、的精神三民主义发展的历程:萌 发:提 出:实 践:挫 折:发 展:再实践:再挫折:兴中会的创立民报发刊词把同盟会纲领进一步阐发为三民主义辛亥革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旧三民主义指导下革命活动相继失败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国民大革命大革命的失败五、小试牛刀1、中华民国国歌唱道:“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以建民国,以建大同”这里所说的“吾党所宗”的核心是A、驱除鞑虏B、恢复中华C、创立民国D、平均地权C2、孙中山先生说过:“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孙中山之所以受到人民的爱戴,也就是顺应了世界历史的大潮流,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他顺应的是当时世界的A、政治民主化潮流B、民族主义潮流C、社

7、会主义潮流D、经济全球化潮流A3、“中华民国就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站在岸上嘲笑我。我目前正在改组中国国民党,使本党能有更多的工人参加进来。”下列选项与孙中山的这段话不符的是A、说明孙中山放弃了民主共和的革命目标B、孙中山的思想发生转化,由效法英美转向以 俄为师C、孙中山改三民主义为新三民主义D、孙中山有了与共产党合作的初步想法A再见1.国语讲“祀,国之大节”。有学者认为,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治的权力”。可推断,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作()A.农具B.礼器C.食具D.货币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商周青铜器的铸造。根据材料“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治的权力”可

8、知,青铜器作为礼器是政治权力的象征,故B项正确。2.(20174浙江选考,1)中国农业从远古洪荒走来,经历了“刀耕火种”“牛耕铁犁”等阶段。下列项中属于“刀耕火种”阶段的耕作工具有()石斧耧车骨镰曲柄锄A.B.C.D.答案:A解析:由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原始农业时期的生产工具非常简单,主要是石斧和骨镰,耧车在西汉时才开始出现,曲柄锄属于铁制生产工具,原始社会没有使用铁器,所以符合题目要求,故答案为A项。3.在古代史家的笔下,大江之南的乡村社会,“家给人足,居则有室,佃则有田,薪则有山,艺则有圃婚媾依时,闾阎安堵,妇人纺绩,男子桑蓬,臧获服劳,比邻敦睦”。该材料反映的农业经济状况是()A.土地过度集中B.有田者无力可耕C.小农户个体经营D.地权与劳动者契合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材料“佃则有田”说明土地没有过度集中,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讲述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没有涉及土地兼并现象,没有反映“有田者无力可耕”,故B项错误;材料讲的是江南乡村社会自给自足、男耕女织的小农户个体经营的农业经济状况,故C项正确;材料讲的是佃户租地主的土地耕种,地权和劳动者没有契合,故D项错误。4.(2018浙江“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高三上期初)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