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民用航空飞行安全违法行为的成因及对策_第1页
影响民用航空飞行安全违法行为的成因及对策_第2页
影响民用航空飞行安全违法行为的成因及对策_第3页
影响民用航空飞行安全违法行为的成因及对策_第4页
影响民用航空飞行安全违法行为的成因及对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影响民用航空飞行安全违法行为的成因及对策姓名 吴金伟 学号 081241231 班级 081241B 成绩 摘要民用航空为社会公众服务,但在人、财、物大流动的新时期,不断有危及民用航空飞行安全的行为发生,对社会、对乘客、对国家造成严重危害,甚至在国际上造成恶劣影嗬,针时这些违法行为的特点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已迫在眉捷。关键词:民用航空;飞行安全;违法行为;成因;对策目录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309742031 摘要 HYPERLINK l _Toc309742032 1绪论 PAGEREF _Toc309742032 h 1 HYPERLINK l _

2、Toc309742033 1.1选题的意义 PAGEREF _Toc309742033 h 1 HYPERLINK l _Toc309742034 1.2民航安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PAGEREF _Toc309742034 h 1 HYPERLINK l _Toc309742035 2影响民用航空安全违法行的成因 PAGEREF _Toc309742035 h 2 HYPERLINK l _Toc309742036 3针对以上违法行为的成因安全对策 PAGEREF _Toc309742036 h 3 HYPERLINK l _Toc309742037 3.1坚持“安全无小事”的原则 PAGER

3、EF _Toc309742037 h 3 HYPERLINK l _Toc309742038 3.2完善法律、法规 PAGEREF _Toc309742038 h 4 HYPERLINK l _Toc309742039 3.3加大宜传力度 PAGEREF _Toc309742039 h 5 HYPERLINK l _Toc309742040 3.4加大处罚力度 PAGEREF _Toc309742040 h 5 HYPERLINK l _Toc309742041 3.5妥善处置群体性非法干扰事件 PAGEREF _Toc309742041 h 6 HYPERLINK l _Toc3097420

4、42 3.6加强国际间的相互协作和机组与地面公安机关的配合 PAGEREF _Toc309742042 h 7 HYPERLINK l _Toc309742043 4结论 PAGEREF _Toc309742043 h 8 HYPERLINK l _Toc309742044 参考文献 PAGEREF _Toc309742044 h 91绪论1.1选题的意义民用航空为社会公众服务,是通过在空中飞行得以实施的。飞行的特点是速度快、范围广,遇到特殊情况时,处置要比地面复杂。因此,保证飞行安全,有其特殊的重要意义。1.2民航安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就世界范围而言,无论其国家的社会制度如何,对于劫机和破坏民

5、用航空器的行为,均视为犯罪行为,无一例外均要予以严厉打击,特别是近些年来,由于各国政府和国际民航界的重视和不懈努力,先后制定了(东京公约、海牙公约和蒙特利尔公约等一系列制止非法干扰民用航空安全的国际法律文件,使一度严重危及旅客生命和民航安全的劫机和破坏民用航空器等犯罪行为大为减少。当前,危及民用航空飞行安全,除了劫机和破坏民用航空器的犯罪行为外,还有以下一些违法行为:1.扰乱航空器内秩序。包括强行登占航空器,在航空器内抢占座位、行李舱(架)、抽烟酗酒,打架、侮辱机组人员等。2.扰乱飞行活动区秩序。包括不按规定路线在飞行活动区行驶,与飞机抢行,拦截飞机,翻越飞行活动区围界,在飞行活动区附近放风筝

6、及轻气球等。3.谎报险情,制造混乱。包括谎称行李内有炸弹、航空器内有炸弹,打恐怖电话声称要劫机、炸机等。4.货物及行李托运中不合规定且妨碍空防安全的行为。包括货运及托运的货物及行李内夹带危险品、不经安检直接上飞机,利用客票交运或者捎带非旅客本人的行李物品,伪报货物品名、危险品不按规定包装运输等。5.破坏民航设施。包括破坏通讯导航设备、盗窃、故意损坏或者擅自移动救生物品和设备、破坏机场设备,航班不正常时,旅客冲击安检现场和登机口、强行登机或占据航空器客舱拒不下机、侮辱和打骂工作人员、打砸和哄抢公共财务等。6.违反规定使用无线电通讯工具、电子游戏机、便携式激光唱机或电脑等电子设备。7.冒用他人身份

7、证购票、登机。8.危及飞行安全和扰乱机场及航空器内秩序的其它行为等。正是这些行为屡屡发生,危及民航和旅客的生命财产安全的问题,已日趋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分析这些违法行为的特点并制定相应的对策,更是从事民航公安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2影响民用航空安全违法行的成因1.因旅客法制观念不强而造成非法干扰民航安全的事件频频发生。一些违法行为的当事人,尽管知道自己的做法不妥,但觉得自己的行为无关紧要,只是一点小事,不会有什么重大的影响。他们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甚至包括空难事故的发生。这一点在谎报险情、在飞机上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的当事人身上体现得相当明显。仅1997年谎称携带有爆炸

8、物、戏言要劫机就发生了20多起。这些事件不仅严重危及了旅客和航空器的安全,而且扰乱了航空器运输秩序,造成了很大的财产损失和恶劣的社会影响。2.故意谎报险情,制造混乱,扰乱正常飞行秩序。1999年l月22日,民航杭州觅桥机场值班室接到一个女子打人的匿名电话,称有人预谋破坏所有美国人乘坐的民航班机。同年1月27日,外交部值班室接到一个匿名电话称“我们是中国的敢死队,要为伊拉克人民报仇。从今天开始,所有机场、码头都是美国人的葬身之地”。鉴于当时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国内治安形势也比较严峻,公安部专门通报,要求各地公安机关宁可信其有,积极认真部署防范保卫和侦察破案工作。并要求浙江、北京等地的民航公安机关查

9、清两起匿名电话的有关情况。3.为了满足自身私欲,无视法律的尊严,而实施非法干扰。在上海深圳的一次航班上,一名乘客醉酒后生事,说餐车碰撞了他,乘务员明知是无事生非也只好息事宁人地向他道歉。但该乘客拳脚相加,甚至追打到紧急出口舱门。不遵守机上禁烟规定而无理取闹者比比皆是。3针对以上违法行为的成因安全对策3.1坚持“安全无小事”的原则各单位应将安全工作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将保卫安全上升到稳定的政治高度,不能有丝毫的松懈与麻痹。对于谎报险情制造混乱等违法行为,在处置工作中坚持做到“宁信其有,不信其无”,宁愿使安全工作做过了头,而不能让安全工作有不到位的地方。在1997年至2000年的四年时间内,旅客声称

10、自己的行李内有炸弹的报警案件,经查处有91%是谎报。在处置中,不能因为这样的事情多而麻痹大意去犯经验主义错误,而应该继续坚持“各有关单位及时到位,将当事人及行李带至安全地点,然后会同有关部门对行李及机舱进行安全检查,直至确认飞机安全后才放行”的处置方法。3.2完善法律、法规1.建议在刑法中增加“非法干扰航空器秩序罪”。通过立法,增强人们维护航空器内秩序的法律意识。有些国家,对这类非法干扰航空器的行为认定是构成犯罪的。如新民晚报1999年7月23日就刊登了这样一则消息:“机上打手机,态度蛮横,英国一名乘客坐飞机坐进监狱”。该乘客因在飞机上打手机,根据英国1995年空中导航法规,判处有期徒刑一年。

11、2.建议在民法和相关法律条文中增加因旅客违法行为造成承运人经济损失(如返航、延误航班等)时附带民事经济赔偿责任。3.建议对航空法进行修改。航空法第十五章法律责任各条款涉及到依照刑法有关条款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而这些刑法条款都是1979年7月1日通过的旧刑法,1997年10月卫日新刑法生效后,这些条款都不能执行。4.建议在法律上明确规定授权机组人员有限的处理非法干扰行为的权力。如机组人员在制止旅客在机上违规使用手机等电子设备无效的情况下,有权扣留其手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待航空器降落后将旅客及扣留物品交当地公安机关处理等。而且法律、法规规定一定要明确、具体、可操作。3.3加大宜传力度一是利用报纸、杂

12、志、新闻广播、电视等媒体,通过宣传非法干扰航空器秩序的危害性,介绍国际国内典型案例以提高人们的法制观念;二是在机上用“旅客保安须知”等形式告知旅客在机上应遵守那些法规;三是在机场公共场所保持宜传的持久性,将有关维护航空器安全秩序的通告、法规用告示形式布置在机场有关公共场所,以便取得长久宜传的效果。3.4加大处罚力度现有法律法规对某些违法干扰行为人的处罚太轻,如声称劫机、行李中有炸弹物等谎报险情的行为,具有极大的危险性,第一、直接导致的严重后果。如1998年首都国际机场发生的一起因违法行为直接导致的后果可用计量单位来表示:造成飞机紧急停机20余次;造成6个航班延误,延误时间共8小时以上;造成东跑

13、道连续关闭4个多小时等。第二、间接造成的后果。违法干扰行为所导致的航班延误、飞机复飞、中断飞行等等,耽误了旅客的时间,同时一些违法行为本身也严重地威胁到旅客的生命财产安全。并且严重影响了某个机场乃至整个民航的形象与声誉。第三、可能发生的严重事故。劫机、炸机、破坏航空器内秩序的某些违法犯罪行为一旦得逞,将会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的损失,甚至给国家的稳定造成不利的影响。如果仅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对行为人进行治安罚款、拘留,从立法角度看,显然不恰当,只有加大惩治力度,才能有效的遏止违法行为发生。3.5妥善处置群体性非法

14、干扰事件群体性非法干扰事件由于参与人数较多,涉及面大,所以一旦处置不当,将会引起更大矛盾,不利于民航的安全与稳定。群体性非法干扰事件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机场附近的村民由于噪音问题而在飞行活动区附近扬言进行游行示威、静坐,或搞一些其他妨碍飞行安全的活动,如在跑道附近放风筝或轻气球等。第二、旅客由于航城延误或服务跟不上等问题而强行登占航空器或与机组人员争执,殴打或辱骂机组人员等行为。因此,群体性非法千扰事件有个区别于其他违法行为的明显特点;即当事人与民航存在矛盾关系。因此,我们的处置工作必须以“耐心、劝解、缓和矛盾”为原则,努力化解矛盾,不使矛盾激化。同时由于这种矛盾关系涉及面广,不仅涉及到

15、各航空公司,机场各服务部门,驻候机楼的有关单位,而且还涉及到机场附近的地方基层政府及公安机关,因此我们在处置工作中必须强调与其他各单位互助协调,共同管理。如1997年8月,顺义县枯柳村村民因飞机噪音污染问题提出要在跑道附近游行示威,并声称要大规模放风筝干扰飞行。接警后,首都机场公安分局首先会同机场有关部门到村做好安抚慰问工作,努力化解矛盾,然后与顺义县公安局协调,双方互通信息,及时掌握情况,共同做好管理工作,使得该事件没有继续升温而发生干扰飞行的事件。1997年12月18日、19两日,首都机场大雾弥漫,航班延误,大量旅客滞留在候机楼内,由于得不到航班信息,食宿不能及时解决,旅客情绪激动,侮辱机

16、组及其他工作人员,不让其他旅客正常登机,冲击行李厅等,首都机场公安分局在处置工作中先是对旅客的心情表示理解,使旅客们平静来,同时联系有关航空公司负责人出来回答旅客的质问,解决误机旅客的食宿问题,尽量满足旅客的正常要求,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终于使事态得以平静。由此看来,只要耐心劝解,共同管理,提供优质服务,就可以妥善处理好这类群体性非法干扰事件。3.6加强国际间的相互协作和机组与地面公安机关的配合目前许多国家的国内法,对违法行为(无论是发生在地面或在空中)一般不视为刑事犯罪,而只当作民事纠纷对待,甚至不予管辖。国际法律文书方面,如一963年9月14日的(东京公约,1970年12月场日的海牙公约

17、,以及1971年9月23日的蒙特利尔公约等,主要管辖劫机、破坏和危及民航设施的犯罪行为和行径,并未具体涵盖上述所有类型的违法行为,存在法律漏洞。东京公约对刑事犯罪以及可能危及飞机或者机上乘客或财产安全,或危及机上秩序的行径是适用的,机长可以采取管辖措施。但是,飞机所降落的缔约国的义务,只是接受机长认为在飞机上犯有严重罪行的人。对于实施非法干扰行为的乘客,机长可将其卸下,但若不是该飞机登记国的缔约国,则没有义务拘留或采取其他惩罚措施的。除飞机登记国外,一般缔约国,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不会对不轨乘客作进一步调查和起诉的。按东京公约,在飞机上的管束措施只能延至到下一个降落点,落地后就须将犯事者卸下。结果

18、,等飞机回登记国时,犯罪嫌疑人和证人都早已散去了。由于这些法律上的漏洞,所以一些不轨乘客可以有持无恐地在机上胡作非为,无视机长的权威。机组在遇到非法干扰时应提前在空中通知航管调度部门让公安干警到场。公安干警在现场取证时,要对取证的方式有所改进,做到既不影响航班又保证执法所必须的取证材料。4结论中国民航只有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加强法制建设,按照客观规律制定各项处置非法干扰事件违法行为的措施,并切实付诸实施,才能使民航事业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只有搞好非法干扰的处置工作,才能确保飞行安全,提高经济效益,适应国民经济建设发展的要求。参考文献1 车彤. 论非法干扰与航空安全责任界定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S1) . 2 张旭,刘芳. 危害国际航空犯罪研究:立法现状与展望J. 中国民航学院学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