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宪法史讲述课件_第1页
中国宪法史讲述课件_第2页
中国宪法史讲述课件_第3页
中国宪法史讲述课件_第4页
中国宪法史讲述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宪法史By:邓植月 马蓉 牟禹欣 肖静 石林菊宪政与宪法宪法与宪政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宪政与宪法湖为基础和前提,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两者是辩证统一的。一般认为中国宪政理论与实践的历史起点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宪法的发展历程1西学东渐与宪政思想的萌发2君主立宪方案的一次实践-戊戌变法3晚清的预备立宪与宪法性文件4民主共和的宪政目标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5北洋政府的制宪活动与中华民国宪法6南京国民政府的制宪活动与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7新民主主义宪政运动与宪法性文件8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制宪活动与宪法西学东渐与宪政思想的萌芽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国门被迫打开,西方的思想开始流入中国。1885年中法战

2、争中,清朝失败后,以王韬郑观应为代表的一代知识分子,开始认识到西方国家之所以富强不在于船坚炮利,而在于民主政治。然而面对中国高度集权专制的这样一个事实,王韬郑观应选择以“国家富强”的角度去接受西方的宪法价值使统治者和人民双方都能接受的选择。然而近代中国的现状并没有因此而改变,相反中国的情形每况愈下。郑观应作为中国近代明确提出实行君主立宪要求的第一人,他认为,西洋政体,“盖五大洲,有君主之国,有民主之国,有君民共主之国。君主者权偏于上,民主者权偏于下,君民共主者权得其平其立法之善,思虑之密,无逾于此。”(盛世危言议院) 早期改良派的学者在向西方学习、寻求医治中国的方案的过程中,接触到西方的民主,

3、因而主张学习西方,实行君主立宪和议会制度,在近代中国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宪政主张,代表了当时一批知识分子对民权思想和民主宪政思想的朦胧追求,对中国近代宪政运动起到了先导作用。 戊戌变法1898年至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严峻的民族危机让更多有思想的文化知识份子认识到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才是解决危机的办法。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提出设议会开国会定宪为核心的一系列主张。作为一次宣扬君主立宪思想的政治改革运动,对当时闭塞愚昧的封建统治形成巨大冲击,推动了宪政思想的进一步发展,促进了当时民众对民主的进一步认识,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同时也为以后的

4、宪政运动提供了历史性的经验。民权维新派提出了“伸民权,争民主,开议院,立宪法”的政治纲领,主张“采万国之良规,行宪法之公议”,要求设议院、制宪法,以便“举国君民合为一体”,“立宪法以同受其治”。维新派希图在不根本改变封建专制制度的前提下,通过建立君主立宪以实现民主的政治;他们不仅不反对帝国主义,还对西方列强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他们看不到人民的力量,不去组织和发动人民,仅仅把变法的希望寄托在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身上,“充满着甘愿给地主当奴隶的精神”;在改良的策略上维新派又犯了急进的错误,这就注定了维新运动的终必失败。但是,戊戌变法第一次提出了民主和宪政的问题,并间接证明了为推翻强大的封建统治,革命

5、是必需的。晚清的预备立宪与宪法性文件预备立宪:在辛亥革命前夕宣布为预备实行君主立宪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直接原因:日俄战争,沙俄败。“非小国能战胜大国,实立宪能战胜于专制。性质:近代宪法形式,君主专制的实质内容:一、行政改革,二、设立议会, 三、实行地方自治产物文件:钦定宪法大纲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结果:失败意义:“预备立宪”是西方“宪制制度”在中国的最初实验,虽然是晚清特定 条件下的产物,还不同程度地带有专制皇权于等级特权地痕迹,但却表现出了以宪法为法律体系地基石,以资产阶级某些民主形式和原则为基本内涵,以救亡图存、谋求自存、自立、自强为追求目标地近代政治文明与法制文明。 民主共和的宪政

6、目标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与此相应的资本主义中下层力量迅速成长,代表资产阶级中下层的革命派开始登上舞台。他们通过各种渠道宣传自己民主共和党的革命主张,同时他们还同改良派对民主共和与君主立宪问题展开了猛烈地争论。在1905年成立的中共同盟会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纲领中以表明了当时革命派的政治目标是建立民主共和国家。在论及如何建立民主共和国家时,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提出了以美国三权分立为范式的民主共和制。中华民国宪法的演变五权宪法中华民国鄂州约法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北洋政府的制宪活动与中华民国宪法1、中

7、华民国宪法草案(“天坛宪草”) 中华民国宪法(草案)是北洋政府(中华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的第一部宪法草案,于1913年10月31日由国会宪法起草委员会三读通过。采用资产阶级三权分立的宪法原则,确认了民主共和制度,体现了国民党等在野派势力通过制宪限制袁世凯权力的意图 2、中华民国约法(“袁记约法”) 北洋政府于1914年5月1日公布的中华民国约法,又称“袁记约法”。它是军阀专制全面确立的标志。以根本法的形式彻底否定了临时约法所确立的民主共和制度,而代之以袁世凯的个人独裁。它的出笼使辛亥革命的成果丧失殆尽,是对临时约法的全面反动。3、中华民国宪法(“贿选宪法”) 北洋政府于1923年10月1日公布的

8、中华民国宪法,又被称作“贿选宪法”,是中国近代宪政史上公布的第一部正式宪法。该宪法企图用漂亮的辞藻和虚伪的民主形式掩盖实行军阀专制的本质。在政治体制上,表面上仍肯定内阁制和议会制。但在这一切的背后,却是军阀独裁制度的法律化。南京国民政府的制宪活动1927年4月28日,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孙中山学说为理论基础,南京国民政府开始制宪活动。 在此次制宪活动制定的文件中,有两部文件尤为重要,一部是1931年制定的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但在这部法律中一些法律条文实质上就为以后用“法律”名义限制式剥夺人民的权利自由提供了宪法的依据。同时它也从根本法的形式肯定了当时的一党专政和个人独裁的合法性。因而,仅从立

9、宪的技术与内容方面,此法也是毛病百出。当时的资产阶级法学家都不得不承认这部约法“内容方面自不若干缺陷也”另一部就是中华民国宪法此宪法规定包含人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政府体制、国民教育等方面的内容。虽然此法没有走出近代工具性宪法的历史窠(ke)臼,但在制定过程中实现立宪主体与政治权威的合一,这对以后的中国立宪产生了重大影响。 自此以后,中国立宪对政治权威来说,已决然不是一个外在的规范行为,而成了内在的规律。新民主主义宪政运动与宪法性文件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它规定了共和国政权的性质、任务、根本政治制度和劳动群众的基本权利。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由人民代表机关正式通过并公布实施的宪法性文

10、件。 1941年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它规定了抗日民主政权的任务和抗日人民的各项权利和自由1946年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1946年4月,陕甘宁边区第三届参议会通过了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规定了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基本原则、政权组织形式和各项基本政策。由于革命根据地不是全国性的政权,除规定的任务以外,其宪法性文件的多数条款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也不具有全国性,它们的革命性重于建设性,因而它们在形式上和内容上都不甚完备。在当时的战争环境和各个革命根据地分割的情况下,这些文件不仅只在局部地区有效,而且在实施上也有很大的局限。但是,它们又都具有相当的人民性和民主性。它们是根据地民主建政的经验总结,为建国后

11、的制宪提出了宝贵的经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制宪活动与宪法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推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需要用宪法来记录和巩固革命成果。所以颁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内容:1.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2.如何把革命成果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 作用:1.起临时宪法作业 2.虽然不是一部正式的宪法,但起到了国家根本大 法的作用。 意义:它是建国初期团结全国人民共同前进的政治基础和行动纲领,对巩固人民政权有重要作用。1952.12提出总路线。需要用宪法这个法律形式来体现体现。所以颁布1954年宪法 背景:1.财政好转 2.两级关系发生变化3.经济修复 过程:

12、1954.3.毛泽东向宪法起草委员会提交了中央的宪法草稿 原则: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 意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或不完全社会主义宪法。 这部宪法从总体上是一部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制宪活动与宪法执政党“左”的思想观念和做法再加上文革。颁布1975宪法1978年宪法1975年宪法:文革中产生,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反映了“文革”中左路线和政治关系。把许多错误理论和做法加以法律化制度化。 特点:1.条文少,规范疏漏 2.是一部有严重错误的宪法 1978年宪法:第五届全国人大通过 特点:是一个过渡宪法,但任带有左倾思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施求是的思想路线(正确的) 1982年宪法:即现行宪法 特点:1.正确反映了全国人民的愿望 2.继承1954年宪法中关于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基本原则 3.确立社会主义法制制度 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