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建筑设计原理和风格讲解_第1页
居住建筑设计原理和风格讲解_第2页
居住建筑设计原理和风格讲解_第3页
居住建筑设计原理和风格讲解_第4页
居住建筑设计原理和风格讲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居住建筑设计原理和风格讲解12居住建筑设计涉及的学科建筑学城市规划学住宅社会学人文学科人体工程学环境心理学环境生态学社会经济学3总论住宅建筑设计套型设计住宅建筑设计住栋设计传统民居建筑居住综合体建筑设计居住区设计居住建筑造型设计居住建筑结构设计、设备设计、技术经济评价4住宅商业房地产GDP房价限购56地方版“国八条”限购主要内容 (2011)城市 出台时间 限制区域 外地居民购房纳税证明年限 青岛 1月28日 市辖七区 1年以上 上海 1月31日 全市 1年以上 北京 2月16日 全市 5年(含)以上 本地居民 已有2套,不得购买 外地居民 已有1套,不得购买;不提供纳税证明,不得购买 789

2、10 xx市国土资源局:你局发来关于征求国有建设用地规划条件的函及附图收悉,经现场勘察与研究,现提出条件如下: 第一宗:(1)用地位置:光明大道以南,规划四号路以北,峨嵋山路以西(详见附图)。(2)用地面积:总用地平方米,其中道路用地平方米(3)用地性质:商服与居住,用地约平方米(4)道路及建筑红线控制:序号道路名称红线宽度(米)断面形式(米)建筑物退后红线距离(米)技术规范规定最小距离(米)1光明大道10021+8+6+30+6+8+2130302四号路143.25+7.5+3.258(多层)15(高层)多层 5高层 103峨眉山路284+4+12+4+410(多层)25(高层)多层 8高层

3、 20所有城市道路交叉口转角处建筑退后道路红线距离应在上表列出的基础上适当增加;(5)规划控制指标商业建筑规模不宜超过商业与住宅总建筑规模的5。住宅日照间距须进行日照分析容积率2.7 建筑密度22 绿地率35 机动车停车泊位:住宅 车位/户 商服 1车位/百平米建筑面积(6)公建配套按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进行配套。(7)凡用地范围内现状侵占规划道路用地的建筑物应先行拆除后,再到市规划局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手续。 1112工程类型设计收费方案设计方案深化建筑结构水卫电气暖通1020%1020%33%20%3520%1020%1220%10%20%多层住宅10元/M0.2元0.2元0.66元0

4、.7元0.2元0.24元0.2元小高层住宅15元/M0.3元0.3元0.99元1.05元0.3元0.36元0.3元高层住宅18元/M0.36元0.36元1.188元1.26元0.36元0.432元0.36元多层砖混公建12元/M0.24元0.24元0.792元0.84元0.24元0.288元0.24元多层框架公建15元/M0.3元0.3元0.99元1.05元0.3元0.36元0.3元高层框架公建20元/M0.4元0.4元1.32元1.4元0.4元0.48元0.4元单层厂房10元/M0.66元0.7元0.2元0.24元0.2元多层厂房12元/M0.792元0.84元0.24元0.288元0.24

5、元别墅2万元/幢400元400元1320元1400元400元480元400元(一)总论13建筑 “建” 树立,建立 “筑” 拍打基础,地基伊东忠太大清宫殿写真帖 “筑建”居住建筑 供人们日常居住生活使用的建筑物。 包括:住宅、别墅、宿舍、公寓。1415一、住宅的功能1.生存为第一需要: 住宅的初衷是对自然界巨大的不可抗拒力的恐惧遮蔽风雨,抵制野兽和敌人。2.本能的需要: 作为动物的本能(生理)繁衍子女 作为人的本能(心理)家(物质的载体) 寻找心灵的家园(精神)163、人类需求学说 人类的需求是从低级到高级,当低级层次满足后才会追求高级层次。马斯洛与需要层次论马斯洛(Abraham H. Ma

6、slow, 1908-1970)管理心理学家需要层次论是研究人的需要结构的理论需要层次论的构成根据三个基本假设: 只有未满足的需要才能影响人的行为 人的需要按重要性和层次性排成顺序 当人的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后才会追 求高一层次的需要17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居住生活的需求 有房住 住的下 住的宽敞 住的绿色 良好的综合居住环境居住建筑设计的最根本目标: 从设计、施工、管理三个环节创造良好的综合居住环境。18二、居住建筑的起源1.住宅的概念 住宅是人类为了满足家庭生活的需要所构筑的物质空间,它是人类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产物,并且是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逐步发展起来的。 住宅是人

7、类最早的一种建筑类型 旧石器时期的天然洞穴、构木为巢、冬窟夏庐均是远古人的住宅方式。19202.最初的住宅形式:巢居和穴居 巢居难以长期遗存,故很难通过考古发现其遗址,四川出土的青铜器上,有一个显示悬空窝棚的象形文字。甲骨文中的“京”字,象架立桩柱提升居住面的建筑形象,是很明显的“干阑”象形字。21巢居发展序列2223穴居 穴居容易遗存,已发现大量遗址,特别是黄河流域的黄土地带更为集中。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状况下,天然洞穴显然首先成为最宜居住的“家”。从形态上说,穴居大体上可分为原始横穴、深袋穴和半穴居三种形式。 24穴居发展序列穴居是黄土地带最便利、最合理的原始构筑方式:就地取材,充分利用黄土

8、地带得天独厚的深厚土层。很适合于黄土地带的气候特点。黄土层具有良好的蓄热、隔热功能,对黄河流域的寒冬,穴居能起到较好的御寒作用。黄土易于挖掘,运用简单的石器工具就可以施工,耗费材料少。现在仍广泛存在的生土建筑也具有这些特性。 25住宅的属性26自然属性社会属性气候条件地理条件民族习俗历史文化社会价值观3、住宅的属性气候条件2728地理条件2930民族习俗3132历史文化3334社会价值观3536373839404.居住建筑的社会演变41社会发展 婚姻制 家庭形式 居住形式 原始社会 血缘婚 不确定 巢、穴居,没有固定住所 母系氏族 群婚对偶婚(走婚风俗) 固定居住大家庭只知其母不知其父 穴居、

9、半穴居:西安半坡遗址大房子 干阑建筑:浙江余姚河姆渡长屋 父系氏族 一夫多妻一夫一妻固定居住大家庭各地民居之后 一夫一妻家庭结构相对固定 住宅功能几乎没有多大变化 三、住宅的发展1、独立式与集落式住宅阶段宗族性 独立式:以家庭为单位建设的住宅,如四合院。42洪坑村土楼分布图43集落式:以集落的概念组织大型建筑,如福建土楼群4445客家土楼是客家在“土客械斗”迁居后图存稳定和发展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以群聚一楼为主要方式,楼高耸而墙厚实,土夯筑而成。外墙厚度一般达,最厚可达左右。振成楼平面图4647 圆楼由内外两个环楼组成。外环楼四层,环周按八卦方位,用砖墙将木构圆楼分隔成八段,楼中对称地布置4部

10、楼梯。走马廊通过隔墙的门洞连通,砖隔墙起到了隔火的作用。 圆楼两个侧门正对的是方形天井,天井中心设水井,供日常洗刷、饮用。48俯瞰振成楼49502、集合式住宅阶段社会性一栋建筑内集合一定数量的住宅单元(家庭单元)产生因素: 工业革命后,许多人口涌入城市,人口膨胀,住宅奇缺,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人口与土地的矛盾,尽量减少土地用量,住宅向空间纵向与集成化发展。 造价低,方便施工,便于大量建造(工业化,模数化)。51 第三者介入,形成住宅产业,发展商、政府与购买者。 现代主义建筑的贡献,密斯、格罗皮乌斯、柯布西耶等作过大量新型社区的实验。 技术方面,二战后,由于战争破坏,许多城市大量建造工业化住宅,

11、高层建筑出现,解决了大部分人尤其是经济贫困者的居住问题。新型结构、电梯、设备为此提供可能。 马赛公寓,1946-1957建于马赛市郊的一座大型公寓住宅。大楼可容377户1500-1700人居住,18层,其中底层架空,顶层设幼儿园,屋顶为公共活动平台,设有儿童游戏场,小型游泳池以及成人健身房等;7、8层为公共服务,设商店、餐馆、洗衣房及旅店等服务设施。其余层为居住层,户型多为跃层布置,起居室通高,最大限度接纳阳光;每3层设一中央公共走道。5253 结构模型:整体骨架现浇,墙板等钢筋混凝土构件工厂预制,现场装配的“啤酒箱”式结构模式。四、我国集合住宅建筑回顾与现状1、上世纪初,上海、天津租界出现里

12、弄住宅,中西结合的产物。54里弄式住宅主要特点1) 生活方便2)交通安全3)节约用地2、建国初期五十年代,住房紧张,主要解决有无问题,住宅新村出现(苏联二战后发展的单元模式)3、1978年改革开放后,人均居住面积达平方米问题:小区规划的盲目性,公建指标已不能满足要求。商品经济社会有选择的自由。4、1997年后,推行住房改革制度,取消福利分房,纳入经济循环之中。55目前我国集合住宅的分类1、按建筑高度分类:我国住宅以层数为标准分为 低层住宅:1-3层 多层住宅:4-6层 中高层住宅:7-9层 高层住宅:10层以上2、按住宅的形式分类: 单元式住宅 (梯间式住宅) 通廊式住宅 (外廊式住宅,内廊式

13、住宅) 塔式住宅 (点式住宅,墩式住宅)3、按住宅套型的种类分类: 跃层住宅:套内空间跨越两楼层以上的住宅 错层住宅或变层高住宅 复式住宅:利用层高的变化合理利用空间56我国住宅建筑的发展现状目前建筑设计市场的概况:住宅占建筑量的60%70%住宅占总设计量的60%以上2013年,“宏观稳、微观活”成为房地产政策的关键词,全国整体调控基调贯彻始终,不同城市政策导向出现分化。年初“国五条”及各地细则出台,继续坚持调控不动摇,“有保有压”方向明确。下半年以来,新一届政府着力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维持宏观政策稳定,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政府工作重心明确为全面深化改革;不动产登记、保障房建设等长效机制工作继续推进

14、,而限购、限贷等调控政策更多交由地方政府决策。不同城市由于市场走势分化,政策取向也各有不同,北京、上海等热点城市陆续出台措施平抑房价上涨预期,而温州、芜湖等市场持续低迷的城市,在不突破调控底线的前提下,微调当地调控政策以促进需求释放。作为房地产开发经营业上游的、同样以经营地产为主要收入的各个地方政府,土地出让收入以万亿元计算。57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了五项具体政策措施: (一)完善稳定房价工作责任制。(二)坚决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 (三)增加普通商品住房及用地供应。 (四)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规划建设。 (五)加强市场监管。 产生原因:我国的政府倾向于将住宅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住宅的缺口较大。

15、人口多,多年的计划经济不重视个人生活的品质。我国有发展住宅的条件。人的深层意识中,有买房置地、供子女上学成家的深刻传统影响 。地产市场持续升温,政府相关控制政策不够完善,部分不良商家的恶意炒作。59当前我国集合住宅存在的几个问题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集合式住宅进入了多元化、多类型的时代,但是也存在着若干问题,集中体现在:1. 重视外部形态的塑造而忽视内在品质的提升 当前,我国集合式住宅在外观造型、立面色彩、饰面材料等方面发展较快,建筑外部形态呈现五彩缤纷之势。 但是,建筑内在品质较差,建筑技术含金量较低,建筑能耗过大,环境污染严重,室内舒适度不高,可循环

16、利用率低,集合住宅的发展并未从根本上摆脱粗放式的增长模式。我国住宅的单位能耗是同类气候条件发达国家住宅的3倍左右,而室内舒适度却远不及发达国家住宅水平。 60 汤臣海景花园有限公司开发的“汤臣一品”商品房于2005年10月开盘,挂牌均价为11-12万元/平方米;社会舆论反应强烈,认为价格虚高,有“捂盘惜售”之嫌,签约销售环节也存在虚拟交易、自我炒作的嫌疑。61 汤臣一品由两幢40层和两幢44层的超高层住宅建筑,电梯能否运作,一切靠掌纹。 62客厅采用防弹铜门和防弹窗,在门上镌刻着经典的西方植物图案,细部还镶嵌有水晶,主人入室全凭指纹。 63上海恒和地产开发的“依山郡”将被建造在杭州径山脚下。其

17、中的炫动公寓的建筑设计灵感客家土楼。在开发商的概念中,这样的设计不仅仅是为了美观,更重要的是360度全方位的景观效果,做到户户观景。 6465土楼一般是同一宗族的人居住在一起,相互有尊卑长幼,有共同的精神领袖式的人物。但是如果一群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人居住在里面,那就很容易出现纠纷和矛盾。这样就需要一个“长老”型的人物出来主持局面。但是在现代社会里,要推举出这样一个人是非常有难度的。 666768容积率建筑密度日照间距(系数)绿地率绿化率公顷亩平方米用地经济性的最佳、最有效手段:减小面宽、加大进深2. 重视私密空间而忽视半公共空间传统的聚落空间中,通常包括聚落公共空间、街巷空间、院落的庭院空间、

18、居住空间等多个层次。这种空间层次是连续的,是相互渗透的。从室外空间进入室内空间,人的心理情感随空间环境的变化具有层次性过渡。 803. 重视人工景观而漠视原自然地域环境特质 随着人们对美好居住环境的追求,住区内设计中心花园、水体景观、休闲广场等人工景观。这些景观往往建立在大铲除、大开挖、大建设的基础之上,住区建设极少注意周围的环境状况、当地气候,以及基地的地理特征等。这种漠视原自然环境的做法虽然从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住区空间品质,但也造成了原生态环境的破坏,人工雕琢的痕迹太浓,并最终导致了住区景观的单一性和机械性,甚至传统地域文化的丧失。81 上述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用一维的思维模式对待集合住宅,将住宅独立于居住主体以及居住自然环境之外,住宅设计并没有深入探索是否适应居住主体的需求,是否与所处的自然环境相协调。82五、住宅设计发展方向1、以人为本:提高居住条件,满足不同层次的人的需求,体现建筑对人的最大限度的关照。老龄化问题1982联合国提出标准:65岁以上占7%为老龄化人口65岁以上占4-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